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5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免疫层析法的卷烟纸中重金属元素快速检测 被引量:1
1
作者 董浩 胡兴锋 +6 位作者 白文龙 郑帅 黄治 刘华 王澍 周明珠 邢军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100,共9页
为实现卷烟纸中重金属的高敏、定量及快速检测,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信号的新型免疫层析技术。SERS免疫层析法使用一种树莓状的SERS标签Fe_(3)O_(4)@树莓状金磁性纳米颗粒(Fe@RAu)捕获样本中的金属残留物,Fe@RAu... 为实现卷烟纸中重金属的高敏、定量及快速检测,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信号的新型免疫层析技术。SERS免疫层析法使用一种树莓状的SERS标签Fe_(3)O_(4)@树莓状金磁性纳米颗粒(Fe@RAu)捕获样本中的金属残留物,Fe@RAu表面的Au壳能够产生拉曼热点效应以增强其表面修饰的5,5'-二硫代双(2-硝基苯甲酸)(DTNB)分子的拉曼信号,且其Fe_(3)O_(4)内核可被外加磁力吸附以富集样本中的靶标。基于这些特性,SERS免疫层析法具有超高的检测灵敏度和定量能力。结果表明,该方法同时检测卷烟纸燃烧灰烬中镉(Cd^(2+))、铬(Cr^(3+))、铅(Pb^(2+)),3种重金属离子的灵敏度分别达1.424、0.937和1.568 ng/kg,检测实际卷烟纸标准样品的加标回收率>90%,相对标准偏差(RSD)<10%,检测时间(包含预处理)<3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纸 重金属 快速检测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免疫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性定量联用技术的加热卷烟气溶胶中醇类、酯类、酮类香味物质分析
2
作者 薛云 刘启斌 +7 位作者 吴彦 李京鑫 胡紫雲 陆漓 李典 严俊 黄忠辉 景延秋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3-174,共12页
为了给加热卷烟烟具优化、烟弹设计及新产品开发提供参考依据,以加热卷烟气溶胶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进行定性分析,结合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法(GC-FID)实现准确定量检测,建立加热卷烟气溶胶中23种醇类、酯类、酮类香... 为了给加热卷烟烟具优化、烟弹设计及新产品开发提供参考依据,以加热卷烟气溶胶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进行定性分析,结合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法(GC-FID)实现准确定量检测,建立加热卷烟气溶胶中23种醇类、酯类、酮类香味物质的同时测定方法。通过对比不同超声提取参数(超声时间、萃取溶剂用量、超声功率)对23种香味物质的提取效果,确定最佳提取方案;同时利用建立的超声萃取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UE-GC-FID)的方法,检测不同加热方式(电阻加热、红外加热)、不同口味[原味(OR)、薄荷味(ME)]、不同温度(150.00、200.00、250.00、300.00℃)条件下加热卷烟主流烟气中23种香味物质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样品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间30.00 min、萃取溶剂用量25.00 mL、超声功率500.00 W;该方法在10.00~240.0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14),23种香味物质检出限(LOD)及定量限(LOQ)分别为0.0755~1.2858μg/mL、0.2410~4.1480μg/mL;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0.2418%~2.1287%、1.5566%~4.8125%;3个梯度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4.3803%~104.6450%。醇类物质在电阻加热、ME口味、300.00℃条件下含量最高,为16.3180μg/支;酯类物质在红外加热、OR口味、300.00℃条件下含量最高,为12.5565μg/支;酮类物质在红外加热、OR口味、300.00℃条件下含量最高,为22.7120μg/支;23种香味物质总量则在红外加热、OR口味、300.00℃条件下最高,为50.3476μg/支;但不同成分最佳释放条件存在显著差异。综上,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且完全可以满足加热卷烟烟气中23种醇类、酯类、酮类香味物质准确定量分析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卷烟 香味物质 检测方法 加热方式 温度 口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盐芽孢杆菌果胶裂解酶的重组表达、性质表征及在低次烟叶提质中的应用
3
