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地下水化学特征的水封油库水幕系统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彭振华 乔丽苹 +2 位作者 黄安达 王者超 李成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42,共9页
水幕系统有效性是地下水封油库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条件,然而目前评价水幕系统有效性的方法并不高效便捷。以我国首个大型地下水封油库工程为背景,采集油库运行期现场水样和岩样进行水质检测分析和电镜扫描试验,获取库址区地下水水... 水幕系统有效性是地下水封油库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条件,然而目前评价水幕系统有效性的方法并不高效便捷。以我国首个大型地下水封油库工程为背景,采集油库运行期现场水样和岩样进行水质检测分析和电镜扫描试验,获取库址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和岩石的矿物成分组成特征。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基于地下水水化学特征获得了不同部位地下水之间的水力联系,开展水幕系统有效性评价。研究表明:油库运行初期库址区地下水主要为HCO^(3)—Na•Ca型水,围岩中的钾长石、钠长石和钙长石发生水化学反应,地下水中的K^(+)、Na^(+)、Ca^(2+)和HCO_(3)^(-)浓度总体呈上升趋势,pH值总体呈下降趋势;Cl^(-)浓度低于造成钢筋腐蚀的浓度,地下水对洞库支护系统无明显腐蚀作用;洞库周边监测孔地下水与水幕供水的水化学特征相似,说明水幕系统与油库围岩之间存在较好的水力联系,形成良好的水封效果。该研究可为判断地下水封油库运行情况提供重要依据,并为评价水幕系统有效性提供了一种科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封油库 水幕系统有效性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水-岩相互作用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P技术在地下水封油库渗控注浆中的应用潜力
2
作者 刘乾灵 张彬 +6 位作者 李玉涛 韩程 王金昌 王敬奎 彭振华 李俊彦 梁建毅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2-1423,共12页
地下水封油库在建设及运营过程中洞室涌水量大小是影响洞库水封安全和运营成本的重要因素。目前地下水封油库工程建设中采用传统的注浆方式难以将围岩渗透性降低到设计要求,因此洞室涌水量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 地下水封油库在建设及运营过程中洞室涌水量大小是影响洞库水封安全和运营成本的重要因素。目前地下水封油库工程建设中采用传统的注浆方式难以将围岩渗透性降低到设计要求,因此洞室涌水量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技术具有注浆黏度低、环境适应性强、生成矿化物质稳定等显著优点,引起了学术界与工程界广泛的兴趣和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地下水封油库涌水量控制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然后阐述了MICP技术对裂隙渗流控制的机理、影响因素以及对裂隙渗透性的影响效果,最后探讨了MICP技术在地下水封油库中应用的关键问题。通过分析表明,MICP作为地下水封油库渗流控制的一种辅助注浆方式,可以较为准确地控制围岩渗透性变化,达到对洞室涌水量有效控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封油库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 岩体裂隙注浆 洞室涌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油降苯增产芳烃的工艺优化研究
3
作者 杨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1-224,共4页
针对某公司S-Zorb装置脱硫后汽油中间馏分含有高达40%以上的C_(6)~C_(8)芳烃组分且苯含量高的现状,提出对汽油进行精密切割,切割出中间馏分进而达到降苯增产芳烃的目的。对汽油精密切割的3种工艺方案进行模拟计算和分析对比,包括设备投... 针对某公司S-Zorb装置脱硫后汽油中间馏分含有高达40%以上的C_(6)~C_(8)芳烃组分且苯含量高的现状,提出对汽油进行精密切割,切割出中间馏分进而达到降苯增产芳烃的目的。对汽油精密切割的3种工艺方案进行模拟计算和分析对比,包括设备投资、能耗和运行成本等,最终确定了“分馏塔带汽提塔”的工艺流程技术。分馏塔带汽提塔的工艺具有设备投资小、能耗低、流程简单、运行成本低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 降苯 汽油 分馏 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岛环境下地下水封油库海水入侵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彬 李玉涛 +2 位作者 石磊 彭振华 李俊彦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66-1374,共9页
