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产β-葡萄糖苷酶工程菌株的构建及其在2,6-二甲氧基对苯醌发酵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易晓男 任清华 +3 位作者 程炜 孙姜 齐斌 王立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9-73,共5页
构建高产β-葡萄糖苷酶的工程菌株并将其应用到2,6-二甲氧基对苯醌的发酵制备中。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从酿酒酵母CS1401的总DNA中扩增得到β-葡萄糖苷酶基因,并与载体p PICZαA连接后导入毕赤酵母X33中进行甲醇诱导表达;对表达成功的重... 构建高产β-葡萄糖苷酶的工程菌株并将其应用到2,6-二甲氧基对苯醌的发酵制备中。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从酿酒酵母CS1401的总DNA中扩增得到β-葡萄糖苷酶基因,并与载体p PICZαA连接后导入毕赤酵母X33中进行甲醇诱导表达;对表达成功的重组菌株进行β-葡萄糖苷酶活力测定;同时将酿酒酵母CS1401和重组菌株接种到小麦胚芽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并测定2,6-二甲氧基对苯醌的发酵产量。结果表明,酿酒酵母CS1401的β-葡萄糖苷酶基因在毕赤酵母X33工程菌株中得到高效表达,酶活力达到4.5 U/m L,为酿酒酵母CS1401的5倍;2,6-二甲氧基对苯醌的摇瓶发酵产量达到935.7 μg/g,比酿酒酵母CS1401提高了0.4倍。因此,高产β-葡萄糖苷酶的重组工程菌株在2,6-二甲氧基对苯醌的发酵制备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Β-葡萄糖苷酶 毕赤酵母 高效表达 2 6-二甲氧基对苯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氧化胁迫促进酿酒酵母合成谷胱甘肽的潜在机制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立梅 任清华 +3 位作者 郑丽雪 孙姜 齐斌 朱益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6-31,共6页
利用转录组学分析手段结合生理生化特性来研究酿酒酵母突变株高产谷胱甘肽的潜在机制。结果表明:突变株谷胱甘肽合成限速酶、抗氧化酶活力及其编码基因表达量、过氧化氢和还原型辅酶Ⅱ(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NAD... 利用转录组学分析手段结合生理生化特性来研究酿酒酵母突变株高产谷胱甘肽的潜在机制。结果表明:突变株谷胱甘肽合成限速酶、抗氧化酶活力及其编码基因表达量、过氧化氢和还原型辅酶Ⅱ(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NADPH)含量显著提高;丙酮酸激酶活力、丙酮酸、柠檬酸和琥珀酸含量显著降低;此外,三羧酸循环和磷酸戊糖途径的基因表达量分别显著下调和上调。因此,突变株可能在遭受内源性活性氧过氧化氢的胁迫下,通过调节谷胱甘肽合成限速酶活力加强了谷胱甘肽的合成,与抗氧化酶共同抵御氧化胁迫;丙酮酸激酶活力减弱降低了丙酮酸的合成,减少了三羧酸循环的通量,使得磷酸戊糖途径通量增加,从而提高了NADPH含量,为谷胱甘肽的合成提供了充足的还原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 氧化胁迫 酿酒酵母 还原型辅酶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鱼油分子蒸馏法脱酸工艺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伟 谢丹 +3 位作者 金俊 李丹 金青哲 王兴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23,共4页
研究了影响分子蒸馏脱除深海鱼油游离脂肪酸的因素,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影响分子蒸馏脱酸效果的主要因素为蒸发面温度、刮膜转速、进料速率和真空度,结合工业化生产实际,应用正交实验优化工艺条件为:预热温度50℃... 研究了影响分子蒸馏脱除深海鱼油游离脂肪酸的因素,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影响分子蒸馏脱酸效果的主要因素为蒸发面温度、刮膜转速、进料速率和真空度,结合工业化生产实际,应用正交实验优化工艺条件为:预热温度50℃,冷凝温度30℃,蒸发面温度175℃,进料速率2.5 mL/min,刮膜转速80 r/min,真空度3.5 Pa。在优化工艺条件下,产品酸值(KOH)为0.98 mg/g,脱酸率可达9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酸 深海鱼油 分子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油基绿豆糕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金俊 马银辉 +5 位作者 周胜利 李泓勇 孙逸文 黄清吉 王兴国 金青哲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0-154,共5页
