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后向散射角度对水下全双工无线光通信的影响(特邀)
1
作者
韩彪
刘彬
+3 位作者
张宇
马琳
刘禹彤
康永强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1,共7页
【目的】光在水中传输时的后向散射是影响双向水下无线光通信(UWOC)传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全双工UWOC系统中,可以利用接收机内部的滤光片抑制这种噪声。然而,滤光片的透射波长随着光束入射角度会发生“蓝移”现象,因此后向散射噪...
【目的】光在水中传输时的后向散射是影响双向水下无线光通信(UWOC)传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全双工UWOC系统中,可以利用接收机内部的滤光片抑制这种噪声。然而,滤光片的透射波长随着光束入射角度会发生“蓝移”现象,因此后向散射噪声的角度分布特征会对这种通信体制的噪声抑制能力产生影响。【方法】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利用蒙特卡洛方法构建了仿真模型,定性研究了后向散射噪声的角度分布特征,并结合光学滤光片的角度特性分析了其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对于大角度发射和接收的全双工UWOC系统,后向散射噪声的角度分布比较分散,这对UWOC系统中发射波长小于接收波长的通信设备影响较大。工程应用中,在不影响UWOC系统链路建立效率、设备结构复杂度和有效通信距离等指标的前提下,可以通过适当减小通信发射角、接收孔径和视场,增大通信设备中发射机和接收机的间距以及双向光信号的波长间隔等方法抑制这种影响。利用这种设计思路,文章采用450和520 nm的蓝绿光搭建了发射角和接收视场约为50°的全双工UWOC系统,在2.2~13.2 m的距离内,两个链路分别实现了89.6和84.8 Mbit/s的文件传输速率。【结论】文章研究结果对于设计大角度发射和接收的全双工UWOC系统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无线光通信
后向散射
滤光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克希霍夫反偏移的三维自由界面多次波预测
2
作者
王志亮
刘波
+3 位作者
麻旭刚
李江
董江河
夏冬明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0-119,共10页
在海上三维常规拖缆地震采集中,联络测线方向的震源间距较为稀疏,且受缆数本文的限制该方向的检波点数极少、炮检距范围也很有限,该方向地震道数偏少严重影响了自由界面多次波预测精度。本文针对三维自由界面多次波衰减(SRME)存在的主...
在海上三维常规拖缆地震采集中,联络测线方向的震源间距较为稀疏,且受缆数本文的限制该方向的检波点数极少、炮检距范围也很有限,该方向地震道数偏少严重影响了自由界面多次波预测精度。本文针对三维自由界面多次波衰减(SRME)存在的主要问题,利用时域克希霍夫反偏移构建多次波预测贡献道,在传统自由界面多次波迭代方程的基础上推导了新的三维自由界面多次波预测方程,提出了该三维自由界面多次波衰减方法应用于实际生产的迭代处理思路。理论模型实验与野外资料的处理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出方法能够有效预测自由界面多次波,在复杂海域尤其是崎岖海底区域的多次波压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次波预测
克希霍夫反偏移
振幅随偏移距变化
地震数据处理
拖缆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ROV技术在海底地震节点布设中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
5
3
作者
周吉祥
杨源
+3 位作者
单瑞
栾振东
杜凯
余思远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20年第12期72-77,共6页
海底地震勘探实施过程中,传统的缆绳式地震节点布设方式受洋流及海底地形影响较大,很难保证节点的数据采集质量和设备安全性。由于无人缆控潜水器(Remote Operated Vehicle,ROV)对海洋环境的良好适应性和强大的工程干预能力,为探索海底...
