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0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晚三叠世沉降与沉积中心研究 被引量:36
1
作者 曹红霞 李文厚 +4 位作者 陈全红 肖丽 王立社 卜军 刘正伟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9-164,共6页
从古地貌恢复的角度出发,依据残留厚度和补偿厚度印模法原理,恢复了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早期古地层厚度,从而确定了沉降中心;选取粒度矩法平均值这一参数,对同井位同层位的粒度值求平均值,将所得值投放平面图,获得粒度均值平面等值线图... 从古地貌恢复的角度出发,依据残留厚度和补偿厚度印模法原理,恢复了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早期古地层厚度,从而确定了沉降中心;选取粒度矩法平均值这一参数,对同井位同层位的粒度值求平均值,将所得值投放平面图,获得粒度均值平面等值线图,湖盆中细粒碎屑物质的聚集区反映了古水流的汇合区,指示沉积中心。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早期沉降中心位于马家滩-白豹-宜君一线,西南部镇原-崇信一线存在局部沉降区,盆地的地层厚度变化较大,说明晚三叠世差异沉降作用明显;而沉积中心主要位于正宁-合水-姬塬-吴起-志丹-太白-黄陵-黄龙一线围成的区域,由西北向东南延展,并以北西-南东为轴向两侧迁移,长10至长7沉积期湖岸线的变化,反映了受构造沉降速率控制,湖盆的沉积中心不断扩大,长7沉积期湖盆面积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 晚三叠世 沉降中心 沉积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石油开发工业污染物产生系数和排放系数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任叙合 程建军 +2 位作者 张海娟 郭良波 曹静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6年第2期141-144,共4页
污染物产生系数和排放系数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指标,但对于海洋石油开发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来说,迄今尚无具权威性的系数可资使用。在我国近海石油开发工程污染源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对海洋石油开发行业污染物产生系数和排放系数的定... 污染物产生系数和排放系数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指标,但对于海洋石油开发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来说,迄今尚无具权威性的系数可资使用。在我国近海石油开发工程污染源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对海洋石油开发行业污染物产生系数和排放系数的定义、计算方法、应用范围及应用方式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可为海洋石油开发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保护管理,以及行业或企业有关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石油开发 污染物产生系数 污染物排放系数 计算方法 应用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石油高孔高渗油田开发储层保护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玉光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1年第4期42-47,共6页
海洋石油开发是一个高风险、高投入的行业,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因工作液使用不当等因素引起的油田储层损害会造成巨大损失。高孔高渗油田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更容易受到伤害,做好储层保护的研究工作极其重要。对海洋石油高孔高渗油田钻完井... 海洋石油开发是一个高风险、高投入的行业,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因工作液使用不当等因素引起的油田储层损害会造成巨大损失。高孔高渗油田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更容易受到伤害,做好储层保护的研究工作极其重要。对海洋石油高孔高渗油田钻完井过程中油气层保护技术的研究思路、技术要点等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损害 储层保护 海洋石油 高孔高渗油田开发 工作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石油开发工程前期研究的工作流程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江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2年第2期17-19,共3页
探讨海洋石油开发工程前期研究项目的管理模式及工作流程,总结出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并提出重视对业主的委托需求进行分析、加强设计大方案和思路研究等建议。
关键词 海洋石油开发工程 前期研究 工作流程 业主需求 设计工作原则 设计方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双梯度钻井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6
5
