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550无磁钻铤螺纹孔不同成形工艺的组织与疲劳寿命研究
1
作者 秦才会 王仡仡 +4 位作者 徐志刚 杨中娜 曹云风 潘佳鑫 崔丽颖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0-169,共10页
目的针对随钻仪器无磁钻铤切削成形的螺纹孔疲劳裂纹,通过断口分析研究失效机理,探究切削和冷挤压成形螺纹孔的疲劳寿命。方法通过对切削成形和冷挤压成形螺纹孔的钻铤模拟件进行弯曲疲劳试验,对比研究了2种成形工艺螺纹孔的组织和性能... 目的针对随钻仪器无磁钻铤切削成形的螺纹孔疲劳裂纹,通过断口分析研究失效机理,探究切削和冷挤压成形螺纹孔的疲劳寿命。方法通过对切削成形和冷挤压成形螺纹孔的钻铤模拟件进行弯曲疲劳试验,对比研究了2种成形工艺螺纹孔的组织和性能,用超景深显微镜研究断口形态,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定点测量疲劳条带间距,建立了裂纹扩展速率da/dN与裂纹长度a的数学公式,计算了疲劳裂纹的扩展速率并估算了疲劳裂纹的萌生寿命。结果钻铤模拟件与失效件的裂纹位置一致,断口性质相同,均为高周弯曲疲劳断口;钻铤模拟件切削螺纹孔的试验寿命为545.8 h,与钻铤螺纹孔的实际寿命526 h十分接近;由Paris公式计算出螺纹孔的裂纹萌生寿命占总疲劳寿命的84%;加上盖板槽并拧紧螺钉可使螺纹孔的使用寿命延长210%。结论冷挤压成形螺纹孔使表层330μm内生成纤维状细晶组织、显微硬度增加,加工表面完整性改善,相较于切削螺纹孔,冷挤压螺纹孔的无磁钻铤疲劳寿命提升了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磁钻铤 随钻仪器 螺纹孔疲劳裂纹 切削与冷挤压 疲劳寿命反推 裂纹扩展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牛顿流体的涡轮输出性能影响研究
2
作者 夏雨生 张玉霖 +2 位作者 周传喜 管锋 田海锋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30,共8页
涡轮钻具作为重要的井下动力钻具,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钻井液流变性对其输出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将钻井液认定为非牛顿流体,利用五次多项式的方法对叶片的线型进行构造,基于四参数流变模式建立了本构方程,探究不同稠度系数、流动... 涡轮钻具作为重要的井下动力钻具,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钻井液流变性对其输出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将钻井液认定为非牛顿流体,利用五次多项式的方法对叶片的线型进行构造,基于四参数流变模式建立了本构方程,探究不同稠度系数、流动指数、密度的钻井液对涡轮内流场分布及输出性能的影响关系。通过正交试验、采用极差分析法,把涡轮的效率作为主要的评价因素,选取了效率最高的钻井液参数,分析得出各因素对效率影响的主次关系,其中密度影响大于稠度系数影响大于流动指数影响。将各因素与效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到效率与密度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稠度系数和流动指数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可以反演涡轮叶片的优化设计,并可以为现场钻井液的选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钻具 非牛顿流体 流场分布 输出性能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直径岩心核磁扫描数据超分辨率重建技术——一种基于全局非负最小二乘的方法
3
作者 马莹颖 彭泽波 +4 位作者 陈敬智 吴飞 聂昕 廖中枢 张宫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04-912,共9页
全直径岩心核磁共振扫描技术是非常规油气勘探中重要的探测分析技术之一,可以得到连续高分辨的钻井岩心孔隙度、渗透率及流体饱和度等信息。但由于其测量敏感区较大,不同位置信号混叠在一起,测量结果纵向分辨率远低于仪器采样的分辨率,... 全直径岩心核磁共振扫描技术是非常规油气勘探中重要的探测分析技术之一,可以得到连续高分辨的钻井岩心孔隙度、渗透率及流体饱和度等信息。但由于其测量敏感区较大,不同位置信号混叠在一起,测量结果纵向分辨率远低于仪器采样的分辨率,无法满足薄互层储层对纵向分辨率的要求。为提高全直径岩心核磁共振测量结果的纵向分辨率,将测量数据作为仪器敏感区函数和岩心真实信号的卷积,并通过全局非负最小二乘的方法实现原始信号的高分辨率重建,无需改变现有仪器结构和测量模式。通过数值模拟、物理实验和实测数据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实际资料应用表明,高分辨率处理后的核磁共振测井孔隙度与气测孔隙度符合率更高,该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全直径岩心核磁测量结果的纵向分辨率,可以为薄互层储层带来更好的探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全直径岩心 纵向分辨率 薄互层储层 高分辨率重建 非负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仪被动式热管理系统室温冷却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田志宾 彭嘉乐 +3 位作者 鄢星宇 魏赞庆 杨庚佳 罗小兵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6-154,共9页
