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胜利油田立式常压储罐的腐蚀分析及检测技术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建新 袁则名 +1 位作者 任韶然 盛梁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03-705,共3页
立式钢制焊接常压储罐是油田油气储运的重要设备。通过对胜利油田立式常压储罐的使用情况和检测结果,分析小结了常压储罐发生腐蚀的主要部位,分析了腐蚀发生的原因。介绍了胜利油田现用的腐蚀检测方法,提出了常压储罐的腐蚀防护措施。
关键词 储罐 腐蚀 检测 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油藏地层测试保温管技术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兴华 《中国海上油气》 CAS 2007年第4期269-271,共3页
为了改善渤海稠油油藏地层测试效果,提出了保温管技术。介绍了保温管、测试管串的结构以及使用方法。现场试验及应用实践表明,应用保温管技术可有效减少原油流动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提高稠油油藏地层测试的成功率。
关键词 保温管 地层测试 稠油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凹陷斜坡带油气成藏模式--以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为例 被引量:32
3
作者 刘宗堡 马世忠 +2 位作者 吕延防 马仲尊 谭伟雄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37-945,共9页
利用4079口测井曲线、10口井岩心,结合开发井初期产能数据,对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烃源岩埋藏史、古构造演化史、油气运聚场、储层沉积特征和油水分布规律等油气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认识如下:葡萄花油层油气主要来自下... 利用4079口测井曲线、10口井岩心,结合开发井初期产能数据,对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烃源岩埋藏史、古构造演化史、油气运聚场、储层沉积特征和油水分布规律等油气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认识如下:葡萄花油层油气主要来自下伏青山口组二+三段源岩,油气初始运移时期为嫩江组末期,成藏关键时期为明水组末期;总结出葡萄花油层顶面古构造演化的4个阶段,油气运移时期向凹陷中心倾没的大型鼻状构造轴线为古油气主要运移方向,油气运移方向呈"旋转式"变化,即嫩江组末期的北西向转变为明水组末期的近东西向;葡萄花油层为单一北部物源,发育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成因的大量密集且水下延伸较远的分流河道砂体,北西向展布的河道砂体与断层组合构成了油气侧向运移的优势通道。开发井初期产能数据和圈闭精细解剖表明,油水分布受局部构造控制,单一圈闭内具有统一的油水界面。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总结出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2种成藏模式:继承性鼻状构造控油和凹陷平缓斜坡区反向正断层下降盘泥岩遮挡成藏模式;并在研究区刻画出101个有利钻井圈闭,预测新增石油储量2800×104t,为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下一步的勘探与开发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花油层 古构造演化 油气运聚场 沉积特征 成藏模式 三肇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法随钻堵漏技术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程仲 熊继有 +2 位作者 程昆 凌云 王燕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3-57,共5页
分析了一种新的防漏堵漏技术——物理法随钻防漏堵漏技术的室内试验堵漏效果,根据其作用机理和基于该技术的井下物理模型,结合实际应用时的钻井参数,设计并制造了防漏堵漏试验装置。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条件下的堵漏试验结果,研究旋转射流... 分析了一种新的防漏堵漏技术——物理法随钻防漏堵漏技术的室内试验堵漏效果,根据其作用机理和基于该技术的井下物理模型,结合实际应用时的钻井参数,设计并制造了防漏堵漏试验装置。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条件下的堵漏试验结果,研究旋转射流在井壁上的影响,对几种堵漏材料的随钻防漏堵漏效果进行了试验评价;在钻井液配方不变的条件下,分析了钻柱转速对堵漏效果的影响以及应用该技术前后的堵漏效果。最终确定了合理的随钻防漏堵漏钻井液配方,并证实物理法随钻防漏堵漏技术具有显著的防漏堵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漏 堵漏 物理模型 射流 实验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松砂岩取心工具在南堡35-2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魏刚 邵明仁 +1 位作者 范白涛 李刚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9-90,93,共3页
南堡35-2油田储层主要为极疏松的粉砂岩,部分层位含有粉砂质泥岩,取心作业难度大,岩心收获率低。要提高取心收获率,取心工具的选择和使用至关重要。文章介绍了一套适合疏松砂岩地层的取心工具,分析了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结合在NB35-2-... 南堡35-2油田储层主要为极疏松的粉砂岩,部分层位含有粉砂质泥岩,取心作业难度大,岩心收获率低。要提高取心收获率,取心工具的选择和使用至关重要。文章介绍了一套适合疏松砂岩地层的取心工具,分析了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结合在NB35-2-A11井的实际应用情况,对疏松砂岩取心作业中易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一些经验教训可供类似作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松砂岩 衬筒 圈闭压力 交互层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漏失压力计算模型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5
6
作者 朱亮 张春阳 +3 位作者 楼一珊 孙文化 李忠慧 吴惠梅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0-61,67,共3页
钻井液发生漏失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复杂问题,如何采用合适的计算模型来确定漏失压力的值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题。为解决此问题,在分析两种漏失种类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漏失压力的力学模型和基于统计的漏失压力计算模型,并就两种模型的... 钻井液发生漏失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复杂问题,如何采用合适的计算模型来确定漏失压力的值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题。为解决此问题,在分析两种漏失种类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漏失压力的力学模型和基于统计的漏失压力计算模型,并就两种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实例计算分析,认为漏失压力的大小与压差有比较明显的关联性,压差越大,漏失速率越大。利用基于统计的漏失压力计算模型比漏失压力的力学模型得到的结果好,与现场实测数据相符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漏 漏失压力 固井质量 计算模型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砂压裂井出砂预测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程远方 赵益忠 +2 位作者 张鑫 王京印 沈海超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7-90,共4页
建立了脱砂压裂井井眼围岩压实带分析模型,利用塑性应变准则对压裂前、后油井出砂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定量分析了压实带各参数对油井出砂临界生产压差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压实带的弹性模量及内聚力是影响井眼围岩应变的重要参数,弹性模... 建立了脱砂压裂井井眼围岩压实带分析模型,利用塑性应变准则对压裂前、后油井出砂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定量分析了压实带各参数对油井出砂临界生产压差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压实带的弹性模量及内聚力是影响井眼围岩应变的重要参数,弹性模量及内聚力的增加均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井眼围岩的等效塑性应变,提高油井临界生产压差;泊松比变化对围岩应变的影响可近似忽略不计;压实带内各参数的综合作用可显著改善井眼围岩的稳定性,明显提高油井出砂临界生产压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砂压裂 压实带 塑性应变准则 出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