传统绿豆糕的制作多采用大豆油或以大豆油为基础油的调和油,为提高产品的货架期、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选用5℃棕榈油、24℃棕榈油和45℃棕榈油分别部分替代大豆油制作绿豆糕,以棕榈油添加量、复配油脂添加量和复配油脂加热时间为试验因... 传统绿豆糕的制作多采用大豆油或以大豆油为基础油的调和油,为提高产品的货架期、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选用5℃棕榈油、24℃棕榈油和45℃棕榈油分别部分替代大豆油制作绿豆糕,以棕榈油添加量、复配油脂添加量和复配油脂加热时间为试验因素,以产品的感官评分和硬度为参考指标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5℃棕榈油基绿豆糕,棕榈油添加量为80%、复配油脂添加量为20%、复配油脂加热时间为3.5 min;24℃棕榈油基绿豆糕,棕榈油添加量为80%、复配油脂添加量为23%、复配油脂加热时间为3.0 min;45℃棕榈油基绿豆糕,棕榈油添加量为60%、复配油脂添加量为12%、复配油脂加热时间为4.5 min。按上述工艺制作的绿豆糕,其感官评分和硬度与传统绿豆糕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油 大豆油 复配 感官评价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氧化胁迫对酿酒酵母突变株Y518合成谷胱甘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郑丽雪 齐斌 +1 位作者 孙姜 王立梅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19,共5页
利用外源过氧化氢对酿酒酵母突变株Y518进行氧化胁迫来研究外源性氧化胁迫对Y518合成谷胱甘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过氧化氢会抑制Y518细胞生长,但会促进其合成谷胱甘肽;当过氧化氢的添加时间为24h,添加量为0.6mmol/L时,Y518胞内谷胱... 利用外源过氧化氢对酿酒酵母突变株Y518进行氧化胁迫来研究外源性氧化胁迫对Y518合成谷胱甘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过氧化氢会抑制Y518细胞生长,但会促进其合成谷胱甘肽;当过氧化氢的添加时间为24h,添加量为0.6mmol/L时,Y518胞内谷胱甘肽含量达到(13.69±0.28)mg/g,比未添加过氧化氢时提高了约14%;在24h时添加0.6 mmol/L过氧化氢会对Y518产生外源性氧化胁迫,激活转录调节子YAP1和SKN7调控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和谷胱甘肽合成酶编码基因GSH I和GSH II的表达,提高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和谷胱甘肽合成酶的活力,以促进Y518合成谷胱甘肽。因此,添加外源过氧化氢能够使酿酒酵母突变株Y518产生外源性氧化胁迫,促进Y518进一步合成谷胱甘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 酿酒酵母 氧化胁迫 谷胱甘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氢化对精炼巴沙鱼油品质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伟 谢丹 +3 位作者 金俊 尚小磊 金青哲 王兴国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4-47,共4页
该文研究了轻度氢化对精炼巴沙鱼油品质的影响,主要包括风味稳定性、氧化稳定性、反式脂肪酸、固体脂肪含量、过氧化值和酸值。结果显示:轻度氢化可以明显提高精炼巴沙鱼油的风味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对固体脂肪含量影响较大;对过氧化值... 该文研究了轻度氢化对精炼巴沙鱼油品质的影响,主要包括风味稳定性、氧化稳定性、反式脂肪酸、固体脂肪含量、过氧化值和酸值。结果显示:轻度氢化可以明显提高精炼巴沙鱼油的风味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对固体脂肪含量影响较大;对过氧化值有一定的降低作用,但与氢化程度无关;对酸值无明显影响;轻度氢化后反式脂肪酸含量有所增加,但与碘值下降程度不呈确定关系。虽然轻度氢化后反式脂肪酸含量增多到2.5%左右,但远远低于氢化油反式脂肪酸含量20%的平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氢化 精炼巴沙鱼油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豆淀粉理化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康欣月 王立梅 +2 位作者 孙姜 岳月 齐斌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20-24,共5页