被动式热管理系统能使测井仪内部电子器件的温度在工作时间内不超过耐温指标,然而热管理系统优异的隔热性能导致测井仪需要较长时间冷却,才能投入下一次工作。为此,提出了一种针对测井仪的室温冷却方案。通过将电路骨架从保温瓶内抽出... 被动式热管理系统能使测井仪内部电子器件的温度在工作时间内不超过耐温指标,然而热管理系统优异的隔热性能导致测井仪需要较长时间冷却,才能投入下一次工作。为此,提出了一种针对测井仪的室温冷却方案。通过将电路骨架从保温瓶内抽出置于空气中实现快速冷却,同时设置芯片保护壳避免内部电子器件与空气直接接触,能够避免较高温差所产生的热应力及水蒸气液化对内部电子器件的损坏,实现快速冷却。模拟和试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同时模拟探究了不同因素对冷却方案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冷却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室温冷却方案可以解决测井仪被动式热管理系统冷却散热的问题,提高测井工作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仪 室温 被动式热管理 保护壳 冷却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核磁共振实验数据处理分析软件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宫 刘宁培 +3 位作者 薛志波 覃莹瑶 姜志敏 张家成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38,56,共7页
二维核磁共振岩心分析实验在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验设备仅提供原始回波数据和粗略的二维谱图,需要对结果进行二次处理才能获取油气饱和度等参数信息。研制一套通用的二维核磁实验数据分析软件,基于快速高分辨二维谱... 二维核磁共振岩心分析实验在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验设备仅提供原始回波数据和粗略的二维谱图,需要对结果进行二次处理才能获取油气饱和度等参数信息。研制一套通用的二维核磁实验数据分析软件,基于快速高分辨二维谱反演算法和面积积分算法,实现了二维核磁共振实验数据的精细处理和分析,直接得到与油气藏相关的孔隙度、饱和度等定量参数,扩展了二维核磁实验结果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核磁共振 岩心分析 非常规油气饱和度 定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D和BRD的二维核磁共振测井正则化反演算法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程晶晶 吴磊 宋公仆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453-3465,共13页
二维核磁共振能从"弛豫-扩散"两个维度上展现流体性质,在识别稠油储层方面具有理论优势,是当前核磁共振测井技术的研究热点.本文深入研究二维核磁共振测井原理,系统分析CPMG-DE脉冲序列测量扩散系数与弛豫时间的方法,结合核... 二维核磁共振能从"弛豫-扩散"两个维度上展现流体性质,在识别稠油储层方面具有理论优势,是当前核磁共振测井技术的研究热点.本文深入研究二维核磁共振测井原理,系统分析CPMG-DE脉冲序列测量扩散系数与弛豫时间的方法,结合核磁共振二维谱数理模型,提出一种基于SVD和BRD的正则化反演算法.该算法通过SVD压缩数据,采用带非负约束的Tikhonov正则化方法求解流体"弛豫-扩散"分布,并基于BRD算法迭代确定最佳正则化因子.模拟实验与数值分析表明,该算法无需先验信息、运算效率高、相对误差小,在原始数据信噪比低至50时,仍可有效获取流体(T2,D)二维分布.在二维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实时解释应用中,该方法较传统反演算法(如TSVD)具有较大优势.同时,在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测井仪测量CuSO4溶液(T2,D)分布的实验显示,本文设计算法对弛豫时间和扩散系数的反演误差分别仅为2%和4%,较TSVD算法有较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核磁共振测井 扩散-弛豫 数据压缩 正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力温度状态液压油的体积弹性模量测量装置设计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杨曙东 周林 +3 位作者 陶爱华 陆才发 罗瑜林 高辉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7-30,共4页
