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水钻井中隔水管底部转角及载荷变化规律研究
1
作者 蔚宝华 袁俊亮 +4 位作者 邓金根 闫伟 范白涛 刘小刚 许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82-684,689,共4页
通过有限单元法建立隔水管模型,分析了三级风、八级风——两种不同风力条件下,顶部张力比和船体偏移率对隔水管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隔水管底部横向载荷随张力比和偏移率呈线性变化。在张力比增加的过程中,船体的偏移率越大,横... 通过有限单元法建立隔水管模型,分析了三级风、八级风——两种不同风力条件下,顶部张力比和船体偏移率对隔水管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隔水管底部横向载荷随张力比和偏移率呈线性变化。在张力比增加的过程中,船体的偏移率越大,横向载荷的增加幅度也越大。隔水管底部转角随偏移率的增加呈线性增长,但随着张力比的提高会迅速降低,然后趋于稳定。在保证张力比的前提下,风力的增加对底部转角和载荷影响极为有限。自然条件下,提高张力比是维持隔水管稳定性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对分析深水钻井平台的海底井口稳定性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钻井 隔水导管 底部转角 横向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稠油油田水平分支井钻井完井技术 被引量:20
2
作者 张春阳 黄焕阁 安文忠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4年第5期16-19,共4页
渤海油田的大部分油藏为稠油油藏,地层胶结疏松,如何提高采收率、增加原油产量是稠油开发过程中面临的艰巨任务之一,而水平分支井钻井完井技术是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的有效途径之一。主要从水平分支井的工程设计、钻井完井的难点分析、... 渤海油田的大部分油藏为稠油油藏,地层胶结疏松,如何提高采收率、增加原油产量是稠油开发过程中面临的艰巨任务之一,而水平分支井钻井完井技术是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的有效途径之一。主要从水平分支井的工程设计、钻井完井的难点分析、井眼轨迹控制工艺技术以及钻井液体系、性能、现场维护等方面介绍了渤海稠油油田水平分支井的钻井完井技术,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水平分支井钻井完井技术的成功应用,为渤海稠油油田的开发找到了一条新路子,并将在几个油田的开发和调整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水平井 多底井 钻井 钻井设计 井眼轨迹 钻井液 完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抗高温水包油钻井液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何瑞兵 范白涛 +2 位作者 马英文 付建民 李晓刚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03-407,共5页
针对渤海油田潜山地层压力控制钻井中水包油钻井液抗高温性、稳定性、可重复利用性不足等问题,通过优选抗高温乳化剂、增粘剂、降滤失剂等研制了新型抗高温水包油钻井液。室内评价结果表明,新型抗高温水包油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抑制性、润... 针对渤海油田潜山地层压力控制钻井中水包油钻井液抗高温性、稳定性、可重复利用性不足等问题,通过优选抗高温乳化剂、增粘剂、降滤失剂等研制了新型抗高温水包油钻井液。室内评价结果表明,新型抗高温水包油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抑制性、润滑性、稳定性、抗污染性和油气层保护能力。根据JZ25-1S等油田潜山地层井中低温特性,为降低钻井液成本,对新型抗高温水包油钻井液配方进行了优化,取得了成功应用,可在渤海其他油田潜山地层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抗高温水包油钻井液 单剂优选 室内评价 潜山地层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循环泡沫钻井液在渤海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范白涛 刘小刚 +2 位作者 何瑞兵 崔国杰 余红丽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10年第4期44-46,共3页
渤海油田潜山地层压力系数低,裂缝、溶洞发育,钻井过程中钻井液漏失严重,因此研究和评价了一种可循环泡沫钻井液体系,并在该地区探井和开发井中首次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可循环泡沫钻井液的密度低,可在0.6~0.99g/cm3范围内调节;稳定... 渤海油田潜山地层压力系数低,裂缝、溶洞发育,钻井过程中钻井液漏失严重,因此研究和评价了一种可循环泡沫钻井液体系,并在该地区探井和开发井中首次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可循环泡沫钻井液的密度低,可在0.6~0.99g/cm3范围内调节;稳定性较好,稳定时间远大于24h;抗温达150℃;对岩心的封堵率均在75%以上,能显著提高岩心的渗透率恢复值,使其均在70%以上,油层保护效果好;满足潜山地层的勘探开发、钻井、录井和测井等各项作业的要求,地层不溢不漏,钻井作业安全、顺利,对低压和衰竭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油田 潜山地层 防漏堵漏 可循环泡沫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水导管打桩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程仲 牟小军 +3 位作者 马英文 刘正礼 程昆 李晓刚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59-262,共4页
针对现有浮吊等大型海洋作业资源不能满足渤海地区钻井打桩作业需求的问题,研究了隔水导管打桩新技术。该项技术包括:采用"生活支持平台+模块钻机"作业模式进行隔水导管打桩作业;配合"边钻边完"钻井技术实现打桩作... 针对现有浮吊等大型海洋作业资源不能满足渤海地区钻井打桩作业需求的问题,研究了隔水导管打桩新技术。该项技术包括:采用"生活支持平台+模块钻机"作业模式进行隔水导管打桩作业;配合"边钻边完"钻井技术实现打桩作业优化设计;研制了特殊螺纹扣实现隔水导管安全、快速连接;打桩作业过程采用实时水下监控等措施保证打桩作业准确、高效。该项技术已在锦州25-1南油气田A平台获得了成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州25—1南油气田 隔水导管 打桩作业 模块钻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脆性泥页岩渗流-应力耦合井壁坍塌压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袁俊亮 邓金根 +3 位作者 谭强 蔚宝华 赵凯 范白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053-2056,2085,共5页