作者 汪季涛 王浩军 +5 位作者 边文杰 张福建 董洪旭 高丽伟 张鹏 沈忱 《中国烟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0-100,共11页
为获得能够降低烟叶杂气、提升烟叶品质的微生物酶资源,以烟叶为材料筛选具有果胶裂解功能的细菌,使用毕赤酵母异源表达了该细菌的果胶裂解酶基因,研究了其酶学性质和对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筛选到一株产果胶裂解酶的细菌,经鉴定... 为获得能够降低烟叶杂气、提升烟叶品质的微生物酶资源,以烟叶为材料筛选具有果胶裂解功能的细菌,使用毕赤酵母异源表达了该细菌的果胶裂解酶基因,研究了其酶学性质和对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筛选到一株产果胶裂解酶的细菌,经鉴定为嗜盐芽孢杆菌(Bacillus halotolerans),将其果胶裂解酶PelHA重组于毕赤酵母细胞中进行表达;PelHA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H为10.0,在30℃~40℃、pH 9.0~11.5的范围内稳定性良好,1 mM Ca^(2+)可以显著激发PelHA的酶活力,而Cu^(2+)、Co^(2+)、Fe^(3+)、Mn^(2+)4种金属离子以及EDTA、SDS和β-巯基乙醇等化学试剂对PelHA有明显抑制作用;PelHA的Km和Vm分别为85.25 mg/mL、0.47μmol/mL/min;经PelHA处理的烟叶中酸类、醇类、酯类等香气总体含量上升,酚类物质和含氮杂环类物质总体含量减少。经PelHA处理烟叶的卷烟制品香气质量更为优越,杂气、刺激性减少,香气浓度、劲头增加。为实现烟叶用果胶裂解酶自主化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裂解酶 嗜盐芽孢杆菌 重组表达 稳定性 香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雪茄烟叶晾制过程中主要内含物质变化规律及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赵高坤 孔光辉 +7 位作者 姚恒 沈俊儒 王以慧 王学坚 杨志吉 张永俊 毛晏敏 张勇刚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4-191,共8页
为明确云南雪茄烟叶茄芯、茄衣品种在晾制过程中总糖、还原糖、总氮、总植物碱、钾和氯6种常规化学物质,叶黄素、β-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绿素b 4种质体色素,绿原酸、莨菪酸、芸香苷3种多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变化规律以及相互关系。采用... 为明确云南雪茄烟叶茄芯、茄衣品种在晾制过程中总糖、还原糖、总氮、总植物碱、钾和氯6种常规化学物质,叶黄素、β-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绿素b 4种质体色素,绿原酸、莨菪酸、芸香苷3种多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变化规律以及相互关系。采用晾制过程渐进取样法,对云南省主栽云雪38品种(茄衣品种)、云雪39品种(茄芯品种)的上、中、下3个部位烟叶进行取样测定,进行相关分析。随着晾制时间的进行,烟叶中的总糖、还原糖、芸香苷、绿原酸、叶黄素、β-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绿素b等物质在晾制的过程中含量均明显下降。其中,茄衣品种的各化学组分含量较茄芯品种更为适中和协调。内含物质受雪茄烟叶着生位置影响较大,质体色素受品种影响最大。随着晾制时间的增加,总糖、还原糖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且在晾制0~5 d下降速率最快,质体色素在0~10 d下降速率最快。烟叶中质体色素对总糖、还原糖、钾、氯含量影响最大;多酚类物质对总糖、还原糖、总植物碱、氯含量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雪茄 常规化学成分 质体色素 多酚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电子烟烟液中6种非挥发性有机酸的含量
5
作者 蒋健 胡安福 +5 位作者 陈欢 田永峰 苏悦 夏倩 汪华文 韩书磊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89-696,共8页
按照题示方法测定电子烟烟液中DL-酒石酸、苹果酸、乳酸、柠檬酸、乙酰丙酸和苯甲酸等6种非挥发性有机酸的含量。取0.1 g样品,加入0.05 mL 1 g·L^(−1)的苯甲酸-d5和丁二酸-d6混合同位素内标溶液和10 mL含0.1%(体积分数,下同)甲酸的... 按照题示方法测定电子烟烟液中DL-酒石酸、苹果酸、乳酸、柠檬酸、乙酰丙酸和苯甲酸等6种非挥发性有机酸的含量。取0.1 g样品,加入0.05 mL 1 g·L^(−1)的苯甲酸-d5和丁二酸-d6混合同位素内标溶液和10 mL含0.1%(体积分数,下同)甲酸的10%(体积分数)甲醇溶液,加盖密封,涡旋振荡20 min。