海底地震勘探实施过程中,传统的缆绳式地震节点布设方式受洋流及海底地形影响较大,很难保证节点的数据采集质量和设备安全性。由于无人缆控潜水器(Remote Operated Vehicle,ROV)对海洋环境的良好适应性和强大的工程干预能力,为探索海底地震节点布设提供了新方法。笔者综合介绍了ROV的技术特点,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讨论了基于ROV的海底地震节点布设的主要技术流程。通过分析对比采用ROV布放与传统甲板布放在布放回收效率、安全性及复杂地形适应性等方面的工作数据统计,探讨了ROV布放技术在海底地震节点放工作中的可行性、优势与局限性,以及其应用发展前沿。具有更高精度和安全性的ROV节点布放技术作为一种新手段,可作为传统布放方式的补充手段,未来将在深远海的海底地震节点布设及其相关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地震勘探
无人缆控潜水器
海底地震节点
节点布放
深远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罗经/DVL/USBL组合导航系统的DVL在线标定算法
被引量:
3
4
作者
张舸
谢阳光
+2 位作者
伊国兴
李学成
王尚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89-596,共8页
针对ROV在大深度水下工作环境中由于DVL刻度因数误差和安装角度误差引起导航精度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罗经/DVL/USBL组合导航系统的DVL误差参数在线标定算法。分析并建立了DVL误差参数向组合导航定位误差的传播模型,将DVL的刻度因...
针对ROV在大深度水下工作环境中由于DVL刻度因数误差和安装角度误差引起导航精度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罗经/DVL/USBL组合导航系统的DVL误差参数在线标定算法。分析并建立了DVL误差参数向组合导航定位误差的传播模型,将DVL的刻度因数误差和安装角度误差引入基于USBL位置观测的卡尔曼滤波组合导航迭代中,使ROV在获得组合导航输出的同时实现DVL的在线标定。仿真与海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能够在输出高精度组合导航位置的同时进行DVL的有效标定,在理想条件下,组合导航终点定位误差仿真结果能够达到0.01%航程,具有较高的导航定位精度、DVL误差参数估计精度和算法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导航
多普勒计程仪
可观测性分析
误差在线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方1-1海管悬跨分布特征及治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
4
5
作者
黄明泉
徐景平
+3 位作者
栾振东
刘猛
李学成
刘彬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7-87,共11页
海底管道对海上油气田安全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东方1-1海管进行了连续6年的无人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remote operatedvehicle,ROV)调查,根据调查数据,分析了海管悬跨的分布特征以及变化情况,按海管悬跨严重程度进行了风险等级分区...
海底管道对海上油气田安全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东方1-1海管进行了连续6年的无人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remote operatedvehicle,ROV)调查,根据调查数据,分析了海管悬跨的分布特征以及变化情况,按海管悬跨严重程度进行了风险等级分区。结果表明在受水动力影响最大的深水平坦区海管悬跨分布密集,并有逐年加剧趋势,安全风险较大。并对悬跨形成机理和极限悬跨长度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介绍了沙袋支撑和局部抛石填埋悬跨治理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对比分析了治理效果情况,认为局部抛石治理方法效果优于沙袋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管线
ROV
悬跨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ROV在海洋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
17
6
作者
黄明泉
徐景平
施林炜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7-84,共8页
水下机器人(ROV)以其综合优势,在海上油气田勘探、开发和生产全生命周期中的各个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结合行业应用实际,系统介绍了ROV的原理和系统组成,以及海上油气田开发过程间各种作业类型中ROV的应用,对其工作内容、方式和风险...
水下机器人(ROV)以其综合优势,在海上油气田勘探、开发和生产全生命周期中的各个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结合行业应用实际,系统介绍了ROV的原理和系统组成,以及海上油气田开发过程间各种作业类型中ROV的应用,对其工作内容、方式和风险进行了全面的详细论述和总结。同时,对ROV以后的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机器人
海洋油气田
水下工作风险
深水路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下机器人ROV在海底管线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
45
7
作者
黄明泉
《海洋地质前沿》
2012年第2期52-57,共6页
海底管线是海上油气田生产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洋油气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定期或适时对其进行检测以保障其安全运营。水下机器人(ROV)以其综合优势成为进行水下结构物检测的有效载体并被广泛应用。介绍了利用ROV进行海底管线...
