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矿工程设计手册》有关力学计算的几处质疑
1
作者 汤世忠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14,共3页
论文对《采矿工程设计手册》中有关几处力学计算提出质疑,如弯矩图的方向问题、水闸门的计算问题以及混凝土强度指标等问题。这些问题正确与否将影响工程的设计质量、工程质量、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应引起人们重视。
关键词 力学计算 弯矩图 水闸门 混凝土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勘察设计咨询注册工程师执业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2
作者 李晓滨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5,共2页
介绍了建立勘察设计咨询注册工程师执业制度的重要性和依据。
关键词 勘察设计咨询业 注册工程师 执业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工业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4
3
作者 田会 丁毅 郭哲肖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7,共3页
文中首先从矿井生产及地面辅助系统的布置 ,采掘、运输设备的配置情况、选煤工艺的发展变化等方面介绍了我国煤炭设计工业的现状。随后 ,对煤炭工业设计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提出煤炭设计行业应加速理念创新 ,积极推进我国高产... 文中首先从矿井生产及地面辅助系统的布置 ,采掘、运输设备的配置情况、选煤工艺的发展变化等方面介绍了我国煤炭设计工业的现状。随后 ,对煤炭工业设计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提出煤炭设计行业应加速理念创新 ,积极推进我国高产、高效矿井建设 ,矿井应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工业 矿井设计 设计现状 发展趋势 采掘 运输设备 选煤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式输送机的动态特性分析与软起动设计 被引量:71
4
作者 李玉瑾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4-299,共6页
给出了带式输送机的黏弹性振动方程及位移解和动张力的计算方法 ,研究了在采用矩形、正弦形、抛物线形加速度时胶带的动张力特性 ,并给出了限制和消除带式输送机黏弹性振动的设计方法 ,提出了最佳的软起动和软制动控制曲线 ,结合沙曲矿... 给出了带式输送机的黏弹性振动方程及位移解和动张力的计算方法 ,研究了在采用矩形、正弦形、抛物线形加速度时胶带的动张力特性 ,并给出了限制和消除带式输送机黏弹性振动的设计方法 ,提出了最佳的软起动和软制动控制曲线 ,结合沙曲矿井主斜井胶带输送机工程实例与美国CDI (ConveyorDynamics ,Inc )用有限元数值计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 ,两个计算结果非常接近 ,可用于理论研究与工程设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式输送机 动态特性 加速特性 动张力计算 软起动设计 振动方程 位移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库存对煤炭产业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连德 王青 +1 位作者 郑友毅 张继文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7-29,共3页
本文在分析煤炭库存作用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动力学软件建立模型并仿真,模型的政策试验说明,当库存比提高时,振荡趋于平缓。通过对煤炭库存比做敏感性模拟仿真得出:根据煤炭预期需求和煤炭供应之间的延迟关系可以较好的用于煤炭库存的合... 本文在分析煤炭库存作用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动力学软件建立模型并仿真,模型的政策试验说明,当库存比提高时,振荡趋于平缓。通过对煤炭库存比做敏感性模拟仿真得出:根据煤炭预期需求和煤炭供应之间的延迟关系可以较好的用于煤炭库存的合理确定,中国煤炭供应的合理的煤炭库存比应为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供应 煤炭库存 煤炭需求 系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屋抗震设计的反思 被引量:2
6
作者 林儆 贺德昭 杨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9-31,共3页
从地震中吸取教训,重新审视房屋抗震设防标准及抗震设计。为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抗震设防理念,大震不倒应成为房屋抗震设防的主要目标。论文分析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以便提高抗震设计质量。结构型式是房屋抗震的关键,文章分析各类房屋结... 从地震中吸取教训,重新审视房屋抗震设防标准及抗震设计。为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抗震设防理念,大震不倒应成为房屋抗震设防的主要目标。论文分析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以便提高抗震设计质量。结构型式是房屋抗震的关键,文章分析各类房屋结构抗震性能,为灾区重建选择合适的房屋结构型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抗震设防标准 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林儆 崇燕 张伯林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5-138,134,共5页