海水入侵是影响海岛地下水封油库施工及运营安全的重要因素。海岛环境下建设地下水封油库,大规模的地下开挖将显著改变海岛天然地下水渗流场,海水入侵地下洞室一方面引发突水风险,另一方面海水中的氯离子将会对地下洞库结构设施造成侵蚀... 海水入侵是影响海岛地下水封油库施工及运营安全的重要因素。海岛环境下建设地下水封油库,大规模的地下开挖将显著改变海岛天然地下水渗流场,海水入侵地下洞室一方面引发突水风险,另一方面海水中的氯离子将会对地下洞库结构设施造成侵蚀,影响地下油库的使用寿命。因此在海岛环境下建造地下水封油库,除了需要考虑水封可靠性与岩体稳定性外,还需要关注海水入侵等现象。科学设置水幕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弱海水入侵风险,论文基于污染质运移相关理论,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以拟建浙江省舟山市某海岛大型地下水封油库为例,模拟了地下油库建造及运营期的海水入侵现象,研究表明:若不设置淡水水幕系统,开挖地下洞室会直接导致海水入侵;设置水平水幕后在确保水封可靠性的前提下,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海水入侵;而设置垂直水幕系统则能较为明显地抑制海水入侵的发生。该成果为海岛环境下建造地下水封油库可能遇到的海水入侵问题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环境 地下水封油库 海水入侵 数值模拟 水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裂化尾油临氢降凝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高丽 马向荣 +1 位作者 王延臻 宋春敏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9-43,共5页
以ZSM-5分子筛为载体制备了Ni/Ca/ZSM-5临氢降凝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中Ni、Ca改性对润滑油基础油凝点、收率和黏度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Ni、Ca改性后,催化剂的裂化活性降低,润滑油基础油的收率和黏度指数升高。以加氢裂化尾油为原料,对... 以ZSM-5分子筛为载体制备了Ni/Ca/ZSM-5临氢降凝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中Ni、Ca改性对润滑油基础油凝点、收率和黏度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Ni、Ca改性后,催化剂的裂化活性降低,润滑油基础油的收率和黏度指数升高。以加氢裂化尾油为原料,对Ni-Ca/ZSM-5催化剂作用下的加氢工艺条件进行考察,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310℃、体积空速3.0 h^(-1)、反应压力15 MPa、氢油体积比500,在此条件下,润滑油基础油凝点为-17℃,黏度指数为93,收率为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裂化尾油 ZSM-5分子筛 临氢降凝 润滑油基础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镁尖晶石活化过氧乙酸去除水中双酚A
6
作者 代鑫 刘邦海 +2 位作者 高璐瑶 江奇志 金春姬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9-147,共9页
为高效去除水中双酚A(BPA),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尖晶石材料MgCu_(2)O_(4)用于活化过氧乙酸(PAA),构建MgCu_(2)O_(4)/PAA高级氧化体系降解BPA。采用SEM、XPS、XRD、BET对MgCu_(2)O_(4)的形貌和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研究p H、PAA投加量、Mg... 为高效去除水中双酚A(BPA),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尖晶石材料MgCu_(2)O_(4)用于活化过氧乙酸(PAA),构建MgCu_(2)O_(4)/PAA高级氧化体系降解BPA。采用SEM、XPS、XRD、BET对MgCu_(2)O_(4)的形貌和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研究p H、PAA投加量、MgCu_(2)O_(4)投加量、水中常见阴离子和腐殖酸对MgCu_(2)O_(4)/PAA体系降解BPA的影响,并对MgCu_(2)O_(4)活化PAA的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gCu_(2)O_(4)被成功制备,材料比表面积达到63.4727 m^(2)/g。在初始BPA浓度为10μmol/L,p H为7,MgCu_(2)O_(4)投加量为0.2 g/L,PAA投加量为0.3 mmol/L时,体系11 min即可完全降解BPA,MgCu_(2)O_(4)在p H为4~10的范围内均表现出对BPA的高效降解。阴离子和腐殖酸对MgCu_(2)O_(4)/PAA体系的降解速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自由基猝灭实验、ESR和XPS分析共同揭示了MgCu_(2)O_(4)/PAA体系对BPA的降解存在自由基途径和非自由基途径,其中非自由基途径的^(1)O_(2)是体系的主要活性物质,自由基途径的CH_3C(O)OO·也有较大贡献。经过4次回收重复实验,MgCu_(2)O_(4)/PAA的BPA降解率可达87.39%,表明尖晶石MgCu_(2)O_(4)具有较好的重复利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催化剂 尖晶石 过氧乙酸 双酚A 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光氢一体站的绿氢存储与外输技术策略研究
