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弯曲井段套管抗挤强度理论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
17
1
作者
贾宗文
刘书杰
+2 位作者
耿亚楠
王名春
姬丙寅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0-105,共6页
为保证弯曲井段的套管抗挤强度满足作业要求,建立了弯曲载荷状态下的套管受力理论模型,结合ANSYS有限元模拟,研究了同规格套管的抗挤强度与井眼曲率之间的关系;同时建立了室内弯曲套管抗挤试验平台,进行了不同曲率下的套管抗挤试验。研...
为保证弯曲井段的套管抗挤强度满足作业要求,建立了弯曲载荷状态下的套管受力理论模型,结合ANSYS有限元模拟,研究了同规格套管的抗挤强度与井眼曲率之间的关系;同时建立了室内弯曲套管抗挤试验平台,进行了不同曲率下的套管抗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抗挤强度与曲率服从良好的二次函数下降关系,在现场常用曲率范围内呈现线性下降趋势,当曲率继续增加,抗挤强度下降趋势越来越快,二次下降趋势明显;在钢级和尺寸相同条件下,套管壁厚越薄,抗挤强度受弯曲率影响越小,下降趋势越平缓;在每30 m井段曲率0°~7°范围内,有限元模拟、试验测试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近,有限元模拟的最大误差为5. 57%,试验测试的误差最大为2. 91%。研究成果可为套管在弯曲井段的抗挤强度设计提供理论及试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率
套管
抗挤强度
径厚比
有限元模型
试验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水水下井口系统疲劳监测损伤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
7
2
作者
王金龙
许亮斌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3-60,共8页
水下井口系统在钻完井和修井等连接作业过程中,受到波浪和海流引起的隔水管振动、平台运动以及作业性动载荷等传递而来的循环载荷作用,这些循环载荷使水下井口产生循环弯矩,导致水下井口疲劳损伤不断累积。为了促进深水水下井口系统技...
水下井口系统在钻完井和修井等连接作业过程中,受到波浪和海流引起的隔水管振动、平台运动以及作业性动载荷等传递而来的循环载荷作用,这些循环载荷使水下井口产生循环弯矩,导致水下井口疲劳损伤不断累积。为了促进深水水下井口系统技术进步,提高水下井口系统的安全利用水平,总结了深水水下井口系统特点,调研了水下井口在南海的应用现状和前景;分析了水下井口在损伤预测、疲劳监测、多源监测数据融合处理等疲劳损伤评估研究中的进展;总结了水下井口疲劳损伤评估研究难点,最后提出了水下井口疲劳损伤评估技术的发展方向及研究建议。水下井口疲劳损伤评估研究难点是水下井口疲劳监测水池试验待开展、缺乏多源监测数据融合的水下井口修正有限元模型。所得结论可为水下井口系统技术发展及深海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钻井
水下井口系统
疲劳监测
损伤评估
多源监测
数据融合
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考虑磨损的弯曲套管抗挤强度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
11
3
作者
贾宗文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共7页
为避免异常高压造斜井段套管挤毁和变形等复杂情况,针对该井段套管抗挤强度开展了研究,建立了弯曲套管抗挤受力模型及套管磨损量化理论模型,研究了套管抗挤强度随井眼曲率、轴向载荷及磨损深度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套管抗挤强度随...
为避免异常高压造斜井段套管挤毁和变形等复杂情况,针对该井段套管抗挤强度开展了研究,建立了弯曲套管抗挤受力模型及套管磨损量化理论模型,研究了套管抗挤强度随井眼曲率、轴向载荷及磨损深度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套管抗挤强度随井眼曲率、轴向载荷的增加逐渐下降,且服从良好的二次函数关系;综合考虑轴向载荷及弯曲作用下,套管抗挤强与磨损深度服从良好的线性下降关系。针对目标井所用的244. 5 mm技术套管,在设计的每100 m井段10°造斜率下校核了不同磅级与不同钢级下的套管抗挤强度,推荐了满足强度要求的套管规格。综合考虑轴向载荷及磨损,在设计的10°造斜率下,计算得到剩余套管抗挤强度最低为54. 106 MPa,较套管API名义抗挤强度降低约7. 194 MPa,降幅11. 74%,剩余抗挤安全系数为1. 312(>1. 125),满足标准设计要求,同时计算了推荐套管所能承受的最大曲率范围。指出弯曲载荷下的套管抗挤强度受弯曲率及磨损深度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对于造斜井段的套管抗挤强度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高压
造斜井段
弯曲套管
抗挤强度
井眼曲率
轴向载荷
磨损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水钻井隔水管极端环境下悬挂响应特征验证分析
4
作者
王金龙
陈景皓
+1 位作者
盛磊祥
王名春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105,共5页
本文基于数值模拟,对深水钻井隔水管极端环境下的悬挂响应特征进行了验证分析,探究了各因素对深水钻井隔水管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悬挂长度对深水钻井隔水管的应力影响较小;悬挂模式对深水钻井隔水管应力状态影响较大,硬悬挂模式...
