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河油区特殊储层油藏的滚动勘探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吉昌 张方礼 +2 位作者 尹万泉 闫军生 李蔓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5-49,共5页
本文从两种思路出发 ,对特殊岩性油气藏的共性即储层裂缝进行研究。一是从储层裂缝形成的古构造应力场出发 ,根据弹性力学理论 ,确定并预测储层构造裂缝的组系、方位和密度的三维分布 ;二是从储层的岩性、岩相单元入手 ,弄清储层岩性分... 本文从两种思路出发 ,对特殊岩性油气藏的共性即储层裂缝进行研究。一是从储层裂缝形成的古构造应力场出发 ,根据弹性力学理论 ,确定并预测储层构造裂缝的组系、方位和密度的三维分布 ;二是从储层的岩性、岩相单元入手 ,弄清储层岩性分布特征与裂缝分布的关系。同时分别对碳酸盐岩储层岩性的平面分布 ,火山岩储层岩相分布 ,变质岩储层岩性和构造应力场分布 ,以及低渗透油藏储层预测及砂体展布进行研究。通过在曙光古潜山及杜家台油层、欧利坨子火山岩及牛心坨变质岩潜山等滚动勘探区块的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岩储集层 碳酸盐岩储集层 火山岩储集层 低渗透储集层 构造裂缝 滚动勘探 辽河油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断块油田中的断层封堵性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焕鹏 吕世全 +1 位作者 李文克 蒋平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8-70,共3页
本文以笔架岭复杂断块油田为例 ,在精细研究其断裂构造的基础上 ,应用断面图分析法、应力场分析法、断面两侧岩性封堵量及断层泥涂抹封堵量计算法、断裂封闭性模糊综合差别等方法 ,结合钻井、测井、岩心等资料 ,对笔架岭地区控制油藏形... 本文以笔架岭复杂断块油田为例 ,在精细研究其断裂构造的基础上 ,应用断面图分析法、应力场分析法、断面两侧岩性封堵量及断层泥涂抹封堵量计算法、断裂封闭性模糊综合差别等方法 ,结合钻井、测井、岩心等资料 ,对笔架岭地区控制油藏形成的主干断层封堵性进行定性、定量研究 ;在此基础上 ,对断层封堵性与油气分布进行了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油田 滚动勘探 断层封堵性 辽河油区 笔架岭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区油田注水开发指标计算方法 被引量:6
3
作者 相天章 于涛 +1 位作者 汪浩 胡东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2年第2期45-46,共2页
应用数学和油藏工程方法 ,结合矿场实际 ,以建立一种既满足水驱曲线 ,又与最终采收率相一致的合理算法。双 2 0 8等新区块的实际计算表明 ,该方法符合水驱规律 ,原理可靠 ,可以应用于新区油田开发指标计算。
关键词 新区油田 注水开发指标 计算方法 方案编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滩海地区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 被引量:22
4
作者 孙洪斌 昝立新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5,8,共6页
辽河滩海地区是辽河盆地在海域的自然延伸。该区经过10多年的勘探和8年多的开发,取得了丰硕的勘探开发成果,已经探明了 1亿多吨的石油地质储量,建成了年产50万吨油气的生产能力。该区具有十分优越的石油地质条件,油气源充足,可形成多种... 辽河滩海地区是辽河盆地在海域的自然延伸。该区经过10多年的勘探和8年多的开发,取得了丰硕的勘探开发成果,已经探明了 1亿多吨的石油地质储量,建成了年产50万吨油气的生产能力。该区具有十分优越的石油地质条件,油气源充足,可形成多种类型的油气藏和复式油气聚集带。该区勘探潜力巨大,其中尤以西部的葫芦岛潜山带、中部的仙鹤断鼻带、东部的葵花岛中深层和燕南潜山带最为有利,将成为辽河油田重要的储量和产量接替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滩海地区 石油地质 特征 圈闭类型 油气分布 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斜坡南部地区滚动勘探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宋红日 李晨 +2 位作者 纪彤洲 宁小平 邱津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7-41,共5页
针对辽河断陷西部凹陷西斜坡南部地区勘探现状 ,为了选择有利目标区进而寻找有利圈闭 ,为油田发展寻找后备储量 ,在复式油气藏理论的指导下 ,利用地震、地质等多种资料对该区进行滚动勘探研究。发现了欢 6 2 3、齐 6 0 4、齐 6 0 7、锦 ... 针对辽河断陷西部凹陷西斜坡南部地区勘探现状 ,为了选择有利目标区进而寻找有利圈闭 ,为油田发展寻找后备储量 ,在复式油气藏理论的指导下 ,利用地震、地质等多种资料对该区进行滚动勘探研究。发现了欢 6 2 3、齐 6 0 4、齐 6 0 7、锦 136、锦 6 0 5及锦 6 0 7等含油区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成熟探区 稠油 复式油气藏 地质规律 滚动勘探 油藏精细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水洼陷周边地区滚动勘探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徐静雪 于天才 +2 位作者 张泽慧 鞠俊成 毛俊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2-44,共3页