常规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一般不超过40 MPa、温度不超过80℃,但在某些特殊应用领域,如深井应用的液压系统,工作压力可达到140 MPa、工作温度可达到175℃。在超高压力温度下工作时,液压油就不能再视作为不可压缩流体,因此液压油的体积弹... 常规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一般不超过40 MPa、温度不超过80℃,但在某些特殊应用领域,如深井应用的液压系统,工作压力可达到140 MPa、工作温度可达到175℃。在超高压力温度下工作时,液压油就不能再视作为不可压缩流体,因此液压油的体积弹性模量就成了超高压力温度环境下工作液压系统设计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参数,测得此参数的值就显得尤为必要。该研究设计了一种液压油在超高压力温度状态的体积弹性模量测量装置,详细介绍了其技术特点、结构、工作原理和测量方法,可为同类装置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油 超高压力温度 体积弹性模量 热膨胀系数 测量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钻井下仪器总线测试系统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尚捷 姚文彬 李辉 《电子测量技术》 2011年第8期118-121,共4页
在研发SPOTE随钻测井系统过程中,针对井下仪器总线通讯可靠性展开了专项研究工作,研制开发了一种"随钻井下仪器总线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通过对总线通讯过程中的误码情况进行自动监测和统计,基于贝叶斯估计方法客观评价总线... 在研发SPOTE随钻测井系统过程中,针对井下仪器总线通讯可靠性展开了专项研究工作,研制开发了一种"随钻井下仪器总线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通过对总线通讯过程中的误码情况进行自动监测和统计,基于贝叶斯估计方法客观评价总线物理层和协议层通讯质量。在此基础上,对接口电路、传输距离、挂接负载等影响因素展开了试验研究,最终建立了1套井下仪器总线的设备挂接测试标准与相应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测井 仪器总线 误码率测试 SPOTE Tb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核磁测井仪器多线程优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葛亮 蒋炎 +4 位作者 张禾 邓勇 肖小汀 薛志波 张嘉伟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2-39,共8页
为了高效利用CPU资源并满足多任务调度测试和并行技术需要,以核磁测井仪器的多线程优化问题为研究对象进行建模研究。该研究首先分析了基于LabVIEW的多线程优化机理,详细分析了常用的优化机制;其次设计了核磁测井仪器的多线程优化模型,... 为了高效利用CPU资源并满足多任务调度测试和并行技术需要,以核磁测井仪器的多线程优化问题为研究对象进行建模研究。该研究首先分析了基于LabVIEW的多线程优化机理,详细分析了常用的优化机制;其次设计了核磁测井仪器的多线程优化模型,并分析了优化模型内各种线程的功能和关系;最后,通过多线程优化模型开发出高温多维核磁测井仪器软件(EMRT2.0),并与一维核磁测井仪器软件(EMRT1.0)进行对比试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EMRT2.0将EMRT1.0的测试周期缩短为原周期的1/2,CPU的利用率从0.4%~1.5%提升到1.4%~6.2%,MATLAB的CPU利用率和物理内存占用降至0。研究实现的多线程优化模型能高效地利用CPU资源对核磁测井仪器进行多任务调度和并行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线程优化 优化模型 并行技术 核磁测井仪器 LABVI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对熵改进模糊C均值聚类的溢流预警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辉 满曰南 +1 位作者 李红星 孙鹏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5-170,共6页
钻井过程中溢流的早期发现非常重要,目前国内外基于人工智能的溢流预警模型普遍使用大量先验知识或训练数据,其准确性、实时性、可靠性完全受限于先验知识和训练数据,文章提出了基于相对熵改进模糊C均值聚类的溢流预警模型,采用相对熵... 钻井过程中溢流的早期发现非常重要,目前国内外基于人工智能的溢流预警模型普遍使用大量先验知识或训练数据,其准确性、实时性、可靠性完全受限于先验知识和训练数据,文章提出了基于相对熵改进模糊C均值聚类的溢流预警模型,采用相对熵理论改进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克服传统模糊C均值聚类时聚类数目由用户主动给出的缺点,并结合溢流故障的发生与立压、套压的变化趋势具有相关性的特点,建立了早期溢流智能预警模型,实现对早期溢流的及时发现。通过对现场数据的仿真分析表明,该预警模型能够通过立压和套压的斜率变化及时准确地判断是否发生溢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熵 模糊C均值聚类 溢流预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极子声波在疏松砂岩地层井孔中的传播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洪海 张秀梅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8-183,共6页