7
作者 王江涛 仇德朋 +3 位作者 吴桐 杜跃展 曹忠波 葛晓文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7,共6页
剖析了风光氢一体站在应对可再生能源波动引发的制氢过程不稳定性时,所面临的氢气存储与外输问题。针对于此,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的存储规模提出了多样化氢气存储与外输策略,并提出未来的发展建议,旨在有效平衡供需波动,确保氢能供应的连... 剖析了风光氢一体站在应对可再生能源波动引发的制氢过程不稳定性时,所面临的氢气存储与外输问题。针对于此,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的存储规模提出了多样化氢气存储与外输策略,并提出未来的发展建议,旨在有效平衡供需波动,确保氢能供应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如何优化氢气的存储与运输技术,不仅是氢能产业技术突破的关键所在,更是推动氢能产业向工业化、规模化发展的主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氢 氢气存储 绿电 氢气输送 氢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纳米金属簇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多相催化中的应用
8
作者 范磊 徐国峰 +2 位作者 郭雷 吴桐 张俊豪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84,共5页
系统综述了亚纳米金属簇催化剂的制备策略及表征手段,深入剖析了其相较于单原子、纳米团簇催化剂独特的几何/电子效应。系统总结了亚纳米金属簇催化剂在电化学析氢、催化脱氢以及逆水煤气变换反应等多个关键领域内的广泛应用及卓越表现... 系统综述了亚纳米金属簇催化剂的制备策略及表征手段,深入剖析了其相较于单原子、纳米团簇催化剂独特的几何/电子效应。系统总结了亚纳米金属簇催化剂在电化学析氢、催化脱氢以及逆水煤气变换反应等多个关键领域内的广泛应用及卓越表现,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前瞻性展望,旨在促进该领域的持续发展与技术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纳米金属簇催化剂 制备 几何/电子效应 电化学析氢 催化脱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散镍基催化剂构建策略及其催化应用探究
9
作者 徐国峰 郭雷 +1 位作者 吴桐 范磊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8-72,共5页
全面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高分散镍基催化剂合成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其合成策略、表征技术及在工业催化应用中的潜力与成效。基于现有进展,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前瞻性展望,旨在为领域内的持续创新与发展提供指导。
关键词 高分散镍基催化剂 加氢/脱氢 异构化 甲烷干重整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油废过滤砂中油分回收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高丽 宣超 +3 位作者 马向荣 王延臻 宗丽娜 孔令裕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6期226-231,共6页
采用溶剂提取法对废过滤砂中的油分进行回收,考察了提取溶剂、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次数等因素对油分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极性溶剂选用沸程为60~90℃的石油醚,极性溶剂选用95%乙醇的条件下,溶剂用量为160 m L/100 ... 采用溶剂提取法对废过滤砂中的油分进行回收,考察了提取溶剂、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次数等因素对油分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极性溶剂选用沸程为60~90℃的石油醚,极性溶剂选用95%乙醇的条件下,溶剂用量为160 m L/100 g废过滤砂,混合溶剂中非极性溶剂和极性溶剂体积比为7∶3,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温度35℃,提取次数4次,可使理想油回收率达到29. 9%,非理想油回收率达到9. 8%,总油分回收率达到39. 7%。回收的理想油完全符合柴油性能标准对油品性质的要求。溶剂提取法回收废过滤砂中的油分,实现了废过滤砂中油分的分类回收,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过滤砂 溶剂提取 理想油 非理想油 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站气体充装技术研究进展及优化策略分析
