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环水电化学处理技术在大榭石化的工业化应用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仕文 贺胜如 +3 位作者 张连波 滕厚开 陶蕾 王宁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6-99,共4页
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与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循环水电化学处理成套工艺技术,并在大榭石化4 000 m3/h循环水场进行了工业应用。电化学技术投用后,实现了该循环水系统高浓缩倍数(≥6.0)运行,补水率降低0.5... 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与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循环水电化学处理成套工艺技术,并在大榭石化4 000 m3/h循环水场进行了工业应用。电化学技术投用后,实现了该循环水系统高浓缩倍数(≥6.0)运行,补水率降低0.54%,年节约新鲜水19.9万t,同时减少了缓蚀剂、阻垢剂、杀菌剂等药剂用量,年直接经济效益100多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水 电化学 缓蚀 阻垢 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沥青黏度-温度数学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2
作者 徐传杰 张涛 +1 位作者 车金良 张小英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95-1603,共9页
采用22个沥青试样在60~180℃进行了黏温性拟合,发现拟合方程的斜率(K)和截距(B)间几乎完全呈线性关系,将不同沥青试样的Saal方程组关联,可得到迄今为止最简单的黏温数学模型即ZXY-B和ZXY-K模型。通过ZXY-B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间相对误差... 采用22个沥青试样在60~180℃进行了黏温性拟合,发现拟合方程的斜率(K)和截距(B)间几乎完全呈线性关系,将不同沥青试样的Saal方程组关联,可得到迄今为止最简单的黏温数学模型即ZXY-B和ZXY-K模型。通过ZXY-B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间相对误差和标准方法精密度对比研究发现,模型预测值的准确性、有效性与石油沥青的软硬程度、基础温度的选择密切相关;采用ZXY-B或ZXY-K方程以135℃为基准温度预测的数据最准确;只需要一个温度下的黏度数据就可准确、有效预测60~180℃温度范围内其他温度下的黏度数据;在人力、设备、时间、经济等方面比Saal方程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沥青 黏温性 数学模型 线性方程 对比研究 验证 Saal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脱酸剂清洁高效脱除减二线馏分油中环烷酸
3
作者 赵强 汪鹏飞 +3 位作者 杨帅康 张浩哲 乔英云 田原宇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采用一种复合脱酸剂对减二线馏分油进行脱酸及回收环烷酸。利用酸值测定、黏度测试和FTIR等方法考察了反应工艺条件对脱酸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脱酸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0℃,剂油体积比0.50,反应时间15 min,相分离温度25℃,... 采用一种复合脱酸剂对减二线馏分油进行脱酸及回收环烷酸。利用酸值测定、黏度测试和FTIR等方法考察了反应工艺条件对脱酸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脱酸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0℃,剂油体积比0.50,反应时间15 min,相分离温度25℃,相分离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脱酸率达到92.70%,精制油酸值降为0.33 mg/g,满足了工业上设备耐腐蚀的要求(酸值小于0.50 mg/g),环烷酸在该复合脱酸剂相和油相的表观分配比达到了24.79。与一级萃取相比,达到酸值小于0.50 mg/g的标准时,三级萃取比一级萃取脱酸剂用量减少了40%以上。回收的环烷酸副产物品质较好,酸值为177.03 mg/g,达到了石油酸一级品55号酸值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二线馏分油 复合脱酸剂 萃取分离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解装置掺炼减压渣油的生产实践
4
作者 赵长斌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137,共7页
某公司在2.2 Mt/a催化裂解(DCC)装置上进行了掺炼减压渣油(简称“减渣”)的生产实践。针对掺炼减渣后,混合原料性质变差对装置产品分布、产品性质、操作参数、催化剂剂耗、能耗、以及长周期稳定运行的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并采取了相应... 某公司在2.2 Mt/a催化裂解(DCC)装置上进行了掺炼减压渣油(简称“减渣”)的生产实践。针对掺炼减渣后,混合原料性质变差对装置产品分布、产品性质、操作参数、催化剂剂耗、能耗、以及长周期稳定运行的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表明:通过将上游装置原料改为中轻质原油,改善了DCC装置掺炼减渣原料的品质;通过优化DCC装置掺炼比例,调整DCC装置操作参数,增加金属钝化剂加入量,加大催化剂置换量等一系列应对措施,削弱了原料残炭升高导致装置结焦倾向增大,以及Ni、Ca、Fe等重金属污染催化剂的不利影响,开创了同类装置掺炼减渣的先例,保证了装置安全平稳运行;当减渣掺炼比(w)达44.4%时,装置总液体收率降低1.61百分点,焦炭产率增加1.87百分点,能耗增加230.903 MJ/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解 减压渣油 原料优化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千万吨级炼油厂重油加工脱瓶颈方案研究