通过水磨法提取竹豆淀粉,并以马铃薯淀粉和玉米淀粉作对照,研究了竹豆淀粉的理化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竹豆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高于马铃薯淀粉和玉米淀粉;溶解度和膨胀势低于马铃薯淀粉但高于玉米淀粉;透明度最低,冻融稳定性最高;凝胶特... 通过水磨法提取竹豆淀粉,并以马铃薯淀粉和玉米淀粉作对照,研究了竹豆淀粉的理化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竹豆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高于马铃薯淀粉和玉米淀粉;溶解度和膨胀势低于马铃薯淀粉但高于玉米淀粉;透明度最低,冻融稳定性最高;凝胶特性中的黏聚性和恢复性较强,硬度较大;糊化特性中的破损值最小,回生值最大,黏度和糊化温度较高。因此,可以根据竹豆淀粉的理化特性和不同类型食品品质特性的要求将竹豆淀粉应用到各种食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豆 淀粉 理化性质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筋度小麦粉及棕榈油分提物在绿豆糕中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郑立友 金俊 +5 位作者 马银辉 李泓勇 孙逸文 杨峻豪 王兴国 金青哲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18年第1期25-27,32,共4页
为了探索不同筋度小麦粉及棕榈油分提物在绿豆糕中的应用,将不同比例的高、中、低筋度小麦粉及棕榈油分提物添加到绿豆糕中进行实验。结果发现高筋小麦粉添加比例为30%、中筋小麦粉比例为40%、低筋小麦粉比例为40%所制得的大豆油基绿豆... 为了探索不同筋度小麦粉及棕榈油分提物在绿豆糕中的应用,将不同比例的高、中、低筋度小麦粉及棕榈油分提物添加到绿豆糕中进行实验。结果发现高筋小麦粉添加比例为30%、中筋小麦粉比例为40%、低筋小麦粉比例为40%所制得的大豆油基绿豆糕和传统的绿豆糕感官评价及质构分析结果较为接近。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将5、24、45℃的棕榈油分提物部分替代大豆油来制作棕榈油基绿豆糕,发现各样品的感官评价及质构分析也都较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筋度小麦粉 棕榈油分提物 绿豆糕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粉中鱼油连续萃取装置工艺条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沈金华 谢丹 +3 位作者 尚小磊 金俊 张伟 马永香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9-41,共3页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研究萃取液料比、浸出温度和浸出时间对初级鱼粉中鱼油萃取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萃取液料比1.0ml/g、浸出温度50℃和浸出时间60min的最佳工艺条件下,测得萃取后鱼粉粗脂肪质量分数2.1%,蛋白质质量...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研究萃取液料比、浸出温度和浸出时间对初级鱼粉中鱼油萃取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萃取液料比1.0ml/g、浸出温度50℃和浸出时间60min的最佳工艺条件下,测得萃取后鱼粉粗脂肪质量分数2.1%,蛋白质质量分数71.5%。运用鱼油连续萃取装置,采用试验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加载试验,验证了鱼油连续萃取设备整机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操作方便性,该鱼油连续萃取设备技术上能满足高蛋白含量鱼粉产品的工业化生产要求,所生产出来的鱼粉品质达到特级鱼粉的国家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萃取 脱脂 鱼油 生产设备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蛋白连续逆流萃取装置的设计
10
作者 沈金华 谢丹 +3 位作者 尚小磊 张伟 金俊 马永香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15年第1期40-41,62,共3页
详细介绍了鱼蛋白连续逆流萃取设备的主体结构特征、设计要点和工作原理。通过参数设定和加载试验,验证了自行设计的连续逆流萃取设备整机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操作方便性。该设备技术上能满足高蛋白含量鱼粉产品的工业化生产要求。
关键词 连续萃取 逆流 高蛋白质 鱼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