对偶极子声源在疏松砂岩井孔中的声波传播机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可以指导实际测井过程中仪器工作参数的选择及提高资料的处理和解释水平。本文针对实际正交偶极子声波测井中遇到的疏松砂岩超软地层横波测量问题进... 对偶极子声源在疏松砂岩井孔中的声波传播机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可以指导实际测井过程中仪器工作参数的选择及提高资料的处理和解释水平。本文针对实际正交偶极子声波测井中遇到的疏松砂岩超软地层横波测量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计算模拟了偶极子声源在一般软地层和疏松砂岩地层井孔中的传播情况,并对比分析了声场波形与井孔中激发的弯曲波和激发谱的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还根据疏松砂岩地层井孔中的声波传播特点,提出了在这类地层条件下应用偶极子声波测井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并指出,在超软地层横波测量中,偶极子声源的中心频率应适当降低,但也不是越低越好,否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本文的研究结果无疑对正交偶极子声波测井声源的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极声波测井 疏松砂岩 弯曲波 激发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压并联节流管汇压降特性研究
12
作者 艾志久 刘旭 +3 位作者 李杰 杨赟达 王琴 陈瑞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6-78,139,共3页
控压钻井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解决复杂钻井问题的重要技术,节流管汇中节流阀是控制井口回压关键部件,传统研究节流阀压降特性线性关系方法是通过改进节流阀阀芯结构。文章利用现有节流管汇,采用并联节流阀新方法,运用计算流体力... 控压钻井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解决复杂钻井问题的重要技术,节流管汇中节流阀是控制井口回压关键部件,传统研究节流阀压降特性线性关系方法是通过改进节流阀阀芯结构。文章利用现有节流管汇,采用并联节流阀新方法,运用计算流体力学并结合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并联节流阀压降特性线性关系,得出并联管汇节流线性度均比单节流阀节流的线性度高,并联节流管汇中副节流阀开度调至15%时,整体线性度比单个节流阀提高了2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压钻井 并联节流管汇 压降特性 线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热处理下滑动速度对SiC_(p)/Al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影响研究
13
作者 陈妍 菅光霄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6-61,共6页
SiC_(p)/Al复合材料非匀质性微观结构使其摩损机制较传统匀质材料更为复杂,不同工况及热处理工艺下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也存在差异。以SiC_(p)/2024Al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进行球-面接触干滑动摩擦磨损实验,探究它在不同热处理状态及滑... SiC_(p)/Al复合材料非匀质性微观结构使其摩损机制较传统匀质材料更为复杂,不同工况及热处理工艺下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也存在差异。以SiC_(p)/2024Al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进行球-面接触干滑动摩擦磨损实验,探究它在不同热处理状态及滑动速率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及磨损机制。结果表明:热处理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有显著影响,固溶+人工时效态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硬度及耐磨性;滑动速度影响复合材料的表面接触性质及磨损程度,摩擦因数和磨损量随滑动速度提高逐渐增大;随滑动速度增加,复合材料主要磨损机制由剥层磨损向磨粒磨损转变,而磨损机制的转变明显加快了复合材料的磨损,在实际应用中应尽量避免此现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_(p)/Al复合材料 摩擦因数 磨损机制 滑动速度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探测随钻电磁波测井地质信号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天淋 岳喜洲 +2 位作者 李国玉 马明学 王仡仡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1-48,共8页
