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烷基减三线馏分油生产环保橡胶油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田义斌 张翠侦 +1 位作者 马莉莉 蔡烈奎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9-73,共5页
以中海油环烷基减三线馏分油为原料,通过高压加氢精制和糠醛精制组合工艺生产高芳碳原子数(C_A)的环保橡胶油。结果表明:通过高压加氢工艺可直接生产C_A为12.0%左右的环保橡胶油;高压加氢精制与糠醛精制组合工艺可生产出C_A达27.2%的环... 以中海油环烷基减三线馏分油为原料,通过高压加氢精制和糠醛精制组合工艺生产高芳碳原子数(C_A)的环保橡胶油。结果表明:通过高压加氢工艺可直接生产C_A为12.0%左右的环保橡胶油;高压加氢精制与糠醛精制组合工艺可生产出C_A达27.2%的环保橡胶油,且产品收率为31.0%,副产的抽余油可以作为普通橡胶油直接投放市场,也可以作为SBS橡胶填充油、食品级白油的优质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芳烃环保橡胶油 橡胶增塑剂 轮胎用环保橡胶油 环保轮胎油 环保橡胶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化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7
2
作者 辛靖 朱元宝 +2 位作者 胡淼 张海洪 宋宇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8-13,共6页
微化工技术是化学工程领域多学科交叉的前沿技术,其技术核心是在微通道反应器中完成微尺度的传递和化学反应过程,通过减小体系的分散尺度,强化混合与传递,提高过程可控性和效率,增强化工过程安全性,促进过程强化和化工系统小型化,提高... 微化工技术是化学工程领域多学科交叉的前沿技术,其技术核心是在微通道反应器中完成微尺度的传递和化学反应过程,通过减小体系的分散尺度,强化混合与传递,提高过程可控性和效率,增强化工过程安全性,促进过程强化和化工系统小型化,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从微化工技术原理、技术特点及其优越性、工业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旨在加深人们对微化工技术的理解,进而推动微化工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化工技术 过程强化 微反应器 微尺度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工艺脱除柴油中芳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王连英 杨国明 +2 位作者 辛靖 刘丽芝 陈松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1年第1期66-69,共4页
综述了吸附工艺常用的吸附剂、脱除芳烃的原理及吸附分离工艺的主要形式和特点。阐述了柴油吸附脱芳烃应用较多的金属氧化物吸附剂、碳材料吸附剂、硅基介孔材料吸附剂的研究现状,吸附芳烃的π络合作用、π—π相互作用和酸中心作用机理... 综述了吸附工艺常用的吸附剂、脱除芳烃的原理及吸附分离工艺的主要形式和特点。阐述了柴油吸附脱芳烃应用较多的金属氧化物吸附剂、碳材料吸附剂、硅基介孔材料吸附剂的研究现状,吸附芳烃的π络合作用、π—π相互作用和酸中心作用机理,以及固定床、移动床和模拟移动床的吸附分离工艺。并指出开发新型高选择性、易回收芳烃的吸附剂及吸附工艺是脱除柴油中芳烃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脱芳烃 吸附剂 吸附机理 吸附分离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烷基减压渣油制备润滑油基础油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焦祖凯 张翠侦 +2 位作者 宋君辉 秦一鸣 朱玉龙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8年第2期103-105,共3页
以中海油特有的秦皇岛32-6减压渣油为原料,通过丙烷脱沥青—加氢—异构脱蜡—补充精制组合工艺制备润滑油基础油,考察了工艺条件对产品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丙烷脱沥青萃取温度为60/68/77℃,加氢反应温度为(基准+30)℃,异构脱蜡反应... 以中海油特有的秦皇岛32-6减压渣油为原料,通过丙烷脱沥青—加氢—异构脱蜡—补充精制组合工艺制备润滑油基础油,考察了工艺条件对产品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丙烷脱沥青萃取温度为60/68/77℃,加氢反应温度为(基准+30)℃,异构脱蜡反应温度为(基准+5)℃,补充精制反应温度为(基准+30)℃的适宜条件下,可制得氧化安定性时长为264 min,运动黏度(100℃)为29.01 mm2/s,黏度指数为87,倾点为-12℃的150 BS基础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精制 减压渣油 润滑油 150 BS基础油 丙烷脱沥青 异构脱蜡 轻脱油 反应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改质装置掺炼轻质糠醛精制抽出油制备粗白油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于恩强 宋君辉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2-76,共5页