作者 陈国明 殷志明 +1 位作者 许亮斌 蒋世全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6-251,共6页
深水双梯度钻井技术主要包括海底泵举升钻井液、无隔水管钻井、双密度钻井等,可以很好地解决深海钻井中的技术难题。目前已发展了多个双梯度钻井系统:Conoco公司和Hydril公司的海底钻井液举升钻井系统,Baker公司和Transocean公司的DeepV... 深水双梯度钻井技术主要包括海底泵举升钻井液、无隔水管钻井、双密度钻井等,可以很好地解决深海钻井中的技术难题。目前已发展了多个双梯度钻井系统:Conoco公司和Hydril公司的海底钻井液举升钻井系统,Baker公司和Transocean公司的DeepVision钻井系统,Shell的SSPS海底泵系统,AGR Subsea公司的RMR无隔水管钻井液回收系统,MTI公司的空心微球双梯度系统以及路易斯安那大学的隔水管气举、稀释系统。与常规钻井比较,双梯度钻井优势明显,它能以更低廉的成本、更短的建井时间、更安全的作业、更高的产量实现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因此,双梯度钻井技术在中国深水油气开发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双梯度钻井 双密度钻井 控制压力钻井 优缺点 适应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超临界态输送技术研究 被引量:35
6
作者 喻西崇 李志军 +3 位作者 潘鑫鑫 李玉星 郑晓鹏 王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3-86,共4页
为了提高CO2管道输送效率,一般采用超临界密相输送。为此,利用组分热力学模型以及水力学模型,分别对CO2液化管道输送、超临界输送和密相输送进行分析研究,对不同相态条件下的管道输送规律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了压力、温度等在输送过程... 为了提高CO2管道输送效率,一般采用超临界密相输送。为此,利用组分热力学模型以及水力学模型,分别对CO2液化管道输送、超临界输送和密相输送进行分析研究,对不同相态条件下的管道输送规律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了压力、温度等在输送过程的变化规律,并就压降—长度关系、压降—二氧化碳摩尔流量关系和压降—内径关系对3种输送方式进行了对比,得到如下结论:在相同的情况下,超临界输送时的压降比液化输送和密相输送的压降值要大,而液化输送的压降比密相输送大;超临界输送和密相输送的压力都很高,输送过程中基本不会发生气化,而液化输送随着输送过程中压力的降低、温度的升高,CO2很容易气化;不同的输送方式无论从经济性还是能耗上都有很大的差别,输送状态的选择要根据整个系统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液化管道输送 超临界输送 密相输送 热力学模型 水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力学性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8
7
作者 张旭辉 王淑云 +2 位作者 李清平 赵京 王爱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069-3074,共6页
利用研制的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合成及力学性质一体化试验设备,以粉细砂土作为土骨架,分别对冰沉积物以及对四氢呋喃(THF)、二氧化碳(CO2)和甲烷3种水合物沉积物进行了室内合成和三轴剪切试验,分析和比较了这4种沉积物样品的应力-应变和... 利用研制的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合成及力学性质一体化试验设备,以粉细砂土作为土骨架,分别对冰沉积物以及对四氢呋喃(THF)、二氧化碳(CO2)和甲烷3种水合物沉积物进行了室内合成和三轴剪切试验,分析和比较了这4种沉积物样品的应力-应变和强度特性,初步探究了冰和不同气体在水合物沉积物强度中所起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4种沉积物均表现为塑性破坏;围压越大,水合物沉积物强度越高;在水合物含量相同条件下,不同气体水合物会使水合物沉积物的强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 水合物沉积物 一体化试验设备 应力.应变关系 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的分段性研究 被引量:65
8
作者 张鹏 王良书 +1 位作者 钟锴 丁增勇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86-591,721-722,共8页
本文从航磁、重力以及地学断面等地球物理资料入手,对郯庐断裂(即郯城—庐江断裂)带地球物理场和深部构造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郯庐断裂带的各段的运动学性质,并对郯庐分段差异性的成因地球动力学过程进行... 本文从航磁、重力以及地学断面等地球物理资料入手,对郯庐断裂(即郯城—庐江断裂)带地球物理场和深部构造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郯庐断裂带的各段的运动学性质,并对郯庐分段差异性的成因地球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郯庐断裂带各段的地球物理场和深部构造特征及演化过程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华南与华北板块的碰撞造山过程主要影响郯庐断裂带中南段的活动,而西太平洋俯冲的弧后扩张作用及由此产生的地幔底辟则是沈阳—渤海段活动的主控因素。中国东部中生代以来多期地质事件造成区域构造动力多次改变,使郯庐断裂带经历了多期的构造体制转换,并造成了各段活动特征的巨大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地球物理场 分段性 中新生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绥中36-1油田疏水缔合聚合物冻胶成胶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于海洋 张健 +3 位作者 赵文森 杨光 由庆 王业飞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93-396,412,共5页
