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惠州石化有限公司连续重整装置工艺流程模拟与优化 被引量:19
1
作者 孟凡辉 纪传佳 杨纪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724-2729,共6页
以惠州石化有限公司200×10~4t/a连续重整装置为研究对象,采用英国先进技术公司KBC的流程模拟软件Petro-SIM,建立了预加氢部分、重整反应部分以及重整全流程模型,以期优化装置操作条件,改善装置的生产瓶颈。应用该模型分别对重整加... 以惠州石化有限公司200×10~4t/a连续重整装置为研究对象,采用英国先进技术公司KBC的流程模拟软件Petro-SIM,建立了预加氢部分、重整反应部分以及重整全流程模型,以期优化装置操作条件,改善装置的生产瓶颈。应用该模型分别对重整加权平均反应入口温度以及重整装置的3条分馏塔进行了优化分析。模拟结果得出,重整加权平均反应入口温度在520.7~521.7℃时,重整操作条件最优;预加氢产物汽提塔底温度在235℃、塔压在1.01MPa、进料温度在171℃时达到最佳的分离效果;重整脱戊烷塔塔压在1.02MPa、重整脱丁烷塔塔压在1.0MPa时塔的操作最优。通过实施优化措施,将重整加权平均反应入口温度由517.7℃提高至521℃,可增产芳烃2.7×10~4t/a,氢气1.126×10~7m^3/a;分别将汽提塔塔压、脱戊烷塔塔压以及脱丁烷塔塔压由1.1MPa降至1.0MPa,共节约燃料气3.528×10~6m^3,多回收C6环烷烃2.306×10~4t/a。核算装置效益,全年可实现节能效益197.9万元,提升装置经济效益3128.8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重整装置 模拟 模型 优化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齿轮式压缩机用于石化低温热回收水蒸汽-评估与实践
2
作者 远战红 胡磊 高中金 《化工设备与管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69,共7页
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为降低能耗,结合某新建芳烃联合装置的低温热现状和终端用户情况,经耦合优化,将装置低温热产生的150t/h低低压饱和水蒸汽进行压缩提级使用,即通过整体齿轮式压缩机将低低压的饱和蒸汽从0.6MPa增压到1.8MPa的... 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为降低能耗,结合某新建芳烃联合装置的低温热现状和终端用户情况,经耦合优化,将装置低温热产生的150t/h低低压饱和水蒸汽进行压缩提级使用,即通过整体齿轮式压缩机将低低压的饱和蒸汽从0.6MPa增压到1.8MPa的过热蒸汽,实现了低品位蒸汽在更高温度下的使用,此举措产生效益约2.5亿元/年。该水蒸汽压缩机的性能工作区间较窄,通过复杂的控制实现了机组的长周期稳定运行。该类型机组是国内同类装置的首次应用,在实践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注意事项,以期分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热回收 蒸汽增压 评估 整体齿轮式压缩机 性能特点 控制特点 工程实践经验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超重力油浆脱固工艺液体收率的方案研究
3
作者 贺安新 赵福利 +2 位作者 闵正红 侯俊毅 古亚坤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64,共6页
液体收率是油浆脱固装置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经济效益和高灰分组分后处理的难度。超重力分离机采用定期排渣的方式将高灰分的渣浆排出,以保证装置稳定运行。为提高油浆脱固过程的液体收率,通过研究产品油浆灰分变化考察了排渣周期、... 液体收率是油浆脱固装置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经济效益和高灰分组分后处理的难度。超重力分离机采用定期排渣的方式将高灰分的渣浆排出,以保证装置稳定运行。为提高油浆脱固过程的液体收率,通过研究产品油浆灰分变化考察了排渣周期、进料流量和油相阻垢剂对排渣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超重力分离机排渣周期越长,液体收率越高,但每处理0.4 t油浆必须进行一次排渣,否则将影响装置稳定性;通过加入油相阻垢剂,可有效减轻渣浆在设备内黏附,从而有助于渣浆排出;在油相阻垢剂加剂量(w)为100μg g的情况下,排渣周期可延长66.7%,液体收率提高到96.07%,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且不会影响油浆后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力分离机 油浆脱固 液体收率 灰分 渣浆 阻垢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柴油加氢裂化装置原料过滤器堵塞物识别
4
作者 王泽爱 黄小珠 +1 位作者 王景堂 黄波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141,共5页