海底管线是海上油气田生产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洋油气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定期或适时对其进行检测以保障其安全运营。水下机器人(ROV)以其综合优势成为进行水下结构物检测的有效载体并被广泛应用。介绍了利用ROV进行海底管线检测的综合作业系统,以及主要检测方法及基本原理。根据实践经验,对影响作业效果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并提出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V
海底管线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增强现实技术在水下定位测量中的应用
8
作者
邹建文
黄明泉
+1 位作者
李学成
王尚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6-93,共8页
增强现实(AR)技术是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的新技术,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如医学、军事、交通、教育、娱乐、工业机械、景观规划、文物保护等,目前也已应用到水下工程中。本研究中AR技术首次成功应用到国内海洋工程水下定位测量作业中,以...
增强现实(AR)技术是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的新技术,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如医学、军事、交通、教育、娱乐、工业机械、景观规划、文物保护等,目前也已应用到水下工程中。本研究中AR技术首次成功应用到国内海洋工程水下定位测量作业中,以遥控水下机器人(ROV)为载体,搭载3D水下摄像机并配备相关水下传感器,通过专用AR软件将结构物三维模型、虚拟标识物、虚拟测量工具叠加到从水下传到水面的视频画面中,实现了水面操作人员与水下真实环境的实时交互,从而实时监测水下结构物的位置和姿态。将AR技术应用于水下定位测量,突破了传统的作业模式,具有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无接触式和实时测量的优势特点,ROV不用紧贴结构物,软件操作便捷、测量数据精度可靠且实时显示,有效降低ROV的作业风险,提高作业时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
水下定位测量
3D水下摄像机
虚实融合
实时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后向散射角度对水下全双工无线光通信的影响(特邀)
1
作者
韩彪
刘彬
张宇
马琳
刘禹彤
康永强
机构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工程学院
中海
辉
固
地学
服务
(
深圳
)
有限公司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三亚学院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学院
出处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1,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资助项目(2022YFC28081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2475207)
+1 种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3-JC-QN-0753)
自然资源部海洋观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2022klootA01)。
文摘
【目的】光在水中传输时的后向散射是影响双向水下无线光通信(UWOC)传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全双工UWOC系统中,可以利用接收机内部的滤光片抑制这种噪声。然而,滤光片的透射波长随着光束入射角度会发生“蓝移”现象,因此后向散射噪声的角度分布特征会对这种通信体制的噪声抑制能力产生影响。【方法】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利用蒙特卡洛方法构建了仿真模型,定性研究了后向散射噪声的角度分布特征,并结合光学滤光片的角度特性分析了其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对于大角度发射和接收的全双工UWOC系统,后向散射噪声的角度分布比较分散,这对UWOC系统中发射波长小于接收波长的通信设备影响较大。工程应用中,在不影响UWOC系统链路建立效率、设备结构复杂度和有效通信距离等指标的前提下,可以通过适当减小通信发射角、接收孔径和视场,增大通信设备中发射机和接收机的间距以及双向光信号的波长间隔等方法抑制这种影响。利用这种设计思路,文章采用450和520 nm的蓝绿光搭建了发射角和接收视场约为50°的全双工UWOC系统,在2.2~13.2 m的距离内,两个链路分别实现了89.6和84.8 Mbit/s的文件传输速率。【结论】文章研究结果对于设计大角度发射和接收的全双工UWOC系统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水下无线光通信
后向散射
滤光片
Keywords
UWOC
backscattering
optical filter
分类号
TN929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克希霍夫反偏移的三维自由界面多次波预测
2
作者
王志亮
刘波
麻旭刚
李江
董江河
夏冬明
机构
中海
石油(中国)
有限公司
天津分
公司
中海
辉
固
地学
服务
(
深圳
)
有限公司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0-119,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4138)
崂山实验室科技创新项目(2021WHZZB0703)资助。
文摘
