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有效的油气成藏研究手段——有机包裹体生物标志物分析:以渤海中部沙东南构造带为例 被引量:17
1
作者 吴景富 孙玉梅 +2 位作者 席小应 史权 朱雷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48-354,共7页
包裹体生物标志物分析实现了包裹体烃与储层烃的直接对比,是目前最有效的有机包裹体成分分析方法之一。由于一般情况下成熟早期原油密度较高,其中高分子量的生物标志物浓度亦高,因此,虽然该方法为群体包裹体分析结果,事实上包裹体生物... 包裹体生物标志物分析实现了包裹体烃与储层烃的直接对比,是目前最有效的有机包裹体成分分析方法之一。由于一般情况下成熟早期原油密度较高,其中高分子量的生物标志物浓度亦高,因此,虽然该方法为群体包裹体分析结果,事实上包裹体生物标志物主要反映早期烃流体的特征,因而该方法可用于追朔油气成藏过程中石油组成的变化。本文详细介绍了压碎法包裹体烃生物标志物分析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分析了渤海中部沙东南构造带油气成藏过程。认为沙垒田凸起上CFD11-1油田的原油为沙河街组与东营组下段混合来源,其成藏过程是:早期沙河街组一段、三段形成的成熟度低到中等的油首先充注在近凹陷的构造中(如CFD18-2构造),晚期(上新世时)东营组下段成熟油及沙河街组生成的高成熟油充注近凹的构造,并将早期注入的成熟度相对低的油向构造高部位排驱,排驱过程中有部分晚期生成的油气混合一起进入浅层,在远离凹陷的凸起上成藏(CFD11-1油藏)。作者认为,在近凹的低凸起及潜山构造是寻找轻质油和天然气的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裹体 生物标志物 油气成藏 沙垒田构造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三坳陷有机包裹体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周雯雯 张伙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77-686,共10页
珠三坳陷由于其多样的烃源条件 ,多套生储盖组合 ,使得含油气系统复杂化。为了解该区油气分布、运移、聚集和成藏的地质规律 ,本文运用有机包裹体对该区的烃源、油气藏注入史以及油气运聚与断裂发育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中采用了荧光... 珠三坳陷由于其多样的烃源条件 ,多套生储盖组合 ,使得含油气系统复杂化。为了解该区油气分布、运移、聚集和成藏的地质规律 ,本文运用有机包裹体对该区的烃源、油气藏注入史以及油气运聚与断裂发育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中采用了荧光偏光显微镜、显微冷热台、显微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Rb- Sr同位素等多项有机包裹体分析技术 ,研究结果认为 :珠三坳陷琼海凸起上的两期有机包裹体无论是类型、期次、分布特征、均一温度还是成熟度、结构和成分都与文昌 A凹陷的两期有机包裹体更为接近 ,推断琼海凸起上的烃源主要来自文昌 A凹陷。本文还分析了各构造油气注入的过程以及造成油气藏原油差异的原因 ,同时对断层的封堵与开启判断提供了依据。通过以有机包裹体为桥梁分析油气运聚与断裂发育的关系 ,认为文昌 A凹陷的张性裂缝有利于第一期油气的运移 ,压性裂缝对第二期油气运移有利 ;文昌 B凹陷的张性裂缝形成于烃类运移之前 ,推断该凹陷的油气运移时间在 16 .5 Ma以后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包裹体 烃源 油气藏 注入史 断裂 油气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三维多分量地震勘探水平分量方位校正 被引量:8
3
作者 温书亮 牛滨华 +2 位作者 傅旦丹 李文倚 梁惠玉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2-145,共4页
在海上三维多分量地震勘探中,不论采用何种海底电缆采集系统进行海上作业,在室内资料处理中,都要首先计算海上水平分量检波器的方位定向。然后,再对水平分量实施方位旋转,以便得到径向R分量和切向T分量的波场。结合渤海进行的海上三维... 在海上三维多分量地震勘探中,不论采用何种海底电缆采集系统进行海上作业,在室内资料处理中,都要首先计算海上水平分量检波器的方位定向。然后,再对水平分量实施方位旋转,以便得到径向R分量和切向T分量的波场。结合渤海进行的海上三维多分量地震勘探情况,为了达到对海上水平分量记录进行准确的相位和能量校正的目的,分两步实施。第一步是利用海底电缆检波器海上定位资料对水平分量的方位进行校正,以消除大部分的方位能量误差;第二步是在第一步校正的基础上,利用直达波信息进行第二次方位校正,进一步消除方位能量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多分量 地震勘探 水平分量方位校正 转换波处理 渤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多分量地震勘探水平分量方位校正 被引量:9