用0.005 g·L^(−1)混合同位素内标溶液稀释20倍,用有机相滤膜过滤,滤液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6种非挥发性有机酸在Waters HSS T3色谱柱上以不同体积比的5 mmol·L^(−1)甲酸铵溶液(用甲酸调节其酸度至pH 2.5)和含0.1%甲酸的甲醇溶液的混合溶液(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ESI^(−))模式电离,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显示:6种非挥发性有机酸与内标的质量浓度比值均在一定范围内和对应的定量离子峰面积比值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1~0.22 mg·g^(−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0.4%~106%,日内、日间精密度试验所得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0.60%~4.9%和1.5%~7.9%。方法用于30个实际样品的分析,6种非挥发性有机酸均有不同程度地检出,但是检出量均未超出GB 41700—2022的允许最大使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电子烟烟液 非挥发性有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精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在卷烟纸中的应用
6
作者 薛云 吴艺虹 +6 位作者 刘远上 黄家乐 周鹏飞 白家峰 贾学伟 代玉祥 许春平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62,共9页
为探究烟草精油微胶囊在卷烟纸加香的效果,首先通过水中蒸馏法制备烟草精油,采用复凝聚法,以烟草精油为芯材、壳聚糖为壁材、司班-80为乳化剂,制备烟草精油微胶囊并测定包埋产率,然后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仪和红外光谱分析仪等... 为探究烟草精油微胶囊在卷烟纸加香的效果,首先通过水中蒸馏法制备烟草精油,采用复凝聚法,以烟草精油为芯材、壳聚糖为壁材、司班-80为乳化剂,制备烟草精油微胶囊并测定包埋产率,然后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仪和红外光谱分析仪等对微胶囊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最后将微胶囊进行卷烟纸加香并对加香后的卷烟进行感官评价和烟气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以壳聚糖为壁材、烟草精油为芯材制备烟草精油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为221.1 nm,包埋产率为75.3%。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制备的烟草精油微胶囊观察发现,其呈现表面光滑饱满的球状。对烟草精油、壳聚糖和烟草精油微胶囊进行红外光谱分析,通过对比三者的特征吸收峰可以证明烟草精油被包埋在壳聚糖中。感官评吸结果表明,加香后的卷烟感官质量均有明显改善。烟草精油微胶囊与烟草精油按体积比1∶2复配后加香效果更为显著,感官评吸得分可达86.6。与未加香空白组卷烟相比,添加复配溶液的卷烟烟气成分中烟碱、醇类、醛类、酸类、酯类、酮类成分的含量均有提高,卷烟香味、吃味和劲头均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精油 微胶囊 卷烟纸加香 感官评价 烟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烟叶中不同溶解性硒蛋白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7
作者 韩丹 韩武龙 +5 位作者 张力 王卫民 郑宏斌 焦敬华 史久长 熊双莲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6期36-41,共6页
为揭示富硒烟叶硒蛋白的抗氧化特性及其协同作用机制,为开发天然硒蛋白抗氧化剂和功能性食品提供理论依据,以云烟87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比较了喷施和基施2种施硒方式对烟叶硒含量及蛋白质组分的影响,并评价了清蛋白、球蛋白、醇蛋白、... 为揭示富硒烟叶硒蛋白的抗氧化特性及其协同作用机制,为开发天然硒蛋白抗氧化剂和功能性食品提供理论依据,以云烟87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比较了喷施和基施2种施硒方式对烟叶硒含量及蛋白质组分的影响,并评价了清蛋白、球蛋白、醇蛋白、谷蛋白4种溶解性硒蛋白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喷施处理烟叶总硒浓度是基施处理的4.86倍,基施处理的烟叶中清蛋白的硒浓度、总硒浓度最高,喷施处理的烟叶中谷蛋白硒浓度最高;4种硒蛋白中,谷蛋白的蛋白质含量最高,为3.04μg/g,清蛋白的硒含量最高,为1019.31μg/g;4种硒蛋白对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O_(2)^(-)·)均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清除能力为清蛋白>谷蛋白>球蛋白>醇蛋白,随着蛋白质浓度的增加,其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增强,表现出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部分硒蛋白组合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高于单独的蛋白质组分,表明不同硒蛋白之间可能存在抗氧化协同作用,能进一步提高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烟叶 硒蛋白 抗氧化活性 羟基自由基(OH·) 超氧阴离子(O_(2)^(-)·) 协同效应 功能性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中烟郴州基地单元主栽品种质量评价