为了解超深探测随钻电磁波测井地质信号的过界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层状各向异性介质多分量电磁波测井解析解,对PeriScope轴向发射–倾斜接收线圈系、DWPR双斜线圈系以及GeoSphere对称测量模式3种结构的地质信号,在超深探测随钻电磁... 为了解超深探测随钻电磁波测井地质信号的过界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层状各向异性介质多分量电磁波测井解析解,对PeriScope轴向发射–倾斜接收线圈系、DWPR双斜线圈系以及GeoSphere对称测量模式3种结构的地质信号,在超深探测随钻电磁波测井的低频、长源距条件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了3种结构地质信号的过界面响应特征、探测深度以及各向异性的影响,探讨了其在超深探测中的适用性。研究得知,3种结构的地质信号均可指示地层界面及其方位,且长源距、高频下响应的非单调性明显,其中DWPR双斜地质信号的单调性最强;电阻率比100∶1地层模型下,GeoSphere地质信号具有更大的探测深度,DWPR双斜线圈系地质信号次之;DWPR双斜线圈系的幅度比地质信号不受地层各向异性的影响,其余地质信号均受地层各向异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降低频率、加大源距可有效增强地质信号探测深度,降低频率、减小源距有利于地质信号对地层界面响应的单调性,各向异性对绝大部分地质信号的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探测 随钻电磁波测井 地质信号 边界探测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振型振动筛的岩屑运移和堵筛规律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胡书闯 张玉霖 +2 位作者 管锋 杨明合 刘少胡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16,共7页
为降低钻井振动筛堵筛率并提高岩屑处理量,对不同振型下振动筛堵筛率和椭圆振动筛不同运动轨迹下岩屑运移规律开展研究非常必要。鉴于此,基于离散元法与振动筛运动理论,建立了不同轨迹振动筛运动模型,对岩屑在筛网上运移过程进行仿真。... 为降低钻井振动筛堵筛率并提高岩屑处理量,对不同振型下振动筛堵筛率和椭圆振动筛不同运动轨迹下岩屑运移规律开展研究非常必要。鉴于此,基于离散元法与振动筛运动理论,建立了不同轨迹振动筛运动模型,对岩屑在筛网上运移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了振动筛不同振型时的岩屑堵筛规律,研究了椭圆振动筛不同长轴方向角与椭圆度时岩屑的运移速度和透筛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椭圆振动筛的脱筛能力最强,圆振动筛其次,直线振动筛最弱;椭圆振动筛振幅大小一定,轨迹椭圆长轴方向角为45°时,岩屑运移速度最大;椭圆振动筛X方向振幅一定时,岩屑运移速度随轨迹椭圆度的减小而增大,透筛率随轨迹椭圆度的减小而减小。研究结果对提高振动筛筛分性能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筛 运动轨迹 岩屑运移 堵筛率 离散元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方位角误差计算和修正 被引量:7
16
作者 孟庆威 姜天杰 +2 位作者 刘泳敬 杨杰 王越支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6-73,共8页
为了满足定向井磁方位的高精度需求,需要准确计算方位角测量误差和分析误差来源。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了钻具在地磁场中产生的干扰磁场的变化情况。通过钻杆内部三轴磁感应强度得出方位角误差的测量值,与钻杆真实方位对比得到了方... 为了满足定向井磁方位的高精度需求,需要准确计算方位角测量误差和分析误差来源。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了钻具在地磁场中产生的干扰磁场的变化情况。通过钻杆内部三轴磁感应强度得出方位角误差的测量值,与钻杆真实方位对比得到了方位角误差。通过控制钻杆方位角、井斜角、底部钻具组合、无磁钻铤长度、外部磁场的大小和方向等因素,来观测、分析了方位角误差的变化规律。模拟试验得出,方位角误差在钻杆的南北方向上最小,在钻杆的东西方向上最大,并随着井斜角增大而增大,这种变化呈现出正弦的变化规律;经度、纬度也会对方位角的变化产生影响,方位角误差大体上随着维度增加而增大,主要取决于当地的总磁场和磁倾角大小。研究结果表明,方位角误差与测斜数据、底部钻具组合、经度、纬度和无磁钻铤长度有密切关系,可以通过有限元模拟准确估算出不同情况下方位角误差的大小,对方位角误差进行修正。模拟结果可为工程应用中无磁钻铤、底部钻具组合的选取和方位角误差修正提供参考数据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干扰 方位角 误差 有限元法 无磁钻铤 底部钻具组合 井眼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残差网络的随钻方位电磁波电阻率测井反演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歧峰 倪虹升 +2 位作者 岳喜洲 张鹏云 宫法明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104,共8页