4
作者 傅旦丹 刘一峰 +5 位作者 温书亮 李维新 李文倚 沈丽丽 陈宝书 李松康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3年第4期460-463,468,共5页
在海上多分量地震勘探中 ,会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水平分量检波器的方位确定及其旋转校正问题。特别是当多分量数据采集采用绕圈悬挂式海底电缆系统进行作业时 ,水平分量检波器的方位校正就显得非常关键和重要。针对最复杂的海上多分量地震... 在海上多分量地震勘探中 ,会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水平分量检波器的方位确定及其旋转校正问题。特别是当多分量数据采集采用绕圈悬挂式海底电缆系统进行作业时 ,水平分量检波器的方位校正就显得非常关键和重要。针对最复杂的海上多分量地震勘探情况 ,探讨了水平分量检波器随机任意取向情况下的方位校正问题 ,并用三维理论模型记录和实际的海上三维多分量地震数据进行了试算 ,获得了很好的校正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地震资料处理 水平分量 方位校正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渤海湾盆地油气勘探的发展方向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毓俊 吴华元 田在艺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2年第2期8-13,共6页
渤海湾含油气盆地的陆地部分勘探程度已经相当高,也获得了比较好的成果,诸多专家研究颇深,论著甚多。近见某些专家发表的论文提出了主要观点“普查浅层……”,笔者认为尚有值得探讨之处。作为实施战略和方向,目的层的选择是个大问题,本... 渤海湾含油气盆地的陆地部分勘探程度已经相当高,也获得了比较好的成果,诸多专家研究颇深,论著甚多。近见某些专家发表的论文提出了主要观点“普查浅层……”,笔者认为尚有值得探讨之处。作为实施战略和方向,目的层的选择是个大问题,本文拟提出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油气勘探 发展方向 第三系 烃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海海域盆地构造演化特征与中、古生界油气勘探前景探讨 被引量:34
6
作者 蔡东升 冯晓杰 +2 位作者 张川燕 卢景美 许宏慈 《海洋地质动态》 2002年第11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黄海海域盆地 中生代 油气勘探 地震资料处理 古生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西北部新生代沉积基底构造演化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海龄 杨恬 +3 位作者 朱淑芬 张伯友 丘学林 施小斌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4-67,共14页
在综合分析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古生物学等多方面资料的基础上,将南海西北部海域控制新生代主要沉积盆地的基底划分为5个区:北部湾古生界断堑基底区、莺歌海古生界走滑拉分基底区、琼东古生界断陷基底区、西沙北古生界裂谷基底... 在综合分析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古生物学等多方面资料的基础上,将南海西北部海域控制新生代主要沉积盆地的基底划分为5个区:北部湾古生界断堑基底区、莺歌海古生界走滑拉分基底区、琼东古生界断陷基底区、西沙北古生界裂谷基底区、西沙南古生界走滑伸展基底区.通过区域地质分析,初步重建了该海域的大地构造演化历史.该海域新生代沉积基底在前新生代时期与其北面陆上云开地区和其南面的南沙地区同处于特提斯构造域中,经历过古特提斯和中特提斯的发育历程,晚古生代以来可初步分为5个阶段:(1)D-P1,古特提斯东段多岛洋体系发育阶段;(2)P2,中特提斯(古南海)开始出现、古特提斯开始消减阶段;(3)T-K1,古特提斯东段多地块缝合阶段;(4)K2-N11,现代南海形成、中特提斯(古南海)消亡时期;(6)N21以来南海扩张停止、澳大利亚板块向北俯冲挤压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提斯 新生代沉积基底 南海西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束滤波法消除海上地震资料的多次波 被引量:39
8
作者 胡天跃 王润秋 温书亮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8-23,共6页