用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和酚醛树脂YG103交联生成疏水缔合聚合物冻胶,通过实验研究了在绥中36-1油田地层温度(65℃)条件下聚合物和交联剂质量分数、温度、pH、矿化度及剪切作用对成胶时间、冻胶强度的影响,并考察了冻胶的稳定性。结果表... 用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和酚醛树脂YG103交联生成疏水缔合聚合物冻胶,通过实验研究了在绥中36-1油田地层温度(65℃)条件下聚合物和交联剂质量分数、温度、pH、矿化度及剪切作用对成胶时间、冻胶强度的影响,并考察了冻胶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聚合物和酚醛树脂质量分数的增大,冻胶体系成胶时间缩短,冻胶强度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和矿化度的增加,成胶时间缩短,但冻胶强度降低;随着pH值的增加,冻胶体系的成胶时间呈先缩短后增加的趋势,而冻胶强度则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当pH值在9.2~10.2时,成胶时间最短,冻胶强度最大;随着剪切强度的增加,成胶时间延长,冻胶强度略微降低;冻胶体系在65℃下老化90天后冻胶强度保留率在95%以上,没有出现破胶脱水现象,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缔合聚合物 酚醛树脂 冻胶 成胶时间 冻胶强度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运动性能研究 被引量:53
10
作者 王世圣 谢彬 +3 位作者 曾恒一 冯玮 李晓平 张海滨 《中国海上油气》 CAS 2007年第4期277-280,284,共5页
应用SESAM程序系统研究了4种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的运动性能。首先建立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的三维水动力模型,然后采用Morison公式和势流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计算分析,获得了半潜式钻井平台运动响应的传递函数和固有周期。在此基础上,结... 应用SESAM程序系统研究了4种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的运动性能。首先建立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的三维水动力模型,然后采用Morison公式和势流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计算分析,获得了半潜式钻井平台运动响应的传递函数和固有周期。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南海海况资料,应用频域分析法对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运动响应进行了短期预报。研究结果对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船型的选择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 半潜式钻井平台 运动性能 传递函数 短期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地质建模参数不确定性研究方法探讨 被引量:27
11
作者 孙立春 高博禹 李敬功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5-38,共4页
探讨了储层地质建模参数不确定性研究方法。首先应用随机地质建模技术,考虑多参数同步变化,根据各参数性质及模拟变量的分布规律,生成多个等概率的储层地质模型,开展储层模型不确定性及地质储量分布概率分析;其次仅考虑某一因素变化,在... 探讨了储层地质建模参数不确定性研究方法。首先应用随机地质建模技术,考虑多参数同步变化,根据各参数性质及模拟变量的分布规律,生成多个等概率的储层地质模型,开展储层模型不确定性及地质储量分布概率分析;其次仅考虑某一因素变化,在设定其它参数为常值的情况下,进行单一因素敏感性分析,确定单一因素的影响权重。应用此方法进行储层地质建模参数敏感性、地质模式不确定性及地质储量分布的定量化研究,从而为油气田开发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 地质建模 参数 不确定性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松砂岩储层水平井眼缩径变形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炳印 邓金根 +2 位作者 周建良 曹砚锋 邹灵战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5-57,共3页
针对疏松砂岩储层高孔隙度、高渗透率、弱胶结和低强度的特点,在地应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大变形,在钻井过程中经常发生缩径、卡钻以及下套管遇阻甚至挤毁套管等情况。根据地层实际状况和施工条件定量评价井眼的变形缩径规律,可以科学指导... 针对疏松砂岩储层高孔隙度、高渗透率、弱胶结和低强度的特点,在地应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大变形,在钻井过程中经常发生缩径、卡钻以及下套管遇阻甚至挤毁套管等情况。根据地层实际状况和施工条件定量评价井眼的变形缩径规律,可以科学指导钻井设计或现场施工的思路。文章提出在疏松砂岩储层水平井井眼变形分析中应考虑疏松砂岩的粘弹塑性变形,综合考虑地应力和钻井液密度对井眼变形的影响。应用拉格朗日元法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出了疏松砂岩中水平井井眼缩径变形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研究认为①井眼变形中应考虑渗流以及因浸泡引起砂岩强度降低等因素的影响;②研究得到的井眼缩径率与时间的关系,对于进一步研究和预测疏松砂岩的储层安全钻井周期以及水平井水平段极限长度,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 水平井 疏松砂岩 井眼缩径变形 弹粘塑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曲线声波重构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5