5
作者 王晓锋 史晓迪 詹小燕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26,共8页
国内某千万吨级炼油厂炼化一体化项目投产后,出现重油加工能力不足的问题。依托该炼油厂现有原油资源和装置,合理增设重油加工装置,对全厂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对新建延迟焦化装置、新建浆态床渣油加氢装置等多方案进行对比,效益测算结果... 国内某千万吨级炼油厂炼化一体化项目投产后,出现重油加工能力不足的问题。依托该炼油厂现有原油资源和装置,合理增设重油加工装置,对全厂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对新建延迟焦化装置、新建浆态床渣油加氢装置等多方案进行对比,效益测算结果表明:新建延迟焦化装置方案的液体收率较低,且其生产的石油焦产品价格较低,因此采用该方案的效益较低;新建浆态床渣油加氢装置方案解决了炼油厂重油加工能力不足的问题,实现了全厂不生产沥青、船用燃料油等重质油品,同时新建柴油加氢裂化装置处理全厂二次柴油,减少柴油产量,增产催化重整原料,高附加值产品对二甲苯产量增加0.1 Mt/a,化工轻油产量提高0.6 Mt/a以上,符合石化行业“油转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焦化 减压渣油 浆态床渣油加氢 对二甲苯 沥青 催化重整 柴油加氢裂化 效益测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C_(6)回炼重整装置效果分析
6
作者 王仕文 胡浩达 +2 位作者 屠松立 郭亮 胡海龙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66,共6页
某炼化企业加氢装置所产的轻石脑油主要作为企业内部轻烃芳构化装置原料或外销作为乙烯装置原料,为了提高该装置轻石脑油的附加值,对轻石脑油实施了C_(5)/C_(6)精准切割,将C_(6)送至重整装置加工,优化后重整装置苯收率增加0.33百分点,... 某炼化企业加氢装置所产的轻石脑油主要作为企业内部轻烃芳构化装置原料或外销作为乙烯装置原料,为了提高该装置轻石脑油的附加值,对轻石脑油实施了C_(5)/C_(6)精准切割,将C_(6)送至重整装置加工,优化后重整装置苯收率增加0.33百分点,同时提高轻烃芳构化装置C_(5)消化能力,减少了C_(5)外销作乙烯原料的比例,每年效益增加572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六 芳烃 环烷烃 甲基环戊烷 轻烃芳构化 催化重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化企业绿色低碳转型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7
作者 于群 郭振宇 +1 位作者 王仕文 刘荣博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共6页
深入分析了我国石化行业的现状及其在“双碳”目标下面临的挑战,指出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中国海油炼化企业的具体案例,展示了低温余热利用、设备能效提升、终端电气化、工艺过程降碳、数智化等技术的... 深入分析了我国石化行业的现状及其在“双碳”目标下面临的挑战,指出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中国海油炼化企业的具体案例,展示了低温余热利用、设备能效提升、终端电气化、工艺过程降碳、数智化等技术的应用效果,强调了全流程能量优化诊断机制的重要性,还提出了减污降碳协同发展、园区化运营等策略,为炼化企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低碳 炼化企业 “双碳”目标 低温余热 循环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沥青体积修正系数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对比
8
作者 张小英 张涛 +1 位作者 徐传杰 车金良 《石油化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89-1694,共6页
对22个不同石油沥青试样在0~180℃范围内的温度与密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密度、密度倒数及密度对数与温度间的线性方程建立了体积修正系数数学模型,并将这些数学模型计算得到的体积修正系数与ASTM D4311/D4311-15查表得到的体积修正... 对22个不同石油沥青试样在0~180℃范围内的温度与密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密度、密度倒数及密度对数与温度间的线性方程建立了体积修正系数数学模型,并将这些数学模型计算得到的体积修正系数与ASTM D4311/D4311-15查表得到的体积修正系数及实测体积修正系数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已知温度与密度关系的前提下,采用密度的倒数与温度的线性方程建立的数学模型计算体积修正系数最准确,ASTM D4311/D4311-15法误差最大。在石油沥青密度的对数与温度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只与实测温度和基准温度相关的体积修正系数数学模型,该模型比ASTM D4311/D4311-15中的数学模型更简单、更准确、更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沥青 密度 密度-温度关系 数学模型 体积修正系数 体积膨胀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化企业能量利用优化案例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王仕文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8-185,共8页