本文基于数值模拟,对深水钻井隔水管极端环境下的悬挂响应特征进行了验证分析,探究了各因素对深水钻井隔水管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悬挂长度对深水钻井隔水管的应力影响较小;悬挂模式对深水钻井隔水管应力状态影响较大,硬悬挂模式下深水钻井隔水管的应力水平明显高于软悬挂模式;水动力系数对深水钻井隔水管的应力有一定影响,对其疲劳的影响程度很小。本文的研究工作对深水钻井隔水管的安全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钻井隔水管
悬挂模式
水动力系数
极端环境
响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上油气井套管拔桩工具能力分析及试验验证
5
作者
贾宗文
刘兆年
+1 位作者
邓贺
徐鸿飞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0-85,共6页
为实现海上油气井侧钻和弃置等作业中套管的经济、高效回收,突破平台修井设施拔桩载荷能力限制,研制了一种基于液压驱动的套管拔桩工具。通过理论分析与模拟试验对拔桩工具能力进行了研究,计算了工具的理论拔桩能力,建立了水泥胶结状态...
为实现海上油气井侧钻和弃置等作业中套管的经济、高效回收,突破平台修井设施拔桩载荷能力限制,研制了一种基于液压驱动的套管拔桩工具。通过理论分析与模拟试验对拔桩工具能力进行了研究,计算了工具的理论拔桩能力,建立了水泥胶结状态下可拔出套管长度与拔桩力、水泥胶结强度、待拔桩套管外径及套管自重等的关系模型,并开展了套管拔桩全尺寸模拟试验,验证了工具的拔桩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液压缸20 MPa额定工作压力下,工具可产生3025.5 kN的拔桩力;以常用的ø244.5 mm胶结套管为例,额定工作压力下的理论可拔出长度为2.772 m;室内全尺寸模拟试验条件下,拔出同样长度水泥胶结的同尺寸套管,理论计算结果与全尺寸拔桩模拟试验结果误差仅为7.13%,符合性良好。理论分析及全尺寸模拟试验验证了液压拔桩工具的可行性,所得结果可为工具现场应用提供理论及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气井
套管回收
液压拔桩工具
拔桩力
胶结强度
全尺寸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修井隔水管系统反冲控制
被引量:
1
6
作者
王金龙
王聚
+4 位作者
李嘉慧
刘秀全
盛磊祥
谢仁军
李彦伟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9-66,共8页
修井隔水管系统是修井作业的关键装备,修井隔水管系统紧急解脱后的反冲过程极易发生事故。为解决修井隔水管系统反冲控制问题,降低反冲过程中发生风险的可能,基于模糊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修井隔水管系统反冲控制方法。基于液压动力学建...
