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0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港油田张东地区低渗储层黏土矿物分析及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
14
1
作者
景海权
张烈辉
+2 位作者
赵连水
林伶
徐冰青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0-112,141,共3页
针对大港油田张东地区沙二段低渗透砂岩储层目前注水压力高、产量低的问题,采用岩心分析技术和岩心驱替实验,对该区块的黏土矿物进行了矿物分析和敏感性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区块黏土矿物类型主要有高岭石、伊利石、伊利石/蒙脱石...
针对大港油田张东地区沙二段低渗透砂岩储层目前注水压力高、产量低的问题,采用岩心分析技术和岩心驱替实验,对该区块的黏土矿物进行了矿物分析和敏感性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区块黏土矿物类型主要有高岭石、伊利石、伊利石/蒙脱石混层和绿泥石4种;产状主要为架桥状和薄膜状,且储层属于中等黏土矿物储层;在开发过程中,储层表现出中等偏弱速敏、强水敏、强酸敏和强碱敏的特点。对张东地区以后的开发过程提出了一些生产上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油田
张东地区
低渗透油藏
岩心分析技术
黏土矿物
敏感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本源微生物驱在大港高温稠油油田的现场应用
被引量:
10
2
作者
向廷生
冯庆贤
+2 位作者
佘跃惠
N.T.Nazina
倪方天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5期72-75,共4页
本源微生物采油不存在菌种适应性、变异退化等问题,减少了菌种的发酵、注入等操作程序,工艺简单、投资少、成本低.应用本源微生物驱油技术可以改善油藏条件,提高原油最终采收率.2001~2004年,在大港孔店油田北区块应用了营养物水驱生物...
本源微生物采油不存在菌种适应性、变异退化等问题,减少了菌种的发酵、注入等操作程序,工艺简单、投资少、成本低.应用本源微生物驱油技术可以改善油藏条件,提高原油最终采收率.2001~2004年,在大港孔店油田北区块应用了营养物水驱生物技术.根据油藏地质和工程、开发状况及生化参数分析结果,确定了注入混气营养物激活本源微生物生长来提高采收率试验方案.对流体的理化参数监测以及生产动态跟踪和评价结果表明,试验是成功的,油藏生态环境发生明显变化,流体性质明显改善.现场试验期间,累计增油17 866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源微生物
提高原油采收率
现场试验
孔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港探区南部油田火山岩储层测井识别
被引量:
7
3
作者
高晔
苏立萍
+2 位作者
王莉
盛兰敏
谢艳萍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6-69,154,共4页
测井资料以其纵向分辨率高及资料丰富等特点,更益于精细刻画岩性与储层,但应用测井资料识别火山岩岩性及储层还存在多解性等问题。针对大港探区南部G992区块火山岩,运用岩心刻度测井方法,识别出该区火山岩的岩性、结构和构造。在此基础...
测井资料以其纵向分辨率高及资料丰富等特点,更益于精细刻画岩性与储层,但应用测井资料识别火山岩岩性及储层还存在多解性等问题。针对大港探区南部G992区块火山岩,运用岩心刻度测井方法,识别出该区火山岩的岩性、结构和构造。在此基础上,应用成像测井识别出储层发育特征;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识别出储层流体性质等。从而在生产中形成一套火山岩储层及油气藏测井评价方法,对火山岩油气勘探与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测井
岩性识别
储层识别
流体识别
大港探区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表面活性剂降压增注机理及其在镇北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
27
4
作者
张朔
蒋官澄
+2 位作者
郭海涛
王欢
王乐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1-114,156-157,共4页
镇北油田低渗储层物性较差,受传统开发方式的影响,部分井存在注水压力高、上升速度快、能量消耗快、长期欠注等现象,常规的酸化解堵等措施有效期短、费用较高。为此,研制合成了新型氟碳表面活性剂FCS-08,能有效降低表面张力及界面张力,...