针对煤柴油加氢裂化装置原料过滤器反冲洗频率显著提升,且波动大的问题,开展了加工原油各馏分过滤性试验,以及过滤器堵塞物的富集、处理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煤柴油馏分中的絮状物堵塞过滤器且难以清除;该絮状物是富含铁离子和磷酸根,... 针对煤柴油加氢裂化装置原料过滤器反冲洗频率显著提升,且波动大的问题,开展了加工原油各馏分过滤性试验,以及过滤器堵塞物的富集、处理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煤柴油馏分中的絮状物堵塞过滤器且难以清除;该絮状物是富含铁离子和磷酸根,钙、钾、铝等无机离子,以及酰胺基团的复合物;A原油中掺入的乳化油中含有螯合硫化亚铁的含磷杀菌剂是絮状物的主要成因。通过采取在A原油乳化油破乳时慎用含磷杀菌剂、适当延长掺混有乳化油的A原油在储罐中的存贮时间、尽量排出沉降分离的水、增加过滤器滤芯从而扩大有效过滤面积、对堵塞滤芯进行高压水冲洗和器外超声清洗相结合等一系列措施,可将加氢裂化装置原料过滤器反冲洗频率降至24 h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状物 煤柴油馏分 加氢裂化 过滤器 堵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加氢改质装置催化剂再生性能评价
5
作者 李保良 魏增扬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0,共7页
目的评估某柴油加氢改质装置催化剂再生后的性能,确认是否满足生产需求。方法通过催化剂再生前后的装填数据对比、活性损失评价、选择性能分析、产品质量及分布、装置能耗变化等评估催化剂再生后各项性能。结果评估结果表明,精制平均温... 目的评估某柴油加氢改质装置催化剂再生后的性能,确认是否满足生产需求。方法通过催化剂再生前后的装填数据对比、活性损失评价、选择性能分析、产品质量及分布、装置能耗变化等评估催化剂再生后各项性能。结果评估结果表明,精制平均温度提高3℃,裂化平均温度提高11℃,再生后的催化剂活性损失较小。液体C5+组分收率达到98.04%,化学氢耗为2.1%,催化剂选择性能良好。目标产品重石脑油收率为27.2%,3号喷气燃料收率为18.7%,柴油收率为47.0%;重石脑油芳潜为56.7%,3号喷气燃料烟点为22.1 mm,柴油十六烷值为61.2,较原料提高了20.7个单位,产品质量优良。结论催化剂再生后各产品的分布和关键性质指标均达到设计指标,再生的催化剂性能可满足装置实际生产及长周期运行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加氢改质 催化剂再生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磷水处理成套技术在惠州石化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曹孙辉 花飞 +3 位作者 姜宝安 王乃琳 衣龙欣 吴新国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8-110,共3页
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304单元循环水系统、石化部大循环水系统采用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研发的成套无磷水处理技术,实现了高浓缩倍数运行,系统腐蚀、结垢、微生物控制均远优于磷系方案;解决了磷元素排放;取得了显著的经... 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304单元循环水系统、石化部大循环水系统采用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研发的成套无磷水处理技术,实现了高浓缩倍数运行,系统腐蚀、结垢、微生物控制均远优于磷系方案;解决了磷元素排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水处理 无磷 环保 缓蚀阻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化汽柴油加氢装置掺炼重芳烃油的工业实践 被引量:2
7
作者 方友 刘孝川 +1 位作者 徐长磊 陈敏杰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8-83,共6页
某石化企业生产的催化裂化柴油(LCO)、C_(10)+重芳烃(HAB)产量大,性质差。为解决重芳烃油加工难问题,将部分LCO和HAB改至焦化汽柴油加氢装置进行加工,并开展了不同比例下掺炼重芳烃油工业试验,对比分析不同工况下原料性质、主要操作参... 某石化企业生产的催化裂化柴油(LCO)、C_(10)+重芳烃(HAB)产量大,性质差。为解决重芳烃油加工难问题,将部分LCO和HAB改至焦化汽柴油加氢装置进行加工,并开展了不同比例下掺炼重芳烃油工业试验,对比分析不同工况下原料性质、主要操作参数、产品性质、物料平衡等方面数据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入口氢分压7.0 MPa、入口氢油体积比530~580条件下,掺炼约8%HAB后,可以得到硫质量分数7.3μg g、十六烷值49.2、多环芳烃质量分数6%的优质柴油调合组分。在低压、低氢油比条件下,较低反应温度即可使得芳烃饱和反应达到平衡,并可根据平衡转化率调整重芳烃掺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10)+重芳烃 焦化汽柴油 加氢 多环芳烃 十六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劣质减压渣油直接催化裂化的工业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孔令健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36,共6页