基于炼化企业生产用能规律及特点,借助流程模拟、对标、大数据分析等方法,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开展了全厂能量利用优化研究,在装置工艺过程、换热网络、低温热合理利用、蒸汽梯级能量利用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和优化方案,并实... 基于炼化企业生产用能规律及特点,借助流程模拟、对标、大数据分析等方法,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开展了全厂能量利用优化研究,在装置工艺过程、换热网络、低温热合理利用、蒸汽梯级能量利用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和优化方案,并实施了提高DCC装置原料直供比及分馏塔塔顶循环换热流程优化、乙苯装置低温余热回收利用、甲苯塔进料换热网络设计优化、抽提蒸馏装置蒸汽喷射泵技术应用等节能优化改造,每年产生经济效益约5727万元,实现节能36 ktCE(1 tCE=29.3 GJ),减少CO_(2)排放103 kt,全厂低温热利用率提高了1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油厂 节能 低碳 能量利用 优化 梯级利用 热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烷基劣质蜡油加氢裂化装置掺炼催化裂解柴油效果探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潘奕龙 赵长斌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31,共8页
为实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某公司根据催化裂解柴油和蜡油加氢裂化装置进料性质的特点,开展了2.1 Mt a环烷基劣质蜡油加氢裂化装置掺炼质量分数5%催化裂解柴油的工业试验。结果表明:环烷基劣质蜡油加氢裂化装置掺炼催化裂解柴油后,喷气... 为实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某公司根据催化裂解柴油和蜡油加氢裂化装置进料性质的特点,开展了2.1 Mt a环烷基劣质蜡油加氢裂化装置掺炼质量分数5%催化裂解柴油的工业试验。结果表明:环烷基劣质蜡油加氢裂化装置掺炼催化裂解柴油后,喷气燃料产品收率增加1.93百分点,有效提高了喷气燃料的收率;喷气燃料烟点上升1.2 mm,加氢柴油十六烷值升高1.9,改善了喷气燃料、柴油的性质;掺炼催化裂解柴油后,装置精制反应器温升明显增加,氢耗和电耗增加。经测算,掺炼催化裂解柴油后,原来作为燃料油调合组分的催化裂解柴油,转化为附加值较高的重石脑油、喷气燃料及柴油组分,产生利润467.2元t(以掺炼1 t裂解柴油计),可获得4036.8万元a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解柴油 蜡油 加氢裂化 石脑油 喷气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5+技术在加热炉中的应用及节能减排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仕文 郭亮 +1 位作者 匡艳华 刘剑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3-147,共5页
对某炼化企业加热炉采用高效超净余热回收(95+)技术的方案路线和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介绍。该技术核心在于燃料气精制系统和燃料气、空气双并联换热系统,以及两段式空气预热器布置。在多套装置中的应用结果表明,95+技术可满足设计指标要... 对某炼化企业加热炉采用高效超净余热回收(95+)技术的方案路线和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介绍。该技术核心在于燃料气精制系统和燃料气、空气双并联换热系统,以及两段式空气预热器布置。在多套装置中的应用结果表明,95+技术可满足设计指标要求,并且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今后同类型装置或其他加热炉节能减排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炉 低温 露点腐蚀 余热回收技术 CFD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解装置反应系统结焦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12
作者 冯兴 王胜潮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54,共5页
针对某石化企业2.2 Mt/a催化裂解装置反应系统结焦问题,根据结焦机理和装置实际运行情况分析认为:原料雾化效果不佳,油剂接触不均匀和存在未汽化油是造成提升管结焦的主要原因,并对后续系统结焦造成影响;油气停留时间长,反应程度深,热... 针对某石化企业2.2 Mt/a催化裂解装置反应系统结焦问题,根据结焦机理和装置实际运行情况分析认为:原料雾化效果不佳,油剂接触不均匀和存在未汽化油是造成提升管结焦的主要原因,并对后续系统结焦造成影响;油气停留时间长,反应程度深,热裂化缩合反应增加,同时油浆回炼量过大,导致油气中稠环芳烃、胶质、沥青质等结焦前身物较多;当温度低于该重组分露点温度时,就会凝析出液滴,重油液滴和催化剂会在油气静止区域、油气流体流动变化较大的区域向器壁或内构件黏附,并进一步发生脱氢缩合反应,逐渐固化累积形成较大的焦块。通过采取严控原料品质、控制反应深度、降低油浆回炼量、提升催化剂性能、提高反应注汽量等工艺优化措施,并采取脱气罐优化改造、增加中压防焦蒸汽环、旋风分离器优化改造等技术改造措施,有效缓解了反应系统结焦,保证了装置安全长周期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解 结焦 料腿 沉降器 油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C装置稳定塔复合蒸发式空气冷却器管束泄漏原因分析及对策