镇北油田低渗储层物性较差,受传统开发方式的影响,部分井存在注水压力高、上升速度快、能量消耗快、长期欠注等现象,常规的酸化解堵等措施有效期短、费用较高。为此,研制合成了新型氟碳表面活性剂FCS-08,能有效降低表面张力及界面张力,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该项新技术在现场试验3口井,均取得了较好的降压增注效果,其中的镇298-307井注水压力降低32.3%,视吸水指数升高了87.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低渗储层
润湿反转
FCS-08表面活性剂
界面张力
接触角
镇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枣园油田枣35断块火山岩稠油油藏开发方式初探
被引量:
9
5
作者
程继蓉
张秀丽
+2 位作者
何新蓉
张雪芳
黄芳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1-35,共5页
枣园油田枣35断块油藏是储集空间和构造类型复杂的火山岩稠油油藏,油田开发难度较大。由于油藏无边、底水,靠天然能量开采,加之地层能量不足,产量迅速下降,开发方式急需转换。开展了以补充地层能量和降粘为目的的水驱、热力采油、微生...
枣园油田枣35断块油藏是储集空间和构造类型复杂的火山岩稠油油藏,油田开发难度较大。由于油藏无边、底水,靠天然能量开采,加之地层能量不足,产量迅速下降,开发方式急需转换。开展了以补充地层能量和降粘为目的的水驱、热力采油、微生物驱等多种驱替方式的模拟及室内和现场试验,最终确定了适合该油藏的开发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园油田
枣35断块
火山岩稠油油藏
开发方式
基质系统
裂缝系统
微生物采油
水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含水油田注水后油藏参数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
21
6
作者
刘天鹤
郭莉
左毅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2期42-44,48,共4页
应用注水模拟实验、环境扫描电镜、水淹层测井解释等研究技术,分析了储层参数变化机理,较全面地分析了高含水期的高孔高渗油藏、中孔中渗油藏和稠油油藏注水后储层结构的变化规律,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水淹层测井解释、地质模型的重新修...
应用注水模拟实验、环境扫描电镜、水淹层测井解释等研究技术,分析了储层参数变化机理,较全面地分析了高含水期的高孔高渗油藏、中孔中渗油藏和稠油油藏注水后储层结构的变化规律,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水淹层测井解释、地质模型的重新修订、数值模拟调参、剩余油分布预测和油层防砂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项研究可为类似油田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油田
油藏参数
变化规律
孔隙结构
非均质性
剩余油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舍女寺油田油气成藏及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
6
7
作者
王贺强
王仲军
+2 位作者
李志军
张虫月铭
张丽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2-34,共3页
舍女寺油田含油层系多,先后发现了6套含油气层系,但因为成藏条件复杂,油气分布规律不明确,给开发带来了不少苦难。本次工作对油气的分布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油气藏主要分布在大断层两侧的反向断鼻或断块圈闭内,分布规律主要受烃源岩...
舍女寺油田含油层系多,先后发现了6套含油气层系,但因为成藏条件复杂,油气分布规律不明确,给开发带来了不少苦难。本次工作对油气的分布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油气藏主要分布在大断层两侧的反向断鼻或断块圈闭内,分布规律主要受烃源岩分布、盖层分布以及断层系统的控制,储量丰度受沉积相的影响,这就为下步滚动勘探开发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层系
断层系统
分布规律
储量丰度
舍女寺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3/N层体系结构的数字油田框架
被引量:
3
8
作者
吴锋
李晓平
+2 位作者
廖伍彬
杨洋
孙连杰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7年第5期102-105,共4页
"数字油田"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包含了多学科多专业的高度集成应用。本文运用分层架构处理复杂大系统的方法,分析了石油行业主要业务活动的逻辑结构,综合考虑了"数字油田"的技术实现,提出了基于3/N架构的数字油田...
"数字油田"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包含了多学科多专业的高度集成应用。本文运用分层架构处理复杂大系统的方法,分析了石油行业主要业务活动的逻辑结构,综合考虑了"数字油田"的技术实现,提出了基于3/N架构的数字油田整体框架,为"数字油田"统一解决方案的实现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油田
分层结构
业务活动
集成应用
整体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段六拨低渗透油田酸压增注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1
9
作者
刘柏良
武茂芹
+2 位作者
赵洁
郭海勇
赵志勇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6年第2期67-69,共3页
针对段六拨油田储层低渗、水敏严重引起的注水井注水压力高、注水困难的问题,应用“压裂造缝+酸化解堵溶蚀+连续防膨”技术,解决了13口井注水困难的问题,实现了日增注494 m3,累计增注21.3×104m3,措施有效率100%。为低渗油田注清水...
