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值沉积模拟在澳大利亚W区块沉积储层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颖 吕明 王晓州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2期10-17,共8页
利用古环境、古生物年龄、钻井岩性、岩心等资料,应用Dinosos软件对澳大利亚W区块的Elang-Frigate组进行了数值沉积模拟。研究区重点层位Elang-Frigate组共划分为3个层序,海平面为向上脉动加深变化形式,东南方为主要物源方向,通过各个... 利用古环境、古生物年龄、钻井岩性、岩心等资料,应用Dinosos软件对澳大利亚W区块的Elang-Frigate组进行了数值沉积模拟。研究区重点层位Elang-Frigate组共划分为3个层序,海平面为向上脉动加深变化形式,东南方为主要物源方向,通过各个层序的构造图以及井资料读取的各个层序的残留厚度,利用软件自动恢复古地貌、古构造的功能,得到了相对真实的沉积背景,利用这些参数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进一步得到了本地区沉积体系的时空展布特征。结果显示,该区的三角洲-河口湾沉积体系,具有早期浪控、晚期潮控,近源扇三角洲、相对远源三角洲的复合型沉积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Bonaparte盆地 沉积模拟 储层快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坳陷东部凝析油特征及其成藏意义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峰 姜振学 +3 位作者 李卓 肖中尧 袁文芳 曹少芳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25-1434,共10页
利用原油物性、族组分、轻烃组分、碳同位素、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实验资料,系统分析了库车坳陷东部凝析油的物性和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厘定了凝析油的成因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油气充注历史。研究结果表明:库车坳陷东部凝析油属于典型的... 利用原油物性、族组分、轻烃组分、碳同位素、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实验资料,系统分析了库车坳陷东部凝析油的物性和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厘定了凝析油的成因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油气充注历史。研究结果表明:库车坳陷东部凝析油属于典型的陆相油,具有密度低、粘度低、凝固点低、含硫低和含蜡中等的特征,碳同位素关系以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表明凝析油主要来自三叠系湖相烃源岩。库车坳陷东部凝析油和天然气具有不同源、不同期的特征,凝析油主要为湖相烃源岩在成熟演化阶段的产物,天然气主要为煤系烃源岩在高—过成熟演化阶段的产物,凝析油的成熟度低于天然气的成熟度,且早期原油遭受气洗改造作用。因此,库车坳陷东部总体上具有"早油晚气"的充注特征,现今的凝析油是早期形成的原油被气洗改造而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油 生物标志化合物 气洗 油气成藏 库车坳陷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射波各向异性特征的保真去噪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恒磊 胡哲 +1 位作者 胡祥云 宋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3-241,共9页
联合地震数据的L_2范数以及各向异性函数所表达的地震波组特征的L1范数,定义了空间域加权叠加系数,将传统的地震信号非均匀叠加转化为均匀叠加,压制随机噪声、改善同相轴连续性,提高地震资料后期处理解释的精度。针对地震资料保真去噪... 联合地震数据的L_2范数以及各向异性函数所表达的地震波组特征的L1范数,定义了空间域加权叠加系数,将传统的地震信号非均匀叠加转化为均匀叠加,压制随机噪声、改善同相轴连续性,提高地震资料后期处理解释的精度。针对地震资料保真去噪的要求,基于反射波的各向异性与随机噪声的各向同性特征,构造各向异性函数并通过加权叠加数据的保真实现地震数据的压噪。模型及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压制随机干扰,尤其对弱反射波的处理具有较好的保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真去噪 随机噪声 加权叠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意形状三度体磁场可视化人机交互反演
4
作者 习宇飞 刘天佑 +3 位作者 宋双 肖金发 姜敏 杨海燕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52-257,276,共7页
采用任意形状三度体人机交互反演方法解释复杂形态磁性体。其作法是采用直立线元法近似计算地质体产生的磁异常,利用可视化技术实现人机交互反演。通过理论模型分析了影响精度的因素:当剖分剖面数由17减为3时,近似计算的均方误差由0.09... 采用任意形状三度体人机交互反演方法解释复杂形态磁性体。其作法是采用直立线元法近似计算地质体产生的磁异常,利用可视化技术实现人机交互反演。通过理论模型分析了影响精度的因素:当剖分剖面数由17减为3时,近似计算的均方误差由0.099nT增大到3.160nT,说明剖分剖面数越多,近似计算的误差越小;当剖分剖面数固定时,地质体中心深度由100m增加到500m,近似计算的最大相对误差从39.19%下降到7.84%,说明中心深度越大,近似计算的误差越小。因此,合理确定剖分剖面数是提高精度的关键。提出了提高近似计算精度的2种措施:模型剖分准则和位场曲线约束模型准则。将该方法应用于澳大利亚艾尔半岛某矿区条带状含铁建造(BIF)的评价,控制钻孔证实了反演解释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地球物理 磁异常 3D地质体 交互反演 艾尔半岛 条带状含铁建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处理解释一体化技术在南海北部深水区靖海凹陷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杨东升 赵志刚 +2 位作者 杨海长 纪沫 仝中飞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5-82,共8页
靖海凹陷位于珠江口盆地潮汕坳陷以南,是洋陆过渡壳上的中-新生代叠合凹陷,作为近几年新划分的构造单元,其中生界地质特征和油气勘探潜力评价是当前研究的重点。该区受岩浆活动影响,地震资料品质较差,很难利用现有资料完成构造解释研究... 靖海凹陷位于珠江口盆地潮汕坳陷以南,是洋陆过渡壳上的中-新生代叠合凹陷,作为近几年新划分的构造单元,其中生界地质特征和油气勘探潜力评价是当前研究的重点。该区受岩浆活动影响,地震资料品质较差,很难利用现有资料完成构造解释研究进而评价凹陷勘探潜力。通过处理解释一体化的技术思路,重点运用叠前信噪比技术、子波处理技术和偏移成像技术对该区进行针对性攻关处理,处理效果达到了构造解释的要求。实践表明该技术在靖海凹陷的实践是成功的,对于研究靖海凹陷结构和规模及其周缘凸起结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靖海凹陷 处理解释一体化 中生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南洼恩平组海相烃源岩空间展布规律及发育模式 被引量:4
6
作者 张义娜 张功成 +1 位作者 杨海长 杨东升 《海洋地质前沿》 2014年第12期17-24,共8页
通过借助层序地层学理论、构造古地貌分析、古生物资料、沉积速率与可容纳空间关系对比,以及典型地震相识别、地震相与沉积相剖面及平面分析等,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白云南洼恩平组烃源岩的叠置关系、影响因素、空间展... 通过借助层序地层学理论、构造古地貌分析、古生物资料、沉积速率与可容纳空间关系对比,以及典型地震相识别、地震相与沉积相剖面及平面分析等,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白云南洼恩平组烃源岩的叠置关系、影响因素、空间展布规律及发育模式进行了研究,得到如下认识:白云南洼恩平组对应一个完整的二级层序,可细分为3个三级层序,自下至上为SQ1、SQ2、SQ3,海平面总体为上升特征,SQ3的最大海泛面对应了整个恩平组二级层序的最大海泛面;白云南洼恩平组为局限浅海环境,具备发育较好海相烃源岩的条件,稳定半封闭的古构造背景,有利于烃源岩有机质的富集保存;沉积速率小,且小于可容空间增长速率,沉积物向陆退积,沉积水体深度变大,利于海相烃源岩的发育;恩平组烃源岩为大陆边缘半闭塞—欠补偿—湿润海湾模式,优质烃源岩主要发育在受隆起及断层遮挡形成的海湾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烃源岩 发育模式 恩平组 白云南洼 珠江口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