为发现新的含油区块和新的含油层系 ,实现老区滚动勘探的新突破 ,从清水洼陷周边地区各含油气构造的基本地质特征入手 ,运用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及储层预测等新技术、新方法 ,对其开展滚动勘探研究。其结果 :在双台子中央构造带发现多个高... 为发现新的含油区块和新的含油层系 ,实现老区滚动勘探的新突破 ,从清水洼陷周边地区各含油气构造的基本地质特征入手 ,运用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及储层预测等新技术、新方法 ,对其开展滚动勘探研究。其结果 :在双台子中央构造带发现多个高产凝析油气藏 ,进一步落实了榆树台披覆背斜构造的形态及其侧翼的有利圈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气构造 凝析油气藏 潜山油藏 滚动勘探 三维地震 储层预测 清水洼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油区低渗透油田储层改造潜力评价 被引量:9
7
作者 郭秀文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2年第5期51-52,56,共3页
在低渗透油田油层污染程度表征因子计算和油层改造潜力评价值确定的基础上 ,分析了辽河油区部分低渗透油田油层改造潜力。主要评价因素包括表皮系数、油层渗透率、油层厚度和目前地层压力。各评价因素的权重由层次分析确定 ,并经过随机... 在低渗透油田油层污染程度表征因子计算和油层改造潜力评价值确定的基础上 ,分析了辽河油区部分低渗透油田油层改造潜力。主要评价因素包括表皮系数、油层渗透率、油层厚度和目前地层压力。各评价因素的权重由层次分析确定 ,并经过随机一致性检验 ,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主观判断的因素 ,使评价结果更符合客观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油区 低渗透油田 储层改造 潜力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洼38块主力油层蒸汽吞吐开发效果及其吞吐后期深化挖潜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胡士清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0年第2期28-30,33,共4页
方法 在实际动、静态资料及效果分析的基础上 ,利用油藏工程及数值模拟计算结果 ,对洼 38块剩余油分布及吞吐最终采收率进行预测 ,提出了下一步调整挖潜的方向。目的 在蒸汽驱开发尚未取得工业化应用之前 ,提高蒸汽吞吐阶段采收率。... 方法 在实际动、静态资料及效果分析的基础上 ,利用油藏工程及数值模拟计算结果 ,对洼 38块剩余油分布及吞吐最终采收率进行预测 ,提出了下一步调整挖潜的方向。目的 在蒸汽驱开发尚未取得工业化应用之前 ,提高蒸汽吞吐阶段采收率。结果 通过沙三段油层纵向调剖 ,东三段油层完善井网 ,充分动用纵向上与平面上油层 ,周期产油量可提高 70 0~2 6 0 0t。从数模结果看 :实施深化挖潜措施后 ,吞吐阶段最终采收率可达 2 8 8%。结论 通过对洼 38块剩余油分布及后备储量的认识 ,在蒸汽驱开发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前 ,充分动用纵向上、平面上和剩余储量丰度高的油层 ,可取得较可观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稠油油藏 蒸汽吞叶后期 数值模拟 挖潜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21世纪的辽河油气勘探 被引量:1
9
作者 孙红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2,25,共3页
关键词 辽河油区 油气勘探 21世纪 勘探开发历程 信息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柏各庄油田唐2×1区块侏罗系储层裂缝特征研究
10
作者 宋兴文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0-43,共4页
应用常规测井资料 ,结合岩心描述 ,对柏各庄油田构造裂缝的发育部位和发育方位进行识别 ,采用有限元法数值模拟对裂缝古应力场进行定量预测。结果认为 ,侏罗系储层裂缝比较发育 ,裂缝方位为NE向。该方法是研究本区构造裂缝的有效方法 ,... 应用常规测井资料 ,结合岩心描述 ,对柏各庄油田构造裂缝的发育部位和发育方位进行识别 ,采用有限元法数值模拟对裂缝古应力场进行定量预测。结果认为 ,侏罗系储层裂缝比较发育 ,裂缝方位为NE向。该方法是研究本区构造裂缝的有效方法 ,对寻找流体的有利聚集场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各庄油田 唐2×1区块 侏罗系 储层 裂缝特征 研究 双重介质 古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家油田重力流储层的测井解释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庆杰 陈鸿雁 陈艳华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7-39,43,共4页