为实现低附加值轻质糠醛精制抽出油的增值,在实验室研究了加氢改质装置掺炼环烷基轻质馏分油的糠醛精制抽出油制备粗白油的技术可行性。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掺炼比例,优化加氢装置操作条件,可以实现将轻质抽出油作为掺炼组分的条件下装置... 为实现低附加值轻质糠醛精制抽出油的增值,在实验室研究了加氢改质装置掺炼环烷基轻质馏分油的糠醛精制抽出油制备粗白油的技术可行性。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掺炼比例,优化加氢装置操作条件,可以实现将轻质抽出油作为掺炼组分的条件下装置的稳定运行,并且制备出合格的粗白油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糠醛精制 抽出油 加氢 掺炼 粗白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温煤焦油的加氢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朱元宝 辛靖 +1 位作者 侯章贵 张海洪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0年第1期16-19,共4页
以中低温煤焦油为原料,先进行高压釜模拟悬浮床加氢预处理,再进行固定床加氢处理,对所得液体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低温煤焦油经悬浮床加氢预处理后,轻质化程度显著提高,再经固定床加氢处理后,所得汽油馏分中C6~C9芳烃质量分数达到3... 以中低温煤焦油为原料,先进行高压釜模拟悬浮床加氢预处理,再进行固定床加氢处理,对所得液体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低温煤焦油经悬浮床加氢预处理后,轻质化程度显著提高,再经固定床加氢处理后,所得汽油馏分中C6~C9芳烃质量分数达到32.72%,芳烃潜含量为66.15%,适于生产芳烃或用作高辛烷值汽油调和组分;柴油馏分中总芳烃、单环芳烃和双环芳烃质量分数分别为90.9%,46.9%,36.9%,适于进一步加氢改质最大化生产化工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温煤焦油 悬浮床加氢 固定床加氢 加氢改质 汽油 柴油 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炼油浆对原油蒸馏过程及沥青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福起 金吉海 +3 位作者 王兴 裴晓光 李朋 杨国明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7年第2期106-111,共6页
以催化油浆为强化剂,对绥中36-1原油进行实沸点蒸馏,考察了掺兑油浆对馏分油收率、沥青及侧线油性质的影响,并分析了油浆对原油蒸馏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蒸馏温度下,随着油浆掺兑比的增大,馏分油的收率逐渐增加,沥青的针入度... 以催化油浆为强化剂,对绥中36-1原油进行实沸点蒸馏,考察了掺兑油浆对馏分油收率、沥青及侧线油性质的影响,并分析了油浆对原油蒸馏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蒸馏温度下,随着油浆掺兑比的增大,馏分油的收率逐渐增加,沥青的针入度则逐渐降低;在蒸馏相同标号的沥青时,掺兑油浆使原油的蒸馏温度降低;与原油直馏沥青相比,掺兑油浆所得沥青的针入度指数及动力黏度(60℃)逐渐降低,四组分中饱和分、胶质含量增加,芳香分、沥青质含量降低;随着油浆掺兑比的增大,原油蒸馏200~450℃侧线油的运动黏度、密度(20℃)及各馏程段的恩氏蒸馏温度均逐渐降低;原油蒸馏过程中掺兑油浆,芳香分对馏分油收率的促进作用与表面张力对其的抑制作用同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催化油浆 实沸点蒸馏 沥青 馏分油收率 沥青四组分 蒸馏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烷基减三线馏分油综合利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焦祖凯 张翠侦 +2 位作者 宋君辉 金吉海 甄涛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3-96,共4页