目的测试DPC催化剂将劣质减压渣油在工业装置上直接进行催化裂化的可行性,同时探索掺炼劣质减压渣油对产品结构主要是低碳烯烃产量的影响。方法利用1.2 Mt/a催化裂化装置进行工业试验,通过设定不同DPC催化剂藏量占比及原料掺渣比,研究... 目的测试DPC催化剂将劣质减压渣油在工业装置上直接进行催化裂化的可行性,同时探索掺炼劣质减压渣油对产品结构主要是低碳烯烃产量的影响。方法利用1.2 Mt/a催化裂化装置进行工业试验,通过设定不同DPC催化剂藏量占比及原料掺渣比,研究工艺运行及产品结构的变化。结果利用DPC催化剂将减压渣油直接生产烯烃的工业实践表明:在DPC催化剂藏量占比达到26.5%、进料中减压渣油掺炼比例提升至15.25%时,催化干气中乙烯体积分数达到16.57%,较空白标定增加2.46个百分点,液化气中丙烯及三烯(乙烯、丙烯和1,3-丁二烯)收率分别达到7.35%和8.38%,较空白标定增加0.67和0.83个百分点,月度增效可以达到1963.92万元。结论DPC催化剂可实现将劣质减压渣油直接催化裂化加工的目标,具有加工流程短、经济效益相对较好的特点,可为企业降本增效、节能降碳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渣油 催化剂 低碳烯烃 加氢 催化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 Mt/a环烷基油加氢裂化装置多产重石脑油的实践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泽腾 郑港西 方友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37,共7页
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4.0 Mt/a加氢裂化装置采用RN-410C RHC-210 RHC-220催化剂级配,通过分馏系统改造进行了多产优质化工原料的产品结构升级。标定结果表明,以焦化蜡油掺入量(w)为20.16%、氮质量分数为0.1846%、密度(20℃)为0.910 g/... 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4.0 Mt/a加氢裂化装置采用RN-410C RHC-210 RHC-220催化剂级配,通过分馏系统改造进行了多产优质化工原料的产品结构升级。标定结果表明,以焦化蜡油掺入量(w)为20.16%、氮质量分数为0.1846%、密度(20℃)为0.910 g/cm^(3)的混合蜡油为原料,在入口总压力为15.18 MPa、精制段和裂化段平均温度分别为385.6℃和389.3℃、采用一次通过流程的条件下,氢耗为2.98%,重石脑油收率为35.23%,尾油收率为10.69%。石脑油、喷气燃料、柴油产品指标均在合格范围内,其中喷气燃料烟点可达30 mm,柴油十六烷指数可达72.3、多环芳烃质量分数为1%,尾油BMCI为12;装置能耗为21.91 kgOE t(1 kgOE=41.8 MJ),达到同类装置先进水平。重石脑油选择性从上周期的77.3%提高到了本周期的84.2%,表明催化剂级配及反应分区调控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烷基 加氢裂化 重石脑油 喷气燃料 尾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化汽柴油加氢捕硅剂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国明 王连英 +3 位作者 刘孝川 韩龙年 张海洪 王宁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27,共5页
目的脱除焦化汽柴油馏分中的有机硅化合物,避免催化剂硅中毒。方法以拟薄水铝石粉为载体制备原料,镍钼为活性金属组分,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加氢捕硅剂,利用N 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吡啶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其进行分析表征,并... 目的脱除焦化汽柴油馏分中的有机硅化合物,避免催化剂硅中毒。方法以拟薄水铝石粉为载体制备原料,镍钼为活性金属组分,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加氢捕硅剂,利用N 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吡啶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其进行分析表征,并在200 mL加氢中试装置上考查了捕硅剂的脱硅活性和2000 h活性稳定性。结果自主开发的捕硅剂比表面积和孔容较高,酸性适宜,活性金属分布均匀,强度满足工业装置装填要求。捕硅剂的脱硅活性较高,在典型的工业条件下,脱硅率>90%,在2000 h活性稳定性试验过程中,脱硅率稳定>90%,活性稳定性良好,且具有较高的容硅能力。结论自主开发的捕硅剂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对清洁燃料的生产及保护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汽柴油 加氢捕硅剂 脱硅 物性分析 中试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汽油醚化装置工艺流程模拟
11
