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光高含硫气田完井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魏风玲 姚慧智 +1 位作者 魏鲲鹏 宋建虎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2-133,共2页
普光气田属于高含H2S和CO2的碳酸盐岩酸性气田。由于H2S气体的剧毒性及H2S和CO2对钢材的强腐蚀性等问题,对该气田的采气工艺技术提出了更高的安全、防腐要求。针对酸性气田开采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工艺成果进行了现场推广应用,取得了... 普光气田属于高含H2S和CO2的碳酸盐岩酸性气田。由于H2S气体的剧毒性及H2S和CO2对钢材的强腐蚀性等问题,对该气田的采气工艺技术提出了更高的安全、防腐要求。针对酸性气田开采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工艺成果进行了现场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普光气田的顺利、高效投产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硫气田 安全 高效 完井工艺 普光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泥岩地层横波测井曲线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张元中 周开金 +1 位作者 赵建斌 苗秀英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08-514,423-424,共7页
基于早期开发井普遍缺乏横波测井资料的现实,分别讨论了基于Greenberg-Castagna公式、近似Gas-smann方程和Xu-White模型等3种方法在砂泥岩地层预测横波测井曲线的基本思路,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流程。以某油田开发井横波时差测井曲线预测为... 基于早期开发井普遍缺乏横波测井资料的现实,分别讨论了基于Greenberg-Castagna公式、近似Gas-smann方程和Xu-White模型等3种方法在砂泥岩地层预测横波测井曲线的基本思路,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流程。以某油田开发井横波时差测井曲线预测为例,通过实测横波测井资料的对比,分析了3种方法在砂泥岩地层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Greenberg-Castagna公式法简单实用,经过流体校正后在砂泥岩地层的应用效果较好;近似Gassmann方程法和Xu-White模型法相对复杂,对输入参数进行优化将有助于提高横波速度预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泥岩地层 横波测井预测Greenberg-Castagna公式 Gassmann方程Xu-White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佐普里兹方程的高精度叠前反演方法 被引量:18
3
作者 黄捍东 王彦超 +1 位作者 郭飞 刘承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40-749,672+854,共10页
本文利用佐普里兹方程及其近似公式计算了四类具典型AVO特征地层模型的反射系数曲线,计算结果表明:在小角度(小于30°)入射时,利用Aki-Richards、Shuey近似公式计算的反射系数精度较高,与佐普里兹方程计算的反射系数非常接近;当入... 本文利用佐普里兹方程及其近似公式计算了四类具典型AVO特征地层模型的反射系数曲线,计算结果表明:在小角度(小于30°)入射时,利用Aki-Richards、Shuey近似公式计算的反射系数精度较高,与佐普里兹方程计算的反射系数非常接近;当入射角大于30°时,利用近似公式计算的反射系数与佐普里兹方程计算的反射系数的差别较大。为此,本文提出了直接利用佐普里兹方程进行叠前反演,并通过引入广义线性反演理论和贝叶斯方法详细推导了叠前反演算法。理论模型试算结果表明,基于佐普里兹方程的叠前反演能够获得精度较高的反演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反演 佐普里兹方程 横波速度 密度 雅可比矩阵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合理注水压力——以鄂尔多斯盆地安塞油田王窑区为例 被引量:21
4