针对段六拨油田储层低渗、水敏严重引起的注水井注水压力高、注水困难的问题,应用“压裂造缝+酸化解堵溶蚀+连续防膨”技术,解决了13口井注水困难的问题,实现了日增注494 m3,累计增注21.3×104m3,措施有效率100%。为低渗油田注清水引起的储层伤害提出了解决措施,具有推广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
水敏
酸压
连续防膨
段六拨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大港北坡“三相”结合预测沙二段储层
被引量:
2
10
作者
肖冬生
乔东生
周俊杰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9年第5期14-16,39,共4页
大港油田北大港北坡地区勘探表明,该区沙二段富集油气,为区域主要含油层段。但复杂的构造特征和储层与油气分布的隐蔽性长期制约了油气扩边挖潜与增储上产工作。为此,采用"三相"结合技术,将岩性、电性、地震特征相结合,从点...
大港油田北大港北坡地区勘探表明,该区沙二段富集油气,为区域主要含油层段。但复杂的构造特征和储层与油气分布的隐蔽性长期制约了油气扩边挖潜与增储上产工作。为此,采用"三相"结合技术,将岩性、电性、地震特征相结合,从点到面、从已知区到未知区,展开储层预测工作,取得了较好应用效果,确定了有利储层分布范围,为该区岩性油气藏勘探提供了必要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二段
岩心相
测井相
地震相
储层预测
北大港北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平井转向酸化工艺在文留油田的应用
11
作者
石明杰
张风红
+1 位作者
曹国明
鲁霞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8年第6期89-90,93,共3页
为了高效开发文234块沙三中2砂组1小层油层,以文留油田文234-平1井为例,探索水平井转向酸化施工工艺的设计及应用,在搞清研究区的地质概况、完井数据的基础上,对酸化工艺、氮气排酸工艺进行了认真设计,指出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
为了高效开发文234块沙三中2砂组1小层油层,以文留油田文234-平1井为例,探索水平井转向酸化施工工艺的设计及应用,在搞清研究区的地质概况、完井数据的基础上,对酸化工艺、氮气排酸工艺进行了认真设计,指出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现场试验证明,该工艺是提高区块产能及采收率,改善油藏开发效果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酸化
氮气排酸
开发效果
文留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骅坳陷火成岩成藏特征研究
被引量:
18
12
作者
肖敦清
王桂芝
+2 位作者
韦阿娟
刘子藏
郭金凤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9-61,共3页
黄骅坳陷火成岩油藏主要分布于中、南区的北东向主断裂两侧,油气主要储集于溢流相火山岩体中,气孔、溶蚀孔和构造缝为主要储集空间,构成了新生中储、下生上储和就近生储等3种成藏模式,共发育6类火成岩油藏。通过主控因素分析认为,油气...
黄骅坳陷火成岩油藏主要分布于中、南区的北东向主断裂两侧,油气主要储集于溢流相火山岩体中,气孔、溶蚀孔和构造缝为主要储集空间,构成了新生中储、下生上储和就近生储等3种成藏模式,共发育6类火成岩油藏。通过主控因素分析认为,油气成藏主要受火成岩分布与产出环境、火山岩相带与改造程度、生油凹陷与主要断裂等因素控制,而油藏规模则取决于火成岩岩体大小、供油条件。此项工作的研究为国内外其它同类油藏的勘探开发工作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坳陷
火成岩
成藏特征
研究
油藏特征
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渗特低渗油藏钻井液储层保护技术
被引量:
21
13
作者
蒋官澄
王乐
+2 位作者
张朔
汤新国
郭海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3-116,156,共4页
钻井过程中低渗储层保护难度大于常规储层,而常规储层保护技术难以达到有效保护低渗储层的目的。对成膜剂LCM-8和具有较强润湿反转作用的表面活性剂FCS-8进行性能评价,并将二者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储层新概念,建立了"协同...
钻井过程中低渗储层保护难度大于常规储层,而常规储层保护技术难以达到有效保护低渗储层的目的。对成膜剂LCM-8和具有较强润湿反转作用的表面活性剂FCS-8进行性能评价,并将二者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储层新概念,建立了"协同增效"型保护低渗特低渗储层钻井完井液新技术。室内实验证明,采用该项新技术,岩心渗透率恢复率可达90%以上。现场试验证明,该项新技术可使油井增产达1.5倍以上,储层保护效果显著,具有较广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储层保护钻井液
成膜剂
低渗储层
敏感性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碳酸盐岩储层特征测井评价
被引量:
19
14
作者
刘国全
祝文亮
+1 位作者
邓荣敬
贾丽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6-29,共4页
以大港油田奥陶系潜山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为基础 ,对利用成像测井技术结合岩样化验分析资料研究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以寻求测井识别碳酸盐岩储层类型、定量评价碳酸盐岩储层参数的有效方法。结果是 :以FMI为代表的成...
