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属性反演技术在储层预测研究中的应用——以珠江口盆地陆丰A区中新统珠江组储层为例
1
作者 吴其林 方中于 +4 位作者 许自强 史文英 陈利 侯志平 刘涛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15-424,共10页
珠江口盆地陆丰A区中新统珠江组中-下段2370层是该地区主力油层之一,但储层厚度差异大、分布不清,严重制约了区域勘探部署。本文综合地震、测井和地质资料,分析得出纵波阻抗和yp/ys为研究区识别岩性的敏感参数,并通过叠前同步反演... 珠江口盆地陆丰A区中新统珠江组中-下段2370层是该地区主力油层之一,但储层厚度差异大、分布不清,严重制约了区域勘探部署。本文综合地震、测井和地质资料,分析得出纵波阻抗和yp/ys为研究区识别岩性的敏感参数,并通过叠前同步反演技术刻画出研究区2370层砂岩分布特征,整体呈北厚南薄的展布。以地震振幅、分频属性及叠前反演属性为基础,利用多属性反演技术分析统计了各属性与孔隙度之间的关系,优选出密度、Vp/Vs、地震导数、LR、vp、25~30Hz地震分频6种属性为储层物性识别参数,综合预测研究区2370层储层滨岸砂坝砂体孔隙度发育特征。多属性反演结果表明,在研究区东北部、西部,厚层的滩坝储集砂体的孔隙度发育,普遍在18%以上;而在中部和东部,受滩间、坝间泥岩与滩坝砂的叠合区影响呈条带状分布,孔隙度为10%-18%。预测结果与同期钻井的钻后结果基本一致,预测成功率在75%以上。多属性反演技术在研究区的储层预测中表现出良好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对类似地区的储层预测也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属性反演 储层预测 珠江组 陆丰地区 珠江口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H区块碳酸盐岩储层地震沉积学应用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吴其林 但志伟 +3 位作者 肖为 曾驿 周小康 侯志平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28-835,共8页
珠江口盆地H区块中新世珠江组碳酸盐储层研究存在两个棘手的问题,一是储层厚度薄,单层厚度在6-35m之间,普遍小于纵向分辨率四分一波长;二是储层非均质性强、相变快,受沉积相控制明显,但区内尚未开展区域碳酸盐岩沉积相研究,沉积... 珠江口盆地H区块中新世珠江组碳酸盐储层研究存在两个棘手的问题,一是储层厚度薄,单层厚度在6-35m之间,普遍小于纵向分辨率四分一波长;二是储层非均质性强、相变快,受沉积相控制明显,但区内尚未开展区域碳酸盐岩沉积相研究,沉积相类型及分布尚不清楚。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以地震相分析为辅助,利用测井、录井划分的单井沉积相,再结合以岩性和地震波阻抗之间建立的岩石物理关系标定叠前反演的弹性阻抗数据体,尝试在研究区进行地震沉积成像研究,识别并圈定有利储集相带的台缘礁、台内礁、台内滩体的范围,综合划分的有利储层在工区钻井上得到了良好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储层 地震沉积学 珠江组 珠江口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惠州地区A区块碳酸盐岩油气储层预测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其林 黄思静 +4 位作者 但志伟 肖为 曾驿 周小康 侯志平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9-155,共7页
珠江口盆地珠江组碳酸盐岩油藏在近年取得了勘探新突破,如LF15-1油藏的成功评价,极大地鼓舞了区域碳酸盐岩勘探。由于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强、分布复杂,受古地形、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叠合影响,储层评价困难。笔者在前人研究的碳酸盐岩... 珠江口盆地珠江组碳酸盐岩油藏在近年取得了勘探新突破,如LF15-1油藏的成功评价,极大地鼓舞了区域碳酸盐岩勘探。由于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强、分布复杂,受古地形、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叠合影响,储层评价困难。笔者在前人研究的碳酸盐岩地层速度和储层孔隙度呈线性关系成果的基础上,充分挖潜地震资料计算碳酸盐岩地层速度对研究区储层发育区进行宏观分析,结合叠前叠后联合相控反演进行碳酸盐岩储层精细刻画,在研究区评价出3个有利储层发育区,识别出有利储层Ⅰ区是一个规模超过12km2的岩性圈闭,为区域后续勘探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速度 波形聚类 相控反演 储层预测 珠江口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漏频傅里叶变换的数据规则化技术在海上三维拖缆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兴芝 李添才 +4 位作者 肖二莲 刘明珠 丘斌煌 侯志平 刘秀娟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5-28,共4页
受采集方式和环境的影响,海上三维拖缆地震资料采样不规则,覆盖次数不均匀,采用常规的面元均化处理技术容易导致振幅信息误差,最终影响偏移成像效果。提出了基于反漏频傅里叶变换的数据规则化技术处理流程,实现了地震数据规则化,该项技... 受采集方式和环境的影响,海上三维拖缆地震资料采样不规则,覆盖次数不均匀,采用常规的面元均化处理技术容易导致振幅信息误差,最终影响偏移成像效果。提出了基于反漏频傅里叶变换的数据规则化技术处理流程,实现了地震数据规则化,该项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南海QH油田地震数据中,有效地改善了数据品质,提高了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规则化 反漏频傅里叶变换 海上拖缆采集 地震资料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双曲线动校正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添才 谢玉洪 +2 位作者 李列 张宏兵 张兴岩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1-354,共4页
针对常规走时双曲线方程依据偏移距小于或等于反射界面深度的假设,以至于不适合长电缆的大偏移距和多覆盖次数采集方式的地震资料速度分析及时差动校正处理,提出了长排列非双曲线反射同相轴的动校正(NMO)方法,并且首次用于南海地震资料... 针对常规走时双曲线方程依据偏移距小于或等于反射界面深度的假设,以至于不适合长电缆的大偏移距和多覆盖次数采集方式的地震资料速度分析及时差动校正处理,提出了长排列非双曲线反射同相轴的动校正(NMO)方法,并且首次用于南海地震资料处理。该方法通过在常规时移双曲线方程引入2个NMO参数,即不均匀性参数s和各向异性参数η,使走时方程满足长电缆采集数据处理要求。模型试算及实际数据处理结果显示,大偏移距及陡倾角处的道集得到拉平,叠加后的剖面成像更清晰、信噪比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双曲线动校正技术 长排列非双曲线 同相轴 电缆数据采集 中深层地震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