8
作者 张福建 唐经祥 +6 位作者 谭志鹏 徐经年 李思军 朱俊俊 汪升友 郭飞 任四海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7-20,24,共5页
为了解安徽中烟郴州基地单元内主栽品种的质量,2023年在郴州市桂阳县和平镇开展品种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湘烟7号、湘烟6号生育期分别较云烟87长11、8 d;田间长势以湘烟7号表现最好,较云烟87株高高9.95%、有效叶片数多18.80%、茎围粗... 为了解安徽中烟郴州基地单元内主栽品种的质量,2023年在郴州市桂阳县和平镇开展品种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湘烟7号、湘烟6号生育期分别较云烟87长11、8 d;田间长势以湘烟7号表现最好,较云烟87株高高9.95%、有效叶片数多18.80%、茎围粗6.24%、节距长13.79%,湘烟6号茎围较粗(较云烟87粗8.42%),云烟116烟叶较宽(较云烟87宽15.90%);经济性状也以湘烟7号表现最好,较云烟87均价高3.71%、产量高4.62%、产值高8.52%、上等烟比例高6.08%,湘烟6号、云烟116经济性状略优于云烟87;湘烟7号、湘烟6号及云烟116的中、下部烟外观不如云烟87,但上部叶外观皆优于云烟87;总体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及感官质量和云烟87有差距,3个品种间,以湘烟7号表现略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栽品种 烤烟 质量评价 郴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天门冬氨酸与壳聚糖配施对烟叶中性致香物质、游离氨基酸及感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梁 赵莉 +7 位作者 罗贞宝 张学伟 贺帅 罗东升 席飞虎 喻奇伟 王茂贤 景延秋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3-232,共10页
为明确聚天门冬氨酸(PASP)与壳聚糖(CTS)配施对烟草氨基酸组分及感官质量的调控效应,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浓度聚天门冬氨酸及壳聚糖施用处理,测定烟叶游离氨基酸、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及感官质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PASP与... 为明确聚天门冬氨酸(PASP)与壳聚糖(CTS)配施对烟草氨基酸组分及感官质量的调控效应,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浓度聚天门冬氨酸及壳聚糖施用处理,测定烟叶游离氨基酸、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及感官质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PASP与CTS配施对中性致香物质的合成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对上部叶棕色化产物、中部叶苯丙氨酸降解产物及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提升效果显著,高浓度PASP与CTS配施可有效提升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其中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叶绿素降解产物、苯丙氨酸降解产物、棕色化产物、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含量的增幅分别为14.76%、23.83%、135.26%、83.52%、155.45%。(2)PASP与CTS配施对氨基酸组分占比具有协调作用,高浓度PASP与CTS配施可有效提升游离氨基酸含量。(3)PASP与CTS配施能有效提升香气质、香气量以及总体感官质量,3 kg/hm^(2) PASP与0.6 kg/hm^(2) CTS配施对烟叶感官质量提升效果明显。(4)中性香味物质总量与香气质、香气量显著正相关,酸性氨基酸与中性香味物质总量显著正相关,与总体感官质量极显著正相关。聚天门冬氨酸及壳聚糖对中性香味物质、游离氨基酸及感官质量存在显著影响,二者配施可作为我国烟叶生产中重要的提质增香技术,其中6 kg/hm^(2) PASP与0.6 kg/hm^(2) CTS配施对烟叶中性香味物质含量及游离氨基酸含量提升效果最为显著,3 kg/hm^(2) PASP与0.6 kg/hm^(2) CTS对烟叶感官质量提升效果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天门冬氨酸 壳聚糖 烟叶 游离氨基酸 中性香味物质 感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风烘烤中烟叶烘烤效益分析及干燥动力学模型构建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泽宇 段卫东 +6 位作者 尹光庭 申洪涛 顾少龙 施守杰 苗晓辉 贺帆 王建安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0-229,共10页