加强结构薄弱部位的抗震能力,是提高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对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特性及震害分析,认为框架结构的薄弱层在底层,建议框架底层设计为加强层,抗震等级提高一级。框架底层柱既是结构抗倒塌的关键构件,也是薄... 加强结构薄弱部位的抗震能力,是提高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对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特性及震害分析,认为框架结构的薄弱层在底层,建议框架底层设计为加强层,抗震等级提高一级。框架底层柱既是结构抗倒塌的关键构件,也是薄弱构件,加大其截面及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仅提高了柱本身的抗震承载能力,还可以减少整体结构的侧移变形。框架最薄弱的部位在底层柱的上下端,在其部位增加抗剪斜筋,可以防止柱端过早出现斜裂缝。在底层室内地面处双向设基础系梁,锁定框架上部结构嵌固在基础系梁顶,这样可以控制底层的层高,减小底层柱高,是加强框架薄弱层及薄弱构件抗震能力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框架 抗震设计 底层加强层 加强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栈桥设计的体会 被引量:6
8
作者 周维娟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9-21,共3页
本文结合设计实践分析了煤炭行业中常用的几种大跨度钢栈桥的运用范围和优缺点 ,总结了钢桁架的设计经验 。
关键词 钢桁架 钢栈桥 煤炭行业 设计 支承框架 地面建筑 支承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黄君来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15,共3页
简述了热气溶胶灭火剂的发展经历,阐述了热气溶胶灭火剂的灭火机理、分类,并对几种常用气体灭火剂的灭火性能指标进行了对比,系统地描述了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的设计适用范围、构成、控制方式及灭火剂设计用量的计算等,指出了热气溶胶... 简述了热气溶胶灭火剂的发展经历,阐述了热气溶胶灭火剂的灭火机理、分类,并对几种常用气体灭火剂的灭火性能指标进行了对比,系统地描述了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的设计适用范围、构成、控制方式及灭火剂设计用量的计算等,指出了热气溶胶灭火技术在煤矿中应用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气溶胶灭火剂 热气溶胶灭火发生剂 灭火机理 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煤炭工程咨询业知识服务创新 被引量:3
10
作者 严民杰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9-31,共3页
通过对我国煤炭工程咨询业的分析,提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服务创新已经成为煤炭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并对煤炭工程咨询业知识服务创新的必要性及我国煤炭咨询业在实践中的探索做了论述。
关键词 煤炭工程 勘察设计行业 知识服务创新 工程咨询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寺河选煤厂煤泥水系统的改造设计
11
作者 李振涛 刘志刚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13,共3页
分析了寺河矿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造设计方案,有效保证了选煤厂的正常生产。
关键词 煤泥水系统 浓缩 闭路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通风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
12
作者 刘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11,共4页
通过对汕头液化石油气储罐现有通风系统进行分析 ,得出储罐及通道内空气质量差的原因 ,据此 ,进行了通风系统改造方案比选 ,根据通风网络解算风量和阻力 ,选取了合适的轴流式风机 ,在现场使用过程中 ,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 市政工程 通风系统 改造 风量 通风阻力 井巷摩擦阻力系数 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条塔煤矿进矿公路大桥设计经验与体会
13
作者 王周慧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19,共3页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桥属于单孔静定结构,受力明确,构造简单,施工方便,是中小跨径桥梁中应用最广泛的桥型。论文通过对工程实例的介绍,总结了桥梁上部结构横向荷载的分配计算方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控制应力的确定、温度应力对双...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桥属于单孔静定结构,受力明确,构造简单,施工方便,是中小跨径桥梁中应用最广泛的桥型。论文通过对工程实例的介绍,总结了桥梁上部结构横向荷载的分配计算方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控制应力的确定、温度应力对双柱式桥墩的影响及合理确定肋板式桥台等设计经验和设计体会,供设计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简支T梁 桥墩 桥台 预应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理念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长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4-25,共2页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结构类型,对该类结构在抗震设计时应充分提高其整体的抗震能力。根据设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概括地总结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抗震设计中的建筑布置、结构的抗震等级、结构构...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结构类型,对该类结构在抗震设计时应充分提高其整体的抗震能力。根据设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概括地总结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抗震设计中的建筑布置、结构的抗震等级、结构构件的延性及有关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等设计中应考虑的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 抗震设计 结构的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建设工程项目无标底招投标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安林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50-51,共2页