13
作者 李贵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8-132,共5页
某石化公司2.2 Mt/a催化裂解装置稳定塔复合蒸发式空气冷却器(空冷器)自装置首次开工以来多次出现管束泄漏的情况。在对空冷器管束外壁垢样成分进行鉴定的基础上,对空冷器管束泄漏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可以归结为垢下腐蚀、缝隙腐蚀和... 某石化公司2.2 Mt/a催化裂解装置稳定塔复合蒸发式空气冷却器(空冷器)自装置首次开工以来多次出现管束泄漏的情况。在对空冷器管束外壁垢样成分进行鉴定的基础上,对空冷器管束泄漏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可以归结为垢下腐蚀、缝隙腐蚀和Cl-腐蚀。针对上述原因,采取加强水质控制、升级管束材质、定期进行腐蚀检测和优化操作条件等措施,可以减缓空冷器管束腐蚀速率,延长空冷器运行周期。另外,针对在役及发生泄漏的空冷器管束,制定合理的监控运行措施和应急处置方案,可有效减轻管束泄漏程度,保证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解 稳定塔 复合蒸发式空气冷却器 管束泄漏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 Mt/a增强型催化裂解装置运行情况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马文明 谢朝钢 +1 位作者 朱根权 赵长斌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4,共7页
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采用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增强型催化裂解(DCC-plus)专利技术建设了一套2.2 Mt/a的催化裂解装置。该装置以常压渣油和加氢裂化尾油为原料,以乙烯、丙烯等低碳烯烃为主要目标产物,副产富含轻芳... 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采用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增强型催化裂解(DCC-plus)专利技术建设了一套2.2 Mt/a的催化裂解装置。该装置以常压渣油和加氢裂化尾油为原料,以乙烯、丙烯等低碳烯烃为主要目标产物,副产富含轻芳烃的裂解石脑油。自开工以来装置运行平稳,专用催化剂具有较高的低碳烯烃产率、较好的抗金属污染性能以及优良的水热活性稳定性和流化输送性能,且随着系统中专用催化剂比例的增加,乙烯和丙烯的收率稳步提高,最高分别达到4.56%和20.08%,均超过了设计值。在装置运行过程中,通过调整操作参数能够有效提高乙烯和丙烯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解 乙烯 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化废水深度处理回用技术与运行实践 被引量:9
15
作者 沈洪源 李忠才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0-112,共3页
针对炼化废水回用中存在的膜污染和膜浓水处理瓶颈问题,以及近年来因原油劣质化造成的废水高盐和波动大的不利影响,开发了双膜废水回用和膜浓端水高效催化氧化组合技术,并进行工程应用实践,最终实现了双膜系统的长周期稳定运行,企业污... 针对炼化废水回用中存在的膜污染和膜浓水处理瓶颈问题,以及近年来因原油劣质化造成的废水高盐和波动大的不利影响,开发了双膜废水回用和膜浓端水高效催化氧化组合技术,并进行工程应用实践,最终实现了双膜系统的长周期稳定运行,企业污水回用率在80%以上,实现反渗透浓水稳定达标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化废水 深度处理与回用 运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SBA-15分子筛对碱性氮化物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唐磊 高升 沈健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77-1279,1284,共4页
在间歇式微型反应釜中,以W-SBA-15为吸附剂,含有喹啉的十二烷溶液为模拟油,进行静态吸附脱除油品中碱性氮化物的试验,研究其吸附脱氮工艺条件及性能。结果表明,W-SBA-15最佳吸附温度为140℃,适宜的剂油质量比1∶30 g/g,适宜的吸附时间为... 在间歇式微型反应釜中,以W-SBA-15为吸附剂,含有喹啉的十二烷溶液为模拟油,进行静态吸附脱除油品中碱性氮化物的试验,研究其吸附脱氮工艺条件及性能。结果表明,W-SBA-15最佳吸附温度为140℃,适宜的剂油质量比1∶30 g/g,适宜的吸附时间为30 min,此时的吸附量为25.66 mg/g,脱氮率为66.32%;吸附动力学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表示为:qt=t/(0.023+0.038 3t);吸附等温线是典型的化学吸附曲线,可用Langmuir等温吸附式表示为:Qe=14.31Ce/(1+0.554 9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SBA-15分子筛 吸附剂 碱性氮化物 吸附动力学 吸附等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丙烯低生焦催化裂解催化剂的工业应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赵长斌 周翔 +3 位作者 许昀 朱根权 王鹏 宋海涛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7-40,共4页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新一代高丙烯、低生焦的催化裂解专用催化剂DMMC-3在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催化裂解装置上进行了工业应用。