为摸清离子风对烟叶烘烤过程中干燥特性的影响,寻求高压电场在密集烤房内联合热风循环烘烤烟叶的模型,提升烟叶干燥效率,达到节能降本和提升烘烤效益的目的,以云烟87中、上部叶为对象,利用热风与高压电场干燥技术相结合,分析烘烤过程中... 为摸清离子风对烟叶烘烤过程中干燥特性的影响,寻求高压电场在密集烤房内联合热风循环烘烤烟叶的模型,提升烟叶干燥效率,达到节能降本和提升烘烤效益的目的,以云烟87中、上部叶为对象,利用热风与高压电场干燥技术相结合,分析烘烤过程中烟叶干燥特性,计算有效水分扩散系数,采用7种干燥模型进行拟合,并对烘烤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离子风加持下烘烤能耗显著降低,烟叶产量与产值得到提高,经济效益提高。(2)高压电场下,烟叶水分散失速率随着针电极电压的增加递增,针电极电压为3、6 kV的处理烘烤时长较对照分别缩短10、16 h。(3)在试验条件下,针电极电压从0 kV升至6 kV时,有效水分扩散系数由262μm^(2)/s增至377μm^(2)/s。(4)Wang&Singh和Binomial模型模拟常规烘烤水分比变化曲线、Binomial模型模拟离子风烘烤水分比变化曲线的r^(2)均高于0.99,RMSE均小于0.05;随机选取试验条件进行模型验证,其线性拟合r^(2)值均在0.985以上。高压电场下烟叶烘烤过程中以针电极电压为6 kV时干燥速率最快,D_(eff)最大,烘烤效益最高。Wang&Singh和Binomial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烟叶水分比变化曲线,其中Binomial模型最适合模拟高压电场与热风循环条件下烟叶的干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离子风干燥 动力学模型 节能 烘烤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箱式烘烤中热湿环境与叶间隙风速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宗昊 王爱霞 +5 位作者 赵浩宾 王亚飞 刘剑君 路晓崇 遆晋松 段卫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7-146,共10页
【目的】了解烤烟箱式烘烤过程中热湿环境与叶间隙风速的变化,为实现箱式烘烤的精准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气流上升式烤房,利用传感器实时监测并记录烤房不同位点的温湿度及风速,并通过CCD工业相机采集烟叶图像,测定叶片皱缩率,分... 【目的】了解烤烟箱式烘烤过程中热湿环境与叶间隙风速的变化,为实现箱式烘烤的精准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气流上升式烤房,利用传感器实时监测并记录烤房不同位点的温湿度及风速,并通过CCD工业相机采集烟叶图像,测定叶片皱缩率,分析烤房内热湿环境的均匀性及叶间隙风速的变化。【结果】随着烘烤进程的推进,箱体内部低温区面积逐渐减小,温度呈现箱体下部>中部>上部,高湿区逐渐由箱体中部向箱体上部移动,烘烤后期相对湿度表现为箱体上部>中部>下部,在装烟室不同区域,箱体距离加热室越近此规律变化越明显。随着烘烤进程的推进,烟叶烘烤过程中箱体内外温湿差逐渐减小,温度差由5℃降至2~3℃,相对湿度差降低23个百分点。不同位点烟叶的叶间隙风速表现为箱体下部>中部>上部、干筋阶段>定色阶段>变黄阶段。不同时期风速变化范围分别为变黄期(0~60 h)(0.05±0.05)m/s,定色期(72~120 h)(0.15±0.10)m/s,干筋期(132~180 h)(0.25±0.12)m/s。在变黄、干筋阶段,叶间隙风速变化的主要互作因素为相对湿度,在定色阶段的主要互作因素为叶片皱缩率。【结论】烤房热湿环境及叶间隙风速分布不均,在不同烘烤阶段对叶间隙风速变化的主要互作因素不同,在烘烤过程中可有目的地对烘烤工艺进行调整,优化烤房环境,以期提高箱式烘烤烤后烟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箱式烘烤 热湿环境 叶间隙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熟期烟田土壤含水量对中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俊俊 张福建 +4 位作者 徐经年 任四海 郭飞 汪升友 唐经祥 《湖南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34-39,共6页
水分是影响烟草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对烟叶的产量和品质有较大的影响。为明确皖南烟区成熟期烟田中上部叶生长适宜垄体含水量,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试验材料,打顶后通过设置不同垄体含水量(45%±5%、60%±5%、70%±5%、80%... 水分是影响烟草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对烟叶的产量和品质有较大的影响。