作者 党建军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4-151,共8页
利用稳态流程模拟软件PRO/Ⅱ,对0.4 Mt/a轻汽油醚化装置主要工艺流程进行了系统的模拟计算,介绍了软件建模的热力学方法选择、重要设备的模块选择、工艺建模过程及其主要设置。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适用性。为... 利用稳态流程模拟软件PRO/Ⅱ,对0.4 Mt/a轻汽油醚化装置主要工艺流程进行了系统的模拟计算,介绍了软件建模的热力学方法选择、重要设备的模块选择、工艺建模过程及其主要设置。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适用性。为实现活性烯烃最大转化率,保证碳五组分质量,利用所建模型对醚化分馏塔甲醇加注量和回流比,甲醇回收单元萃取水量、循环甲醇中水含量及萃取水中甲醇含量等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醚化分馏塔甲醇加注量控制在进料甲醇量的8.8%,醚化分馏塔回流比控制在2.0,萃取水量控制在10~11t/h,萃取水中甲醇质量分数控制在0.04%,循环甲醇中水质量分数控制在0.016%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汽油醚化 流程模拟 醚化分馏塔 甲醇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延迟焦化装置生产动力类负极焦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慧 党建军 花飞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2,共6页
随着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行业的高速增长,其对石油焦原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传统炼油厂如果能利用现有延迟焦化装置生产满足负极材料要求的焦原料,将是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动力类电池要求负极材料能够实现高克容量、高倍率等性能,相应地... 随着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行业的高速增长,其对石油焦原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传统炼油厂如果能利用现有延迟焦化装置生产满足负极材料要求的焦原料,将是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动力类电池要求负极材料能够实现高克容量、高倍率等性能,相应地要求负极材料焦原料有高比例的纤维结构和区域结构,这与焦化过程中碳质中间相的形成与生长密切相关。普通延迟焦化装置生产动力类负极焦需从原料和工艺条件两方面寻找改善途径,如掺炼催化裂化油浆,采用低反应温度、高焦化压力、大循环比、长生焦时间操作,并应对上下游衔接、加工效益评估、全厂物料平衡和维持石油焦品质稳定等方面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极材料 石油焦 碳质中间相 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床重油加氢裂化技术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美 刘金东 +4 位作者 张树广 张海洪 田义斌 赵德智 王巍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435-2440,共6页
简述了悬浮床重油加氢裂化工艺、工业化过程面临的技术问题以及催化剂的研究进展。目前国际上成熟的前沿悬浮床加氢裂化技术有EST工艺、HDHPLUS工艺、Uniflex工艺等,这些工艺多采用均相分散型催化剂,有效地减少重馏分的缩合生焦,具有催... 简述了悬浮床重油加氢裂化工艺、工业化过程面临的技术问题以及催化剂的研究进展。目前国际上成熟的前沿悬浮床加氢裂化技术有EST工艺、HDHPLUS工艺、Uniflex工艺等,这些工艺多采用均相分散型催化剂,有效地减少重馏分的缩合生焦,具有催化活性高,产品汽柴比高等特点,已实现工业装置建设和生产,成为炼厂解决重质油深度加工问题的关键技术。分析表明,未来的主要工作任务是降低底油产量及提高轻质油品的收率的同时减少结焦。因此,研发高分散、高活性的催化剂、设计具有高效传质传热效率的新型反应器、开发高效工业组合工艺是今后悬浮床加氢工艺研究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悬浮床 催化剂 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加氢裂化过程深度学习模型的对抗样本攻击研究
14
作者 王晨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2-361,共10页