修井隔水管系统是修井作业的关键装备,修井隔水管系统紧急解脱后的反冲过程极易发生事故。为解决修井隔水管系统反冲控制问题,降低反冲过程中发生风险的可能,基于模糊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修井隔水管系统反冲控制方法。基于液压动力学建立了分体式张紧系统模型,采用集中质量法将修井隔水管柱离散成弹簧-质量-阻尼单元,建立了修井隔水管系统动力学模型。根据模糊控制理论并结合修井隔水管系统反冲控制规律,设计了模糊控制器,采用Matlab/Simulink开发修井隔水管系统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模糊控制能较好地实现修井隔水管系统反冲过程控制,相比于无控制器和PID控制,模糊控制下的反冲过程修井隔水管系统的轴向位移波峰值更低,波谷值更高,所设计的模糊控制器在不同张力比和平台运动幅值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井隔水管
动力学模型
反冲控制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深度学习的水下井口弯曲应力预测方法
被引量:
2
7
作者
王金龙
李凡鹏
+3 位作者
胡鹏基
刘兆伟
刘秀全
盛磊祥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4-72,共9页
水下井口系统是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装备,为保证其在钻完井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水下井口系统的疲劳状态监测成为保障安全的重要手段,水下井口的弯曲应力预测是基于监测数据疲劳损伤评估的重要内容。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水...
水下井口系统是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装备,为保证其在钻完井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水下井口系统的疲劳状态监测成为保障安全的重要手段,水下井口的弯曲应力预测是基于监测数据疲劳损伤评估的重要内容。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水下井口系统弯曲应力预测方法,该方法使用防喷器处的加速度监测数据预测水下井口系统的弯曲应力。根据设计海况矩阵进行隔水管-水下井口系统动力响应分析,以分析得到的时序数据为基础,利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建立水下井口系统弯曲应力预测模型,最后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水下井口系统弯曲应力预测模型得到的预测值准确度较高,相对误差低于0.2%,决定系数大于0.999。该弯曲应力预测方法可为水下井口疲劳损伤评估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井口
深度学习
长短期记忆网络
疲劳监测
弯曲应力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套管液压举升工具的研制及应用
8
作者
贾宗文
范白涛
+2 位作者
刘兆年
徐鸿飞
邓贺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1-58,共8页
针对传统井筒准备工作存在的不足,研制了套管液压举升工具,并设计了套管回收工艺。通过理论分析,计算了工具的举升能力,校核了液压增力缸、锚定机构和活塞拉杆等部件在工作状态下的强度,研究了锚定机构对套管内壁的应力影响,并对工具不...
针对传统井筒准备工作存在的不足,研制了套管液压举升工具,并设计了套管回收工艺。通过理论分析,计算了工具的举升能力,校核了液压增力缸、锚定机构和活塞拉杆等部件在工作状态下的强度,研究了锚定机构对套管内壁的应力影响,并对工具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了理论及工艺研究,同时在渤海油田对工具进行了现场应用。研究及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套管液压举升工具具备3000 kN以上的举升能力,工具各部件可承受举升作业产生的应力载荷,且不会对套管内壁造成损伤;工具可适用于内层套管回收、隔水导管及多层套管回收等多种应用场景,当回收内层套管时,工具可回收2.7~13.0 m长度的胶结套管(以常用的?244.48 mm套管为例),当回收泥线以下多层套管时,可回收20.0 m以上的不同形式的导管/套管组合;割刀+套管捞矛+套管液压举升工具的组合钻具可节省2趟起下钻,较常规套铣回收工艺工期节省约71.3%。所得结论可为该工具的海上大规模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筒准备
套管回收
液压举升
多层套管
锚定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弯曲井段套管抗挤强度理论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
17
1
作者
贾宗文
刘书杰
耿亚楠
王名春
姬丙寅
机构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钻采研究院
西安三维应力工程技术
有限
公司
出处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0-105,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海外重点油气田开发钻采关键技术"(2017ZX05032-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深水高温高压井钻采过程中密闭环空压力预测和套管柱力学研究"(51504284)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综合科研项目"米桑油田ASMARI层水平井基本设计及盐下水平井钻井关键技术研究"(2017OT-ZC05)
文摘