硬脆性泥页岩的井壁坍塌是制约我国油气资源战略向深部地层成功转移的重要技术瓶颈。建立了裂缝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孔隙压力的计算模型,选用弱面破坏准则,综合考虑各向异性、裂缝产状、井眼轨迹、地应力、渗流应力的影响建立了硬脆性... 硬脆性泥页岩的井壁坍塌是制约我国油气资源战略向深部地层成功转移的重要技术瓶颈。建立了裂缝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孔隙压力的计算模型,选用弱面破坏准则,综合考虑各向异性、裂缝产状、井眼轨迹、地应力、渗流应力的影响建立了硬脆性泥页岩井壁坍塌压力的计算方法,分析了裂缝渗流、井眼轨迹和裂缝产状对坍塌压力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钻井液沿裂缝渗流导致坍塌压力升高,渗流初期坍塌压力升高较快,随时间推移,升高量逐渐逐渐减小;在高倾角裂缝中沿裂缝倾向钻进水平井坍塌压力较低。改善钻井液的封堵性、流变性和润湿性,减缓钻井液沿裂缝面的渗流,避免在坍塌压力较高的区域钻井,是该类地层安全钻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脆性泥页岩 渗流 裂缝产状 井眼轨迹 坍塌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陡构造异常高压上限计算方法研究
7
作者 赵凯 邓金根 +4 位作者 蔚宝华 谭强 范白涛 刘小刚 王名春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13,5,共3页
地层孔隙压力是石油勘探、开发设计与施工的基础数据,地层孔隙压力的精确预测能够对钻井参数的选择以及井身结构的设计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尤其对异常地层压力的预测,对钻井的实际施工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常规的地层孔隙压力预测方法... 地层孔隙压力是石油勘探、开发设计与施工的基础数据,地层孔隙压力的精确预测能够对钻井参数的选择以及井身结构的设计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尤其对异常地层压力的预测,对钻井的实际施工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常规的地层孔隙压力预测方法仍主要集中于欠压实因素导致的异常压力计算,对于构造挤压因素导致的异常压力计算方法研究,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从力学角度出发,建立孔隙结构力学稳定模型,结合测井资料,详细分析高陡构造应力—异常孔隙高压体系中孔隙结构的力学稳定性,得出异常高压上限,为钻井设计及施工提供依据。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考虑了构造挤压因素的影响,不需要建立正常压实趋势线,有较好的适应性和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高压 孔隙压力 构造挤压 孔隙结构 力学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油田探井隔水导管整体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杨成 刘小刚 +3 位作者 刘亚军 杨进 吴怡 魏倩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66-668,共3页
在海洋探井钻井过程中,隔水导管的强度及稳定性对于安全钻完井作业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介绍了渤海油田常规的探井井口结构,研究了海风、海浪、海流及海冰作用对钻井隔水导管强度及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探井钻井隔水导管的受力分析模型。... 在海洋探井钻井过程中,隔水导管的强度及稳定性对于安全钻完井作业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介绍了渤海油田常规的探井井口结构,研究了海风、海浪、海流及海冰作用对钻井隔水导管强度及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探井钻井隔水导管的受力分析模型。应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钻井隔水导管有限元计算模型,并且对钻井隔水导管及组合管柱结构进行了强度和稳定性校核。以渤海油田某探井为例,对25 a一遇海洋环境条件下钻井隔水导管的强度及稳定性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研究成果能够为该地区今后的探井钻井作业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从而保证海上钻完井施工作业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井 井口结构 隔水导管 强度 稳定性 有限元计算 渤海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油田科学探索井井身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17
9
作者 刘小刚 崔治军 +3 位作者 陶林 杨进 吴占民 周波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63-665,共3页
要实现科学、优质、经济、安全的钻井作业,取得预期的钻探目的和经济效益,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有合理的井身结构。科学探索井设计井深5355 m,是渤海湾目前为止最深的一口预探井,同时也是一口高温高压井,该井的钻探对今后渤海湾向深层... 要实现科学、优质、经济、安全的钻井作业,取得预期的钻探目的和经济效益,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有合理的井身结构。科学探索井设计井深5355 m,是渤海湾目前为止最深的一口预探井,同时也是一口高温高压井,该井的钻探对今后渤海湾向深层进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分析该井地震层速度及周边已钻井的钻井、测井等资料,得出了该井的3个地层压力剖面;通过收集处理邻近油田已钻井起下钻等数据,给出了该井进行井身结构设计时所需的6个井身结构系数;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周围区块已钻井在钻井过程中出现的复杂情况,以确保钻井成功率为首选目标,设计了合理的井身结构,优化了套管层次,进一步减少了钻井过程中复杂情况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井 高温高压 井身结构 套管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边际油气田开发随钻管理实践——以BZ3-2油田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伟 谭吕 +1 位作者 黄凯 许杰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50-253,共4页
以BZ3-2油田为例,分析了渤海边际油气田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总结了加强随钻管理在BZ3-2油田开发方案实施中取得的成效与经验,可为类似油气田开发提供借鉴。
关键词 渤海 边际油气田 随钻管理 成效与经验 BZ3-2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