为明确皖南烟区成熟期烟田中上部叶生长适宜垄体含水量,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试验材料,打顶后通过设置不同垄体含水量(45%±5%、60%±5%、70%±5%、80%±5%以及常规对照),研究其对成熟期中上部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酶活性、烤后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部烟叶叶绿素a、叶绿素总量随垄体含水量的增加基本不断增大,各部位烟叶叶绿素b在各处理间无差异;含水量70%±5%条件下中部烟叶可溶性糖、淀粉含量、硝酸还原酶(NR)活性都处于较高水平,上部烟叶无明显一致趋势;含水量70%±5%时均价及上等烟比例得到明显提升,含水量60%±5%为烤后烟叶外观及感官评吸质量最优处理。综合结论得到,烤烟成熟期间60%~70%的土壤相对含水量能使中上部烟叶品质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中上部叶 垄体含水量 烟叶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茄烟叶工业发酵过程中霉变对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阔 朱贝贝 +5 位作者 叶长文 邹梦影 李栋 李东亮 李青常 薛芳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78,96,共7页
为探究雪茄烟叶工业发酵过程中真菌群落结构随霉变发生的变化情况,以德雪一号雪茄烟叶为实验材料,采用微生物学计数方法和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雪茄烟叶工业发酵过程中正常烟叶和霉变烟叶进行霉菌数量及真菌群落结构变化分析... 为探究雪茄烟叶工业发酵过程中真菌群落结构随霉变发生的变化情况,以德雪一号雪茄烟叶为实验材料,采用微生物学计数方法和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雪茄烟叶工业发酵过程中正常烟叶和霉变烟叶进行霉菌数量及真菌群落结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烟叶相比,发酵第30 d霉变雪茄烟叶中,霉菌数量最高(8.3×10^(4) CFU/g),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最低,OTU数量最少;在门水平上,子囊菌门(Ascomycota)在发酵第30 d霉变烟叶中为绝对优势菌门,平均相对丰度为99.82%;在属水平上,曲霉属(Aspergillus)为整个发酵过程中的主要优势菌属,在发酵第30 d霉变雪茄烟叶中平均相对丰度最大(92.32%);发酵第30 d霉变雪茄烟叶与正常烟叶相比在物种组成上具有明显差别,其中曲霉属既是优势菌属,又是组间差异菌属,且在各样品中平均相对丰度均最高,推断其为引起雪茄霉变发生的关键菌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茄烟叶 工业发酵 真菌 霉变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萃取/HPLC-ELSD分析烟用香原料中水溶性糖
14
作者 李游 吴君章 +5 位作者 王予 孙健达 古君平 肖小华 李攻科 郭文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78-1984,共7页
该文建立了超声波辅助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分析烟用香原料中水溶性糖的方法。优化并对比了超声波辅助萃取、微波辅助萃取、涡旋辅助萃取和加热回流等前处理方法对水溶性糖类物质的萃取效果,分析了不同烟... 该文建立了超声波辅助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分析烟用香原料中水溶性糖的方法。优化并对比了超声波辅助萃取、微波辅助萃取、涡旋辅助萃取和加热回流等前处理方法对水溶性糖类物质的萃取效果,分析了不同烟用香原料中7种水溶性糖类物质的含量。在40%(体积分数)乙腈-水溶液超声波辅助萃取15 min的优化条件下,鼠李糖、果糖、山梨醇在32.0~500.0 m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1%~3.6%;木糖、葡萄糖、蔗糖在75.0~750.0 m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RSD为2.8%~3.9%;麦芽糖的线性范围为75.0~1500.0 mg/L,RSD为8.5%,糖类成分的检出限为8.0~17.0 mg/L。样品回收率为72.1%~128%,RSD均不大于9.7%。该方法成功用于3类9个烟用香原料中水溶性糖类物质分析,结果表明,浸膏中糖类物质含量高于酊剂,净油中糖类物质较少。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耗时较短、准确性好的优点,适用于批量烟用香原料中水溶性糖类物质的分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用香原料 水溶性糖 超声波辅助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样品前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雪茄烟叶中霉菌的分离鉴定及致霉规律研究
15
作者 刘梦芬 麦漩 +7 位作者 刘萌萌 薛芳 李栋 叶长文 朱贝贝 徐鹏飞 陈国康 黄阔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1-121,共11页