为保证弯曲井段的套管抗挤强度满足作业要求,建立了弯曲载荷状态下的套管受力理论模型,结合ANSYS有限元模拟,研究了同规格套管的抗挤强度与井眼曲率之间的关系;同时建立了室内弯曲套管抗挤试验平台,进行了不同曲率下的套管抗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抗挤强度与曲率服从良好的二次函数下降关系,在现场常用曲率范围内呈现线性下降趋势,当曲率继续增加,抗挤强度下降趋势越来越快,二次下降趋势明显;在钢级和尺寸相同条件下,套管壁厚越薄,抗挤强度受弯曲率影响越小,下降趋势越平缓;在每30 m井段曲率0°~7°范围内,有限元模拟、试验测试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近,有限元模拟的最大误差为5. 57%,试验测试的误差最大为2. 91%。研究成果可为套管在弯曲井段的抗挤强度设计提供理论及试验参考。
关键词
弯曲率
套管
抗挤强度
径厚比
有限元模型
试验平台
Keywords
curving rate
casing
collapse strength
diameter-thickness ratio
finite element model
test platform
分类号
TE92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水水下井口系统疲劳监测损伤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
7
2
作者
王金龙
许亮斌
机构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钻采研究院
出处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3-60,共8页
基金
国家能源深水油气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022年自主前瞻基础研究课题“基于传递函数法的水下井口钻井工况疲劳损伤评估方法研究”(2022-KJYFPT-SHSH)
中国海油科技项目“深水轻型、中型修井系统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YXKY-ZX042020)。
文摘
水下井口系统在钻完井和修井等连接作业过程中,受到波浪和海流引起的隔水管振动、平台运动以及作业性动载荷等传递而来的循环载荷作用,这些循环载荷使水下井口产生循环弯矩,导致水下井口疲劳损伤不断累积。为了促进深水水下井口系统技术进步,提高水下井口系统的安全利用水平,总结了深水水下井口系统特点,调研了水下井口在南海的应用现状和前景;分析了水下井口在损伤预测、疲劳监测、多源监测数据融合处理等疲劳损伤评估研究中的进展;总结了水下井口疲劳损伤评估研究难点,最后提出了水下井口疲劳损伤评估技术的发展方向及研究建议。水下井口疲劳损伤评估研究难点是水下井口疲劳监测水池试验待开展、缺乏多源监测数据融合的水下井口修正有限元模型。所得结论可为水下井口系统技术发展及深海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深水钻井
水下井口系统
疲劳监测
损伤评估
多源监测
数据融合
传递函数
Keywords
deepwater drilling
subsea wellhead
fatigue monitoring
damage assessment
multi-source monitoring
data fusion
transfer function
分类号
TE95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磨损的弯曲套管抗挤强度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
11
3
作者
贾宗文
机构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钻采研究院
中海
油
研究总院
有限责任公司
海洋石
油
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海外重点油气田开发钻采关键技术”(2017ZX05032-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深水高温高压井钻采过程中密闭环空压力预测和套管柱力学研究”(51504284)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深水海底井口-隔水管-平台动力学耦合机理与安全控制”(2015CB251203).
文摘
为避免异常高压造斜井段套管挤毁和变形等复杂情况,针对该井段套管抗挤强度开展了研究,建立了弯曲套管抗挤受力模型及套管磨损量化理论模型,研究了套管抗挤强度随井眼曲率、轴向载荷及磨损深度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套管抗挤强度随井眼曲率、轴向载荷的增加逐渐下降,且服从良好的二次函数关系;综合考虑轴向载荷及弯曲作用下,套管抗挤强与磨损深度服从良好的线性下降关系。针对目标井所用的244. 5 mm技术套管,在设计的每100 m井段10°造斜率下校核了不同磅级与不同钢级下的套管抗挤强度,推荐了满足强度要求的套管规格。综合考虑轴向载荷及磨损,在设计的10°造斜率下,计算得到剩余套管抗挤强度最低为54. 106 MPa,较套管API名义抗挤强度降低约7. 194 MPa,降幅11. 74%,剩余抗挤安全系数为1. 312(>1. 125),满足标准设计要求,同时计算了推荐套管所能承受的最大曲率范围。指出弯曲载荷下的套管抗挤强度受弯曲率及磨损深度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对于造斜井段的套管抗挤强度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异常高压
造斜井段
弯曲套管
抗挤强度
井眼曲率
轴向载荷
磨损深度
Keywords
abnormal high pressure
inclined well section
curved casing
collapse strength
wellbore curvature
axial load
wear depth
分类号
TE92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水钻井隔水管极端环境下悬挂响应特征验证分析
4
作者
王金龙
陈景皓
盛磊祥
王名春
机构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钻采研究院
北京石
油
