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层气高效开发储层精细描述技术探索及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灵童 胡云亭 +2 位作者 姚为英 窦旭明 但玲玲 《煤炭技术》 CAS 2018年第9期90-92,共3页
我国的煤层气资源丰富,但因储层非均质性强,导致产量差异大。以鄂尔多斯盆地某煤层气区块为例,采用测井、岩心、模糊数学、三维地质建模、生产动态资料、数值模拟等手段,形成了多约束含气量三维预测技术、多手段煤体结构预测技术、以及... 我国的煤层气资源丰富,但因储层非均质性强,导致产量差异大。以鄂尔多斯盆地某煤层气区块为例,采用测井、岩心、模糊数学、三维地质建模、生产动态资料、数值模拟等手段,形成了多约束含气量三维预测技术、多手段煤体结构预测技术、以及动静结合有利区三维预测技术。这3项关键技术开展的煤储层精细描述有别于以往的分析方法 ,研究成果得到了动态验证,较好地刻画了储层非均质性,并为煤层气井位部署、分区配产提供了地质依据,为煤层气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有利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气量 煤体结构 有利区评价 高效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场发射扫描电镜技术表征芜湖地区二叠系页岩孔隙特征——以徽页1井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晨晨 李洋冰 +3 位作者 陈鑫 刘再振 李盼盼 王月胜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1-157,共7页
页岩储层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其孔隙特征,本文运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技术对芜湖地区二叠系徽页1井页岩孔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徽页1井中在有机质内部形成有机质孔,并常与生物硅或者黄铁矿伴生;残留粒间孔主要发育在石英和黄铁矿等... 页岩储层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其孔隙特征,本文运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技术对芜湖地区二叠系徽页1井页岩孔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徽页1井中在有机质内部形成有机质孔,并常与生物硅或者黄铁矿伴生;残留粒间孔主要发育在石英和黄铁矿等脆性较好、抗压实作用强的矿物晶体间;粒间溶蚀孔主要发育在白云石、长石等溶蚀性较强的矿物颗粒间,孔隙可被石膏、黏土等胶结物充填,减小了粒间溶蚀孔的发育程度;粒内孔主要发育在石英、云母、黄铁矿和黏土矿物等晶形比较好、晶体粗大的矿物集合体中;粒内溶蚀孔隙主要发育在石膏、长石和白云石等易溶矿物颗粒内,较强的溶蚀作用甚至可将整个颗粒溶蚀殆尽形成铸膜孔,后期也可被有机质等充填;微裂缝主要发育在脆性矿物晶体间、石膏晶体内和高岭石等黏土矿物颗粒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芜湖地区 页岩 孔隙 场发射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P油田高压注水解堵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白冰 吴广 +2 位作者 黄英 张浩 王佩文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6期56-58,95,共4页
渤海P油田部分压裂充填井生产数据未表现出无因次采油采液指数曲线特征,而是呈类似裸眼井的产液量递减趋势。针对此问题,研究分析了P油田的堵塞机理,提出高压注水解堵新措施。评价新措施的实施效果,分析主力层厚度占比、主力层压力、含... 渤海P油田部分压裂充填井生产数据未表现出无因次采油采液指数曲线特征,而是呈类似裸眼井的产液量递减趋势。针对此问题,研究分析了P油田的堵塞机理,提出高压注水解堵新措施。评价新措施的实施效果,分析主力层厚度占比、主力层压力、含水率、污染程度及注水压差等决定性因素,总结改善措施实施效果的方法及选井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油井 高压注水 油井解堵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田水驱开发效果模糊综合评价
4
作者 段宝江 姜康 +2 位作者 刘世界 宣涛 秦鹏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4-8,共5页