11
作者 范磊 王江涛 曹忠波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3-78,共6页
加氢站作为氢能产业链的核心基础设施,其气体充装技术的创新与突破对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应用具有决定性作用。从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2个维度,系统梳理了加氢站气体充装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氢气压缩与冷却、储氢技术、加注... 加氢站作为氢能产业链的核心基础设施,其气体充装技术的创新与突破对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应用具有决定性作用。从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2个维度,系统梳理了加氢站气体充装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氢气压缩与冷却、储氢技术、加注设备与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且基于当前技术瓶颈,提出了多目标优化策略,并对站内制氢、氢储技术等前沿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站 氢能 气体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岛环境下地下水封油库竖直水幕系统水封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玉涛 张彬 +2 位作者 石磊 彭振华 李俊彦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7-276,共10页
我国地下水封油库多建造在沿海地区陆地岸线以内,在海岛建造地下水封油库尚未有先例。海岛四周为海水包围,地下洞室的开挖会导致海水入侵,影响地下油库的使用寿命。为保证地下洞库的水封可靠性需布置水幕系统,现今已建油库的水幕系统多... 我国地下水封油库多建造在沿海地区陆地岸线以内,在海岛建造地下水封油库尚未有先例。海岛四周为海水包围,地下洞室的开挖会导致海水入侵,影响地下油库的使用寿命。为保证地下洞库的水封可靠性需布置水幕系统,现今已建油库的水幕系统多以水平水幕为主,尚未有专门针对竖直水幕系统水封可靠性的相关研究。竖直水幕系统相比于水平水幕系统具有操作简单、对原岩扰动小等优点,且可以起到对海水的"屏障"作用,因此开展海岛环境下地下水封油库竖直水幕系统的水封可靠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竖直水幕孔的布置方式,根据正交试验确定竖直水幕孔的最佳布置参数;以浙江某海岛地下水封油库为依托,通过无水幕、设置水平水幕和设置竖直水幕3种情况的对比分析,研究竖直水幕系统的水封可靠性。研究得出:在只设置竖直水幕系统情况下,可以满足水封条件,且相较于水平水幕系统,竖直水幕系统可以更好地隔绝相邻主洞室间的串油。该研究成果为海岛环境下地下水封油库水幕系统优化设置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环境 地下水封油库 竖直水幕系统 水封可靠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硫重馏分油对碳钢的腐蚀 被引量:3
13
作者 牛鲁娜 张超 +2 位作者 兰正贵 韩磊 屈定荣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30-735,共6页
结合化学反应机理分析,采用电位滴定法和质谱法分别测定了高硫重馏分油中的总活性硫含量、硫化物的类型和分布,并模拟高温侧线实际工况,开展了20^#钢和16MnR钢等2种典型碳钢材质在重馏分油中的腐蚀行为研究,利用挂片法、扫描电镜和XRD... 结合化学反应机理分析,采用电位滴定法和质谱法分别测定了高硫重馏分油中的总活性硫含量、硫化物的类型和分布,并模拟高温侧线实际工况,开展了20^#钢和16MnR钢等2种典型碳钢材质在重馏分油中的腐蚀行为研究,利用挂片法、扫描电镜和XRD等手段对腐蚀试样进行了腐蚀速率分析、腐蚀形貌观察和腐蚀产物组成分析。结果表明,高硫重馏分油中硫化物以噻吩类的非活性硫为主,活性硫所占总硫的比例均不足1%。在实验环境下,20^#钢和16MnR钢发生高温硫腐蚀,生成的FeS腐蚀产物膜松散,附着力较差,对基体不能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20^#钢和16MnR钢的耐蚀性相近,随着介质中硫含量增加,腐蚀速率随之增加,但实验腐蚀速率均明显低于采用修正的McConomy曲线估算的理论腐蚀速率。根据研究结果,将McConomy方法获得的理论腐蚀速率进行校正,为指导企业合理选材,制定检维修计划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 硫化物 活性硫 馏分油 碳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水幕作用下扩建地下水封油库布局方式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玉涛 张彬 +2 位作者 石磊 彭振华 李俊彦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08-1318,共11页
