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卡塔尔古生界碎屑岩层系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
被引量:6
1
作者
饶勇
杜向东
于水
黄兴文
孙鹏超
机构
中海油研究总院海外评价中心
出处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4-94,共11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非洲
中东重点勘探区油气地质评价及关键技术研究"(2011ZX05030-003)
文摘
阿拉伯板块构造—沉积演化为卡塔尔古生界油气聚集成藏提供了有利的石油地质条件。分析认为,卡塔尔在志留系底部发育一套优质的烃源岩(笔石热页岩),发育两套有利的碎屑岩储盖组合,储层以河流—三角洲相砂岩为主,埋深普遍大于3600m,总体较为致密,以中—低孔、低渗为主,但在局部仍可能发育储层物性较好的"甜点",具备较好的产能特性。古生界圈闭类型主要有背斜、断背斜、地层上倾尖灭岩性圈闭和与不整合相关的地层圈闭,具有3种油气成藏模式,以下生上储垂向断裂输导运聚成藏模式为主。海西构造挤压和盐流活动隆升作用对古生界的圈闭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圈闭的主要形成时期为晚二叠世—晚三叠世,早于志留系烃源岩大量生排烃期,成藏条件匹配关系优越。卡塔尔碎屑岩层系勘探具有优越的烃源岩物质基础、有利的储盖组合、有利的构造圈闭聚集区和优越的油气成藏条件,且勘探程度极低,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主要的有利勘探潜力区为卡塔尔隆起的侧翼和东部的南海湾盐盆区。
关键词
阿拉伯板块
古生界
卡塔尔
碎屑岩层系
储盖组合
成藏条件
勘探潜力
Keywords
t: Arabian Plate,Paleozoic,Qatar,clastic rock stratum series,reservoir-cap assemblage,conditions for accumulations,exploration potential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题名 北大西洋段演化特征和海相烃源岩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卢景美
李爱山
赵阳
毛婉慧
严杰
王伟
机构
中 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海油研究总院海外评价中心
出处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4年第4期80-88,共9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陆边缘盆地类比与油气成藏规律研究"(2011ZX05030001)部分研究成果
文摘
北大西洋段构造演化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二叠纪陆内裂谷阶段、三叠纪—侏罗纪同裂谷和热沉降阶段、白垩纪至今被动陆缘阶段。被动陆缘阶段包括两个演化分支,"西支"代表格陵兰板块和北美板块拉开形成的巴芬湾盆地和西格陵兰盆地,"东支"为格陵兰极块和欧洲板块拉开而发育的法罗设得兰、挪威陆架盆地和东格陵兰盆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是北大西洋段沉积盆地的重要成烃期,发育过渡期局限海相烃源岩、裂谷期局限海相烃源岩和被动陆缘期开阔海相烃源岩3种类型的烃源岩,其中局限海相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生烃潜力大。依据烃源岩发育特征、平面分布并结合盆地的勘探程度等因素,综合分析指出了勘探潜力大的盆地是挪威陆架盆地和法罗设得兰盆地,有较大远景资源规模的是东格陵兰盆地。
关键词
北大西洋段
构造演化
局限海环境烃源岩
东格陵兰盆地
Keywords
North Atlantic, tectonic evolution, restricted marine source rock, East Greenland Basin
分类号
TE1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题名 巴西桑托斯盆地盐下大发现及其勘探意义
被引量:48
3
作者
刘深艳
胡孝林
李进波
机构
中海油研究总院海外评价中心
出处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1年第4期74-81,5,共8页
文摘
2007—2008年间,巴西石油公司在巴西桑托斯深水盆地盐下层序接连发现了3个超大型油气田,使得该区盐下领域成为新的勘探热点。分析了桑托斯盆地的构造演化与沉积充填特征、基本石油地质条件,以及盐下油气成藏特征,指出巴西坎波斯盆地、大西洋彼岸的西非宽扎盆地、下刚果盆地的盐下层系,与桑托斯盆地盐下层系在沉积时期属同一盆地,并经历了相似的盐后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的构造演化。通过类比研究,认为这些盆地与桑托斯盆地盐下层系具有相似的石油地质条件与成藏特征,其盐下层系勘探前景十分广阔,应是未来重要的油气战略区。
关键词
桑托斯盆地
盐下层系
超大型油气田
坎波斯盆地
宽扎盆地
下刚果盆地
勘探前景
油气战略区
Keywords
Santos Basin
subsalt series of strata
super giant oil and gas field
Campos Basin
Kwanza Basin
Lower Congo Basin
exploration prospect
strategic oil/gas zone
分类号
TE11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题名 “源热共控”新西兰南大盆地生烃潜力
被引量:1
4
作者
金莉
杨松岭
柯岭
骆宗强
孙翠娟
机构
中海油研究总院海外评价中心
出处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6-72,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陆边缘盆地类比与油气成藏规律研究"(编号:2011ZX05030001)资助
文摘
新西兰南大盆地(Great South Basin)经历了裂谷期、拗陷期及大陆边缘期三个构造演化阶段,并发育了三套烃源岩,分别为裂谷期的上白垩统Hoiho群煤系烃源岩(为主要烃源岩)、拗陷期的上白垩统—古新统Taratu组海岸平原相煤系烃源岩和Wickliffe组海相泥岩烃源岩。源热耦合分析发现,裂谷期Hoiho群湖沼相煤系烃源岩埋藏深,有机质丰度高,热演化程度高,有效烃源岩体积大,生气潜力也大;Taratu组海岸平原相煤系烃源岩也是有效烃源岩。认为中央坳陷烃源岩发育,油气潜力大。
关键词
新西兰
南大盆地
烃源岩
生烃潜力
源热共控论
Keywords
Source rock
Hydrocarbon potential
Co-control of source and heat
Great South Basin
New Zealand
分类号
TE121.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