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105,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22YFC2806501-4)。
文摘
本文基于数值模拟,对深水钻井隔水管极端环境下的悬挂响应特征进行了验证分析,探究了各因素对深水钻井隔水管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悬挂长度对深水钻井隔水管的应力影响较小;悬挂模式对深水钻井隔水管应力状态影响较大,硬悬挂模式下深水钻井隔水管的应力水平明显高于软悬挂模式;水动力系数对深水钻井隔水管的应力有一定影响,对其疲劳的影响程度很小。本文的研究工作对深水钻井隔水管的安全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深水钻井隔水管
悬挂模式
水动力系数
极端环境
响应特性
Keywords
deepwater drilling riser
hang-off mode
hydrodynamic coefficients
extreme environment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U661.32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上油气井套管拔桩工具能力分析及试验验证
5
作者
贾宗文
刘兆年
邓贺
徐鸿飞
机构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钻采研究院
中海
油
能源发展股份
有限
公司
工程技术分
公司
出处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0-85,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海上试验及工程应用示范总体方案优化设计”(2017YFC0804509-001)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综合科研项目“渤海在生产油气田增产稳产钻完井技术研究”(YXKY-2019-TJ-04)。
文摘
为实现海上油气井侧钻和弃置等作业中套管的经济、高效回收,突破平台修井设施拔桩载荷能力限制,研制了一种基于液压驱动的套管拔桩工具。通过理论分析与模拟试验对拔桩工具能力进行了研究,计算了工具的理论拔桩能力,建立了水泥胶结状态下可拔出套管长度与拔桩力、水泥胶结强度、待拔桩套管外径及套管自重等的关系模型,并开展了套管拔桩全尺寸模拟试验,验证了工具的拔桩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液压缸20 MPa额定工作压力下,工具可产生3025.5 kN的拔桩力;以常用的ø244.5 mm胶结套管为例,额定工作压力下的理论可拔出长度为2.772 m;室内全尺寸模拟试验条件下,拔出同样长度水泥胶结的同尺寸套管,理论计算结果与全尺寸拔桩模拟试验结果误差仅为7.13%,符合性良好。理论分析及全尺寸模拟试验验证了液压拔桩工具的可行性,所得结果可为工具现场应用提供理论及试验依据。
关键词
海上油气井
套管回收
液压拔桩工具
拔桩力
胶结强度
全尺寸试验
Keywords
offshore oil and gas wells
casing recovery
hydraulic casing pulling tool
pull-out force
cementation strength
full-scale experiment
分类号
TE95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修井隔水管系统反冲控制
被引量:
1
6
作者
王金龙
王聚
李嘉慧
刘秀全
盛磊祥
谢仁军
李彦伟
机构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钻采研究院
中国石
油
大学(华东)海洋
油
气装备与安全技术
研究
中心
出处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9-66,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超深水钻井隔水管系统作业安全保障技术研究”(2022YFC2806501-4)
国家能源深水油气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023年自主前瞻基础研究课题“深水修井隔水管反冲动力学特性及控制研究”(2023-SSGC-ZZQZ)。
文摘
修井隔水管系统是修井作业的关键装备,修井隔水管系统紧急解脱后的反冲过程极易发生事故。为解决修井隔水管系统反冲控制问题,降低反冲过程中发生风险的可能,基于模糊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修井隔水管系统反冲控制方法。基于液压动力学建立了分体式张紧系统模型,采用集中质量法将修井隔水管柱离散成弹簧-质量-阻尼单元,建立了修井隔水管系统动力学模型。根据模糊控制理论并结合修井隔水管系统反冲控制规律,设计了模糊控制器,采用Matlab/Simulink开发修井隔水管系统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模糊控制能较好地实现修井隔水管系统反冲过程控制,相比于无控制器和PID控制,模糊控制下的反冲过程修井隔水管系统的轴向位移波峰值更低,波谷值更高,所设计的模糊控制器在不同张力比和平台运动幅值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关键词
修井隔水管
动力学模型
反冲控制
模糊控制
Keywords
workover riser
dynamic model
recoil control
fuzzy control
分类号
TE95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深度学习的水下井口弯曲应力预测方法
被引量:
2
7
作者
王金龙
李凡鹏
胡鹏基
刘兆伟
刘秀全
盛磊祥
机构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钻采研究院
中国石
油
大学(华东)海洋
油
气装备与安全技术
研究
中心
出处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4-72,共9页
基金
