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油田P36井浅层无封固套管段开窗侧钻技术
1
作者 朱培 和鹏飞 +2 位作者 侯冠中 江鹏 王瑞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1期202-205,共4页
渤海油田P36井侧钻前产液量极低,基本处于无产出状态,为充分利用该井井槽,提高平台总体产量,在该井槽布置一口调整井,根据轨迹设计需实施浅层开窗侧钻。该井设计开窗位置为500m,套管外无水泥封固,且初始井斜达到25.67°及... 渤海油田P36井侧钻前产液量极低,基本处于无产出状态,为充分利用该井井槽,提高平台总体产量,在该井槽布置一口调整井,根据轨迹设计需实施浅层开窗侧钻。该井设计开窗位置为500m,套管外无水泥封固,且初始井斜达到25.67°及全角变化率3.3°/30m左右,易造成提前出窗,窗口过小,套管毛刺多,起下钻遇阻等复杂情况。通过分析此位置开窗侧钻难点,优选开窗侧钻技术方案及应对措施,优化设计开窗参数,细化钻导眼及修窗作业方案等方法,形成一套针对套管外无水泥封固的开窗侧钻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 开窗侧钻 无水泥封固 狗腿度大 技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热采井耐高温井下安全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邹剑 韩晓冬 +2 位作者 王秋霞 张华 刘志龙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4-157,163,共5页
受关键工具耐高温、高压性能的限制,渤海油田海上稠油热采先导试验一直采用注采两趟管柱来进行注热和生产,且注热管柱未下入井下安全阀和封隔器等安全控制工具。为进一步降低安全风险,对海上油田热采井耐高温井下安全控制工艺技术进行... 受关键工具耐高温、高压性能的限制,渤海油田海上稠油热采先导试验一直采用注采两趟管柱来进行注热和生产,且注热管柱未下入井下安全阀和封隔器等安全控制工具。为进一步降低安全风险,对海上油田热采井耐高温井下安全控制工艺技术进行了技术攻关。通过耐高温材质优选、结构改进及高温实验评价等多种研究手段,研制了井下安全阀、耐高温封隔器、耐高温排气阀等关键工具,耐高温井下安全控制系统整体耐温为350℃,耐压为21 MPa。该技术为海上稠油规模化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热采 耐高温工具 安全控制 渤海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西伯利亚盆地北部沥青矿发育特征与资源潜力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红军 贺正军 +3 位作者 刘祚冬 刘泠杉 马锋 龙文达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9-148,共10页
沥青矿是一类重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东西伯利亚盆地赋存丰富的沥青矿资源,尚未开采,为了对这一巨大资源未来可利用性做出明确判断,在充分调研各类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剖析了盆地北部阿纳巴尔古隆起区沥青矿分布的层段、岩性、物性及含油... 沥青矿是一类重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东西伯利亚盆地赋存丰富的沥青矿资源,尚未开采,为了对这一巨大资源未来可利用性做出明确判断,在充分调研各类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剖析了盆地北部阿纳巴尔古隆起区沥青矿分布的层段、岩性、物性及含油率等关键地质特征,并对未来有利目标区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东西伯利亚盆地沥青矿分布在里菲系-上二叠统地层中,岩性复杂,含油率变化大;在埋藏较深、紧邻生油层、物性较好的岩层段中天然沥青较为丰富,含油率高,可动用性高,具备很好的开采价值;盆地北部沥青矿可采资源量达63×10^8 t,可优选出4个有利目标区,对比可采地质条件与资源潜力规模,最北端的奥列尼奥克沥青聚集带是未来非常规资源开发利用的首选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油气 东西伯利亚盆地 阿纳巴尔隆起 沥青矿 可采资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钻柱系统的振动与调控特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马苏南 易先中 +4 位作者 周元华 张华 何璟彬 王宴滨 马西旗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0-28,共9页
黏滑振动严重影响钻柱系统的寿命,延长钻井周期,危及工作人员的安全。针对在钻井工程中由线性扭矩负载和摩阻负载共同作用引发的黏滑振动问题,从影响参数着手分析黏滑振动的抑制规律。首先根据钻柱系统二自由度集中质量模型,考虑钻头与... 黏滑振动严重影响钻柱系统的寿命,延长钻井周期,危及工作人员的安全。针对在钻井工程中由线性扭矩负载和摩阻负载共同作用引发的黏滑振动问题,从影响参数着手分析黏滑振动的抑制规律。首先根据钻柱系统二自由度集中质量模型,考虑钻头与地层间相互作用,建立钻柱系统运动微分方程;然后根据运动微分方程,结合Simulink计算框图,讨论了扭矩、转速、钻头摩阻扭矩以及刚度系数对钻柱黏滑振动特性的影响;最后设计试验平台,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针对转速、钻柱与井壁间的摩擦阻力(钻头扭矩)、钻柱刚度系数(钻柱长度)对黏滑振动的影响展开试验,进一步验证理论研究和计算机模拟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转速、钻柱与井壁间的摩擦阻力(钻头扭矩)和钻柱刚度系数(钻柱长度)为黏滑振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增大顶驱转盘转速、增加钻柱刚度系数、减小钻头摩阻扭矩,可以抑制黏滑振动现象。研究结果对抑制钻柱黏滑振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钻柱系统 黏滑振动 抑制规律 运动微分方程 MATLAB数值模拟 试验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热采井高效注汽及监测工艺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韩晓冬 邹剑 +3 位作者 唐晓旭 王秋霞 刘海英 钟立国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9-174,共6页