作者 赵向原 曾联波 +4 位作者 靳宝光 焦军 李培海 张阳禹 陈敏政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55-861,共7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安塞油田王窑区长6油层为例,利用相似露头、岩心及测井资料,在评价天然裂缝发育特征的基础上,求取了不同组系裂缝开启压力及地层破裂压力,分析影响裂缝开启压力的各种因素,进而探讨如何合理确定低渗透油藏注水压力界限。... 以鄂尔多斯盆地安塞油田王窑区长6油层为例,利用相似露头、岩心及测井资料,在评价天然裂缝发育特征的基础上,求取了不同组系裂缝开启压力及地层破裂压力,分析影响裂缝开启压力的各种因素,进而探讨如何合理确定低渗透油藏注水压力界限。安塞油田王窑区长6油层以发育高角度构造裂缝为主,其主要方位依次为NEE-SWW、近E-W、近S-N和NW-SE向,不同组系裂缝开启压力差异较大,主要受埋藏深度、裂缝产状、孔隙流体压力及现今地应力等因素影响。合理注水压力的确定要根据各井组天然裂缝发育情况。在不发育天然裂缝的井组,注水压力不应大于地层破裂压力,避免地层发生大规模破裂而形成裂缝型水窜通道;对于发育天然裂缝的井组,若裂缝开启压力小于地层破裂压力,合理注水压力界限不应大于裂缝开启压力,以防止裂缝大规模开启和延伸;若裂缝开启压力大于地层破裂压力,则要以地层破裂压力厘定合理注水压力,以防止地层发生新的大规模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开启压力 地层破裂压力 注水压力 天然裂缝 低渗透油藏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北隆起牙哈地区第三系储层特征 被引量:5
5
作者 时晓章 金振奎 +2 位作者 朱斗银 徐颖晶 杨雨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1期138-144,共7页
用地震振幅属性分析、频谱分解和三维可视化等技术手段,对牙哈地区康村组和库车组河道砂体的展布进行刻画,用波阻抗反演技术对第三系砂体进行储层预测。结合油气成藏条件分析认为:下第三系油气成藏条件最有利,建议加深YH16井探测岩性体... 用地震振幅属性分析、频谱分解和三维可视化等技术手段,对牙哈地区康村组和库车组河道砂体的展布进行刻画,用波阻抗反演技术对第三系砂体进行储层预测。结合油气成藏条件分析认为:下第三系油气成藏条件最有利,建议加深YH16井探测岩性体的含油气性;吉迪克组上砂岩段和下第三系内幕砂岩段是现实的勘探目标;康村组和库车组底部的河道砂体是良好的前景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哈地区 第三系 辫状河三角洲 曲河流 砂体展布 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相介质的地震波衰减特性油气检测方法 被引量:8
6
作者 汪佳蓓 黄捍东 郭飞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26,122,共8页
油气储层是典型的多相介质,目前油气检测中依据的单相介质理论容易造成预测结果的多解性。为了更准确地检测油气,以Biot双相介质理论为基础,推导吸收系数表达式,建立能量密度衰减方程,利用广义S变换对地震资料进行频谱分解,分析介质含... 油气储层是典型的多相介质,目前油气检测中依据的单相介质理论容易造成预测结果的多解性。为了更准确地检测油气,以Biot双相介质理论为基础,推导吸收系数表达式,建立能量密度衰减方程,利用广义S变换对地震资料进行频谱分解,分析介质含不同流体后地震波各频率成分的衰减特征。结果表明:当双相介质中所含流体性质不同时,地震波的频率衰减也不尽相同,当储集层中含油气时,地震波频率衰减量显著增大,低频能量衰减小,高频能量衰减大,在频谱上表现为低频能量相对增强,高频能量相对减弱,整体能量向低频移动。对比实际工区的低、高频能量剖面和衰减剖面,将地震波的衰减规律运用到油气检测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的运用表明该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衰减 双相介质 吸收系数 能量密度衰减方程 广义S变换 油气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素匹配成藏模式在塔里木盆地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余秋华 王怀杰 庞雄奇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1-34,共4页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分布面积广,是主要的油气产层之一。该目的层油气来源多样,油气藏经历多期成藏和调整改造,类型复杂,导致该层系油气藏分布预测十分困难。根据国家973项目"中国典型叠合盆地油气形成富集与分布预测"中提出的...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分布面积广,是主要的油气产层之一。该目的层油气来源多样,油气藏经历多期成藏和调整改造,类型复杂,导致该层系油气藏分布预测十分困难。根据国家973项目"中国典型叠合盆地油气形成富集与分布预测"中提出的叠合盆地多要素匹配成藏模式(T-CDMS),预测塔里木盆地志留系为有利成藏领域。首先建立各主控因素与油气藏之间的数学模型,然后定量评价4大主控因素(区域盖层C,沉积相D,古隆起M,烃源岩S)单独作用时的控藏范围和概率,在此基础上,按照多地质要素匹配模式原理预测了四大要素综合作用下的油气成藏概率和成藏范围。结果表明:志留系最有利区为孔雀河斜坡、英吉苏凹陷西部和满加尔凹陷周缘;有利区主要分布在塔北隆起英买力构造带和塔中隆起部分地区;巴楚隆起部分地区成藏可能性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志留系 要素匹配成藏模式 有利成藏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塔木地区三叠系深部地震薄储集层预测 被引量:3
