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湾盆地歧口18-1油田沙二段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尹楠鑫 李中超 +5 位作者 国殿斌 何康 孙廷彬 罗波波 程瑞英 张玲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6-274,282,共10页
应用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进行歧口18-1油田层序地层格架和有利储集相带分布的预测,为油田开发方案的制定提供地质依据。通过不整合面、首次湖泛面和最大湖泛面的特征识别,在三级层序内部划分出低位、湖侵、高位3个体系域,建立了歧口18-1... 应用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进行歧口18-1油田层序地层格架和有利储集相带分布的预测,为油田开发方案的制定提供地质依据。通过不整合面、首次湖泛面和最大湖泛面的特征识别,在三级层序内部划分出低位、湖侵、高位3个体系域,建立了歧口18-1油田沙二段的层序地层格架;以体系域为单元进行沉积相分异及其演化过程的研究,预测了有利的沉积相带及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歧口18-1油田沙二段发育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其有利的储集相带为低位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的扇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平面上多期河道叠加,储层物性好,是油田最为有利的开发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口凹陷 沙河街组 层序地层 沉积微相 扇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河油田水驱效果综合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露 苏林 +2 位作者 童凯军 王道串 袁珂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3期326-329,共4页
通过对双河油田存水率和耗水率等参数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将以往存水率概念进行了改进.考虑了油田边底水侵入的影响,尝试将存水率、耗水率、驱替特征曲线与含水率相结合,采用多手段综合分析水驱利用效果,形成系统分析水驱效果方法理论.将... 通过对双河油田存水率和耗水率等参数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将以往存水率概念进行了改进.考虑了油田边底水侵入的影响,尝试将存水率、耗水率、驱替特征曲线与含水率相结合,采用多手段综合分析水驱利用效果,形成系统分析水驱效果方法理论.将该方法运用于河南双河油田水驱效果的分析,得到了较好的分析结果.实践表明该方法更符合实际,通过综合分析能够更加准确地体现水驱开发油田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 耗水率 存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湖凹陷西斜坡阜宁期构造-沉积演化与油气聚集 被引量:2
3
作者 商琳 戴俊生 +2 位作者 王霞田 王彤达 张宏国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3年第4期33-39,共7页
金湖凹陷西斜坡为苏北盆地东台坳陷西部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构造运动控制了斜坡的形成、演化、沉积物的充填模式及斜坡内各种沉积体系的发育和空间展布,进而影响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本文应用平衡剖面技术,编制了金湖凹陷西斜坡阜... 金湖凹陷西斜坡为苏北盆地东台坳陷西部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构造运动控制了斜坡的形成、演化、沉积物的充填模式及斜坡内各种沉积体系的发育和空间展布,进而影响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本文应用平衡剖面技术,编制了金湖凹陷西斜坡阜宁期构造演化剖面;应用厚度分析法,研究了阜宁期断层活动强度。通过对研究区取心井的岩心观察、描述,结合录井、测井及地震资料,分析了阜宁组的沉积相类型及分布特征,查明了金湖凹陷西斜坡的构造-沉积演化特征及其对油气分布的影响。认为油气主要围绕深凹带或次凹带呈半环带状分布。西斜坡上发育的一系列北北西向构造带具有良好的构造、沉积背景,是斜坡带上油气成藏的优选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湖凹陷 西部斜坡带 构造-沉积演化 油气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烈断陷期小型湖盆沉积充填演化特征——以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宋站地区沙河子组为例 被引量:18
4
作者 蔡全升 胡明毅 +1 位作者 胡忠贵 邓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9-269,共11页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北部宋站地区属于小型断陷湖盆沉积区。最新钻井资料显示,该类型断陷盆地也具有较好的天然气勘探潜力,可作为大庆深层天然气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以徐家围子北部宋站地区沙河子组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对比前人研究成...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北部宋站地区属于小型断陷湖盆沉积区。最新钻井资料显示,该类型断陷盆地也具有较好的天然气勘探潜力,可作为大庆深层天然气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以徐家围子北部宋站地区沙河子组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对比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岩心、录井、常规测井以及三维地震资料对强烈断陷期小型湖盆的层序地层、沉积体系以及盆地充填演化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认为,宋站地区沙河子组可划分为1个二级层序,4个三级层序。三级层序内部根据湖泛面又可分为低位体系域(LST)、湖侵体系域(TST)和高位体系域(HST)。在沉积过程中,沙河子组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湖泊以及火山碎屑岩沉积等4种沉积相类型。研究区的沉积充填演化规律与大型的断陷盆地相比有所不同,表现为在强烈断陷早期,无论是在陡坡带还是在缓坡带,均以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为主;随着盆地范围的扩张,不同构造部位上的沉积相带的分异特征才逐渐显现。但湖泊相带受短轴物源供给的影响分布较为局限,常被分割成若干个小型滨浅湖沉积区,形成多个沉积中心,从而也导致了盆地不同区域沉积地层厚度差异极大的特征。据此,深入探讨了宋站地区沙河子组的沉积充填演化过程,提出了陆相小型窄断陷湖盆的沉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层序地层 沉积模式 沙河子组 徐家围子断陷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龙门山前上三叠统小塘子组沉积环境、构造含意与含气远景 被引量:7