为研究垂直水幕对扩建地下水封油库布局方式的影响,以某大型地下水封洞库分期建设工程为依托,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有、无垂直水幕条件下扩建洞库的布局方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当两期洞库间距较小时,在两期洞库之间设置垂... 为研究垂直水幕对扩建地下水封油库布局方式的影响,以某大型地下水封洞库分期建设工程为依托,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有、无垂直水幕条件下扩建洞库的布局方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当两期洞库间距较小时,在两期洞库之间设置垂直水幕可有效削弱拟建洞库对已建洞库水封可靠性的影响,随两期洞库间距的增加,垂直水幕的影响性逐渐减弱;2)拟建洞库轴线方向对水封可靠性的影响受地形等条件的影响较大,在两期洞库之间设置垂直水幕对水封可靠性的影响较小;3)随拟建洞库埋深的增加,拟建洞库的水封可靠性逐渐增强,已建洞库的水封可靠性却呈逐步减小趋势,在两期洞库之间设置垂直水幕可有效减小埋深对两期洞库水封可靠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封油库 垂直水幕 洞库扩建 布局方式 涌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油管道积水驱除流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耿光伟 畅元江 +1 位作者 刘洪佳 倪玲英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2-137,共6页
为避免输油管道低点游离水积聚而恶化腐蚀环境,引起管道断裂造成潜在安全事故,采用实验与数值模拟相互验证的方法对管道积水驱除系统特性进行研究。基于FLUENT模拟管内油携水的动态过程,并结合实验验证分析不同工况下油水界面状态变化,... 为避免输油管道低点游离水积聚而恶化腐蚀环境,引起管道断裂造成潜在安全事故,采用实验与数值模拟相互验证的方法对管道积水驱除系统特性进行研究。基于FLUENT模拟管内油携水的动态过程,并结合实验验证分析不同工况下油水界面状态变化,在此基础上基于等效切应力原理,进一步揭示大管径管道积水驱除的流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管道底部积水形态与油相流速和含水量有关,其中,前者影响较大。实验系统监测积水在有机玻璃中的运动形态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互为验证结果的可靠性,为研究大管径管道积水驱除提供依据。基于等效切应力原理,可解释任何管径管道积水的流动特性,对积水驱除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可为埋地管道低点积水流动驱除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积水驱除 实验系统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裂化装置生产工业白油的技术开发与工业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超 方友 +1 位作者 金海刚 郑港西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30,共6页
目的降低炼厂的柴汽比,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方法对惠州石化4.0 Mt/a蜡油加氢裂化装置生产5号工业白油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认为通过提高柴油馏分初馏点实现生产5号工业白油产品是可行的。前期,装置已通过主分馏塔降压调整、增设蒸汽汽提... 目的降低炼厂的柴汽比,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方法对惠州石化4.0 Mt/a蜡油加氢裂化装置生产5号工业白油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认为通过提高柴油馏分初馏点实现生产5号工业白油产品是可行的。前期,装置已通过主分馏塔降压调整、增设蒸汽汽提塔和原柴油汽提塔再沸器改蒸汽汽提工艺3种方式提高柴油初馏点,均未取得良好的运行效果。鉴于以上3种工艺的局限性,开发了热氮气气提工艺,工艺采用热氮气气提替代柴油汽提塔塔底再沸器,主分馏塔塔顶排出不凝气,以维持塔压稳定。结果该工艺实施后,装置生产合格白油60 t/h,航煤产量增加14 t/h,不凝气产量增加1.3 t/h,不再产柴油产品;白油产品开口闪点由85℃提高至126℃,解决了开口闪点低和产品含水问题。结论采用该工艺生产的5号工业白油产品性质稳定,满足行业指标的要求,装置改造工程量小,经济效益显著,对国内外同类装置的生产优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裂化 热氮气气提 工业白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式真空泵在石化装置中的选型特点及设计探讨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超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20年第3期58-63,共6页