为了准确认识低渗透油田的开发规律、开发状况,运用模糊理论,针对采出程度比、综合递减率、含水上升率、采油速度、存水率、耗水率等6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系数,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开发效果进行综合... 为了准确认识低渗透油田的开发规律、开发状况,运用模糊理论,针对采出程度比、综合递减率、含水上升率、采油速度、存水率、耗水率等6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系数,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开发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克服了当前普遍采用的简单评价的局限性,既可方便地看出各指标因素的影响大小,指导进一步挖潜,又有利于横向对比,针对不同区块采取不同措施方案。以X油田试验区为例进行了分析,有效地指导后续开发工作,同样对其它同类型油藏提高采收率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水驱 模糊评价 权重 隶属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比德—三塘盆地煤层气井产出水离子动态及其对产能的指示 被引量:18
5
作者 郭晨 秦勇 韩冬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80-686,共7页
基于黔西比德—三塘盆地12口煤层气井产出水样品的常规离子测试,揭示该区产出水离子动态特征及其对产能与层间干扰的指示意义:基于R型聚类分析,对离子类别进行了分类并探讨了其意义;比德向斜Z-6,Z-7,Z-10井为压裂液污染井,Cl^-,Na^+,Br^... 基于黔西比德—三塘盆地12口煤层气井产出水样品的常规离子测试,揭示该区产出水离子动态特征及其对产能与层间干扰的指示意义:基于R型聚类分析,对离子类别进行了分类并探讨了其意义;比德向斜Z-6,Z-7,Z-10井为压裂液污染井,Cl^-,Na^+,Br^-浓度呈异常高特点;随排采的进行,K^+,Ca^(2+),Mg^(2+),Si4+等离子浓度呈增加趋势,SO_4^(2-)呈降低趋势,反映产出水封闭性增强;提取Cl^-+Na^+离子浓度作为判识合排井层间干扰程度与产能效果的典型指标,高产井介于833.18~1 768.26 mg/L,平均1 321.55 mg/L,低产井介于259.22~519.4 mg/L,平均380.72 mg/L,高产井产出水Cl^-+Na^+离子浓度显著高于低产井,阈值介于600~800 mg/L,揭示产出水封闭性越强,越有利于煤层气高产,初步建立了基于产出水Cl^-,Na^+离子浓度的多层合排井层间干扰判识模板。结合排采层位,上部含气系统与中、下部含气系统共采兼容性差,建议今后优先开发中、下部含气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比德—三塘盆地 产出水 离子动态 层间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钻孔煤心及地质构造规律查明煤体结构纵横向展布 被引量:5
6
作者 刘灵童 胡云亭 +2 位作者 王文升 张海锋 尹彦君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7-159,共3页
利用钻孔煤心观察,描述煤体形状、粒径及破碎程度,结合测井响应特征,进行综合定性分类,查明单井煤体结构纵向分布。利用地质构造规律预测煤体结构平面展布。以某气田为例,阐述了煤体结构识别方法及其分布规律,煤体结构在垂向上具有分异... 利用钻孔煤心观察,描述煤体形状、粒径及破碎程度,结合测井响应特征,进行综合定性分类,查明单井煤体结构纵向分布。利用地质构造规律预测煤体结构平面展布。以某气田为例,阐述了煤体结构识别方法及其分布规律,煤体结构在垂向上具有分异性,平面上具有分带性,为煤层气井选区和射孔、压裂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心形态 测井曲线 煤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心电位法测定煤层气井裂缝参数的尝试和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唐建信 张鑫 +1 位作者 宋鸿璐 陈韵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9-134,共6页
为了解决复杂地貌条件下,压裂裂缝方位等参数测试的生产难题,提出了通过偏心电位获取煤层气井压裂裂缝方位等参数的测量方法。在远离压裂井的某一平坦区域布置测网,通过实时测量压裂过程中由注入的高矿化度压裂液和岩石破裂所产生的低... 为了解决复杂地貌条件下,压裂裂缝方位等参数测试的生产难题,提出了通过偏心电位获取煤层气井压裂裂缝方位等参数的测量方法。在远离压裂井的某一平坦区域布置测网,通过实时测量压裂过程中由注入的高矿化度压裂液和岩石破裂所产生的低电位异常而引起的地面电位梯度变化来达到解释煤层气井压裂裂缝方位等参数的目的。应用该方法在贵州织金煤层气区块和四川盆地川东彭水页岩气区块现场测试28井次,成功率达100%;测得的压裂裂缝方位(北北西—南南东)与现代区域主应力场方向吻合。为评价压裂效果、求取压裂施工参数和制定上述区块整体开发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心电位法 测试原理 工作方法 压裂裂缝 主应力场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断块型扇三角洲前缘砂体接触关系及连通性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灵童 黎运秀 +2 位作者 尹彦君 但玲玲 张雨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10-14,共5页
