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油长输管道阴极保护有效性评价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润 翁继军 +3 位作者 陈胜利 宋积文 张亮 王在峰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5-89,共5页
目的 探究原油长输管道阴极保护失效的原因。方法 通过管道通/断电电位测试、集输末站内外电位测试和绝缘法兰测试等方法,判断集输管线是否处于有效的保护状态,站内外阴极保护是否存在直流干扰情况,以及绝缘法兰的工作情况。结果 1~#集... 目的 探究原油长输管道阴极保护失效的原因。方法 通过管道通/断电电位测试、集输末站内外电位测试和绝缘法兰测试等方法,判断集输管线是否处于有效的保护状态,站内外阴极保护是否存在直流干扰情况,以及绝缘法兰的工作情况。结果 1~#集气站-1~#阀室管道通电电位为-850~1200 mV,断电电位为-773~788 mV,不满足比-850 mV更负的准则。站外管线通/断电电位虽然随着站内阴保电流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在电流为6、18 A时,其断电电位分别为-880 mV和-1198 mV,在保护电位范围之内(-850~1200 mV),没有产生过保护,符合国标的要求。站内外阴极保护干扰是客观存在的,可以通过调节及平衡站内外的输出,使站内外管道的保护电位在规定的电位区间之内(-850~1200 mV)。集输末站处的绝缘法兰性能良好,但是锌接地电池基本耗尽。结论 管道断电电位没有达到要求,且集输末站内外阴极保护存在相互干扰,是该长输管道阴极保护失效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输管道 阴极保护 通/断电电位 直流干扰 绝缘法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某油田混合注水系统CO_2/H_2S腐蚀缓蚀剂的开发 被引量:9
2
作者 陆原 赵景茂 +3 位作者 张茂 陈胜利 胡廷 张勇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59-65,共7页
目的缓解渤海某油田混合注水出现严重的CO_2/H_2S腐蚀、现场检测挂片的点腐蚀非常明显等问题。方法首先合成一种适合该油田工况的咪唑啉季铵盐(LH-31),再通过复配得到最优的缓蚀剂配方。结果利用动态高温高压釜,在95℃、0.15 MPa CO_2(... 目的缓解渤海某油田混合注水出现严重的CO_2/H_2S腐蚀、现场检测挂片的点腐蚀非常明显等问题。方法首先合成一种适合该油田工况的咪唑啉季铵盐(LH-31),再通过复配得到最优的缓蚀剂配方。结果利用动态高温高压釜,在95℃、0.15 MPa CO_2(含100μg/g H_2S)、总压0.5 MPa N_2、流速1.5 m/s、试验时间72 h条件下,测得空白平均腐蚀率为2.01 01 mm/a,点腐蚀速率1.1106 mm/a。添加40 mg/L的LH-31后,平均腐蚀率降至0.1000 mm/a,点腐蚀速率降至0.5789 mm/a。LH-31的红外谱图中,在879.31 cm^(-1)出现一个吸收峰,可能是季氮原子与相邻碳之间的伸缩振动,说明形成了环状季铵盐类化合物。LH-31与硫脲和苯甲酸钠之间具有协同效应,添加4%硫脲和3%苯甲酸钠组成的高效复合缓蚀剂2E,可将平均腐蚀速率降至0.0200 mm/a,点腐蚀速率降至0.0751 mm/a。极化曲线测试表明缓蚀剂2E为阳极抑制型缓蚀剂。缓蚀剂2E在现场进行了试验,通过旁路腐蚀试验测试1 d后,前后加注40 mg/L的缓蚀剂2E,试片的平均坑深由0.139μm降低至0.0258μm。结论缓蚀剂2E能有效抑制该渤海油田混合注水的均匀腐蚀和点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注水 CO2/H2S腐蚀 均匀腐蚀 局部腐蚀 缓蚀剂 阳极抑制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数字化技术在陆地终端原油处理厂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万青霖 刘兵 +2 位作者 张海龙 段碧清 王志超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3-56,共4页
以三维数字化技术为切入点,结合现场实际应用情况,重点阐述该技术在陆地终端处理厂的应用,详细解析了三维数字化成果与三维建模技术的结合路径,为石油化工领域原油处理厂老旧工程设施实现数字化提供必要的借鉴和参照。
关键词 三维模型 激光扫描技术 点云数据 坐标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dTe/TiO_2复合材料对304不锈钢的光生阴极保护行为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亮 陈胜利 +3 位作者 王秀通 宋积文 王润 王在峰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0-84,共5页