13
作者 贺懿 刘怀山 +2 位作者 毛传龙 姜绍辉 王建花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49-556,484-485,共10页
针对声波测井曲线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不能真正反映出储层的特征,本文在对测井曲线重构方法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能真正反映储层特征的多曲线声波重构技术。这种方法由于是在保持声波曲线特性的基础上,利用自然伽马、自然电位... 针对声波测井曲线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不能真正反映出储层的特征,本文在对测井曲线重构方法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能真正反映储层特征的多曲线声波重构技术。这种方法由于是在保持声波曲线特性的基础上,利用自然伽马、自然电位、补偿中子及电阻率曲线(经过标准化和归一化校正)参与重构,故此法既能保持声波曲线的时深关系和所有频率信息不变,又能充分利用参与重构曲线的特征信息。通过对S区实际例子进行波阻抗反演和储层预测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简单、实用、有效的曲线重构技术,可以在实际应用中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波阻抗反演 测井曲线 多曲线声波重构技术 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稠油油田聚合物驱原油破乳研究 Ⅰ破乳剂研制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健 韩明 +1 位作者 向问陶 李怀文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0-133,共4页
以渤海某稠油油田原油、采出水和驱油用聚合物为基础,借鉴陆地类似油田产出聚合物的变化情况,结合油田实际产出物,配制了模拟产出物。制备了一种破乳剂,考察了破乳剂、聚合物、水相体积比例、温度、矿化度、pH值、剪切强度、粒子含量、... 以渤海某稠油油田原油、采出水和驱油用聚合物为基础,借鉴陆地类似油田产出聚合物的变化情况,结合油田实际产出物,配制了模拟产出物。制备了一种破乳剂,考察了破乳剂、聚合物、水相体积比例、温度、矿化度、pH值、剪切强度、粒子含量、溶剂和其它药剂等因素对破乳性能的影响和电脱水,并进行了现场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聚合物驱油 破乳 脱水 原油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氢呋喃水合物沉积物静动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张旭辉 鲁晓兵 +1 位作者 王淑云 李清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03-308,共6页
利用研制的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合成与力学性质测试一体化试验设备,以粉细砂土和蒙古砂土作为沉积物骨架,对四氢呋喃(THF)水合物沉积物进行了静动三轴试验,获得了水合物分解前后沉积物样品的应力-应变关系、强度和液化特性,对两种骨架的... 利用研制的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合成与力学性质测试一体化试验设备,以粉细砂土和蒙古砂土作为沉积物骨架,对四氢呋喃(THF)水合物沉积物进行了静动三轴试验,获得了水合物分解前后沉积物样品的应力-应变关系、强度和液化特性,对两种骨架的水合物沉积物的性质进行了对比,同时将水合物分解后的沉积物与对应的饱和土的动三轴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水合物沉积物均表现为塑性破坏;围压越大,水合物沉积物强度越高;水合物分解导致沉积物的强度大幅降低;水合物分解后沉积物液化所需的时间较饱和水沉积物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沉积物 应力-应变关系 抗剪强度 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稠油油藏简易防砂条件下出砂规律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曾祥林 孙福街 +2 位作者 王星 王平双 何冠军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CAS 2004年第6期395-400,共6页
渤海浅层油藏大多为胶结疏松的稠油油藏 ,这类油藏的开发目前主要采取防砂管理方式。针对渤海稠油油田实际情况 ,提出了适度出砂提高单井产能的思路 ,并开展了实验研究。在调研国内外出砂模拟实验的基础上 ,研制了出砂模拟实验装置 ,开... 渤海浅层油藏大多为胶结疏松的稠油油藏 ,这类油藏的开发目前主要采取防砂管理方式。针对渤海稠油油田实际情况 ,提出了适度出砂提高单井产能的思路 ,并开展了实验研究。在调研国内外出砂模拟实验的基础上 ,研制了出砂模拟实验装置 ,开展了人造岩心制作、砾石充填防砂效果评价 ,以及简易防砂条件下岩样出砂对储层渗透率的影响及出砂规律的模拟实验研究 ,其研究成果对于渤海稠油油藏出砂油井的科学生产和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砂规律 稠油油藏 防砂管 模拟实验研究 砾石充填 储层渗透率 防砂效果 外出 产能 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缔合聚合物在盐水中的溶解性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韩明 向问陶 +3 位作者 张健 陈洪 叶仲斌 郭拥军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CAS 2006年第1期28-30,40,共4页