8
作者 汪佳蓓 黄捍东 张文珠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7-450,共4页
深部隐蔽油气藏逐步成为现阶段油气勘探的重难点,其具有埋深大、地震信号弱、构造复杂等特征。埋藏深度的增大使得地震反射信息量减少,识别储集层尤其是薄储集层的难度加大。文中采用地震相控非线性随机反演方法,融入测井和层序界面等... 深部隐蔽油气藏逐步成为现阶段油气勘探的重难点,其具有埋深大、地震信号弱、构造复杂等特征。埋藏深度的增大使得地震反射信息量减少,识别储集层尤其是薄储集层的难度加大。文中采用地震相控非线性随机反演方法,融入测井和层序界面等地质类信息,对桑塔木油田三叠系近5 000 m埋深的薄储集层进行了钻前预测,成功刻画了深层薄储集层的纵横向连通性及平面展布特征。通过未参与反演井预测效果分析,少井反演与多井反演效果对比,预测吻合率统计分析和新钻井与预测结果对比等方面来评价本次地震资料储集层预测的可信度。预测结果与实钻情况吻合程度较好,说明该方法在深层薄储集层预测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薄储集层 相控反演 桑塔木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蚂蚁算法的断裂自动解释技术在黄珏南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21
9
作者 张继标 戴俊生 +4 位作者 赵力彬 毛成栋 田腾飞 吉亚明 李石磊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20,共7页
在对地震资料进行预处理并综合应用相干体技术、方差体技术等多种地震属性技术检测地震反射不连续性的基础上,应用蚂蚁追踪技术对黄珏南地区三维地震资料进行断裂系统的自动解释,基于断裂自动解释结果提取黄珏南地区的三维断片系统,并... 在对地震资料进行预处理并综合应用相干体技术、方差体技术等多种地震属性技术检测地震反射不连续性的基础上,应用蚂蚁追踪技术对黄珏南地区三维地震资料进行断裂系统的自动解释,基于断裂自动解释结果提取黄珏南地区的三维断片系统,并将自动解释成果与人工解释方案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应用方差体技术对地震反射不连续性进行检测的基础上进行蚂蚁追踪得到的属性体断裂痕迹显示更加清晰直观,可以有效地指导断裂的平面及剖面解释;黄珏南地区主要发育一组近东西走向的断裂,呈阶梯状展布,断面北倾,一般倾角较大;蚂蚁追踪解释的主要断裂发育特征基本符合构造成因机制预测的断裂发育规律,这进一步验证了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蚂蚁算法 地震属性 蚂蚁属性体 三维可视化 断裂自动解释 黄珏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油田规模序列法进行油气资源评价--以珠江口盆地惠州西含油气系统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娇 赵雄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88-590,共3页
运用油田规模序列法对南海东部珠江口盆地惠州西含油气系统中上部成藏组合的地质资源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油田规模序列法减少了资源评价工作中人为因素的影响,使资源评价的结果更为客观。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惠州西含油气系统 成藏组合 油气资源预测 油田规模序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井工厂”技术开发页岩气优势探讨 被引量:9
11
作者 姚健欢 姚猛 +3 位作者 赵超 刘娟 彭攀 左文永 《天然气与石油》 2014年第5期52-56,10-11,共5页
页岩气是资源量巨大的非常规资源,但其储层孔隙度与渗透率较低,导致气井单井产能低、开发难度高、生产投入大、投资风险高、经济效益差、对环境冲击大等负面影响。因而传统的钻井施工流程已不能满足其开发要求。为此,"井工厂"... 页岩气是资源量巨大的非常规资源,但其储层孔隙度与渗透率较低,导致气井单井产能低、开发难度高、生产投入大、投资风险高、经济效益差、对环境冲击大等负面影响。因而传统的钻井施工流程已不能满足其开发要求。为此,"井工厂"技术应运而生,介绍"井工厂"技术和特点,通过总结国内的实践探索对该技术的优势进行探讨,得出"井工厂"技术不仅能减少非作业及作业时间,且具有能显著降低勘探开发成本和环境压力等优点,对我国目前页岩气的开发探索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井工厂 标准化 批量作业 开发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邵家洼陷沙四段湖相碳酸盐岩岩性测井解释模型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生超 邱隆伟 +4 位作者 刘魁元 徐宁宁 杨勇强 韩霄 姜嘉诚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08-713,共6页
