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8~2017年我国新增石油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立明 韩征 +4 位作者 任继红 李敬功 张道勇 冯志刚 张晨朔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4-37,共4页
通过研究分析2008~2017年我国新增石油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特点,指出近年来我国新增石油探明地质储量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渤海湾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盆地,埋深主要以中浅层和中深层为主;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主要分布... 通过研究分析2008~2017年我国新增石油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特点,指出近年来我国新增石油探明地质储量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渤海湾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盆地,埋深主要以中浅层和中深层为主;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东海盆地等盆地,埋深主要以中深层和超深层为主。石油天然气储量品质呈变差趋势,储量丰度呈变低趋势,储量埋深呈变深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天然气 探明地质储量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现状及变化特点 被引量:10
2
作者 周立明 韩征 +4 位作者 任继红 李敬功 张道勇 冯志刚 张晨朔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11,共6页
本文从探明地质储量、探明未开发地质储量和剩余技术可采储量三个方面阐述了我国石油天然气储量的现状及变化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全国石油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探明未开发地质储量和剩余技术可采储量主要分布在渤海湾盆地、松辽盆地、... 本文从探明地质储量、探明未开发地质储量和剩余技术可采储量三个方面阐述了我国石油天然气储量的现状及变化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全国石油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探明未开发地质储量和剩余技术可采储量主要分布在渤海湾盆地、松辽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等。2008~2017年,渤海湾盆地(陆上)石油探明地质储量增量最大,鄂尔多斯盆地石油探明未开发地质储量和剩余技术可采储量增量最大;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增量最大,四川盆地天然气探明未开发地质储量和剩余技术可采储量增量最大。渤海湾盆地(陆上)、鄂尔多斯盆地和四川盆地是我国油气增储上产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天然气 储量现状 变化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气藏储量参数测井评价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庆如 李敬功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3年第6期98-102,111,共6页
碳酸盐岩油气藏所蕴藏的油气储量和产量均超过油气总产量的一半,因此对其开展储量参数评价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由于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岩性复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次生孔隙变化明显和非均质性强等特征,导致在储量计算中难以评价孔... 碳酸盐岩油气藏所蕴藏的油气储量和产量均超过油气总产量的一半,因此对其开展储量参数评价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由于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岩性复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次生孔隙变化明显和非均质性强等特征,导致在储量计算中难以评价孔隙度和渗透率。以某海上碳酸盐岩气田为例,基于常规测井资料,从岩性识别、储层孔渗参数计算和裂缝识别等方面对双重介质储层进行了测井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常规测井资料能有效识别碳酸盐岩储层的岩性和裂缝,能定量计算双重介质储层原生(基质)孔隙、溶蚀收缩(次生)孔隙、裂缝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并且能建立裂缝定量判别标准。该项研究可在缺少钻井取心和成像测井等资料的情况下为双重介质储层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介质 储量参数 常规测井 岩性识别 裂缝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涠西南凹陷二号断裂带断裂控藏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奎 周家雄 +5 位作者 张辉 李茂 姜占东 孙晓晖 潘知峰 李春宁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2-102,共11页
涠西南凹陷是勘探开发一体化研究重点区,本文以二号断裂带为研究对象,综合断裂动力学特征、运动学特征、几何学特征等研究,将中段“坡坪式”断裂体系、两侧“铲式”断裂体系等差异性断裂体系内部划分为3级雁列式主断裂、4级分支断裂、5... 涠西南凹陷是勘探开发一体化研究重点区,本文以二号断裂带为研究对象,综合断裂动力学特征、运动学特征、几何学特征等研究,将中段“坡坪式”断裂体系、两侧“铲式”断裂体系等差异性断裂体系内部划分为3级雁列式主断裂、4级分支断裂、5级分支断裂。中段“坡坪式”断裂体系受到更高强度地应力作用,主断裂与分支断裂更为发育,二号断裂带绝大多数油气分布于此。综合分析二号断裂带差异性断裂体系内部断裂系统与油气展布规律之间的关系,得到3方面断裂控藏规律及4种优势断裂控藏模式。在断裂控藏规律及断裂控藏模式的指导下,搜索、优选二号断裂带中段北1块、北3块、北4块潜力目标进行评价、实施。3个潜力区块均实施成功,达到地质油藏目的,断裂控藏规律、断裂控藏模式在涠西南凹陷二号断裂带潜力区块应用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涠西南凹陷 构造圈闭 断裂系统 油气展布 断裂控藏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西桑托斯盆地A区块Barra Velha组古地貌及其对储层的控制 被引量:6
5
作者 武静 赵鹏飞 +2 位作者 王晖 王亚青 李敬功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9年第1期53-59,共7页
Barra Velha组为研究区主力含油层位,区域古地貌控制了沉积相带和储层的分布。同时,古地貌的起伏影响同生期的成岩作用,也间接控制了储层的品质。通过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综合分析,综合利用印模法、残余厚度法,结合压实校正进行不同岩... Barra Velha组为研究区主力含油层位,区域古地貌控制了沉积相带和储层的分布。同时,古地貌的起伏影响同生期的成岩作用,也间接控制了储层的品质。通过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综合分析,综合利用印模法、残余厚度法,结合压实校正进行不同岩性的厚度恢复,对目标区块Barra Velha组沉积期的古地貌进行恢复,平面上将古地貌划分为古构造深水区、古构造斜坡—洼地区、古构造次高地及古构造高地。在古地貌的平面分区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沉积特征和同生期的暴露环境,进行沉积和储层研究,识别研究区优质储层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古地貌 暴露礁滩相 桑托斯盆地 溶蚀作用 巴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