以环烷基减三线馏分油为原料,通过高压加氢-异构脱蜡-补充精制-精密分馏工艺分别制备高附加值产品。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三段高压加氢深度及精密分馏切割温度,可以分别得到高附加值的橡胶增塑剂、变压器油和轻质白油基础油产品,并可... 以环烷基减三线馏分油为原料,通过高压加氢-异构脱蜡-补充精制-精密分馏工艺分别制备高附加值产品。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三段高压加氢深度及精密分馏切割温度,可以分别得到高附加值的橡胶增塑剂、变压器油和轻质白油基础油产品,并可根据市场需求调节产品分布,使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馏分油 加氢 精密分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压渣油制备150 BS光亮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翠侦 焦祖凯 +1 位作者 徐岩峰 朱长申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8年第5期308-310,共3页
以环烷基原油经常减压工艺制得的减压渣油为原料,先经丙烷脱沥青处理制得脱沥青油,再分别采用加氢处理-临氢降凝-补充精制工艺(工艺A)、加氢处理-异构脱蜡-补充精制工艺(工艺B)、加氢处理-补充精制-酮苯脱蜡工艺(工艺C)等3种组合工艺制... 以环烷基原油经常减压工艺制得的减压渣油为原料,先经丙烷脱沥青处理制得脱沥青油,再分别采用加氢处理-临氢降凝-补充精制工艺(工艺A)、加氢处理-异构脱蜡-补充精制工艺(工艺B)、加氢处理-补充精制-酮苯脱蜡工艺(工艺C)等3种组合工艺制备150 BS光亮油。结果表明:采用工艺A不能制备出合格的150 BS光亮油;采用工艺B、工艺C制备的产品其100℃运动黏度分别为29.83,32.58 mm^2/s,倾点均为-12℃,黏度指数分别为91,87,满足150 BS光亮油的指标要求,且产品收率分别为20.4%,19.8%(相对于减压渣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渣油 脱沥青油 润滑油 光亮油 临氢降凝 黏度指数 异构脱蜡 酮苯脱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温煤焦油悬浮床加氢预处理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元宝 辛靖 +1 位作者 侯章贵 张海洪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2-56,共5页
以中低温煤焦油为原料,在高压釜中模拟了煤焦油悬浮床加氢预处理过程,在自制非均相催化剂作用下,探索反应条件对液体产物分布及甲苯不溶物(TI)转化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和氢初压的升高以及催化剂添加量的增加可以显著提高轻... 以中低温煤焦油为原料,在高压釜中模拟了煤焦油悬浮床加氢预处理过程,在自制非均相催化剂作用下,探索反应条件对液体产物分布及甲苯不溶物(TI)转化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和氢初压的升高以及催化剂添加量的增加可以显著提高轻油(汽油、柴油馏分)收率,在反应温度为460℃、氢初压为16.0 MPa、催化剂添加量(w)为3.0%、反应时间为1.0 h的条件下,液体产物轻油收率达54.21%,TI转化率达到86.5%,产物分布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温煤焦油 悬浮床加氢预处理 非均相催化剂 产物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绥中36-1馏分油催化加氢脱酸研究
11
作者 金吉海 宋君辉 +4 位作者 焦祖凯 刘丽芝 甄涛 严金龙 张铎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0年第1期32-34,48,共4页
选用中海油炼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制备的Mo-Ni金属催化剂(简称催化剂A)和W-Ni金属催化剂(简称催化剂B)对绥中36-1馏分油(中海沥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ZL常二线、ZL减三线馏分油和中海油青岛研究中心生产的QD减三线馏分油)进行加氢脱酸研究,... 选用中海油炼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制备的Mo-Ni金属催化剂(简称催化剂A)和W-Ni金属催化剂(简称催化剂B)对绥中36-1馏分油(中海沥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ZL常二线、ZL减三线馏分油和中海油青岛研究中心生产的QD减三线馏分油)进行加氢脱酸研究,考察了2种催化剂在不同反应温度下的加氢脱酸性能,并优选出不同油品加氢生成油酸值小于0.05mg/g的最佳反应温度。结果表明:在反应压力为3.0MPa,体积空速为1.0h^-1,氢油体积比为400∶1的条件下,以ZL常二线馏分油为原料时,反应温度以270℃较佳;以ZL减三线或QD减三线馏分油为原料时,反应温度以295℃较佳;催化剂B比催化剂A具有更高的加氢脱酸活性、选择性脱多环芳烃活性;催化剂B运行2000h后保持较好的活性,加氢生成油酸值为0.030~0.040mg/g,满足酸值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酸原油 润滑油 馏分 加氢 脱酸 酸值 多环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绥中36-1馏分油加氢脱酸催化剂性能研究