以北部湾涠西南凹陷内某复杂断块油气田为例,通过高分辨率地层格架下的精细小层对比、砂体成因、断层两侧砂体对接关系的研究建立复杂断块砂体接触模式图版,结合动态分析、断层封堵性、物性,动静态结合的方法研究砂体连通性。断块→小... 以北部湾涠西南凹陷内某复杂断块油气田为例,通过高分辨率地层格架下的精细小层对比、砂体成因、断层两侧砂体对接关系的研究建立复杂断块砂体接触模式图版,结合动态分析、断层封堵性、物性,动静态结合的方法研究砂体连通性。断块→小层→成因→砂体接触关系→动态验证进行的逐一分析可以较好的研究储层的连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对比 接触关系 连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沁水盆地南部太原组泥岩裂缝发育特征及层厚控制下的裂隙介质逾渗规律探究
9
作者 付常青 刘成 《世界有色金属》 2017年第3期241-242,共2页
页岩气储层评价中,研究页岩厚度影响下的裂隙的发育特征对于了解页岩气的储运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沁水盆地南部太原组页岩裂隙的统计和研究基础之上,基于逾渗理论,结合页岩裂隙的发育规律,建立了页岩裂隙介质的逾渗模型。结果表明... 页岩气储层评价中,研究页岩厚度影响下的裂隙的发育特征对于了解页岩气的储运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沁水盆地南部太原组页岩裂隙的统计和研究基础之上,基于逾渗理论,结合页岩裂隙的发育规律,建立了页岩裂隙介质的逾渗模型。结果表明沁水盆地南部太原组页岩裂隙密度与页岩层厚之间呈负指数相关;太原组页岩逾渗概率受页岩层厚与页岩裂隙分形维数的控制。当页岩厚度小于临界厚度,裂隙分形维数大于临界分形维数时,页岩逾渗概率快速增大,发生逾渗转变。同时给出了页岩裂隙逾渗阈值的H-D临界曲线,揭示了页岩裂隙介质的逾渗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厚度 裂隙 分形 逾渗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地区上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优质储层形成机制 被引量:17
10
作者 王海燕 孙维昭 +2 位作者 张智 王月胜 刘再振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2-400,共9页
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恒速压汞等实验资料的基础上,对临兴地区上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储层致密成因及优质储层发育机制进行分析。该地区上石盒子组砂岩类型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砂岩储层物性整体差,储层以孔隙度小于10%、渗透率小于1 mD低... 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恒速压汞等实验资料的基础上,对临兴地区上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储层致密成因及优质储层发育机制进行分析。该地区上石盒子组砂岩类型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砂岩储层物性整体差,储层以孔隙度小于10%、渗透率小于1 mD低孔特-低渗储层为主,局部为中孔低-中渗储层。储层物性受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的双重影响,在沉积厚度大、沉积微相为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的砂体中,砂岩的储集物性好;早期压实作用和自生粘土矿物胶结作用是砂岩储层致密化的主要原因;绿泥石环边胶结对砂岩早期粒间孔隙起保护作用,长石颗粒强烈溶蚀形成的大量次生孔隙大大改善了砂岩的储层物性,是造成临兴地区上石盒子组盒2段、盒4段优质储层发育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溶蚀作用 优质储层 上石盒子组 临兴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M区块潜山上覆坡积岩发育控制因素及成因模式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月胜 刘玉明 +3 位作者 李洋冰 陈鑫 黄英 刘再振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1年第4期16-20,共5页
文中以渤海湾盆地M区块潜山油藏为例,建立坡积岩层的发育模式。M区块是一个潜山–披覆背斜构造,储层岩性主要为区域变质的花岗片麻岩,坡积岩层发育在变质岩潜山和沙三段之间。潜山上覆坡积岩层主要为砂岩及泥岩,进一步可划分为坡积砂岩... 文中以渤海湾盆地M区块潜山油藏为例,建立坡积岩层的发育模式。M区块是一个潜山–披覆背斜构造,储层岩性主要为区域变质的花岗片麻岩,坡积岩层发育在变质岩潜山和沙三段之间。潜山上覆坡积岩层主要为砂岩及泥岩,进一步可划分为坡积砂岩、坡积泥岩。坡积岩的形成控制因素包括构造因素及沉积因素。坡度太大不利于坡积岩的堆积,渤海湾的断裂活动促进了裂缝及节理的形成,并加剧了深部的淋滤作用,其为坡积岩的发育提供了基础物质。坡积物是一套近源堆积物,其分选、磨圆都很差,成分与基岩基本一致。坡积物的堆积过程中几乎没有水流作用,沿坡的重力分量是其主要的搬运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山油气藏 坡积岩 变质岩基底 重力作用 发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