研究了疏水缔合型聚丙烯酰胺(固体粉末)在盐水中的溶解行为。在聚合物浓度高于3 500mg/L和温度大于37℃的条件下,这种聚合物表现出良好的溶解性;溶解了的高浓度溶液可以稀释为均匀的低浓度溶液(如1 750mg/L),但这种低浓度溶液不能通过... 研究了疏水缔合型聚丙烯酰胺(固体粉末)在盐水中的溶解行为。在聚合物浓度高于3 500mg/L和温度大于37℃的条件下,这种聚合物表现出良好的溶解性;溶解了的高浓度溶液可以稀释为均匀的低浓度溶液(如1 750mg/L),但这种低浓度溶液不能通过溶解直接得到。这种溶解过程已在海上油田聚合物驱矿场试验中得以应用。确定了所研究疏水缔合聚合物溶解的浓度、温度范围,考察了温度对其流变行为的影响,以及溶液矿化度对其溶解速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海上油田 矿场试验 聚丙烯酰胺 疏水缔合聚合物 溶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地区奥陶系油田水分布与运动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张金川 唐玄 +5 位作者 边瑞康 云露 王敏 王艳芳 杨振恒 刘丽芳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35-1142,共8页
塔河油田是我国最大的陆上整装碳酸盐岩油田,其油田水分布与运动特征反映了油气运移规律。该区奥陶系油田水现今总体矿化度高,南北向存在从低到高再到低的3个矿化带,各带内平面分割性强,纵向层间差异大。塔河油田奥陶系的流体经历了多... 塔河油田是我国最大的陆上整装碳酸盐岩油田,其油田水分布与运动特征反映了油气运移规律。该区奥陶系油田水现今总体矿化度高,南北向存在从低到高再到低的3个矿化带,各带内平面分割性强,纵向层间差异大。塔河油田奥陶系的流体经历了多期次活动,奥陶系储层共捕获了4~5期盐水包裹体,其均一温度范围集中在60~80℃,90~105℃,110~140℃和145~170℃,盐度集中在0.5%~4%、5%~10%、10%~13%、14%~18%、>18%,反映出奥陶系储层曾经历过了4~5期热流体活动,对照埋藏史与油气运移史,高盐度流体活动与油气运移具有良好的匹配关系,油田水化学指标(油田水变质系数、碳酸盐岩平衡系数等)反映出塔河油区现今保存条件良好。井剖面包裹体纵向温度、盐度纵向不规则变化表明流体的活动以侧向运移为主。流体势分析说明运移方向不仅包括塔河东、南面是烃源岩方向,而且具有高流体势的西面也可能是油气来源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油田水 油气聚集 均一温度 古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松砂岩出砂临界流量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李萍 邓金根 +6 位作者 王利华 何保生 曹砚峰 毛建英 陈宇 闫新江 赵靖影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48-750,共3页
疏松砂岩地层出砂的危害极大,出砂临界流量的准确确定尤为重要。利用自行研制的出砂模拟试验装置,对青海油田N21储层进行了不同流体和覆压下的小岩心出砂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由不同压差的流量和渗透率变化、开始出砂的时间和出砂量的多... 疏松砂岩地层出砂的危害极大,出砂临界流量的准确确定尤为重要。利用自行研制的出砂模拟试验装置,对青海油田N21储层进行了不同流体和覆压下的小岩心出砂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由不同压差的流量和渗透率变化、开始出砂的时间和出砂量的多少确定了不同小层的出砂临界流量;不同流体(非极性油和地层水)的出砂临界流量有很大差别,水驱临界流量明显大于油驱临界流量,储层的应力状态对出砂临界流速有很大的影响,试验结果指导了现场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松砂岩 出砂 临界流量 模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导体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20
作者 陈欢庆 朱筱敏 +3 位作者 张琴 张喜林 张亚雄 李烨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9-276,共8页
通过输导体系的分类,输导体系研究的特点等分析,详细介绍了目前输导体系的研究现状。把输导体系研究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从静态研究角度将输导体系细分为储集体输导体系、断裂输导体系、不整合面输导体系和复合型输导体系四种,指出输导... 通过输导体系的分类,输导体系研究的特点等分析,详细介绍了目前输导体系的研究现状。把输导体系研究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从静态研究角度将输导体系细分为储集体输导体系、断裂输导体系、不整合面输导体系和复合型输导体系四种,指出输导体系具有独立性、动态性、两面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从动静结合的角度对目前输导体系的层序地层、沉积、成岩、盆地模拟、成藏动力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实验模拟、地质建模等多种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目前输导体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输导体系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导体系 储集体 不整合面 断层封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