12
作者 金吉海 宋君辉 +4 位作者 刘丽芝 焦祖凯 甄涛 严金龙 张铎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19年第10期42-45,共4页
为考察A,B两种催化剂加氢脱酸能力,借助BET,XRD,XPS,TGA等表征手段考察了两种催化剂的物性及价态的变化,并用绥中36-1常减压馏分油进行加氢脱酸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A为Mo-Ni金属催化剂,催化剂B为W-Ni金属催化剂;催化剂B的孔容、比表... 为考察A,B两种催化剂加氢脱酸能力,借助BET,XRD,XPS,TGA等表征手段考察了两种催化剂的物性及价态的变化,并用绥中36-1常减压馏分油进行加氢脱酸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A为Mo-Ni金属催化剂,催化剂B为W-Ni金属催化剂;催化剂B的孔容、比表面积和金属含量均大于催化剂A;两种催化剂在反应压力为3.0 MPa、空速1.0 h^-1、氢油体积比为400∶1条件下,以绥中常二线油为原料,在基准反应温度下酸值均小于0.05 mgKOH/g;以绥中减三线油为原料,在基准+15℃反应温度下,酸值均小于0.05 mgKOH/g,且催化剂B比催化剂A具有更高的加氢脱酸活性、选择性脱芳活性,并保留较高的CA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馏分油 加氢脱酸 催化剂 Mo-Ni W-N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裂化尾油作为供氢剂对焦化产品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伟 康东会 +1 位作者 舒畅 王兴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4-48,共5页
对中海炼化惠州炼化分公司加氢裂化尾油和减压渣油进行了供氢、夺型氢能力测定,以加氢裂化尾油为供氢剂,以10%的比例加入到减压渣油中,进行延迟焦化实验室试验以及中型试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500℃、反应压力为0.15 MPa的条件下,... 对中海炼化惠州炼化分公司加氢裂化尾油和减压渣油进行了供氢、夺型氢能力测定,以加氢裂化尾油为供氢剂,以10%的比例加入到减压渣油中,进行延迟焦化实验室试验以及中型试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500℃、反应压力为0.15 MPa的条件下,分别以减压渣油和加入10%供氢剂的减压渣油为原料进行延迟焦化反应,与减压渣油原料相比,减压渣油中加入10%供氢剂后,粗汽油、粗柴油以及蜡油收率提高4.2百分点,焦炭收率降低3.1百分点,气体收率降低1.1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焦化 供氢剂 加氢裂化尾油 中试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结构SBS对改性沥青高低温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杨国明 李福起 韩凌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9-303,共5页
使用不同型号的SBS改性剂制备改性沥青,采用常规性能指标评价方法,频率扫描、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MSCR)以及弯曲梁流变试验(BBR)对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性能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SBS可以有效提高沥青储存模量和损失模量,提高沥青黏弹性能... 使用不同型号的SBS改性剂制备改性沥青,采用常规性能指标评价方法,频率扫描、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MSCR)以及弯曲梁流变试验(BBR)对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性能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SBS可以有效提高沥青储存模量和损失模量,提高沥青黏弹性能,星型改性剂能较大幅度提升沥青高温性能,制备的改性沥青平均恢复率较高,平均不可恢复蠕变柔量较小,但是与沥青相容性较差。