目的研究纳米CdTe/TiO_2复合材料对304不锈钢的光生阴极保护行为。方法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通过循环伏安沉积法在纳米管上进行CdTe修饰。应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测试方法对比纯TiO_2与CdTe/TiO_2的表面形貌... 目的研究纳米CdTe/TiO_2复合材料对304不锈钢的光生阴极保护行为。方法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通过循环伏安沉积法在纳米管上进行CdTe修饰。应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测试方法对比纯TiO_2与CdTe/TiO_2的表面形貌与晶相特征。结合开路电位(OCP)、光电流密度-时间曲线(J-t)、Tafel极化曲线等电化学方法,研究复合材料的光电转化性能及其对304不锈钢的阴极保护行为。结果在光照条件下,耦连CdTe/TiO_2复合材料的304不锈钢的开路电位从初始的-190mV负移至-730mV,光电流密度可达0.15mA/cm^2,闭光后,开路电位上升至-350mV,仍然具有保护作用,说明制备的纳米CdTe/TiO_2复合材料具有储存电子的能力。结论在可见光照射下,与纯二氧化钛相比,制备的CdTe/TiO_2复合材料对304不锈钢的阴极保护性能显著提高,且在闭光状态下仍能维持对不锈钢的保护,对不锈钢起到一定的延时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生阴极保护 纳米CdTe/TiO2复合材料 腐蚀 不锈钢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5双相不锈钢在南海深水环境中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8
5
作者 宋积文 王毛毛 +5 位作者 张亮 李大朋 陈胜利 王修云 常炜 张雷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98-901,915,共5页
利用腐蚀挂片试验与循环极化测试的方法,结合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等测试手段研究了2205双相不锈钢在南海水下170m海水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2205双相不锈钢在深海环境中发生了局部腐蚀;浸泡初期,不锈钢表面... 利用腐蚀挂片试验与循环极化测试的方法,结合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等测试手段研究了2205双相不锈钢在南海水下170m海水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2205双相不锈钢在深海环境中发生了局部腐蚀;浸泡初期,不锈钢表面形成微生物保护膜,在微生物膜的保护下其耐蚀性能提高;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微生物死亡、脱落,失去对金属基体的保护作用,导致不锈钢耐蚀性能下降;同时,残留的微生物膜与不锈钢基体间形成缝隙,在溶解氧与Cl^-作用下发生缝隙腐蚀,形成局部腐蚀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05双相不锈钢 深海环境 微生物膜 缝隙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加电流法对Q235A钢在模拟浪花飞溅区的保护效果 被引量:2
6
作者 符耀庆 王在峰 +1 位作者 陈胜利 宋积文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11-815,共5页
在模拟浪花飞溅区环境中采用外加电流法对Q235A钢实施阴极保护,通过保护电流密度、电化学性能试验,腐蚀形貌观察和保护效率计算研究了保护电位对Q235A钢保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恒电位控制下,保护电流密度在初期较大,之后急速下降... 在模拟浪花飞溅区环境中采用外加电流法对Q235A钢实施阴极保护,通过保护电流密度、电化学性能试验,腐蚀形貌观察和保护效率计算研究了保护电位对Q235A钢保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恒电位控制下,保护电流密度在初期较大,之后急速下降并逐级稳定在100mA/m2以下;不同保护电位下,由于表面形成钙镁沉积物,试验钢的极化电阻急剧增大;随着保护电位的负移,阻抗弧直径变大,膜的保护性能加强;恒电位控制在-850mV(vs.SCE)及析氢电位之间时,保护效率可以达到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花飞溅区 外加电流法 极化电阻 电化学阻抗 保护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静压力对DH36平台钢阴极保护的影响
7
作者 宋积文 范丰钦 杜敏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1-385,共5页