以大港油田奥陶系潜山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为基础 ,对利用成像测井技术结合岩样化验分析资料研究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以寻求测井识别碳酸盐岩储层类型、定量评价碳酸盐岩储层参数的有效方法。结果是 :以FMI为代表的成像测井技术为研究碳酸盐岩储层宏观孔隙特征提供了手段 ;与岩样化验分析资料相结合 ,研究碳酸盐岩储层特征、计算储层参数 ,精度较高 ,具有可行性 ;采用本方法对大港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开展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油田
碳酸盐岩储层
测井评价
岩性识别
定量评价
储集类型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流体包裹体在油气成藏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
20
15
作者
高勇
牟智全
+2 位作者
王永凯
窦红坤
曾建宏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41,152-153,共5页
通过对滨海断鼻沙三段、歧北斜坡沙二段和滨海斜坡沙一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特征、烃包裹体产出特征、包裹体和沥青的成因特征的分析,划分出研究区油气成藏期次、成藏时间以及油气藏成因的控制因素,认为研究区具有"两期充注、...
通过对滨海断鼻沙三段、歧北斜坡沙二段和滨海斜坡沙一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特征、烃包裹体产出特征、包裹体和沥青的成因特征的分析,划分出研究区油气成藏期次、成藏时间以及油气藏成因的控制因素,认为研究区具有"两期充注、先油后气,差异聚集、高油低气"的油气成藏模式;油藏分布序列受生烃演化、构造发育的配置关系控制;受大面积分布的岩性圈闭控制,多期砂体叠置,差异聚集是油气藏分布倒置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藏期次
两期充注
差异聚集
高油低气
滨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皮斜坡孔二段油气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
14
16
作者
李宏军
李会慎
+2 位作者
曾建宏
王莉
陈满斗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6-60,153,共5页
南皮斜坡是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南部的大型继承性斜坡。以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理论为指导,开展斜坡控砂机理和油气成藏规律研究。研究认为,该区高斜坡发育常规砂岩储层构造及岩性油藏;中斜坡发育低孔、低渗储层岩性油藏;前端及古湖盆中心...
南皮斜坡是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南部的大型继承性斜坡。以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理论为指导,开展斜坡控砂机理和油气成藏规律研究。研究认为,该区高斜坡发育常规砂岩储层构造及岩性油藏;中斜坡发育低孔、低渗储层岩性油藏;前端及古湖盆中心形成致密油藏,3类油藏顺序分布,叠合连片。以此认识为指导,实现了该区岩性油气藏勘探突破与规模增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皮斜坡
岩性油藏
致密油
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沧东凹陷致密油岩性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
11
17
作者
刘国全
贾丽
+2 位作者
李凤霞
刘娟霞
周宝仙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22,151,共5页
针对沧东凹陷孔二段源储互层型致密储层岩性识别的难点,以钻井取心资料岩性识别为基础,在岩心刻度测井曲线的基础上,利用散点图技术、交会图技术及ECS测井进行岩性的识别,形成了源储互层型致密油岩性识别的有效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沧东...
针对沧东凹陷孔二段源储互层型致密储层岩性识别的难点,以钻井取心资料岩性识别为基础,在岩心刻度测井曲线的基础上,利用散点图技术、交会图技术及ECS测井进行岩性的识别,形成了源储互层型致密油岩性识别的有效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沧东凹陷200多口老井进行了岩性识别,并指导了该区勘探目标优选,近2a部署探井13口,均见到良好的油气显示,效果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沧东凹陷
致密油
岩性识别
交会图技术
ECS测井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歧口凹陷斜坡区岩性油气藏成藏机制与富集规律
被引量:
9
18
作者
李洪香
董越崎
+2 位作者
王国华
董德国
王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22,151,共4页
歧口凹陷是渤海湾盆地重要的富油气凹陷之一,具有凸少坡广的特点,斜坡区是岩性地层油气富集的主要场所。根据湖盆结构特点,可将斜坡进一步划分为阶状断裂斜坡、多阶挠曲斜坡、旋转掀斜斜坡和简单斜坡4类。通过开展斜坡特征、控砂机制、...
