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海盆地L凹陷多次波分析与压制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瑜 魏赟 葛勇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4年第6期373-376,共4页
东海盆地L凹陷多次波非常发育 ,严重干扰了地质记录。通过对野外单炮记录及其自相关、近道剖面、初步叠加剖面、合成记录和速度谱等资料的分析研究 ,结合该地区地质分层结果和地层岩性情况 ,分析了L凹陷多次波的类型、特征和成因 ,认为... 东海盆地L凹陷多次波非常发育 ,严重干扰了地质记录。通过对野外单炮记录及其自相关、近道剖面、初步叠加剖面、合成记录和速度谱等资料的分析研究 ,结合该地区地质分层结果和地层岩性情况 ,分析了L凹陷多次波的类型、特征和成因 ,认为该地区主要发育由T33界面与海底和海面产生的多次波。针对L凹陷多次波特征 ,采用τ p域预测反褶积与双曲线速度滤波组合 ,或τ p域预测反褶积与T X2 域F K滤波组合对多次波进行压制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次波 海盆 反褶积 盆地 东海 层结 地质记录 凹陷 剖面 速度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研究指导层速度解释方法探索及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冯全雄 黄兆林 葛勇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5年第3期171-178,共8页
南海某三维区地质情况复杂,加之受浅层气和大断层的影响,层速度反演得到的速度谱起伏变化很大,能量团不够收敛,使得该区层速度解释具有多解性。通过理论模型试验,探索了复杂情况下进行层速度解释的工作思路与方法。设计了3种层速度模型... 南海某三维区地质情况复杂,加之受浅层气和大断层的影响,层速度反演得到的速度谱起伏变化很大,能量团不够收敛,使得该区层速度解释具有多解性。通过理论模型试验,探索了复杂情况下进行层速度解释的工作思路与方法。设计了3种层速度模型和2种层速度解释方案,对研究区地下情况进行了模拟。通过相干速度反演及时深转换结果的对比,认为该区最佳层速度解释方案应该是拾取层速度的宏观趋势,而不是拾取谱相干能量的最大值;以此解释方案建立了全区速度场,利用三维图偏移方法进行了构造成图。钻井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层速度解释方法 常速层状模型 反演方法 地质条件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层预测技术在东海某三维区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黄兆林 杨平华 杨玉江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5年第1期16-20,30,共6页
针对东海某三维区目标圈闭气层分布范围不清的问题,应用三维地震叠前AVO属性分析和叠后波阻抗反演技术对研究区A、B气组最可能的气层分布范围进行了预测,其结果与钻探证实的气层分布范围相吻合。综合应用AVO属性分析及叠后波阻抗反演技... 针对东海某三维区目标圈闭气层分布范围不清的问题,应用三维地震叠前AVO属性分析和叠后波阻抗反演技术对研究区A、B气组最可能的气层分布范围进行了预测,其结果与钻探证实的气层分布范围相吻合。综合应用AVO属性分析及叠后波阻抗反演技术可以有效识别研究区气层;依据AVO特征判断研究区含气砂岩为第二类含气砂岩,伪泊松比和流体因子是识别研究区气层的有效属性参数;研究区含气砂岩具有低阻抗特征,只有当含气量达到一定规模时才有较好的异常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层预测技术 圈闭 气层 分布范围 AVO属性分析 叠后波阻抗反演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匹配处理技术及其在惠州凹陷二维地震老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何玉梅 杨玉江 +1 位作者 葛勇 王述亭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6年第4期247-250,共4页
针对惠州凹陷不同年度二维地震老资料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精细匹配处理方法。在匹配处理过程中,以精细频率补偿和精细振幅补偿为主要手段,结合震源信号反褶积处理、DMO处理、速度精细解释、叠前时间偏移处理以及去噪处理等手段,普遍突出... 针对惠州凹陷不同年度二维地震老资料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精细匹配处理方法。在匹配处理过程中,以精细频率补偿和精细振幅补偿为主要手段,结合震源信号反褶积处理、DMO处理、速度精细解释、叠前时间偏移处理以及去噪处理等手段,普遍突出了有效反射信息,提高了不同年度地震剖面之间的闭合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匹配处理 精细频率补偿 精细振幅补偿 闭合精度 二维地震 惠州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包变换压缩与地震数据处理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江梅 吴兴方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6年第3期169-173,共5页
探讨了地震数据经小波包变换压缩后对后续处理过程的影响,以及经过某些处理后的数据会对小波包变换压缩产生什么影响等问题。将小波包变换压缩地震数据的结果与快速傅里叶变换压缩地震数据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其结果表明:应用小波包变换... 探讨了地震数据经小波包变换压缩后对后续处理过程的影响,以及经过某些处理后的数据会对小波包变换压缩产生什么影响等问题。将小波包变换压缩地震数据的结果与快速傅里叶变换压缩地震数据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其结果表明:应用小波包变换压缩地震数据,有效信号的损失非常小,压缩比大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压缩比。在大批量地震数据处理中可以使用小波包变换压缩地震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包变换 快速傅里叶变换 压缩比 地震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