利用高压釜装置模拟在常压,2.0,5.0,10.0MPa压力条件下的阴极保护情况,采用恒电流极化法模拟初期阴极保护,通过电位的变化、电极宏观形貌和钙质沉积层的生成情况评价阴极保护情况。结果表明,模拟海水静压力对阴极保护的影响不显著,电流... 利用高压釜装置模拟在常压,2.0,5.0,10.0MPa压力条件下的阴极保护情况,采用恒电流极化法模拟初期阴极保护,通过电位的变化、电极宏观形貌和钙质沉积层的生成情况评价阴极保护情况。结果表明,模拟海水静压力对阴极保护的影响不显著,电流密度为100mA/m2时极化电阻明显跃升,可以在电极表面形成规模覆盖的沉积层。沉积层主要以文石的CaCO3为主,电流密度较大时,含镁方解石也会生成,与文石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压力 恒流极化 DH36平台钢 阴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散电流干扰和阴极保护作用下碳钢腐蚀规律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查鑫堂 张建文 +2 位作者 陈胜利 赵景茂 姜瑞景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18,26,共8页
目的探讨杂散电流和阴极保护二者共同作用对碳钢腐蚀的影响。方法在碳钢管表面手工涂刷涂层并制造小块破损点,研究Q235碳钢在涂层破损后,受单纯直流杂散电流干扰、单纯阴极保护以及二者共同作用时随时间变化的电化学交流阻抗图谱(EIS),... 目的探讨杂散电流和阴极保护二者共同作用对碳钢腐蚀的影响。方法在碳钢管表面手工涂刷涂层并制造小块破损点,研究Q235碳钢在涂层破损后,受单纯直流杂散电流干扰、单纯阴极保护以及二者共同作用时随时间变化的电化学交流阻抗图谱(EIS),通过图谱信息以及图谱数据拟合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条件下,Bode图低频阻抗和Nyquist图容抗弧半径都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通过图谱和数据拟合发现,单纯杂散电流条件下,杂散电流越大,电化学阻抗越小,浸泡15天时,20 m A杂散电流条件下的极化电阻达到200 m A条件下的4倍。阴极保护对杂散电流腐蚀具有防护作用,无论是单独施加阴保,还是杂散+阴保共同作用,-1000 m V(vs.CSE)与-850 m V(vs.CSE)横向对比,总是-1000 m V条件下的极化电阻更高。一定程度上,阴保电位越负,极化电阻越大,保护效果越好。结论在一定范围内,不论是单独施加,还是共同作用,总是杂散电流越小,阴极保护电位越负,对碳钢的保护效果越好,腐蚀程度越轻。利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监测管道腐蚀状况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IS 杂散电流 阴极保护 极化电阻 破损涂层 Q235碳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地破冰船发展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26
9
作者 张羽 李岳阳 王敏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8-193,共6页
极地破冰船作为开辟极地航道、资源开采的必要装备,是各国推进极地战略的重要抓手。本文重点介绍美俄等环北极国家近年来破冰船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并以此对我国破冰船的发展给出启示与建议。
关键词 破冰船 发展现状 未来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方法的竖直群桩冰荷载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辉辉 张宝森 +1 位作者 翟必垚 季顺迎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6-131,共6页
在高纬度海域或高寒地区的江河中,碎冰对海洋平台桩腿和桥墩等直立群桩结构产生很大的冲击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依据碎冰在自然条件下的离散分布特性,采用Voronoi切割算法构造随机分布和具有非规则几何形态的碎冰初... 在高纬度海域或高寒地区的江河中,碎冰对海洋平台桩腿和桥墩等直立群桩结构产生很大的冲击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依据碎冰在自然条件下的离散分布特性,采用Voronoi切割算法构造随机分布和具有非规则几何形态的碎冰初始状态,在此基础上采用若干个具有黏结-破碎功能的球形颗粒构造具有一定厚度、尺寸和形状等物理参数的河冰离散单元模型,将竖直群桩简化为刚体结构,从而对碎冰的运移及其对群桩的冲击作用进行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可确定碎冰撞击下的群桩冰荷载,并分析冰块尺寸、冰速和冰厚对桩结构所受冰荷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荷载 离散元方法 竖直群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