渤海油田采用现有热采注汽管柱注汽时井底蒸汽干度低,达不到方案设计要求,同时注汽管柱自身无长效测试功能。为进一步提升海上油田注汽工艺管柱性能,开展了高效注汽及监测工艺管柱研究。通过模拟计算,明确了影响注汽管柱隔热效果的影响... 渤海油田采用现有热采注汽管柱注汽时井底蒸汽干度低,达不到方案设计要求,同时注汽管柱自身无长效测试功能。为进一步提升海上油田注汽工艺管柱性能,开展了高效注汽及监测工艺管柱研究。通过模拟计算,明确了影响注汽管柱隔热效果的影响因素,研制了气凝胶隔热管+隔热接箍组合管柱,提升了注汽效果;以高温光纤测试技术为基础,结合海上热采井特点和测试需求,优化设计了长效测试工艺。现场试验表明,高温光纤测试工艺首次成功实现了海上热采井全井筒长效测试,可满足海上热采井长效测试技术需求;通过高温监测数据进行拟合计算,应用高效注汽工艺后,井底干度可达0. 50以上,注汽效果大幅提升。配套形成的高效注汽及监测工艺管柱将进一步提高海上稠油规模化热采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采 注汽管柱 隔热效果 稠油 海上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亚胺改性碳纳米管对溶液中甲基橙的吸附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娈娈 高和军 +4 位作者 廖运文 阚涛涛 帅超 王文芳 李宇飞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3-86,共4页
由于羧基化碳纳米管孔径结构和表面性质在制备过程中具有广泛的可调控性,通过聚乙烯亚胺(PEI)对其进行化学改性和表面修饰。系统地研究了改性碳纳米管(PEI-CNT/COOH)与污染物吸附特性之间的关系。实验证实PEI-CNT/COOH对甲基橙的吸附符... 由于羧基化碳纳米管孔径结构和表面性质在制备过程中具有广泛的可调控性,通过聚乙烯亚胺(PEI)对其进行化学改性和表面修饰。系统地研究了改性碳纳米管(PEI-CNT/COOH)与污染物吸附特性之间的关系。实验证实PEI-CNT/COOH对甲基橙的吸附符合假二阶方程与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通过研究热力学参数证实PEICNT/COOH对甲基橙的吸附是一个自发放热过程。25℃下,PEI-CNT/COOH对甲基橙的吸附量为1 218.8 mg/g,远远高于未改性CNT/COOH对甲基橙的吸附量(466.6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 羧基碳纳米管 甲基橙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直旋射流参数敏感性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启龙 田守嶒 +2 位作者 陈立强 李进 刘海龙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3-72,共10页
超临界CO_(2)直旋射流综合了超临界CO_(2)流体破岩门限压力低、直射流能量汇聚能力强以及旋转射流受效面积大等优势,是高效开发非常规油气资源射孔作业的新方法。通过自主设计研发的超临界CO_(2)射流破岩系统和直旋混合射流喷嘴,基于灰... 超临界CO_(2)直旋射流综合了超临界CO_(2)流体破岩门限压力低、直射流能量汇聚能力强以及旋转射流受效面积大等优势,是高效开发非常规油气资源射孔作业的新方法。通过自主设计研发的超临界CO_(2)射流破岩系统和直旋混合射流喷嘴,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射流参数和喷嘴结构参数对破岩效果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破岩深度的最优敏感性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射流压力、混合腔长度、叶轮中心孔直径、叶轮长度、喷射距离,随着射流压力逐渐增大破岩深度逐渐增大;随着混合腔长度的增大,破岩深度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破岩孔径的最优敏感性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射流压力、叶轮中心孔直径、混合腔长度、叶轮长度、喷射距离,随着射流压力的增大,破岩直径的增大趋势逐渐减小,叶轮中心孔直径的增大会导致射流破岩直径的逐渐减小。研究结果应用到超临界CO_(2)直旋混合射流参数的设计中,满足了现场作业中对非常规天然气储层保护性开采的高要求,实现了科学、绿色开发非常规油气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法 岩石冲击 超临界CO_(2) 直旋混合射流 破岩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某大位移井钻具断裂原因分析与建议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兴 李乾 +2 位作者 雷磊 赵志付 冯文辉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58-162,共5页
对东海某大位移井钻杆本体断口进行室内检验分析。结合该井实际作业情况,对钻柱进行力学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钻杆材质符合有关标准规定,钻杆断裂属于疲劳过载断裂。揭示出井壁失稳造成局部严重“狗腿”是导致钻具疲劳失效的重要... 对东海某大位移井钻杆本体断口进行室内检验分析。结合该井实际作业情况,对钻柱进行力学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钻杆材质符合有关标准规定,钻杆断裂属于疲劳过载断裂。揭示出井壁失稳造成局部严重“狗腿”是导致钻具疲劳失效的重要因素。给出大位移井钻井设计与钻具使用管理方面的相关建议,可有效指导后续大位移井钻井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位移井 钻具断裂 室内检验 力学分析 严重狗腿 疲劳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