基于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炼油化工工业软测量,其安全性日益引起重视。以用于加氢裂化过程异常监测的深度学习模型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梯度的TRI-FGSM白盒对抗样本攻击算法,并首次系统考察了加氢裂化深度学习模型的对... 基于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炼油化工工业软测量,其安全性日益引起重视。以用于加氢裂化过程异常监测的深度学习模型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梯度的TRI-FGSM白盒对抗样本攻击算法,并首次系统考察了加氢裂化深度学习模型的对抗样本攻击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抗攻击效果随着攻击迭代轮次而收敛至0.98,说明加氢裂化深度学习模型在面对对抗样本时易被误导、普遍存在安全性问题;对抗攻击算法中范数、扰动阈值的选择可提高攻击效率,但不能提高攻击质量,而加氢裂化回归任务中变量的输入维度和预测标签可显著影响生成的对抗样本的扰动程度,其中重石脑油收率预测案例中攻击收敛时对抗样本扰动度不足0.02,扰动最小,而2个换热器结垢预测案例相应扰动度则分别为0.04和0.12,扰动较大;在变量维度越高、异常监测初期实际标签值偏离模型理论预测值越小时,所生成的对抗样本扰动越小,隐蔽性越好且越不易被检测,攻击质量越高。通过揭露加氢裂化深度学习模型在炼油化工过程初期异常监测中的潜在脆弱性,强调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构建炼油化工高鲁棒深度学习模型提供了有效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裂化 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对抗样本攻击 安全 异常监测 脆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产品收率为导向的芳烃抽提装置生产优化
15
作者 党建军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4,共10页
目的以产品收率最大化为目标,对700 kt/a重整汽油芳烃抽提装置的主要工艺操作参数进行分析、优化,获得装置的最佳操作指标。方法利用流程模拟软件对装置进行了系统的模拟,所建模型模拟结果与现场数据高度吻合;在确保产品质量合格且稳定... 目的以产品收率最大化为目标,对700 kt/a重整汽油芳烃抽提装置的主要工艺操作参数进行分析、优化,获得装置的最佳操作指标。方法利用流程模拟软件对装置进行了系统的模拟,所建模型模拟结果与现场数据高度吻合;在确保产品质量合格且稳定的基础上,聚焦于苯、甲苯、二甲苯的最大收率,借助所建模型,对流程中的脱庚烷塔、抽提蒸馏塔、溶剂回收塔、苯塔、甲苯塔、二甲苯塔等核心设备的关键工艺操作参数进行了分析与优化,最终得出一组最优操作参数。结果将这组最优的操作参数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最终得到的产品苯、甲苯、二甲苯的总收率分别高达99.18%、99.59%、98.16%,与优化前的总收率相比,分别提高了0.41、0.35、0.34个百分点。结论所构建的模型完全能够满足生产优化的需求,为后续装置的进一步优化生产、技术改造,以及查找并突破装置瓶颈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提蒸馏 芳烃抽提 流程模拟 产品收率 生产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迟焦化过程掺炼催化裂化油浆进料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邓诗铅 王庆波 +2 位作者 徐占武 王洪彬 黄新龙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3-56,共4页
在延迟焦化中型装置上,采用相同的原料,在焦炭塔塔顶操作压力、加热炉注汽量、循环比等工艺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对催化裂化油浆直接掺炼到减压渣油中(常规工艺)与催化裂化油浆和减压渣油分别加热后再混合(新工艺)两种进料方式进行试... 在延迟焦化中型装置上,采用相同的原料,在焦炭塔塔顶操作压力、加热炉注汽量、循环比等工艺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对催化裂化油浆直接掺炼到减压渣油中(常规工艺)与催化裂化油浆和减压渣油分别加热后再混合(新工艺)两种进料方式进行试验研究,对两种进料方式下的产品分布及产品性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常规工艺相比,新工艺可提高焦炭塔内重油的反应深度,具有提高液体产品收率及降低焦炭产率的技术优势;采用新工艺时气体产率增加了0.16百分点,汽油馏分和柴油馏分收率分别增加了0.23和0.56百分点,焦化蜡油收率降低了0.35百分点,焦炭产率降低了0.64百分点,从而使轻油收率增加了0.79百分点,液体产品收率增加了0.44百分点;在产品性质方面,气体、汽油馏分、柴油馏分和焦炭的性质变化不大,而焦化蜡油的性质则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油浆 延迟焦化 掺炼 热裂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P装置回炼轻汽油馏分增产丙烯的实施方案及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慧 朱金泉 +2 位作者 徐振领 胡博 花飞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22,共5页
