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渗—特低渗气藏储集层物性与电性下限变化规律
1
作者 胡向阳 吴健 +3 位作者 杨冬 张恒 谭伟 袁伟 《新疆石油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8,共10页
南海西部东方A区气藏和文昌X/Y区气藏均为低渗—特低渗气藏,储集层微观孔隙结构复杂,对物性和电性下限变化规律认识不清。通过开展不同压差条件下的岩心单相驱替实验,结合高温高压条件下岩心毛细管压力-岩电联测实验,开展研究区低渗—... 南海西部东方A区气藏和文昌X/Y区气藏均为低渗—特低渗气藏,储集层微观孔隙结构复杂,对物性和电性下限变化规律认识不清。通过开展不同压差条件下的岩心单相驱替实验,结合高温高压条件下岩心毛细管压力-岩电联测实验,开展研究区低渗—特低渗储集层下限研究,分别获取储集层孔隙度、渗透率、含气饱和度和电阻率下限。在此基础上,开展储集层下限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东方A区气藏储集层物性与气体流量呈正相关关系,而文昌X/Y区特低渗岩心气体流量极低,且增大实验压差提高气体流量不明显。在束缚水条件下,随着生产压差增大,2个区块孔隙度和渗透率下限逐渐降低。随着储集层物性变好,含水饱和度上限均变低。东方A区气藏电阻率下限随物性变好而逐渐增大,文昌X/Y区气藏特低渗气层电阻率下限随物性变好而逐渐降低,其原因主要是受储集层微观孔隙结构和地层流体赋存状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储集层 物性下限 电性下限 生产压差 渗透率 毛细管压力 岩电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低渗透碎屑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分类评价——以莺歌海盆地东方A 1区黄流组一段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关耀 叶青 +2 位作者 张冲 陈建 汤晓宇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89,I0005-I0007,共18页
为揭示低渗储层的微观孔喉差异,根据岩心、测井、测试和岩心实验分析等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方法,分析储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储层量化表征。结果表明:储层岩性以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受超压保护及沉积—成岩作用影响,... 为揭示低渗储层的微观孔喉差异,根据岩心、测井、测试和岩心实验分析等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方法,分析储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储层量化表征。结果表明:储层岩性以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受超压保护及沉积—成岩作用影响,主水道储层粒度相对较粗,原生粒间孔占比可达60%;泥质质量分数越高,粒间孔越不发育;压力因数越高,粒间孔越发育,压力因数每提高0.1,储层中粒间孔隙占比增加5%~10%。低渗储层分4种类型:Ⅰ类储层,表现为中孔、低渗特征,压汞曲线具有明显的平台段,孔喉或核磁曲线为单峰分布特征,T 2弛豫时间的主峰分布在40 ms附近,可动流体饱和度平均为53.2%;Ⅱ类储层,表现为中孔、低渗特征,孔隙度与Ⅰ类储层的相当,渗透率明显降低,压汞曲线表现一定的平台段,但进汞曲线末段斜率明显增大,孔喉或核磁曲线呈双峰分布特征,右峰T 2弛豫时间在60 ms附近,左峰的在10 ms附近;Ⅲ类和Ⅳ类储层,分别表现为中孔、特低渗和低孔、特低渗特征,压汞曲线无明显平台段,大孔喉与Ⅰ、Ⅱ类储层相比,孔喉形态更加复杂,孔喉和核磁曲线呈单峰分布,孔喉半径和T 2弛豫时间峰值逐渐向左偏移,可动流体饱和度小于20%。优选密度、中子、电阻和自然伽马参数建立基于MLP的储层类型测井识别方法,储层识别正确率达86.7%,与岩心实验分析吻合率达88.9%,产能匹配性较好。该结果可为研究区低渗气藏的有效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碎屑岩储层 孔隙结构特征 分类评价 东方区 黄流组 莺歌海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感知提频技术在莺琼盆地W1井区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3
作者 李雷 王祥春 +2 位作者 刘梦灵 廖仪 张国栋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18-1927,共10页