为明确雪茄烟叶堆垛存放期间引起霉变的霉菌种类及其致霉规律,通过选择性培养基筛选,结合形态学、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 MS)鉴定和分子生物学等手段对霉菌进行系统鉴定,并对其在不同环境温湿度条件下的致霉规律进... 为明确雪茄烟叶堆垛存放期间引起霉变的霉菌种类及其致霉规律,通过选择性培养基筛选,结合形态学、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 MS)鉴定和分子生物学等手段对霉菌进行系统鉴定,并对其在不同环境温湿度条件下的致霉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引起四川堆垛存放雪茄烟叶霉变的霉菌有蒙地曲霉(Aspergillus montevidensis)、冠突曲霉(Aspergillus cristatus)和单胞共头霉(Syncephalastrum monosporum)。蒙地曲霉和冠突曲霉在高盐察氏培养基上生长较快,孢子悬浮液中可萌发孢子数随处理温度升高而降低,50℃以上温度热处理10 min可显著降低可萌发孢子数,高温会杀死其孢子;单胞共头霉在沙氏培养基上生长较快,可萌发孢子数受温度影响较小。蒙地曲霉在温度20℃、相对湿度60%的环境条件下生长最为适宜;冠突曲霉在28℃、相对湿度为70%的环境下生长最为适宜;在单胞共头霉可生长的条件下,温度和湿度对其生长无显著影响。致霉规律研究发现,湿度为60%或70%、20℃条件下蒙地曲霉的致霉能力最强;28℃、湿度为90%时冠突曲霉致霉能力最强;28℃、湿度为70%时单胞共头霉致霉能力最强。综上,在烟叶堆垛储藏过程中可通过合理控制储藏温度等方式抑制主要霉菌的生长和繁殖,进而减少烟叶霉变发生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茄烟叶 堆垛存放 霉菌 鉴定 致霉规律 温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烟花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在发育过程中的变化研究
16
作者 魏玉磊 许明磊 +6 位作者 崔宏伟 田雷 张忠锋 杜咏梅 周静 赵昆 侯小东 《中国烟草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6,共6页
为探究烤烟烟花中游离氨基酸的组成特征,掌握烟花发育过程的游离氨基酸变化规律,检测了山东诸城和四川凉山的中烟特香301、中川208和云烟87烟花游离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分析了烟花发育时期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结果表明:(1)烤烟烟花含... 为探究烤烟烟花中游离氨基酸的组成特征,掌握烟花发育过程的游离氨基酸变化规律,检测了山东诸城和四川凉山的中烟特香301、中川208和云烟87烟花游离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分析了烟花发育时期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结果表明:(1)烤烟烟花含有19种游离氨基酸,天冬酰胺含量最高,脯氨酸次之,两者占烟花总游离氨基酸50%以上,为烟花中主要游离氨基酸。(2)产于诸城的烟花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凉山;中烟特香301烟花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个品种。(3)各游离氨基酸随着烟花发育呈现5种变化趋势,其中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天冬酰胺、脯氨酸和色氨酸品种间变化趋势一致。(4)除色氨酸外,其他游离氨基酸均在在蕾苞或花蕾中含量最高,天冬酰胺和脯氨酸在花蕾中含量最高。综上所述,种植于诸城的中烟特香301在盛花前打顶收集烟花游离氨基酸最丰富,适合作为卷烟香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烟花 游离氨基酸 发育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辐照对烟叶醇化过程中蛋白理化特性的影响规律
17
作者 姚康康 李俊豪 +5 位作者 项波卡 余志扬 唐月 汪海燕 杨惠娟 杨震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88-1698,共11页
为探究电子束辐照处理对烟叶醇化过程中蛋白理化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以河南与云南的两种片烟样品为研究材料,分别以0、3、6和10 kGy剂量辐照处理后,在28℃、相对湿度60%条件下储藏醇化(储藏时间分别为0、3、6个月),提取烟叶蛋白并进行理... 为探究电子束辐照处理对烟叶醇化过程中蛋白理化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以河南与云南的两种片烟样品为研究材料,分别以0、3、6和10 kGy剂量辐照处理后,在28℃、相对湿度60%条件下储藏醇化(储藏时间分别为0、3、6个月),提取烟叶蛋白并进行理化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烟叶蛋白理化特性具有差异,河南烟叶蛋白3、6 kGy处理组粒径、电位相对0 kGy对照组无显著变化,而10 kGy蛋白粒径减小,电位绝对值升高;随着辐照剂量增加,云南烟叶蛋白粒径先增后减,电位绝对值先降后升,醇化期间,河南烟叶蛋白粒径呈增大趋势,而云南样品反之。荧光光谱显示,醇化0个月,蛋白荧光强度均随辐照剂量增加先降后增;醇化6个月,河南样品辐照组荧光强度均大于未辐照组,而云南样品荧光强度随剂量增加先增后降。红外光谱及电镜观察表明,与0个月未辐照组相比,辐照后蛋白二级结构和表观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蛋白表面疏水性和热稳定性增强。综上,电子束辐照处理引起了烟叶蛋白理化特性的差异,该差异在醇化过程中发生了变化,表明电子束作用与醇化过程均影响烟叶蛋白理化特性,红外光谱未见差异则表明蛋白主要成分未受影响。本研究可为电子束辐照技术在烟草工业中的应用及烟叶品质变化机制分析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辐照 烟叶蛋白 醇化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针式加热卷烟薄片粘针现象影响因素研究
