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水钻井送入管柱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9
1
作者 周俊昌 付英军 朱荣东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共7页
为解决深水钻井送入管柱设计及选型设计的问题,对深水表层钻井中送入管柱的负载力学特性及其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送入管柱设计计算力学模型,并结合实钻井进行了模型应用分析。实例计算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设计方法,用... 为解决深水钻井送入管柱设计及选型设计的问题,对深水表层钻井中送入管柱的负载力学特性及其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送入管柱设计计算力学模型,并结合实钻井进行了模型应用分析。实例计算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设计方法,用推荐的卡瓦挤毁修正模型计算的ф168.2mm和ф149.2mm送入管柱的最大拉伸载荷分别为3 234和3 136kN,与最大许用拉伸载荷最为接近,反之说明用该方法设计出的送入管柱更加安全;用建立的极限拉伸载荷模型计算出在处理导管下沉时ф168.2mm和ф149.2mm送入管柱的安全系数分别是1.37和1.26,均满足最小安全系数1.10的要求,且送入管柱尺寸越大,安全余量和安全系数越高;而普通钻杆无法满足安全作业要求。研究结果表明,深水送入管柱设计必须综合考虑卡瓦挤毁和导管下沉复杂情况处理过程中管柱承受极限拉伸载荷两方面的因素,确保送入管柱在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钻井 卡瓦挤毁 送入管柱 导管下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工程参数测量短节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付英军 马天寿 +3 位作者 陈平 朱荣东 张杰 胡泽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4-37,共4页
旋转导向钻井技术能够成功实现的关键是实时测量出近钻头的钻井工程参数。为此,基于应变测试技术,研制出井下工程参数测量短节。对井下工程参数测量短节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和研究,分析短节在井下的应力状况。结果表明,测量短节完全能够满... 旋转导向钻井技术能够成功实现的关键是实时测量出近钻头的钻井工程参数。为此,基于应变测试技术,研制出井下工程参数测量短节。对井下工程参数测量短节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和研究,分析短节在井下的应力状况。结果表明,测量短节完全能够满足正常的井下施工要求,最大应力在铰孔孔边位置,在大圆孔和小圆孔处均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在各个台阶和沟槽处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应力集中;通过理论分析找出了测量短节在钻柱上的合理安装位置,即不宜将测量短节安装的位置偏离中和点以上过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导向钻井 测量短节 应变测试技术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0m水深半潜式钻井平台三维虚拟仿真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谢彬 付英军 +5 位作者 刘淞升 张威 王贵芳 窦晓亮 傅作民 刘晓明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13-416,共4页
3 000m水深半潜式钻井平台船体庞大、结构复杂、设备众多、作业工艺要求高,给平台设计以及建造、作业流程设计带来新的挑战。通过建立三维模型库和平台数字模型,对平台总体布置的初步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化;通过三维化的动态仿真,实现了对... 3 000m水深半潜式钻井平台船体庞大、结构复杂、设备众多、作业工艺要求高,给平台设计以及建造、作业流程设计带来新的挑战。通过建立三维模型库和平台数字模型,对平台总体布置的初步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化;通过三维化的动态仿真,实现了对平台建造方案和钻井作业方案的设计,得到了最终的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00m水深半潜式钻井平台 三维虚拟仿真设计 建造方案 钻井作业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第一口自流注水井钻井实践 被引量:18
4
作者 周俊昌 罗勇 严维锋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3-45,52,共4页
为提高平湖油气田勘探开发总体效益,针对该油田油、水层孔渗条件好,且水层与油层压差大的特点,试验完成了国内第一口自流注水井(DF2井)钻井作业。文中总结了DF2自流注水井钻井技术特点,可为我国海上类似油田的开发提供借鉴。
关键词 自流注水井 随钻测压 侧钻 DF2井 平湖油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