在冷家油田冷 43块油气勘探中 ,已发现大量的重力流沉积储层。该类储层非均质性强 ,油水分布复杂 ,常规测井解释结果不能反映储层的真实情况。应用数理统计理论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通过系统分析 ,则可以建立多元非线性测井解释模型 ,... 在冷家油田冷 43块油气勘探中 ,已发现大量的重力流沉积储层。该类储层非均质性强 ,油水分布复杂 ,常规测井解释结果不能反映储层的真实情况。应用数理统计理论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通过系统分析 ,则可以建立多元非线性测井解释模型 ,从而准确解释油层参数 ,指导油气开发。该方法的进一步应用 ,揭示了油层I2 小层的油水分布规律 ,对改善冷家油田的开发效果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家油田 重力流 储层 测井 解释模型 研究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稠油耐高温乳化降粘剂优选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赵庆辉 刘其成 +2 位作者 刘志惠 郑南方 李成琴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1年第3期89-92,共4页
针对杜 84块超稠油区块的油层特点、油品性质等因素 ,从配伍性、降粘效果、吸附损失、洗油能力及驱油效率等方面入手 ,对乳化降粘剂进行筛选评价。筛选出适合于超稠油区块的最佳降粘剂为CSL 1,降粘剂最佳质量分数为 1‰~ 2‰。CSL 1型... 针对杜 84块超稠油区块的油层特点、油品性质等因素 ,从配伍性、降粘效果、吸附损失、洗油能力及驱油效率等方面入手 ,对乳化降粘剂进行筛选评价。筛选出适合于超稠油区块的最佳降粘剂为CSL 1,降粘剂最佳质量分数为 1‰~ 2‰。CSL 1型乳化降粘剂具有耐高温性能 ,在 3 0 0℃下其降粘特性不失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耐高温乳化降粘剂 实验研究 降粘效率 蒸汽吞吐 驱油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技术在隐蔽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守昌 李晨 +1 位作者 张泽慧 毛俊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3-15,共3页
应用地震相分析、波阻抗反演和神经网络技术 ,分别对小洼油田和陈家洼陷的隐蔽油气藏进行了识别和预测。其结果 :新增石油地质储量分别为 14 0 0× 10 4 t和 15 0 0× 10 4 t,取得了很好的勘探效果。
关键词 隐蔽油气藏 地震相分析 油气勘探 识别 预测 地震勘探 小洼油田 陈家洼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油层低渗油藏纵向非均质对油井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方礼 许宁 +1 位作者 于涛 徐萍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9-41,共3页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 ,结合油田现场实际对发育多套油层的低渗透砂岩油田多层合采效果进行定量研究。认为单层接替开采的采收率总是高于合采方式 ,且随着纵向非均质程度增加 ,合采与单层开采的初期产油量差别逐渐变小。非均质程度相同 ,间...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 ,结合油田现场实际对发育多套油层的低渗透砂岩油田多层合采效果进行定量研究。认为单层接替开采的采收率总是高于合采方式 ,且随着纵向非均质程度增加 ,合采与单层开采的初期产油量差别逐渐变小。非均质程度相同 ,间夹压力异常油层将进一步降低采收率 ,且对合采井影响更大。压力异常差油层对采收率和含水都有较大影响 ;双南油田双 2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田 非均质 初期产能 数值模拟 双南油田 双208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断陷盆地西部凹陷南部地区深层储层特征 被引量:8
15
作者 鞠俊成 周鹰 +2 位作者 于天才 张凤莲 张淑坤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0-22,共3页
综合运用钻井、录井、地球物理测井、试采油及各类分析化验数据 ,对辽河断陷盆地西部凹陷南部地区深层沙河街组二段的扇三角洲砂岩及沙三段湖底扇砂砾岩储层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 ,初步总结了该区深层储层的岩性、沉积相带、物性、成岩等... 综合运用钻井、录井、地球物理测井、试采油及各类分析化验数据 ,对辽河断陷盆地西部凹陷南部地区深层沙河街组二段的扇三角洲砂岩及沙三段湖底扇砂砾岩储层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 ,初步总结了该区深层储层的岩性、沉积相带、物性、成岩等特征 ,为该区今后的勘探部署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断陷盆地 西部凹陷南部 深层储层 特征 油气藏 扇三角洲 湖底扇 成岩相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84块高凝油注水开发效果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13
16
作者 熊钰 孙雷 +1 位作者 孙良田 武毅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1年第3期49-52,共4页