歧口凹陷是渤海湾盆地重要的富油气凹陷之一,具有凸少坡广的特点,斜坡区是岩性地层油气富集的主要场所。根据湖盆结构特点,可将斜坡进一步划分为阶状断裂斜坡、多阶挠曲斜坡、旋转掀斜斜坡和简单斜坡4类。通过开展斜坡特征、控砂机制、油气输导体系等研究,建立了不同类型斜坡区油气成藏模式,提出了斜坡区岩性地层油气藏具有"高油低气、复式叠加连片成藏、优势相富集"的成藏规律,有效地指导了斜坡区油气勘探,并发现了埕海断坡、歧北斜坡等规模储量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口凹陷
斜坡区
岩性地层油气藏
控砂模式
势相
富集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点坝砂体内部剩余油分布及挖潜方法研究
被引量:
10
19
作者
孟立新
秦永厚
+2 位作者
陈淑琴
吕昕倩
娄小娟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2-95,155,共4页
利用砂体内部构型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和室内物理模拟实验技术,充分应用密闭取心井资料,探索性地开展了点坝砂体内部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技术研究。研究表明,由于受侧积层遮挡,点坝砂体内部仍有近20%的石油地质储量未很好动用,主要位于点...
利用砂体内部构型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和室内物理模拟实验技术,充分应用密闭取心井资料,探索性地开展了点坝砂体内部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技术研究。研究表明,由于受侧积层遮挡,点坝砂体内部仍有近20%的石油地质储量未很好动用,主要位于点坝砂体顶部及侧积层上部。针对剩余油分布特点,对部署水平井、部署直井、脉冲注水、调剖、堵水等一系列挖潜方法的增油效果和经济效益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点坝层内剩余油挖潜首推的技术对策为调剖堵水,注水井调剖时采油井需对应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流河沉积
点坝砂体
剩余油分布
挖潜方法
大港油田港东二区五断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枣北地区火山岩油藏勘探历程及开发实践
被引量:
9
20
作者
王振升
陈智宇
+2 位作者
王书香
苏俊青
胡瑞波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5-58,共4页
应用二维地震高分辨率处理、岩心精细描述与系列分析、测井单井解释、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储层横向预测与含油气检测、综合油藏描述及火山岩工程工艺等多项技术,对黄骅坳陷枣北地区火山岩油藏的勘探历程及开发实践进行了研究;对该油藏在...
应用二维地震高分辨率处理、岩心精细描述与系列分析、测井单井解释、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储层横向预测与含油气检测、综合油藏描述及火山岩工程工艺等多项技术,对黄骅坳陷枣北地区火山岩油藏的勘探历程及开发实践进行了研究;对该油藏在不同勘探、开发阶段的技术应用情况及勘探研究思路进行了论述。针对其油藏特征,采用掺水降粘、加深泵挂及酸化等工艺改善开发效果,为类似油藏的勘探,开发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北地区
火山岩油藏
勘探历程
开发
黄骅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港油田张东地区低渗储层黏土矿物分析及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
14
1
作者
景海权
张烈辉
赵连水
林伶
徐冰青
机构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中油大港油田分公司
中油
西南油气田
分公司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0-112,141,共3页
基金
国家“973”项目子课题“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注水开发研究”(2011CB201005)
文摘
针对大港油田张东地区沙二段低渗透砂岩储层目前注水压力高、产量低的问题,采用岩心分析技术和岩心驱替实验,对该区块的黏土矿物进行了矿物分析和敏感性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区块黏土矿物类型主要有高岭石、伊利石、伊利石/蒙脱石混层和绿泥石4种;产状主要为架桥状和薄膜状,且储层属于中等黏土矿物储层;在开发过程中,储层表现出中等偏弱速敏、强水敏、强酸敏和强碱敏的特点。对张东地区以后的开发过程提出了一些生产上的建议。
关键词
大港油田
张东地区
低渗透油藏
岩心分析技术
黏土矿物
敏感性评价
Keywords
Dagang oilfield
Zhangdong area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core analysis technology
clay mineral
sensitivity evaluation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本源微生物驱在大港高温稠油油田的现场应用
被引量:
10
2
作者
向廷生
冯庆贤
佘跃惠
N.T.Nazina
倪方天
机构
长江大学
中油大港油田分公司
俄罗斯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5期72-75,共4页
基金
中国-俄罗斯国际合作项目(项目编号:2000Z040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资助
文摘
本源微生物采油不存在菌种适应性、变异退化等问题,减少了菌种的发酵、注入等操作程序,工艺简单、投资少、成本低.应用本源微生物驱油技术可以改善油藏条件,提高原油最终采收率.2001~2004年,在大港孔店油田北区块应用了营养物水驱生物技术.根据油藏地质和工程、开发状况及生化参数分析结果,确定了注入混气营养物激活本源微生物生长来提高采收率试验方案.对流体的理化参数监测以及生产动态跟踪和评价结果表明,试验是成功的,油藏生态环境发生明显变化,流体性质明显改善.现场试验期间,累计增油17 866 t.