本文介绍了建设工程项目的价格构成和计划依据 ,阐述了招标标底的确定和评标方法 。
关键词 建设工程 价格 投标 招标 标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PKPM软件在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磊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22,共3页
论文根据《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中的相关规定,结合工程实际对在PKPM中如何实现框架—剪力墙的控制点的应用及其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进一步认识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 论文根据《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中的相关规定,结合工程实际对在PKPM中如何实现框架—剪力墙的控制点的应用及其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进一步认识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时相关的控制点:刚度比、位移比、周期比、刚重比等参数以及其调整过程中彼此相互关联且涉及构件截面、刚度及平面位置的改变。通过合理控制以上指标,认真仔细比对结构方案和分析相应计算结果进行正确的判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PM SATWE 框架—剪力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钢结构稳定性设计 被引量:3
17
作者 雷丽颖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17,共2页
钢结构因具有自重轻、强度高、工业化程度高等优点,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另一方面,因其结构失稳破坏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事故案例也常有耳闻,而失稳破坏的原因通常是结构设计缺陷所致。论文通过对钢结构稳定性设计的概... 钢结构因具有自重轻、强度高、工业化程度高等优点,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另一方面,因其结构失稳破坏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事故案例也常有耳闻,而失稳破坏的原因通常是结构设计缺陷所致。论文通过对钢结构稳定性设计的概念、原则及分析方法的总结,结合工程设计实践谈谈对钢结构稳定性设计的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 稳定性设计 细部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发电机组基础设计技术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声春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20,共2页
汽轮发电机组基础因其上安装发电厂的核心设备(3000 r/m in旋转的汽轮机发电机机组)显得极其重要,还因其动力分析的复杂而成为发电厂土建结构工程中令人关注的设计之一。论文结合实际工程设计,针对50MW汽轮发电机组基础结构设计中的主... 汽轮发电机组基础因其上安装发电厂的核心设备(3000 r/m in旋转的汽轮机发电机机组)显得极其重要,还因其动力分析的复杂而成为发电厂土建结构工程中令人关注的设计之一。论文结合实际工程设计,针对50MW汽轮发电机组基础结构设计中的主要布置要求和动力分析的概念、动力计算控制要点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见解及建议,供同类工程设计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发电机组 动力分析 动扰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控制系统在烟气脱硫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亭勋 商海峰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1-22,共2页
文章在简介湘潭电厂二期2×600MW机组烟气脱硫(FGD)工艺的基础上,介绍了分散控制系统(DCS)在该工程中的应用,详细论述了该控制系统的构成、控制原理、控制功能、逻辑运算等。
关键词 分散控制系统 烟气脱硫 火力发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近距离煤层错层位巷道布置方式及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34
20
作者 张宝优 《煤炭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8-95,共8页
为解决极近距离煤层群分层开采支护难度大、危险性高等问题,探索错层位巷道布置采煤法及区段间相邻巷道联合支护技术在极近距离煤层群开采中的应用前景,以官地矿8、9号煤地质条件为研究背景,经论证8、9号煤之间的夹矸层厚度较小,满足放... 为解决极近距离煤层群分层开采支护难度大、危险性高等问题,探索错层位巷道布置采煤法及区段间相邻巷道联合支护技术在极近距离煤层群开采中的应用前景,以官地矿8、9号煤地质条件为研究背景,经论证8、9号煤之间的夹矸层厚度较小,满足放顶煤要求,不会影响顶煤冒放性,以此确定采用错层位巷道布置采煤法进行极近距离煤层联合开采的回采方案。通过极限平衡理论、数值模拟确定了下区段沿底巷道位置,沿底巷道顶煤破碎区宽度为1.93 m,极限平衡区宽度为6.65 m。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下区段沿底巷道位置进行选择,计算结果为侧向支承压力峰值与巷道侧距离为6.85 m,与前述理论计算得到的极限平衡区宽度基本相同。结合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确定该地质条件下错层位外错式巷道布置方案水平错距为2 m。对区段间相邻巷道联合支护技术机理进行论证研究,并结合矿方原始支护方案最终确定区段间相邻巷道联合支护方案。对下区段沿底巷道顶底板移近量和两帮移近量进行现场实测,结果表明:下区段沿底巷道围岩变形整体处于可控范围内,错层位巷道布置方式支护方案设计较为合理,可以满足工作面安全生产需要,可为类似条件下工作面布置及围岩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近距离煤层 沿空掘巷 错层位巷道布置 围岩控制 联合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