干式真空泵种类很多,应用于石化装置的真空泵主要是爪式和螺杆真空泵。阐述了这两种真空泵的主要工作原理和结构技术特点,并依据工作经验,给出了干式真空泵在选型设计的注意事项,可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提供选型设计方面的参考。
关键词 石化装置 干式真空泵 爪式真空泵 螺杆真空泵 选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PENET软件的石化厂循环水系统节能优化 被引量:5
18
作者 曲顺利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2-145,共4页
为了解决某石化厂循环水系统存在的各装置水量分配不均、能耗过高等问题,通过使用PIPENET软件对现场实际操作参数和运行数据的综合模拟分析,发现了引起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即循环水泵扬程过高、管网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并提出了降低循环... 为了解决某石化厂循环水系统存在的各装置水量分配不均、能耗过高等问题,通过使用PIPENET软件对现场实际操作参数和运行数据的综合模拟分析,发现了引起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即循环水泵扬程过高、管网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并提出了降低循环水泵扬程、改造管网等解决方案。同时就技术经济性方面进一步分析,最终确定了技术方案,达到了整个循环水系统节能优化的目的。项目改造完成后对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评估,较改造前节约耗电26.80%,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可为石油化工企业其他类似问题的处理提供可供借鉴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PENET软件 循环水系统 节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G扩建工程火炬系统改造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鹿晓斌 张芹 王江涛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6-110,共5页
针对LNG扩建项目,提出了火炬系统(包括管网和火炬头)的改造与设计思路。首先确定新增泄放源,计算扩建后需要的火炬处理能力,再通过火炬头专业计算软件Flaresim校核原火炬头马赫数、热辐射范围、噪音范围、安全间距等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针对LNG扩建项目,提出了火炬系统(包括管网和火炬头)的改造与设计思路。首先确定新增泄放源,计算扩建后需要的火炬处理能力,再通过火炬头专业计算软件Flaresim校核原火炬头马赫数、热辐射范围、噪音范围、安全间距等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对于火炬管网采用Aspen Flare System Analyzer软件进行全厂管网核算,主要包括新增BOG总管的管路尺寸选择、原有管路的尺寸核算。该火炬系统整体设计思路已经在施工图设计中成功采用,可为LNG项目的扩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 火炬管网 火炬头 热辐射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热油在不同偏心比异径管管内流动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美娥 王子兴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18年第5期68-71,77,共5页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对导热油系统热油输送泵入口处偏心异径管为研究对象进行数值分析,得出导热油在DN 300×250,DN 350×250,DN 400×250,DN 450×250共4种偏心比异径管管内速度和压力值...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对导热油系统热油输送泵入口处偏心异径管为研究对象进行数值分析,得出导热油在DN 300×250,DN 350×250,DN 400×250,DN 450×250共4种偏心比异径管管内速度和压力值。数值结果表明:导热油在异径管管内流动速度随偏心比的增大而减小,压力降随偏心比的增大而增大;异径管出入口的速度差值和压力降与偏心比呈线性关系。数值结果不但能优化异径管管件结构,且为管路设计及现场监测提供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径管 导热油 CFD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