随钻方位电磁波电阻率测井可以提供丰富的地下信息,帮助完成储层位置确定和边界探测等任务,但常用的基于物理方程的迭代反演方法计算效率较低,在实时地质导向中受到诸多限制。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残差网络的随钻方位电磁波电阻率测... 随钻方位电磁波电阻率测井可以提供丰富的地下信息,帮助完成储层位置确定和边界探测等任务,但常用的基于物理方程的迭代反演方法计算效率较低,在实时地质导向中受到诸多限制。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残差网络的随钻方位电磁波电阻率测井资料智能反演方法。该方法将残差块中的卷积层和池化层替换为全连接层,并使用多头注意力机制来理解输入数据的关联性,以解决非线性回归问题;通过评估模型深度和宽度,并使用贝叶斯超参数调优算法找到随钻电磁波电阻率反演方法中最优的超参数,以提高反演模型的性能。该方法在模型试验中的平均准确率达到98.5%;在实际测井资料的平均准确率达到97.2%,单点反演时间约为0.01 s。研究表明,随钻方位电磁波电阻率测井反演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反演测井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残差网络 随钻测井 方位电阻率 深度学习 多头注意力机制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钻电成像仪器磁流激励仿真和图像增强方法
18
作者 于增辉 刘保银 +1 位作者 卢涛 刘耀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100,共9页
提出采用磁流替代环形线圈激励源方法模拟随钻电成像仪器(REIT)响应,在考察随钻电成像测井仪器的探测特性基础上进行环境校正方法研究,旨在获得清晰度增强图像。考虑偏心距、地层电性参数、井眼参数变化,建立仪器响应函数库,利用查库方... 提出采用磁流替代环形线圈激励源方法模拟随钻电成像仪器(REIT)响应,在考察随钻电成像测井仪器的探测特性基础上进行环境校正方法研究,旨在获得清晰度增强图像。考虑偏心距、地层电性参数、井眼参数变化,建立仪器响应函数库,利用查库方法反演偏心距并对图像进行井眼环境校正和软件聚集增强处理,实现提高图像质量目的。结果表明,采用本文给出的方法可以对仪器原始采集的电信号进行井眼环境校正和图像增强,对提高图像质量、消除井眼环境对测量影响具有良好效果,在成像测井地层评价、随钻电成像地质导向应用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电成像 反演 偏心 环境校正 图像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钻自然伽马测井仪研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姚文彬 李辉 +3 位作者 尚捷 赵飞 张旭 姜天杰 《电子测量技术》 2013年第6期42-45,共4页
随钻自然伽马测井仪主要用于随钻测井过程中探测地层中的放射性元素发出的伽马射线,从而判断地层信息。该仪器设计采用了双核处理器,主处理器负责通信、存储、控制,协处理器独立完成脉冲计数,有效规避了国内外同类仪器所采用的定时采样... 随钻自然伽马测井仪主要用于随钻测井过程中探测地层中的放射性元素发出的伽马射线,从而判断地层信息。该仪器设计采用了双核处理器,主处理器负责通信、存储、控制,协处理器独立完成脉冲计数,有效规避了国内外同类仪器所采用的定时采样计数方式必然存在的伽马脉冲漏计、测量精度偏低等现象。介绍了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随钻自然伽马测井仪,阐述了仪器的工程指标参数、测量原理、设计方法及现场应用情况。实际应用证明,该仪器探测范围、测量精度已达到国外同类仪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测井 自然伽马测井 研制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壁取心变频电源转差频率控制算法及适应性测试 被引量:7
20
作者 田志宾 魏赞庆 +1 位作者 陈然 刘铁民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9-133,共5页
针对海洋油田井壁取心装置不能有效实现长电缆变频调速,设计了一种全新的变频供电电源,并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电缆的改进型转差频率控制算法。在分析双相感应交流电机控制原理的基础上,采用无速度传感器预测技术,结合长电缆模型,推导出了... 针对海洋油田井壁取心装置不能有效实现长电缆变频调速,设计了一种全新的变频供电电源,并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电缆的改进型转差频率控制算法。在分析双相感应交流电机控制原理的基础上,采用无速度传感器预测技术,结合长电缆模型,推导出了电机端的电压和电流信号方程模型。根据推导的结果构建磁链模型,实现磁链的观测、速度的准确辨识和速度的闭环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变频供电电源实现了体积小、重量轻、通用性强、操作简单、电磁兼容性能好以及智能化程度高等优点;提出的改进型转差频率控制算法经过验证适应长电缆变频调速运行,提高了电机的起动电磁转矩,减少了突加负载造成的速降和速度恢复时间,具有良好的动态和静态特性,可以在海洋油田测井行业内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壁取心 转差频率控制 变频电源 长电缆 双相感应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