为降低成品油产量、增产丙烯,可将高烯烃含量轻汽油馏分送回MIP装置进行回炼。轻汽油回炼方式有4种:轻汽油走单独增设的回炼提升管回炼,轻汽油走急冷油线进MIP反应器变径提升管回炼,轻汽油进MIP提升管预提升段底部回炼,轻汽油进单独增... 为降低成品油产量、增产丙烯,可将高烯烃含量轻汽油馏分送回MIP装置进行回炼。轻汽油回炼方式有4种:轻汽油走单独增设的回炼提升管回炼,轻汽油走急冷油线进MIP反应器变径提升管回炼,轻汽油进MIP提升管预提升段底部回炼,轻汽油进单独增设的喷嘴(在重油喷嘴下方)回炼。经对比分析发现:在重油喷嘴下方单独增设轻汽油喷嘴回炼,可以调控反应时间和反应深度;在尽量多产丙烯的前提下,轻汽油回炼产物分布合理、对MIP产品性质负面影响小、装置经济效益好,是优选的轻汽油回炼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MIP 轻汽油 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柴油中压加氢裂化装置掺炼劣质催化裂化柴油的实践 被引量:15
18
作者 赵晨曦 杨杰 李保良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0-44,共5页
为提高催化裂化柴油(简称催化柴油)品质及优化全厂物料平衡,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在3.6 Mt/a煤柴油中压加氢裂化装置上进行了大比例掺炼劣质催化裂化柴油的实践。结果表明:在不改变装置结构及催化剂已运转8年半的条件下,催化柴油掺炼... 为提高催化裂化柴油(简称催化柴油)品质及优化全厂物料平衡,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在3.6 Mt/a煤柴油中压加氢裂化装置上进行了大比例掺炼劣质催化裂化柴油的实践。结果表明:在不改变装置结构及催化剂已运转8年半的条件下,催化柴油掺炼比例(w)达21%,装置整体运行平稳;装置综合能耗由777.121MJ/t增加至952.315MJ/t;重石脑油、喷气燃料和柴油产品质量合格;与不掺炼催化柴油相比,掺炼21%催化柴油后,喷气燃料的收率降低11.99百分点,烟点减小4.6mm,密度(20℃)增大12.8kg/m^3,芳烃体积分数增加8百分点;与原料相比,柴油产品的十六烷值提高16.4个单位,但与掺炼前相比,十六烷值降低5.5个单位,收率增加8.29百分点。催化柴油掺炼比例提高后,国Ⅴ标准柴油的收率提高,满足了柴油产品质量升级要求,同时为大型炼油厂优化全厂物料平衡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加氢裂化 催化裂化柴油 掺炼 产品质量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减压蒸馏装置原油注碱技术的探讨与实践 被引量:11
19
作者 段永锋 王宁 +2 位作者 侯艳宏 孙亮 崔中强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8-62,共5页
目前,随着高酸、高硫等劣质原油加工比例的不断增加,劣质原油加工已成为世界炼油企业共同面临的难题,尤其是常减压蒸馏装置塔顶系统低温轻油部位的腐蚀问题更为突出。本研究系统分析了原油注碱技术在塔顶氯离子控制、管线和炉管碱脆、... 目前,随着高酸、高硫等劣质原油加工比例的不断增加,劣质原油加工已成为世界炼油企业共同面临的难题,尤其是常减压蒸馏装置塔顶系统低温轻油部位的腐蚀问题更为突出。本研究系统分析了原油注碱技术在塔顶氯离子控制、管线和炉管碱脆、换热器结垢、二次加工装置影响等各方面的利弊因素,提出了原油注碱的前提条件、注入浓度及注入量、注入部位、注入设施设计及选材、相关的腐蚀检测与化验分析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国内炼化企业原油注碱的工业应用证明,原油注碱技术作为一种传统且有效的工艺防腐措施,在兼顾对碱脆、结垢和催化剂中毒等不利因素的条件下,对于控制常减压蒸馏装置塔顶系统腐蚀具有非常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减压蒸馏装置 塔顶系统 注碱 低温腐蚀 氯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油加氢裂化装置生产工业白油的改造思路 被引量:11
20
作者 曾文钦 方友 +1 位作者 郑港西 赵晨曦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26,共5页
鉴于目前柴油产品经济效益差的现状,从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4.0 Mt/a蜡油加氢裂化装置柴油产品及其馏分性质着手,拟采用柴油产品的中间馏分生产经济效益更好的5号工业白油,因而使用SIMSCI PROⅡ软件对装置分馏系统进行全流程模拟,提... 鉴于目前柴油产品经济效益差的现状,从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4.0 Mt/a蜡油加氢裂化装置柴油产品及其馏分性质着手,拟采用柴油产品的中间馏分生产经济效益更好的5号工业白油,因而使用SIMSCI PROⅡ软件对装置分馏系统进行全流程模拟,提出并实施了主分馏塔降压至0.1 MPa以下、提高柴油再沸返塔温度等优化措施,然而在现有设施基础上的优化调整无法将柴油初馏点提高至目标值。因此,以柴油产品中切割出220~360℃馏分生产5号工业白油为技术改造研究目标,提出增设蒸汽汽提塔和原柴油侧线汽提塔停用再沸器、改用蒸汽汽提的两个改造方案,两个方案均能将柴油初馏点提高至220℃,生产出合格的5号工业白油,从而将柴油转变为经济效益更好的白油产品,降低全厂柴汽比、提升全厂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裂化 工业白油 分馏塔 流程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