胡天跃 ,王润秋 ,温书亮 .聚束滤波法消除海上地震资料的多次波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2 ,37(1) :18~ 2 3本文简单介绍了用聚束滤波方法消除地震资料中的多次波的基本原理及合成资料处理结果 ;详细描述了用聚束滤波方法消除两套南... 胡天跃 ,王润秋 ,温书亮 .聚束滤波法消除海上地震资料的多次波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2 ,37(1) :18~ 2 3本文简单介绍了用聚束滤波方法消除地震资料中的多次波的基本原理及合成资料处理结果 ;详细描述了用聚束滤波方法消除两套南海深海地区地震资料中多次波的实施步骤与效果。对于珊瑚礁产生的大范围强烈多次波 ,采用多次使用聚束滤波方法分别消除不同范围的多次波 ,取得了较高分辨率和较小计算量的优化效果。处理结果表明 ,聚束滤波方法可以消除相对较强的多次波 ,并增强较弱的一次波。对莺东南盆地一块海底多次波相当严重的深水地震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 ,聚束滤波方法对于消除远道和近道多次波的效果都相当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束滤波法 多次波 数据处理 海上地震资料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西湖凹陷油气“蒸发分馏”成藏机制 被引量:48
9
作者 傅宁 李友川 +3 位作者 陈桂华 陈明 高伟义 章海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9-42,共4页
根据东海西湖凹陷 3 0个原油样品的各种地球化学分析资料及地质资料 ,综合分析确定了西湖凹陷油气的地球化学特征、成熟度、油源及成藏机制。认为西湖凹陷原油主要源自各地区煤系烃源岩 ;具有原油近源成藏、短距离运移的特点和先油后气 ... 根据东海西湖凹陷 3 0个原油样品的各种地球化学分析资料及地质资料 ,综合分析确定了西湖凹陷油气的地球化学特征、成熟度、油源及成藏机制。认为西湖凹陷原油主要源自各地区煤系烃源岩 ;具有原油近源成藏、短距离运移的特点和先油后气 ,两期成藏的特征 ;各气藏均为“蒸发分馏”作用形成的次生凝析气藏。首次提出蒸发分馏效应是该区油气成藏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图 7表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西湖凹陷 蒸发分馏 油气成藏机制 油源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各向异性介质地震弹性波场的伪谱法正演模拟 被引量:21
10
作者 傅旦丹 何樵登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1年第3期8-14,共7页
自Bush和Crampin等人用ORA介质模型成功地解释了巴黎盆地观测到的横波分裂异常以来 ,正交各向异性问题的研究已引起了地球物理学界极大的兴趣和重视。现在 ,地球物理学界也越来越意识到 ,对于许多地球物理问题 ,正交各向异性可能是最简... 自Bush和Crampin等人用ORA介质模型成功地解释了巴黎盆地观测到的横波分裂异常以来 ,正交各向异性问题的研究已引起了地球物理学界极大的兴趣和重视。现在 ,地球物理学界也越来越意识到 ,对于许多地球物理问题 ,正交各向异性可能是最简单的实际介质模型。在建立一般观测坐标系下正交各向异性介质波动方程的基础上 ,着重讨论了相应的伪谱法波场数值计算的稳定性条件 ,进而用伪谱法实现了正交各向异性介质弹性波场的正演模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各向异性 点奇性 横波分裂 伪谱法 正演模拟 稳定性 地震弹性波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算法的改进及其在各向异性介质参数反演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傅旦丹 何樵登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2年第3期293-298,共6页
目前,常规的遗传算法对变异进程不能实行控制,当变异概率取得较大时,就会以极大的几率使种群中很多成员出现退化的现象,从而使遗传算法变得象蒙特卡洛方法那样,把大量的计算工作浪费在无意义的空间部分,其结果使常规遗传算法不得不采用... 目前,常规的遗传算法对变异进程不能实行控制,当变异概率取得较大时,就会以极大的几率使种群中很多成员出现退化的现象,从而使遗传算法变得象蒙特卡洛方法那样,把大量的计算工作浪费在无意义的空间部分,其结果使常规遗传算法不得不采用很小的变异概率。这样做的结果显然不利于算法作全局搜索,存在易陷于局部极值的缺陷。为在扩大模型空间的搜索范围和保持种群多样性的同时,又能对变异过程进行控制,通过引入Metropolis抽样准则,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同常规算法相比,改进算法更有利于作全局搜索,具有改善遗传算法全局收敛性的效果。针对正交各向异性介质模型,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了各向异性多参数反演工作,以说明新方法在处理这样高度非线性最优化问题时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各向异性介质 参数反演 应用 地震勘探 全局搜索 Metropolis抽样准则 正交各向异性 正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垂直裂解隙PTL介质长波长等效正各向异性弹性常数 被引量:1