线型SBS能较大幅度地提升沥青低温性能,改性沥青蠕变劲度减小,且与沥青相容性较好,丁二烯/苯乙烯嵌段比越大,对沥青低温性能提升越明显,沥青BBR试验中的蠕变劲度与常规指标中5℃延度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以作为评价沥青低温性能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S改性沥青 频率扫描 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 蠕变劲度 高低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橡胶含量对改性沥青高低温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国明 李昊 +2 位作者 陈松 裴晓光 吴颖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48-251,256,共5页
以不同含量丁苯橡胶(SBR)改性剂制备改性沥青,采用常规指标评价和动态力学分析(DMA)两种方法,考察SBR含量对改性沥青高低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BR改性剂含量的增加,改性沥青的低温延度增大,软化点稍有升高;改性沥青的弹性模量和... 以不同含量丁苯橡胶(SBR)改性剂制备改性沥青,采用常规指标评价和动态力学分析(DMA)两种方法,考察SBR含量对改性沥青高低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BR改性剂含量的增加,改性沥青的低温延度增大,软化点稍有升高;改性沥青的弹性模量和黏性模量均随着SBR改性剂含量的增加而变大,SBR改性剂含量不宜过高或者过低,含量过低,SBR黏弹性不能充分发挥,含量过高,改性沥青产生相分离,Cole-Cole图可以作为评判改性沥青相容性好坏的重要依据;改性沥青的劲度模量和蠕变率随SBR改性剂含量的增加而变大,低温性能变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橡胶改性沥青 动态力学分析 温度扫描 频率扫描 相容性 高低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烷基蜡油生产橡胶填充油的工艺对比 被引量:7
16
作者 田义斌 张海洪 +1 位作者 韩龙年 张翠侦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21,共5页
采用不同工艺加工环烷基蜡油生产橡胶填充油(简称橡胶油),对多种工艺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一段高压加氢工艺可直接生产芳碳率(CA)为12%左右的环保橡胶油;全氢型流程(加氢处理-临氢降凝-加氢补充精制)对原料适应能力强,可生产洁净... 采用不同工艺加工环烷基蜡油生产橡胶填充油(简称橡胶油),对多种工艺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一段高压加氢工艺可直接生产芳碳率(CA)为12%左右的环保橡胶油;全氢型流程(加氢处理-临氢降凝-加氢补充精制)对原料适应能力强,可生产洁净的低芳橡胶油;加氢脱酸与糠醛精制组合工艺可生产CA为12%左右的环保橡胶油;高压加氢处理与糠醛精制组合工艺可生产CA为21%~27%的环保橡胶油,并可根据产品需求灵活调整生产方案,该工艺与全氢型工艺耦合时,产品种类更丰富,生产调整更灵活。以上经验可为润滑油型炼油厂在升级改造和新建装置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填充油 糠醛精制 高压加氢 环保橡胶填充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DMA方法研究基质沥青组成对SBS改性沥青黏弹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国明 陈松 +1 位作者 李昊 王宁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6-60,共5页
选取4种组成不同的基质沥青制备SBS改性沥青,运用动态力学分析(DMA)方法分析改性沥青黏弹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温度扫描、频率扫描和稳态流动试验得到的改性沥青高温性能具有一致性,基质沥青中芳香分含量是影响改性沥青黏弹性能的主要因... 选取4种组成不同的基质沥青制备SBS改性沥青,运用动态力学分析(DMA)方法分析改性沥青黏弹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温度扫描、频率扫描和稳态流动试验得到的改性沥青高温性能具有一致性,基质沥青中芳香分含量是影响改性沥青黏弹性能的主要因素,芳香分含量越高,制备的改性沥青高温黏弹性能越好,饱和分含量过高,会减弱改性沥青内聚力,降低高温黏性。