综合岩心、薄片、测井以及分析测试资料,以沉积相带限定范围,按沉积相类型分别建立了邵家洼陷渐新统沙河街组四段碳酸盐岩岩性测井解释模型。研究表明,邵家洼陷沙河街组四段发育白云岩、生物灰岩、砂屑灰岩、鲕粒灰岩、泥晶灰岩、泥灰... 综合岩心、薄片、测井以及分析测试资料,以沉积相带限定范围,按沉积相类型分别建立了邵家洼陷渐新统沙河街组四段碳酸盐岩岩性测井解释模型。研究表明,邵家洼陷沙河街组四段发育白云岩、生物灰岩、砂屑灰岩、鲕粒灰岩、泥晶灰岩、泥灰岩和石膏质灰岩等碳酸盐岩,主要沉积类型为生物礁、近岸灰岩滩与远岸灰岩滩。统计各相带内岩石类型及测井响应特征,按相带分别建立岩性测井解释模型。将模型运用于研究区部分井段,经薄片资料验证,识别效果较好。湖相碳酸盐岩岩性测井解释模型提高了岩性的识别精度,对预测碳酸盐岩有利储集层的分布十分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济阳坳陷 沾化凹陷 邵家洼陷 湖相碳酸盐岩 测井解释 岩性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辫状河露头几何模型的小层对比方法及应用——以珠江口盆地A油田恩平组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居字龙 唐辉 +3 位作者 刘伟新 戴宗 陈程 李庆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9-185,共7页
北京门头沟区军庄镇中侏罗统后城组露头存在辫状河分流河道横截面由河道中心向翼部逐渐减薄的现象,结合河道变迁体制,总结出分流河道横截面的几何模型:河道中心向两翼逐步减薄,呈非对称的"顶平底凸"半椭圆形。分别应用几何模... 北京门头沟区军庄镇中侏罗统后城组露头存在辫状河分流河道横截面由河道中心向翼部逐渐减薄的现象,结合河道变迁体制,总结出分流河道横截面的几何模型:河道中心向两翼逐步减薄,呈非对称的"顶平底凸"半椭圆形。分别应用几何模型和传统的"砂对砂,泥对泥"的小层对比方法,对珠江口盆地A油田辫状河沉积体系的恩平组进行单砂体小层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几何模型的小层对比方法,能通过辫状河河道的空间展布特征来解释等时地层横向井间砂体个数和砂体厚度的差异,及纵向上沉积中心的演化规律,较传统对比方法更适用于以辫状河为代表的复杂沉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恩平组 辫状河 河道横截面模型 小层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AVO技术识别深水区非亮点气藏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卫卫 何敏 +3 位作者 朱明 汪瑞良 庞雄 颜承志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3-128,18,共6页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深水区A气田ZJ210气层为珠江组SB21层序界面之上的深水浊积水道化朵叶体砂岩,储层物性好。砂岩含气后表现为明显的亮点特征和第3类AVO异常。位于A气田北断层下降盘的E构造的ZJ210层由于没有亮点显示,一直被认为不含...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深水区A气田ZJ210气层为珠江组SB21层序界面之上的深水浊积水道化朵叶体砂岩,储层物性好。砂岩含气后表现为明显的亮点特征和第3类AVO异常。位于A气田北断层下降盘的E构造的ZJ210层由于没有亮点显示,一直被认为不含气。经过岩石物理分析认为,当砂岩储层埋深(从海底算起)超过2000m时,应用纵波阻抗无法识别储层及含气性,进而提出利用密度识别储层、λρ属性及第2类AVO异常识别含气性的新观点,并明确λρ小于25GPa·g/cm3为该区含气砂岩识别的量板值。针对深水区钻井少,建模低频缺失的特点,还利用地震速度体与井数据联合建立反演初始模型的新方法有效解决了初始模型低频缺失的问题,并通过叠前反演、AVO综合分析,预测E构造ZJ210层有较高含气性,且得到钻探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O 岩石物理 叠前反演 非亮点气藏 深水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松砂岩底水油藏整体开发对策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维华 宁玉萍 刘伟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0-162,共3页