12
作者 傅旦丹 何樵登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C00期307-320,共14页
针对PTL介质中存在定向排列的铅垂裂隙系统的组合模型,探讨在长波长情况下其等效正交各向异性弹性常数的计算方法。根据Backus方法并结合Hudson微裂隙理论,推出了PTL与EDA组合之等效正交各向异性弹性常数的计算公式,且在裂隙呈稀疏... 针对PTL介质中存在定向排列的铅垂裂隙系统的组合模型,探讨在长波长情况下其等效正交各向异性弹性常数的计算方法。根据Backus方法并结合Hudson微裂隙理论,推出了PTL与EDA组合之等效正交各向异性弹性常数的计算公式,且在裂隙呈稀疏分布的假设前提下,导出了等效弹性常数的具体计算表达式,并进而用伪谱法对含垂直裂隙PTL介质的弹性波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本文的理论研究及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用5个长波长等效PTL弹性常数和3个无量钢的裂隙柔量,就可描述等效正交各向异性介质力个独立的弹性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裂解障 裂隙 周期性薄互层 Backus方法 正交各向异性 弹性常数 伪谱法 正演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中坳陷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部分气源浅析 被引量:24
13
作者 黄正吉 李秀芬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21,共5页
渤中坳陷已发现的天然气主要为烃类气体 ,非烃气体含量低。在东营组区域盖层之下发现的天然气多数为湿气 ,少数为干气 ,此类干气为热裂解成因。在上第三系储集层中发现的天然气少数为湿气 ,多数为干气 ,此类干气多为生物降解成因 ,生物... 渤中坳陷已发现的天然气主要为烃类气体 ,非烃气体含量低。在东营组区域盖层之下发现的天然气多数为湿气 ,少数为干气 ,此类干气为热裂解成因。在上第三系储集层中发现的天然气少数为湿气 ,多数为干气 ,此类干气多为生物降解成因 ,生物降解作用存在的下限深度为 1 80 0m左右。坳陷中发现的天然气大多数为油型气 ,其源岩有沙河街组一、二、三段烃源岩 ,也有东营组烃源岩。QHD3 0 1气藏的天然气属多源混合气 ,主气源为前第三系的煤成气。渤中坳陷天然气的形成具有多源复合、多期成气、连续成气的特征 ,具有良好的勘探远景。东营组盖层发育区是天然气富集的主要地区 ,也是勘探天然气的主要地区。图 6表 3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中坳陷 天然气 地球化学特征 部分气源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确定转换点的算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23
14
作者 傅旦丹 朱宏彰 何汉漪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2年第1期26-30,共5页
提出了在转换波资料处理中求取任意界面转换点位置的一种迭代算法。该方法在炮检距和横、纵波速度以及反射界面倾角已知的条件下 ,对任一转换波旅行时均可通过迭代方法确定其相应的转换点的位置 ,方法简单且有效 ,一般情况下 ,只需进行... 提出了在转换波资料处理中求取任意界面转换点位置的一种迭代算法。该方法在炮检距和横、纵波速度以及反射界面倾角已知的条件下 ,对任一转换波旅行时均可通过迭代方法确定其相应的转换点的位置 ,方法简单且有效 ,一般情况下 ,只需进行几次迭代就可得到精度很高的解 ,迭代过程稳定、收敛。该迭代方法不仅可直接用于转换波CCP道集抽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 应用 多分量地震 转换波处理 共转换点 迭代法 速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崖13-1气田成因浅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崔护社 仝志刚 胡根成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5-48,共4页