标定结果表明,在催化裂解原料性质和操作工况基本相当的情况下,与上一代DMMC-2催化剂...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新一代高丙烯、低生焦的催化裂解专用催化剂DMMC-3在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催化裂解装置上进行了工业应用。标定结果表明,在催化裂解原料性质和操作工况基本相当的情况下,与上一代DMMC-2催化剂相比,在DMMC-3催化剂作用下丙烯收率增加0.56百分点,液化气中的丙烯体积分数增加1.74百分点,焦炭产率下降0.1百分点,此外也提高了干气中乙烯浓度。这说明DMMC-3催化剂能够提高丙烯的收率和选择性,同时降低生焦,提升装置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解 催化剂 丙烯 乙烯 焦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质原油电脱盐污水深度处理中试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任建松 刘建秋 +2 位作者 陈爱民 李亮 阮晓磊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1-63,共3页
重质原油电脱盐污水生化性差、油含量高,采用双膜法对其进行深度处理时对预处理工艺要求高,同时膜过滤产生的浓水的处理也是后续处理的一大难题。中试采用自主研发的催化氧化工艺对浓水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活性炭过滤+纤维束过滤或... 重质原油电脱盐污水生化性差、油含量高,采用双膜法对其进行深度处理时对预处理工艺要求高,同时膜过滤产生的浓水的处理也是后续处理的一大难题。中试采用自主研发的催化氧化工艺对浓水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活性炭过滤+纤维束过滤或臭氧催化氧化预处理工艺均满足膜对污染物的控制要求;双膜系统运行稳定,浓水处理后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催化剂在使用前后的结构、性质没有明显变化,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该工艺处理成本较低,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质原油 电脱盐 污水深度处理 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C汽油加氢生产芳烃抽提原料技术(NHT^(DC))的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宏恩 张登前 +1 位作者 宋启凤 刘锋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15,共4页
通过对DCC汽油性质的深入分析,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了DCC汽油加氢生产芳烃抽提原料技术NHT^(DC)。长期生产运行数据表明,以硫质量分数为50~350μg/g、氮质量分数为19~69μg/g、溴值为20~71gBr_2/(100g)的DCC汽油为原料,可以... 通过对DCC汽油性质的深入分析,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了DCC汽油加氢生产芳烃抽提原料技术NHT^(DC)。长期生产运行数据表明,以硫质量分数为50~350μg/g、氮质量分数为19~69μg/g、溴值为20~71gBr_2/(100g)的DCC汽油为原料,可以生产出硫、氮质量分数小于1μg/g、溴值小于0.5gBr_2/(100g)的满足芳烃抽提装置进料要求的产品,并且在DCC汽油硫含量、氮含量和溴值变化较大的情况下,产品质量基本保持稳定,装置可长周期稳定运转,可以满足芳烃抽提装置对进料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C汽油 加氢 芳烃抽提 开发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烷基蜡油加氢裂化装置反应系统压降升高原因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志敏 赵阳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5-70,共6页
加工环烷基蜡油的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2.1 Mt/a加氢裂化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系统压降快速上升的情况,被迫停工。除了精制反应器压降外,系统压降主要发生在高压换热器部位。高压换热器入口分配器内部及精制反应器保护剂床层结... 加工环烷基蜡油的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2.1 Mt/a加氢裂化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系统压降快速上升的情况,被迫停工。除了精制反应器压降外,系统压降主要发生在高压换热器部位。高压换热器入口分配器内部及精制反应器保护剂床层结垢篮及其上部积累了大量的白色垢物,堵塞了高压换热器入口分配器,导致高压换热器压降快速增大。该白色垢物为环四磷酸铁,是由装置进料中所含的铁元素与装置上游常减压蒸馏装置所添加的高温缓蚀剂中的含磷化合物反应所生成。提出控制进料中磷质量分数不超过0.5μg/g以及常减压蒸馏装置采用无磷缓蚀剂或升级设备材料等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烷基蜡油 加氢裂化 压降 结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