18
作者 吴峤 李子林 +5 位作者 张敦铁 赵峰海 杨俊鹏 黄龙 操吉学 熊哲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84,共9页
为深入了解加热卷烟抽吸后粘针现象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本研究对烟支的薄片类型(干法、稠浆法、辊压法)、水分含量以及薄片填充密度对烟支拔出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薄片类型对烟支拔出力的影响最大,辊压法、稠浆法、干法薄... 为深入了解加热卷烟抽吸后粘针现象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本研究对烟支的薄片类型(干法、稠浆法、辊压法)、水分含量以及薄片填充密度对烟支拔出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薄片类型对烟支拔出力的影响最大,辊压法、稠浆法、干法薄片卷制的烟支平均拔出力分别为9.61、1.73和1.98 N,辊压法烟支最难拔出,且粘针程度与薄片2~10 nm介孔含量呈正相关;烟支中薄片填充密度或水分含量越高,拔出力越大,越难拔出。受热后析出的焦油在薄片上进一步发生结焦是导致粘针成因之一,且薄片碳化程度与粘针程度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卷烟 薄片 粘针 拔出力 中心针式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卷烟产品中烟支智能识别技术现状分析
19
作者 汪子钦 吴泽林 +3 位作者 晁超越 刘义波 李峰 胡静 《中国烟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40,共7页
【目的】掌握智能识别技术在加热卷烟产品中的应用现状。【方法】对加热卷烟产品烟支智能识别专利进行检索,并分析6款具有烟支智能识别功能的加热卷烟产品原理和识别准确率。【结果】(1)当前实现烟支智能识别功能的方案主要分为传感式... 【目的】掌握智能识别技术在加热卷烟产品中的应用现状。【方法】对加热卷烟产品烟支智能识别专利进行检索,并分析6款具有烟支智能识别功能的加热卷烟产品原理和识别准确率。【结果】(1)当前实现烟支智能识别功能的方案主要分为传感式识别和机械式识别2类,各大烟草公司的专利布局主要集中在传感式识别方向;(2)机械式识别方案相较于传感式识别方案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和识别准确率高的优势,但无法识别烟支种类,在实现器具智能化方面略显不足;(3)基于图像传感器和基于电感传感器的识别方案将是烟支智能识别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识别 加热器具 加热卷烟 烟支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酶解法测定烟用接装纸中淀粉含量
20
作者 刘文婷 贾伟萍 +3 位作者 李陈巧 孙鹏 王鹏 安俊健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6-172,共7页
目的设计一种烟用接装纸中淀粉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选用糖化酶对烟用接装纸中的淀粉进行酶解,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对酶解产物葡萄糖含量进行测定,进而计算出烟用接装纸中的淀粉含量。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响... 目的设计一种烟用接装纸中淀粉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选用糖化酶对烟用接装纸中的淀粉进行酶解,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对酶解产物葡萄糖含量进行测定,进而计算出烟用接装纸中的淀粉含量。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酶解法测定烟用接装纸中淀粉含量的最佳条件,建立数学模型,并对方法进行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的测试。结果得到了酶解法测定烟用接装纸中淀粉含量的最佳条件,糖化酶用量为2.64 mg/mL,反应时间为35 min,反应温度为53℃,方法相关系数为0.999,淀粉检出限为1.1 mg/L,相对标准偏差为1.02%,加标回收率为95.2%~10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适合于烟用接装纸中淀粉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用接装纸 淀粉含量 糖化酶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