在海上三维常规拖缆地震采集中,联络测线方向的震源间距较为稀疏,且受缆数本文的限制该方向的检波点数极少、炮检距范围也很有限,该方向地震道数偏少严重影响了自由界面多次波预测精度。本文针对三维自由界面多次波衰减(SRME)存在的主要问题,利用时域克希霍夫反偏移构建多次波预测贡献道,在传统自由界面多次波迭代方程的基础上推导了新的三维自由界面多次波预测方程,提出了该三维自由界面多次波衰减方法应用于实际生产的迭代处理思路。理论模型实验与野外资料的处理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出方法能够有效预测自由界面多次波,在复杂海域尤其是崎岖海底区域的多次波压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多次波预测
克希霍夫反偏移
振幅随偏移距变化
地震数据处理
拖缆地震勘探
Keywords
multiple prediction
Kirchhoff demigration
amplitude variation with offset(AVO)
seismic data processing
streamer seismic exporation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ROV技术在海底地震节点布设中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
5
3
作者
周吉祥
杨源
单瑞
栾振东
杜凯
余思远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中海
辉
固
地学
服务
(
深圳
)
有限公司
出处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20年第12期72-77,共6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91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06115)
青岛市南区科技发展资金项目(2016-3-015-ZH)。
文摘
海底地震勘探实施过程中,传统的缆绳式地震节点布设方式受洋流及海底地形影响较大,很难保证节点的数据采集质量和设备安全性。由于无人缆控潜水器(Remote Operated Vehicle,ROV)对海洋环境的良好适应性和强大的工程干预能力,为探索海底地震节点布设提供了新方法。笔者综合介绍了ROV的技术特点,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讨论了基于ROV的海底地震节点布设的主要技术流程。通过分析对比采用ROV布放与传统甲板布放在布放回收效率、安全性及复杂地形适应性等方面的工作数据统计,探讨了ROV布放技术在海底地震节点放工作中的可行性、优势与局限性,以及其应用发展前沿。具有更高精度和安全性的ROV节点布放技术作为一种新手段,可作为传统布放方式的补充手段,未来将在深远海的海底地震节点布设及其相关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
海底地震勘探
无人缆控潜水器
海底地震节点
节点布放
深远海
Keywords
seabed exploration
ROV
submarine seismic node
node deployment
deep sea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P714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罗经/DVL/USBL组合导航系统的DVL在线标定算法
被引量:
3
4
作者
张舸
谢阳光
伊国兴
李学成
王尚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空间控制与惯性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
公司
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中海
辉
固
地学
服务
(
深圳
)
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89-596,共8页
基金
空间智能控制技术实验室开放基金(KGJZDSYS-2018-08)。
文摘
针对ROV在大深度水下工作环境中由于DVL刻度因数误差和安装角度误差引起导航精度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罗经/DVL/USBL组合导航系统的DVL误差参数在线标定算法。分析并建立了DVL误差参数向组合导航定位误差的传播模型,将DVL的刻度因数误差和安装角度误差引入基于USBL位置观测的卡尔曼滤波组合导航迭代中,使ROV在获得组合导航输出的同时实现DVL的在线标定。仿真与海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能够在输出高精度组合导航位置的同时进行DVL的有效标定,在理想条件下,组合导航终点定位误差仿真结果能够达到0.01%航程,具有较高的导航定位精度、DVL误差参数估计精度和算法稳定性。
关键词
组合导航
多普勒计程仪
可观测性分析
误差在线标定
Keywords
integrated navigation
DVL
observable degree analysis
error calibration
分类号
U666.1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方1-1海管悬跨分布特征及治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
4
5
作者
黄明泉
徐景平
栾振东
刘猛
李学成
刘彬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南方科技大学
中海
辉
固
地学
服务
(
深圳
)
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出处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7-87,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41720104001)。
文摘
海底管道对海上油气田安全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东方1-1海管进行了连续6年的无人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remote operatedvehicle,ROV)调查,根据调查数据,分析了海管悬跨的分布特征以及变化情况,按海管悬跨严重程度进行了风险等级分区。结果表明在受水动力影响最大的深水平坦区海管悬跨分布密集,并有逐年加剧趋势,安全风险较大。并对悬跨形成机理和极限悬跨长度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介绍了沙袋支撑和局部抛石填埋悬跨治理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对比分析了治理效果情况,认为局部抛石治理方法效果优于沙袋治理。