针对莺琼盆地W1井区地震资料分辨率低、砂体展布及叠置关系复杂的问题,综合莺琼盆地W1井区三个年份的原始资料,设计了一套包括预处理、去噪处理、偏移以及偏后处理的整套资料处理流程。在偏后处理中将压缩感知提频技术应用于叠前深度偏... 针对莺琼盆地W1井区地震资料分辨率低、砂体展布及叠置关系复杂的问题,综合莺琼盆地W1井区三个年份的原始资料,设计了一套包括预处理、去噪处理、偏移以及偏后处理的整套资料处理流程。在偏后处理中将压缩感知提频技术应用于叠前深度偏移剖面上,并与蓝色滤波提频技术、零相位反褶积提频技术进行了对比,体现了压缩感知提频技术的优势;运用压缩感知提频技术解决了莺琼盆地W1井区目前存在的地质问题,证明其在莺琼盆地W1井区后续开发实施上的合理性。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两种提频技术,采用压缩感知提频技术可以保护主频以下可靠的低频信息,拓展高频,提高了资料的分辨率。通过压缩感知提频后的地震数据,气水关系更加清晰,砂体的叠置特征得以真实呈现,验证了其对后续油气勘探的指示意义。压缩感知提频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地震资料处理技术,能够较好地解决地震资料分辨率低、砂体展布及叠置关系复杂等问题,值得在实际地震资料处理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砂体叠置 气水关系 地震资料处理 莺琼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中生界潜山天然气成藏模式 被引量:10
4
作者 甘军 季洪泉 +3 位作者 梁刚 何小胡 熊小峰 李兴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42-1253,共12页
琼东南盆地基底潜山勘探面临地质年代不清、储层非均质性强及成藏条件复杂等难题。通过开展区域大地构造演化、基底锆石测年、潜山储层描述及成藏动力分析,明确潜山储层发育区及有利成藏区。研究表明,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及喜山运动叠... 琼东南盆地基底潜山勘探面临地质年代不清、储层非均质性强及成藏条件复杂等难题。通过开展区域大地构造演化、基底锆石测年、潜山储层描述及成藏动力分析,明确潜山储层发育区及有利成藏区。研究表明,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及喜山运动叠加控制下,松南低凸起、陵南低凸起大面积发育印支期的花岗岩潜山储层,平面上北西、北东及近东西向三组断裂、裂缝交错切割成网,纵向上形成的风化带-裂缝带总厚度超300 m的双层结构,明确裂缝储层发育的关键因素为脆性矿物和双向流体改造。基于早渐新世古地貌及烃源岩沉积模拟实验研究,提高了崖城组陆源海相烃源岩TOC分布预测精度,明确了中央坳陷优质烃源灶分布规律。综合分析潜山-古近系储层、构造脊展布和崖城组烃源灶的时空配置关系,建立了“松南低凸起源外高潜山天然气长距离侧向有限运聚模式”及“陵南低凸起源边低潜山近距离高效运聚模式”,提出源边低潜山的L26-B是下步勘探的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支期 基底潜山 裂缝储层 陆源海相烃源岩 成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驱动模型的低渗气藏测井渗透率预测方法——以莺歌海盆地东方气田为例
5
作者 吴勃翰 李芳 +4 位作者 汤翟 吴一雄 骆玉虎 肖大志 张顺超 《新疆石油地质》 2025年第5期622-629,共8页
海上低渗储集层岩性细、物性差、非均质性强,渗透率预测难。为此,建立了数据物理双驱动的回归委员会学习机(RCLM)进行低渗储集层测井渗透率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储集层甜点评价及动态渗透率预测。结果表明:相对单一学习器,RCLM在保证... 海上低渗储集层岩性细、物性差、非均质性强,渗透率预测难。为此,建立了数据物理双驱动的回归委员会学习机(RCLM)进行低渗储集层测井渗透率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储集层甜点评价及动态渗透率预测。结果表明:相对单一学习器,RCLM在保证预测精度的同时,模型预测稳定性更高;相对常规孔渗模型,RCLM预测的渗透率精度更高,在半个数量级内预测准确率达到94%;利用测井曲线及物性参数建立的测井甜点综合指数可以有效识别储集层甜点;新钻井验证了动静态渗透率转换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用于区域滚动勘探开发中试井渗透率的预测。该方法在莺歌海盆地东方气田储集层评价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为海上气田高效勘探及开发方案编制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歌海盆地 东方气田 低渗储集层 测井渗透率 动态渗透率 甜点评价 回归委员会学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