TE112.1        20000409崖 13-1气田成因浅析[刊]/崔护社,仝志刚…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0,27(4).-45~48 崖13-1气田是迄今中国海域发现的最大气田,有关其天然气来源问题... TE112.1        20000409崖 13-1气田成因浅析[刊]/崔护社,仝志刚…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0,27(4).-45~48 崖13-1气田是迄今中国海域发现的最大气田,有关其天然气来源问题目前仍有争论。结合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成果,运用ProBases盆地数值模拟系统定量模拟气田西侧的莺歌海盆地和东侧的琼东南盆地的构造、地温及孔隙流体压力的演化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崖13-1气田区东西两侧盆地(或凹陷)构造演化和温度场、压力场演化的特征都有明显差异;气田区附近的异常超压是莺歌海盆地异常超压流体系统的一部分,因欠压实、水热增压以及黏土矿物脱水的综合作用而产生;1号断层(气田区段)是热流和高压释放带,亦是流体和烃类运移的通道,莺歌海盆地异常高温高压可以驱使烃类及流体由深向浅、自西向东进行大规模的长距离运移。据此得出结论:崖13-1气田的天然气既来自西侧的莺歌海盆地下第三系烃源岩(早期)与上第三系烃源岩(晚期),也来自东侧的崖南凹陷下第三系陵水组、崖城组烃源岩(晚期),是双向供气形成的混源气田。图7参2(崔护社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田 成因分析 崖13-1汽田 地质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某构造二维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 被引量:4
16
作者 傅旦丹 刘一峰 +4 位作者 沈丽丽 何汉漪 朱宏彰 韩庆时 粱惠玉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4年第2期181-184,共4页
采用自主开发的海上二维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系统,对南海某构造采集的二维多分量地震勘探资料中的一条测线进行了试验处理。处理中,针对该构造资料转换波静校正难度大、气云区转换波不易成像等难题,采取了相应的处理手段和措施。通过对... 采用自主开发的海上二维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系统,对南海某构造采集的二维多分量地震勘探资料中的一条测线进行了试验处理。处理中,针对该构造资料转换波静校正难度大、气云区转换波不易成像等难题,采取了相应的处理手段和措施。通过对各种参数效果的比较和分析,确定了合适的处理流程和参数。结果表明,在“气烟囱”模糊带处得到了较好的转换波成像剖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处理技术 双检波器技术 转换波静校正 油气勘探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及周缘天然气资源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国纯 张厚和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39-444,共6页
渤海湾盆地环海3大坳陷及海域天然气资源各具特色,特别是海域,其演化、发育是周边3大坳陷的延伸与交汇,有独特的地质特性,再加之郯庐断裂贯穿整个海域,对其油气成藏有重大影响。天然气的形成受控于母质类型及演化程度。大港、辽河油区... 渤海湾盆地环海3大坳陷及海域天然气资源各具特色,特别是海域,其演化、发育是周边3大坳陷的延伸与交汇,有独特的地质特性,再加之郯庐断裂贯穿整个海域,对其油气成藏有重大影响。天然气的形成受控于母质类型及演化程度。大港、辽河油区有广阔天然气勘探前景。胜利油区的腐泥型优质源岩在低熟—成熟及其过渡阶段已大量生成石油。海域有众多富生烃凹陷,烃类可演化到过成熟阶段,加之快速沉积和烃类生成产生的超压等条件,油气资源可与周边3大坳陷媲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资源 干酪根类型 成熟度 高温 高压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海海域沉积盆地与油气 被引量:32
18
作者 赖万忠 《海洋地质动态》 2002年第11期13-16,共4页
通过对黄海盆地几十年油气勘探的简要回顾 ,认为目前仍然存在着盆地基本情况不清、勘探工作历史不清、油气资源潜力不清 3个不清楚现状。在对围限黄海周围 3个国家油气勘探情况综合分析后 ,重点对盆地、盆地性质、盆地演化历史和盆地含... 通过对黄海盆地几十年油气勘探的简要回顾 ,认为目前仍然存在着盆地基本情况不清、勘探工作历史不清、油气资源潜力不清 3个不清楚现状。在对围限黄海周围 3个国家油气勘探情况综合分析后 ,重点对盆地、盆地性质、盆地演化历史和盆地含油气性等基本问题 ,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 沉积盆地 油气勘探 油气资源 地质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