关键词
海底管线
ROV
悬跨
治理
Keywords
subsea pipeline
ROV
freespan
rectification
分类号
P756.2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ROV在海洋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
17
6
作者
黄明泉
徐景平
施林炜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南方科技大学
中海
辉
固
地学
服务
(
深圳
)
有限公司
出处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7-84,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马尼拉海沟深海浊流模态及其控制机理研究”(41720104001)。
文摘
水下机器人(ROV)以其综合优势,在海上油气田勘探、开发和生产全生命周期中的各个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结合行业应用实际,系统介绍了ROV的原理和系统组成,以及海上油气田开发过程间各种作业类型中ROV的应用,对其工作内容、方式和风险进行了全面的详细论述和总结。同时,对ROV以后的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水下机器人
海洋油气田
水下工作风险
深水路由
Keywords
ROV
offshore oil and gas field
risk of subsea operations
deep-sea route
分类号
P756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P744.4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下机器人ROV在海底管线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
45
7
作者
黄明泉
机构
中海
辉
固
地学
服务
(
深圳
)
有限公司
出处
《海洋地质前沿》
2012年第2期52-57,共6页
文摘
海底管线是海上油气田生产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洋油气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定期或适时对其进行检测以保障其安全运营。水下机器人(ROV)以其综合优势成为进行水下结构物检测的有效载体并被广泛应用。介绍了利用ROV进行海底管线检测的综合作业系统,以及主要检测方法及基本原理。根据实践经验,对影响作业效果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ROV
海底管线
检测
Keywords
ROV
submarine pipeline
inspection
分类号
P754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增强现实技术在水下定位测量中的应用
8
作者
邹建文
黄明泉
李学成
王尚
机构
中海
辉
固
地学
服务
(
深圳
)
有限公司
广东省海上油气设施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6-93,共8页
基金
深圳市科技计划(JSGG20211029095205007)。
文摘
增强现实(AR)技术是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的新技术,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如医学、军事、交通、教育、娱乐、工业机械、景观规划、文物保护等,目前也已应用到水下工程中。本研究中AR技术首次成功应用到国内海洋工程水下定位测量作业中,以遥控水下机器人(ROV)为载体,搭载3D水下摄像机并配备相关水下传感器,通过专用AR软件将结构物三维模型、虚拟标识物、虚拟测量工具叠加到从水下传到水面的视频画面中,实现了水面操作人员与水下真实环境的实时交互,从而实时监测水下结构物的位置和姿态。将AR技术应用于水下定位测量,突破了传统的作业模式,具有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无接触式和实时测量的优势特点,ROV不用紧贴结构物,软件操作便捷、测量数据精度可靠且实时显示,有效降低ROV的作业风险,提高作业时效。
关键词
增强现实
水下定位测量
3D水下摄像机
虚实融合
实时交互
Keywords
Augmented Reality(AR)
underwater positioning and survey
3D camera
virtual-real fusion
realtime communication
分类号
P736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P756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后向散射角度对水下全双工无线光通信的影响(特邀)
韩彪
刘彬
张宇
马琳
刘禹彤
康永强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克希霍夫反偏移的三维自由界面多次波预测
王志亮
刘波
麻旭刚
李江
董江河
夏冬明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ROV技术在海底地震节点布设中的应用及展望
周吉祥
杨源
单瑞
栾振东
杜凯
余思远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罗经/DVL/USBL组合导航系统的DVL在线标定算法
张舸
谢阳光
伊国兴
李学成
王尚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东方1-1海管悬跨分布特征及治理效果分析
黄明泉
徐景平
栾振东
刘猛
李学成
刘彬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ROV在海洋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及展望
黄明泉
徐景平
施林炜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水下机器人ROV在海底管线检测中的应用
黄明泉
《海洋地质前沿》
2012
4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增强现实技术在水下定位测量中的应用
邹建文
黄明泉
李学成
王尚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