西江23-1油田是一个典型的疏松砂岩底水油藏,针对油藏在整体开发过程中的难题,创新性地采用了中心管完井技术、适度出砂开采技术、储集层保护技术以及提高水平井段质量的钻井等多项技术。克服了钻水平井增斜难度大、开采过程中油层堵塞... 西江23-1油田是一个典型的疏松砂岩底水油藏,针对油藏在整体开发过程中的难题,创新性地采用了中心管完井技术、适度出砂开采技术、储集层保护技术以及提高水平井段质量的钻井等多项技术。克服了钻水平井增斜难度大、开采过程中油层堵塞和底水锥进严重等困难,实现了油田整体开发的成功,并积累了适用于疏松砂岩底水油藏开发的水平井配套技术和开发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水油藏 底水锥进 疏松砂岩 适度出砂 中心管 储集层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层破裂压力计算模型及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朱义东 张伟 +1 位作者 刘伟新 杨勇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3年第2期92-94,共3页
针对目前地层破裂压力预测方法存在的局限性,通过统计分析表明1.5倍静水柱压力和2.2倍静水柱压力可作为预测地层破裂压力的参考值,储层垂直深度与地层破裂压力在3000m上下呈现不同关系特征,并引入地层压力系数参数和非线性回归方法共建... 针对目前地层破裂压力预测方法存在的局限性,通过统计分析表明1.5倍静水柱压力和2.2倍静水柱压力可作为预测地层破裂压力的参考值,储层垂直深度与地层破裂压力在3000m上下呈现不同关系特征,并引入地层压力系数参数和非线性回归方法共建立了三种地层破裂压力计算模型,经实例证实计算模型具有可信性。模型只需平均地层压力和储层垂直深度参数,满足油藏方案设计和施工精度要求,简单易行,现场实用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破裂压 地层压力系数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江主洼缓坡带裂陷期三角洲沉积特征对比 被引量:1
17
作者 向巧维 柳保军 +2 位作者 李晓艳 吴宇翔 蔡国富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30,共12页
为了弄清珠江口盆地西江主洼南部缓坡转换带文昌组和恩平组地层的沉积样式及其发育规律,通过钻井、测井、地震、岩芯和分析化验等资料,从岩性、层理构造、结构特征及地球物理特征等方面总结两种缓坡转换带沉积体系的特征,并剖析研究区... 为了弄清珠江口盆地西江主洼南部缓坡转换带文昌组和恩平组地层的沉积样式及其发育规律,通过钻井、测井、地震、岩芯和分析化验等资料,从岩性、层理构造、结构特征及地球物理特征等方面总结两种缓坡转换带沉积体系的特征,并剖析研究区断裂特征。研究认为,文昌期(T_(80)—T_(8))主要发育NE和NW向控洼大断裂,分布于盆地边缘,断裂组合形态以平行状、阶梯状及斜交状为主;恩平期(T_(70)—T_(80))主要发育NE向、EW向和SE向断裂,分布于盆地中央,断裂组合形态以同向、反向及斜交状为主;虽然同属缓坡带,但文昌组地形较恩平组陡,湖盆较深,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恩平组地形宽缓,发育浅水三角洲,湖盆中央断裂的活动及季节性洪水的发生,使得浅水三角洲水下分支河道极为发育。两种不同类型的三角洲具有不同的岩性组合特征:文昌组辫状河三角洲砂岩粒度粗且厚,泥岩层薄,恩平组浅水三角洲砂岩粒度粗且薄,泥岩层厚,含煤,均为有利油气勘探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坡转换带 古近系 裂陷期 西江主洼 珠江口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室渗透率校正的广义模型
18
作者 朱义东 张伟 +1 位作者 代玲 宁玉萍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7年第4期60-62,共3页
渗透率主要是基于实验室岩心测试得到,当存在地层倾角及井斜角时,受限于岩样尺寸、取样设备及条件、取样方式等因素,无法垂直或平行于地层方向取样,实验获得的渗透率不具有代表性。在考虑地层倾角及井斜角的情况下,建立了实验室水平方... 渗透率主要是基于实验室岩心测试得到,当存在地层倾角及井斜角时,受限于岩样尺寸、取样设备及条件、取样方式等因素,无法垂直或平行于地层方向取样,实验获得的渗透率不具有代表性。在考虑地层倾角及井斜角的情况下,建立了实验室水平方向渗透率和垂直方向渗透率的校正广义模型,根据该模型可得到更能代表储层实际的渗透率参数,为测井渗透率参数标定、油藏研究提供准确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率校正 广义模型 地层倾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