国家能源深水油气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022年自主前瞻基础研究课题“基于传递函数法的水下井口钻井工况疲劳损伤评估方法研究”(2022-KJYFPT-SHSH)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深水平台国产化装备安全保障关键技术”(CNOOC-KJ GJHXJSGG YF 2022-01)。
文摘
水下井口系统是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装备,为保证其在钻完井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水下井口系统的疲劳状态监测成为保障安全的重要手段,水下井口的弯曲应力预测是基于监测数据疲劳损伤评估的重要内容。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水下井口系统弯曲应力预测方法,该方法使用防喷器处的加速度监测数据预测水下井口系统的弯曲应力。根据设计海况矩阵进行隔水管-水下井口系统动力响应分析,以分析得到的时序数据为基础,利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建立水下井口系统弯曲应力预测模型,最后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水下井口系统弯曲应力预测模型得到的预测值准确度较高,相对误差低于0.2%,决定系数大于0.999。该弯曲应力预测方法可为水下井口疲劳损伤评估提供支撑。
关键词
水下井口
深度学习
长短期记忆网络
疲劳监测
弯曲应力预测
Keywords
subsea wellhead
deep learning
long and short term memory network(LSTM)
fatigue monitoring
bending stress prediction
分类号
TE8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套管液压举升工具的研制及应用
8
作者
贾宗文
范白涛
刘兆年
徐鸿飞
邓贺
机构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钻采研究院
中国海洋石
油
国际
有限
公司
中海
油
能源发展股份
有限
公司
工程技术分
公司
出处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1-58,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上试验及工程应用示范总体方案优化设计”(2017YFC0804509-001)
“海洋石油天然气开采事故防控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2017YFC0804500)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综合科研项目“渤海在生产油气田增产稳产钻完井技术研究”(YXKY-2019-TJ-04)。
文摘
针对传统井筒准备工作存在的不足,研制了套管液压举升工具,并设计了套管回收工艺。通过理论分析,计算了工具的举升能力,校核了液压增力缸、锚定机构和活塞拉杆等部件在工作状态下的强度,研究了锚定机构对套管内壁的应力影响,并对工具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了理论及工艺研究,同时在渤海油田对工具进行了现场应用。研究及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套管液压举升工具具备3000 kN以上的举升能力,工具各部件可承受举升作业产生的应力载荷,且不会对套管内壁造成损伤;工具可适用于内层套管回收、隔水导管及多层套管回收等多种应用场景,当回收内层套管时,工具可回收2.7~13.0 m长度的胶结套管(以常用的?244.48 mm套管为例),当回收泥线以下多层套管时,可回收20.0 m以上的不同形式的导管/套管组合;割刀+套管捞矛+套管液压举升工具的组合钻具可节省2趟起下钻,较常规套铣回收工艺工期节省约71.3%。所得结论可为该工具的海上大规模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井筒准备
套管回收
液压举升
多层套管
锚定力
Keywords
wellbore preparation
casing recovery
hydraulic lifting
multilayer casing
anchorage force
分类号
TE95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弯曲井段套管抗挤强度理论及试验研究
贾宗文
刘书杰
耿亚楠
王名春
姬丙寅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8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深水水下井口系统疲劳监测损伤评估研究进展
王金龙
许亮斌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考虑磨损的弯曲套管抗挤强度研究及应用
贾宗文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8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深水钻井隔水管极端环境下悬挂响应特征验证分析
王金龙
陈景皓
盛磊祥
王名春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海上油气井套管拔桩工具能力分析及试验验证
贾宗文
刘兆年
邓贺
徐鸿飞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修井隔水管系统反冲控制
王金龙
王聚
李嘉慧
刘秀全
盛磊祥
谢仁军
李彦伟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基于深度学习的水下井口弯曲应力预测方法
王金龙
李凡鹏
胡鹏基
刘兆伟
刘秀全
盛磊祥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套管液压举升工具的研制及应用
贾宗文
范白涛
刘兆年
徐鸿飞
邓贺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