5
作者 赵霞飞 刘树根 +2 位作者 彭靖淞 董顺利 张银德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04-617,共14页
在实测绵竹汉旺和广元何家湾小塘子组(T_3t)地层剖面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它们的沉积相。何家湾T_3t属浅水环境:滨面砂坝、陆架泥、潮坪和浪控三角洲。汉旺T_3t则以显著的深水相为特征:滨面砂坝,海湾泥、中缓坡水道与滑塌席、三角洲前缘... 在实测绵竹汉旺和广元何家湾小塘子组(T_3t)地层剖面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它们的沉积相。何家湾T_3t属浅水环境:滨面砂坝、陆架泥、潮坪和浪控三角洲。汉旺T_3t则以显著的深水相为特征:滨面砂坝,海湾泥、中缓坡水道与滑塌席、三角洲前缘沉积。对汉旺剖面所含黄铁矿结核作了初步研究。T_3t总的说符合富砂泥缓坡的沉积模式。指出汉旺剖面中部的半深水泥岩标志着龙门山活跃的逆冲构造运动,而以上的HST以至须二段下部厚砂体才是构造活动平静期的产物。认为小塘子组底部滨面砂体极具天然气勘探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上三叠统小塘子组 浪控三角洲 中缓坡滑塌席 滨面砂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沙罐坪石炭系沉积微相特征及其储渗单元 被引量:3
6
作者 徐国盛 王德斌 +2 位作者 王庆鹏 周连德 张瑞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0-174,206-207,共5页
石炭系气藏是川东地区沙罐坪气田的主力气藏,属裂缝-孔隙型气藏,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系统研究黄龙组沉积体系的内部构成、空间配置与沉积相模式,理清储集体的分布规律,对划分气藏的储渗单元显得十分迫切。在充分利用地质、测井、薄片等... 石炭系气藏是川东地区沙罐坪气田的主力气藏,属裂缝-孔隙型气藏,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系统研究黄龙组沉积体系的内部构成、空间配置与沉积相模式,理清储集体的分布规律,对划分气藏的储渗单元显得十分迫切。在充分利用地质、测井、薄片等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沉积体系分析方法,对黄龙组的岩相组合和沉积环境做了详细研究,识别出3种亚相、8种微相,研究了各亚相的沉积特征和沉积条件。对石炭系气藏进行中-高渗区、低渗区的储渗单元划分,储渗单元在含气范围内呈"主体高外围低"的整体分布态势,单元划分为气田中后期开发调整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沉积微相 储渗单元 石炭系 川东地区 岩相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鹦鸽嘴剖面白垩系碎屑岩层序地层序列:祁连山白垩纪隆升的沉积学响应 被引量:3
7
作者 郭荣涛 郭丽娜 +2 位作者 周生友 张玉双 赵婧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78-890,共13页
早白垩世期间,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祁连山隆升明显,在区域性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的综合影响下,在祁连山山前盆地中堆积了一套特殊的碎屑岩序列。甘肃张掖鹦鸽嘴白垩系发育完整,虽局部被第四系覆盖,但总体出露良好,其特殊相序单元构成的非常... 早白垩世期间,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祁连山隆升明显,在区域性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的综合影响下,在祁连山山前盆地中堆积了一套特殊的碎屑岩序列。甘肃张掖鹦鸽嘴白垩系发育完整,虽局部被第四系覆盖,但总体出露良好,其特殊相序单元构成的非常规体系域概念框架下的陆相层序地层模式,对研究祁连山隆升的沉积学响应及环境效应具有重要意义。鹦鸽嘴剖面下白垩统包括赤金堡组、下沟组和中沟组,可以识别出10个三级层序(S.1—S.10),LAST单元由冲积扇和河流相粗碎屑岩地层组成,湖泊相细碎屑岩沉积物构成三级层序的HAST单元。鹦鸽嘴剖面赤金堡组中下部的4个三级层序和下沟组中普遍发育的风成砂岩,是祁连山隆升造成的"焚风效应"的产物,对研究祁连山阶段性隆升特征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早白垩世,研究区经历了从半干旱气候—干旱气候—潮湿气候的演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祁连山隆升过程从幕式隆升—快速隆升—均衡稳定隆升的阶段性特征。早白垩世末期,祁连山进入快速强烈隆升阶段,研究区区域性抬升为剥蚀区,整体缺失上白垩统。因此,鹦鸽嘴剖面下白垩统层序地层序列,不仅是早白垩世祁连山隆升过程的物质记录,还为早白垩世东亚大气环流格局变化的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隆升 白垩系 层序地层 沉积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气库多次气水互驱实验 被引量:3
8
作者 郭平 黄琴 +1 位作者 王皆明 张俊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9-142,共4页
枯竭油藏和含水构造改建地下储气库是目前新建储气库的重要趋势之一。为了研究地下储气库在建库以及运行过程中的多相渗流特征,采用物理模拟实验的方法分析了枯竭油藏及含水构造改建储气库多次气水互驱多相渗流气液相渗曲线上的变化规... 枯竭油藏和含水构造改建地下储气库是目前新建储气库的重要趋势之一。为了研究地下储气库在建库以及运行过程中的多相渗流特征,采用物理模拟实验的方法分析了枯竭油藏及含水构造改建储气库多次气水互驱多相渗流气液相渗曲线上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枯竭油藏及含水构造在气水互驱过程中渗流规律与经典教科书中不一样,气相渗透率渗吸过程比排驱过程的低,而水相渗透率则渗吸比排驱过程的高;枯竭油藏由于有油相的影响,含水构造气相渗透率比含油构造高,分析认为含水构造比含油构造更有利于改建储气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竭油藏 含水构造 地下储气库 渗流特征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