低温弯曲梁流变试验结果表明,胶质和沥青质主要影响改性沥青低温性能,基质沥青沥青质含量越高,改性沥青低温延伸性能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力学分析 SBS改性沥青 黏弹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脱芳烃技术及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侯章贵 胡笛 +3 位作者 韩龙年 陈新国 辛靖 陈禹霏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18,共7页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燃料油消耗量的增大,引发了严重雾霾天气等环境污染问题。为了有效地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2016年底,国内发布了第六阶段车用柴油标准GB 19147-2016《车用柴油》,其中车用柴油中的多环芳烃质量分数由原来的不大...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燃料油消耗量的增大,引发了严重雾霾天气等环境污染问题。为了有效地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2016年底,国内发布了第六阶段车用柴油标准GB 19147-2016《车用柴油》,其中车用柴油中的多环芳烃质量分数由原来的不大于11%降至不大于7%。加氢脱芳烃技术(hydrodearomatization-HDA)是生产超清洁国Ⅵ柴油的关键。主要综述了加氢脱芳烃技术及催化剂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VI标准 加氢脱芳烃 催化剂 雾霾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环烷基减压渣油生产润滑油基础油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翠侦 徐岩峰 +2 位作者 朱长申 秦一鸣 郭莎莎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9年第4期237-240,共4页
采用三段高压加氢工艺(加氢处理-异构脱蜡-补充精制),以海洋环烷基减压渣油经丙烷脱沥青工艺所得的脱沥青油为原料,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结果表明:在脱沥青油加氢处理反应压力为15MPa,氢油体积比为1000∶1,体积空速为0.4h-1,反应温度为385... 采用三段高压加氢工艺(加氢处理-异构脱蜡-补充精制),以海洋环烷基减压渣油经丙烷脱沥青工艺所得的脱沥青油为原料,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结果表明:在脱沥青油加氢处理反应压力为15MPa,氢油体积比为1000∶1,体积空速为0.4h-1,反应温度为385或382℃;异构脱蜡反应压力为15MPa,氢油体积比800∶1,体积空速为0.8h-1,反应温度为340或345℃;补充精制反应温度为260℃的条件下,所得生成油中大于490℃馏分可达到150BS光亮油的要求;≥280~360℃馏分可用于生产变压器油基础油;≥360~420℃馏分可用于生产橡胶增塑剂环烷基矿物油产品;≥420~490℃馏分可用于生产橡胶增塑剂环烷基矿物油产品。润滑油馏分总收率占脱沥青油的85%以上,150BS光亮油收率约占脱沥青油的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渣油 润滑油 丙烷脱沥青 加氢精制 异构脱蜡 150BS光亮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质沥青高温流变性能及常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金吉海 陈松 +1 位作者 韩凌 李福起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8年第1期14-16,共3页
采用调和工艺,以戊烷脱油沥青与70#沥青为原料,在二者质量比分别为8∶92,20∶80的条件下,依次制备了针入度等级为50#,30#的硬质沥青;同时,于薄膜烘箱中,试样在163℃下恒温热氧老化5 h,得到了相应的老化试样。结果表明:与70#沥青相比,所... 采用调和工艺,以戊烷脱油沥青与70#沥青为原料,在二者质量比分别为8∶92,20∶80的条件下,依次制备了针入度等级为50#,30#的硬质沥青;同时,于薄膜烘箱中,试样在163℃下恒温热氧老化5 h,得到了相应的老化试样。结果表明:与70#沥青相比,所制备的30#,50#沥青的耐高温性能较佳,二者的软化点分别提高了12,6℃,针入度分别降低了4.1,1.8 mm;温度扫描显示,老化后沥青的车辙因子比老化前高,30#,50#沥青的路面设计温度分别达到76,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沥青 直馏沥青 流变特性 动态力学分析 车辙因子 软化点 针入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