注水是高凝油油藏的主要开发方式 ,由于高凝油油藏原油相态特性和渗流特征具有与常规油藏不同的特点 ,在评价注水开发效果时 ,采用从常规油藏注水开发出发发展起来的评价方法常常失效。本文从油藏工程出发 ,借助现代数学手段———模糊... 注水是高凝油油藏的主要开发方式 ,由于高凝油油藏原油相态特性和渗流特征具有与常规油藏不同的特点 ,在评价注水开发效果时 ,采用从常规油藏注水开发出发发展起来的评价方法常常失效。本文从油藏工程出发 ,借助现代数学手段———模糊数学和系统工程层次分析原理 ,形成一种针对高凝油特点的水驱开发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有效地解决了常规方法用于评价高凝油油藏注水开发动态效果失效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凝油油藏 注水开发 模糊数学 系统工程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标记物色谱-质谱-质谱分析及地质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韩霞 吴拓 +1 位作者 黄毅 王刚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2年第2期64-68,共5页
通过实验研究建立了生物标记物色谱 质谱 质谱 (GC MS MS)分析方法。通过GC MS MS与GC MS对比分析可知 ,GC MS MS在鉴定极微量生标组分、分离复杂组分及对复杂和未知组分更准确定性、定量方面独具优势。对辽河、塔里木盆地岩石及原油... 通过实验研究建立了生物标记物色谱 质谱 质谱 (GC MS MS)分析方法。通过GC MS MS与GC MS对比分析可知 ,GC MS MS在鉴定极微量生标组分、分离复杂组分及对复杂和未知组分更准确定性、定量方面独具优势。对辽河、塔里木盆地岩石及原油饱和烃样品进行GC MS MS分析 ,对几个系列生物标记物结构进行鉴定。鉴定出了具有时代意义的生标组分 :时代意义三环二萜、四环二萜、双杜松烷、五环三萜等多个系列 ;甲藻甾烷、甲基甾烷系列、C2 6降胆甾烷系列 ,以及高碳数五环萜、六环萜等多个系列生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记物 色谱-质谱-质谱 烃源岩 辽河盆地 塔里木盆地 油源 油气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同位素类型曲线在辽河盆地油源对比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李美俊 任平 +1 位作者 胡礼国 焦运景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1-12,17,共3页
方法 利用原油及其组分中碳同位素值所构成的同位素类型曲线 ,对辽河盆地东、西部凹陷两个不同地区的原油进行油 油和油 源对比。目的 区分来自不同母岩的原油 ,并根据碳同位素类型曲线判断油源。结果 西部凹陷高升雷家地区未熟低熟... 方法 利用原油及其组分中碳同位素值所构成的同位素类型曲线 ,对辽河盆地东、西部凹陷两个不同地区的原油进行油 油和油 源对比。目的 区分来自不同母岩的原油 ,并根据碳同位素类型曲线判断油源。结果 西部凹陷高升雷家地区未熟低熟油与东部凹陷南部地区原油类型曲线分布特征差别明显。高升雷家地区未熟低熟油来自沙四段源岩 ,东部凹陷南部地区原油主要来自沙三段 ,部分来自沙一段 ,这与用其它地球化学指标得出的结论相吻合。结论 碳同位素类型曲线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油 油和油 源对比的地球化学指标 ,与其它地球化学方法相比更直接、更有效 ,在辽河盆地油源对比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同位素 原油 类型曲线 油源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民屯凹陷中段潜山裂缝预测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么景臣 郭彦民 +1 位作者 曹滨海 柳占武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3-25,28,共4页
以辽河断陷盆地大民屯凹陷中段潜山为实验区 ,在地质研究和全三维构造精细解释的基础上 ,把三维可视化、地震相干体、地震多属性处理与解释、测井约束反演、测井特征曲线反演等多项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通过 10多项最新综合技术软件... 以辽河断陷盆地大民屯凹陷中段潜山为实验区 ,在地质研究和全三维构造精细解释的基础上 ,把三维可视化、地震相干体、地震多属性处理与解释、测井约束反演、测井特征曲线反演等多项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通过 10多项最新综合技术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开展了变质岩潜山裂缝储层的预测研究、圈闭评价和井位部署 ,并在实际钻探中获得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民屯凹陷中段 辽河断陷盆地 油气藏 潜山裂缝储层 预测 三维可视化 地震相干体 测井约束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油田东营三段沉积微相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会民 吕炳全 +2 位作者 刘雪松 孙洪斌 林海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8-242,共5页
海南油田储层东营组三段为三角洲前缘沉积 ,发育水下分支河道、分流间湾、河口砂坝及席状砂等 4个微相。其中 ,以水下分支河道、河口砂坝的油气储集性能为最好 ,席状砂次之 ,分流间湾较差。本区沉积微相决定了储层的性质与展布 ,进而控... 海南油田储层东营组三段为三角洲前缘沉积 ,发育水下分支河道、分流间湾、河口砂坝及席状砂等 4个微相。其中 ,以水下分支河道、河口砂坝的油气储集性能为最好 ,席状砂次之 ,分流间湾较差。本区沉积微相决定了储层的性质与展布 ,进而控制油气的储集和分布。储层评价以下部储集层最好 (以水下分支河道为主 ) ,上部储集层次之 (以河口坝及水下分支河道为主 ) ,中部储集层较差 (以分流间湾、席状砂为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相 三角洲 油气 储层 海南油田 孔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