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东海超深大位移井油基钻井液技术
- 1
-
-
作者
佘运虎
-
机构
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中海油服油田化学事业部上海作业公司
-
出处
《钻井液与完井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6-301,共6页
-
基金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应用于深层油气田开发的大尺寸长裸眼井段钻井液技术研究”(2022BGE249)。
-
文摘
针对东海宝云亭区块、平湖区块超深大位移井在钻井过程中因井壁失稳、井眼清洁困难、高摩阻扭矩引起的起下钻频繁遇阻、划眼困难等复杂情况严重影响钻井时效的难题,通过对杂色泥岩地层的特性分析,创新使用多级配强封堵技术和提高油基钻井液乳化稳定性来解决井壁失稳难题;以低剪切速率下钻井液φ6/φ3值为突破口,实现高效携岩,解决东海大位移井井眼清洁难题;自主研发润滑剂LUBE OB用于降低高载荷条件下钻井液的摩擦系数,减少钻具和套管磨损,首次成功应用于8000 m级的超深大位移井KQT-N。强封堵、高携岩、高润滑的油基钻井液技术将东海大位移井平均划眼率从16.7%降低至2.0%,大幅度提高了钻井时效,为东海油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保障。
-
关键词
超深大位移井
井壁失稳
润滑减阻
东海油气田
油基钻井液
-
Keywords
Ultra-deep extended-reach well
Borehole wall instability
Lubrication and drag reducing
The oil and gas fields in east China Sea
Oil-based drilling fluid
-
分类号
TE254.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
-
题名反渗透钻井液体系在东海油气田X11井的应用
被引量:6
- 2
-
-
作者
刘胜
谭枭麒
陈波
付顺龙
王荐
-
机构
中海油服油田化学事业部上海作业公司
荆州市汉科新技术研究所
湖北省油田化学产业技术研究院
-
出处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1年第5期53-57,共5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27-003-002)。
-
文摘
为保证东海油气田安全高效开发,室内根据油基钻井液活度平衡和半透膜理论,研发了固壁剂和键合剂,采用纳微米封堵技术和活度控制技术,研制了具有反渗透功能的水基钻井液体系。该体系具有流变性稳定、抑制性强、活度低、表面张力小等特点,滤液侵入少、储层保护效果好,已在东海油气田X11井成功应用。在应用过程中,表现出了良好的井壁稳定和储层保护效果,井下复杂情况少,投产初期日产气量达36.6万m 3,是配产的2倍多。反渗透钻井液体系的成功应用满足了东海油气田安全高效开发的需要,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关键词
反渗透钻井液
东海油气田
活度平衡
井壁稳定
储层保护
-
Keywords
reverse osmosis drilling fluid
oil and gas field in the East China Sea
activity balance
borehole stability
reservoir protection
-
分类号
TE254.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
-
题名高效润滑剂室内评价与现场应用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陈波
谭枭麒
刘梁
-
机构
中海油服油田化学事业部上海作业公司
荆州市汉科新技术研究所
湖北省油田化学产业技术研究院
-
出处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0-63,共4页
-
基金
国家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27-003-002)。
-
文摘
随着油气田开发的进行,部分储层油气采出后出现地层压力亏空;当新井钻遇该亏空地层时,液柱与地层压差增大,易导致钻具压差卡钻。通过对钻井液润滑机理的研究,室内研发出一种高效润滑剂PF-LUBE168,其润滑性能优异,体系润滑系数小于0.1,与油基钻井液接近。在东海S4井的应用效果显示,在钻井液体系中加入2.5%高效润滑剂PF-LUBE168后,钻具在30.28 MPa的净液柱压差下静止15 min未出现黏卡现象,表明润滑效果良好。该高效润滑剂的成功研发与应用,为后期高难度井的开发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
关键词
反渗透
东海油气藏
润滑剂
吸附膜
黏卡实验
-
Keywords
reverse osmosis
East China Sea reservoir
lubricant
adsorption film
sticking experiment
-
分类号
TE254.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
-
题名反渗透钻井液体系在高含CO_(2)井的优化与应用
被引量:2
- 4
-
-
作者
佘运虎
-
机构
中海油服油田化学事业部上海作业公司
-
出处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2年第3期64-68,共5页
-
文摘
东海温州M区块石门潭组压力系数1.8,CO_(2)最高后效气测值71.4%,石门潭组后潜山组压力系数1.1,且裂缝发育,极易发生漏失。该区块在钻探过程中,发生过井壁失稳、严重CO_(2)气侵、井涌、井漏、瞬时井喷等复杂情况。为保证该区块安全高效勘探,首次采用具有反渗透功能的水基钻井液体系,并对反渗透钻井液体系进行了优化,室内评价了CO_(2)污染对反渗透钻井液体系的流变性能、泥饼质量和地层封堵性等方面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来解决CO_(2)污染出现的各种问题。现场应用表明,优化的反渗透钻井液体系抗CO_(2)污染能力强,高密度下流变性能优异,封堵承压能力强,作业中井壁稳定,井眼规则,起下钻和电测作业顺畅。该体系的成功运用,为温州高压高含CO_(2)区块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
关键词
高压
CO_(2)污染
井壁稳定
反渗透钻井液
-
Keywords
high pressure
CO_(2)pollution
wellbore stability
reverse osmosis drilling fluid
-
分类号
TE254.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