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孔隙尺度的低渗透油藏CO_2驱替特征研究
1
作者 孟凡坤 任龙 +2 位作者 苏玉亮 赵广渊 鲁明晶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1-65,7,共5页
基于多孔介质油气两相渗流理论,采用截断威布尔分布作为孔喉特征分布函数,模拟储层岩心的气驱油过程,建立了能够反映多孔介质孔隙尺度的油气两相三维孔隙网络模型,推导了不同CO2驱替相态下界面张力及接触角计算公式。利用建立的孔隙网... 基于多孔介质油气两相渗流理论,采用截断威布尔分布作为孔喉特征分布函数,模拟储层岩心的气驱油过程,建立了能够反映多孔介质孔隙尺度的油气两相三维孔隙网络模型,推导了不同CO2驱替相态下界面张力及接触角计算公式。利用建立的孔隙网络模型,研究了相态变化对驱替效率的影响,从微观角度分析了不同CO2驱替相态下的驱替特征和驱油效果。结果表明:对于孔隙度以及颗粒分布状况相同的储层结构,在注入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与非混相驱替相比,实现CO2混相驱可以将原油的驱替效率提高约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CO2驱 孔隙网络模型 驱替相态 驱油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点数字检波器道组合技术 被引量:13
2
作者 杨照海 凡正才 赵前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88-93,178+5,共8页
野外地震检波器组合是提高原始资料信噪比常用而重要的方法,但在压制干扰波的同时也损害了有效波。单点数字检波器小道距、高覆盖、不组合的野外采集方式逐渐得到应用,势必带来数据量的增大、信噪比的降低,因此需在室内进行地震道组合... 野外地震检波器组合是提高原始资料信噪比常用而重要的方法,但在压制干扰波的同时也损害了有效波。单点数字检波器小道距、高覆盖、不组合的野外采集方式逐渐得到应用,势必带来数据量的增大、信噪比的降低,因此需在室内进行地震道组合处理。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结合胜利油田YX工区单点数字检波器接收、5m道距的资料进行了室内组合分析,探讨了室内地震道组合方法、流程以及应注意的问题,展示了室内道组合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波器组合 室内组合 信噪比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内生成CO_2技术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博 徐景亮 +2 位作者 李翔 杜剑平 郑玉飞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4-98,104,共6页
利用细管实验和驱替实验对层内生成CO_2技术提高采收率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室内实验结果表明:在60℃,3.5 MPa条件下,层内生成CO_2技术可生成大量CO_2气体,提高采收率幅度可达9.86%,向生气体系中加入增效剂后采收率可进一步提高11.85%;而... 利用细管实验和驱替实验对层内生成CO_2技术提高采收率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室内实验结果表明:在60℃,3.5 MPa条件下,层内生成CO_2技术可生成大量CO_2气体,提高采收率幅度可达9.86%,向生气体系中加入增效剂后采收率可进一步提高11.85%;而在60℃,7.0 MPa条件下,生成的CO_2气体几乎完全溶于地层流体,技术提高采收率能力大为减弱。矿场试验结果表明,层内生成CO_2技术对于渤海油田的浅层油藏具有很好的稳油控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内生成CO2 生气能力 提高采收率 稳油控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页岩抑制剂ATROL的研制及现场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郝彬彬 胡进军 +1 位作者 夏小春 项涛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4-158,共5页
高性能强抑制性水基钻井液体系是一种类似油基钻井液的环境友好型钻井液体系,其核心处理剂之一就是新型高性能抑制剂。针对所钻遇泥页岩地层黏土矿物的水化膨胀和分散等问题,研制出了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高性能页岩抑制剂ATROL。在介绍AT... 高性能强抑制性水基钻井液体系是一种类似油基钻井液的环境友好型钻井液体系,其核心处理剂之一就是新型高性能抑制剂。针对所钻遇泥页岩地层黏土矿物的水化膨胀和分散等问题,研制出了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高性能页岩抑制剂ATROL。在介绍ATROL组成的同时,分析和研究了其作用机理。室内评价试验和在渤海CFD5-5-3D井现场应用的效果表明,ATROL能有效地应用于泥页岩复杂地层的钻进,并具有抑制能力强、防塌效果好、无毒无污染等优点,可很好地满足渤海石油勘探开发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页岩 钻井 高性能抑制剂 抗黏土污染 渤海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时移地震中潮汐校正应用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孙文博 朱振宇 +3 位作者 张金淼 李艳青 王小六 张连群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84-1088,1048,共5页
时移地震中两次地震资料采集时间不同,记录的潮汐量不同,导致两次资料中出现一定时差,并且采集资料时基准面不统一,所以时移地震资料处理中潮汐校正成为必要环节。本文介绍一种时移地震中基于潮位值预测的潮汐校正方法,并采用水深数据... 时移地震中两次地震资料采集时间不同,记录的潮汐量不同,导致两次资料中出现一定时差,并且采集资料时基准面不统一,所以时移地震资料处理中潮汐校正成为必要环节。本文介绍一种时移地震中基于潮位值预测的潮汐校正方法,并采用水深数据快速检验该方法计算潮汐量的合理性,也引入非一致性值作为质控两次资料潮汐校正效果的定量化参数。此外,也通过对比校正前后地震剖面,验证了该潮汐校正方法的可靠性,说明该方法实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移地震 潮汐校正 非一致性值(NR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