关键词
本源微生物
提高原油采收率
现场试验
孔店油田
Keywords
indigenous microorganism
EOR
field test
Kongdian Oilfield
分类号
TE357.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港探区南部油田火山岩储层测井识别
被引量:
7
3
作者
高晔
苏立萍
王莉
盛兰敏
谢艳萍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中油大港油田分公司
中油
渤海钻探工程有限
公司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6-69,154,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燕山地区蓟县系旋回与事件及其相关问题"(40472065)
文摘
测井资料以其纵向分辨率高及资料丰富等特点,更益于精细刻画岩性与储层,但应用测井资料识别火山岩岩性及储层还存在多解性等问题。针对大港探区南部G992区块火山岩,运用岩心刻度测井方法,识别出该区火山岩的岩性、结构和构造。在此基础上,应用成像测井识别出储层发育特征;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识别出储层流体性质等。从而在生产中形成一套火山岩储层及油气藏测井评价方法,对火山岩油气勘探与开发奠定基础。
关键词
火山岩测井
岩性识别
储层识别
流体识别
大港探区南部
Keywords
well logging in volcanic rock
lithology identification
reservoir bed identification
fluid identification
Southern Dagang Prospect
分类号
TE12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表面活性剂降压增注机理及其在镇北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
27
4
作者
张朔
蒋官澄
郭海涛
王欢
王乐
机构
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
中油大港油田分公司
中油
西南油气田
分公司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1-114,156-157,共4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滩海开发示范工程"(2011ZX05050)
中国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多孔介质油气藏气湿性基础理论研究"(50925414)
文摘
镇北油田低渗储层物性较差,受传统开发方式的影响,部分井存在注水压力高、上升速度快、能量消耗快、长期欠注等现象,常规的酸化解堵等措施有效期短、费用较高。为此,研制合成了新型氟碳表面活性剂FCS-08,能有效降低表面张力及界面张力,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该项新技术在现场试验3口井,均取得了较好的降压增注效果,其中的镇298-307井注水压力降低32.3%,视吸水指数升高了87.04%。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低渗储层
润湿反转
FCS-08表面活性剂
界面张力
接触角
镇北油田
Keywords
surfactant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wettability reversal
FCS-08 surfactant
interfacial tension
contact angle
Zhenbei oilfield
分类号
TE35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枣园油田枣35断块火山岩稠油油藏开发方式初探
被引量:
9
5
作者
程继蓉
张秀丽
何新蓉
张雪芳
黄芳
机构
中油大港油田分公司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1-35,共5页
文摘
枣园油田枣35断块油藏是储集空间和构造类型复杂的火山岩稠油油藏,油田开发难度较大。由于油藏无边、底水,靠天然能量开采,加之地层能量不足,产量迅速下降,开发方式急需转换。开展了以补充地层能量和降粘为目的的水驱、热力采油、微生物驱等多种驱替方式的模拟及室内和现场试验,最终确定了适合该油藏的开发方式。
关键词
枣园油田
枣35断块
火山岩稠油油藏
开发方式
基质系统
裂缝系统
微生物采油
水驱
Keywords
volcanic reservoir
heavy oil
matrix system
fracture system
development scheme
microbial recovery
water flooding
fault block Zao35
分类号
TE34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含水油田注水后油藏参数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
21
6
作者
刘天鹤
郭莉
左毅
机构
中油大港油田分公司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2期42-44,48,共4页
文摘
应用注水模拟实验、环境扫描电镜、水淹层测井解释等研究技术,分析了储层参数变化机理,较全面地分析了高含水期的高孔高渗油藏、中孔中渗油藏和稠油油藏注水后储层结构的变化规律,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水淹层测井解释、地质模型的重新修订、数值模拟调参、剩余油分布预测和油层防砂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项研究可为类似油田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注水油田
油藏参数
变化规律
孔隙结构
非均质性
剩余油分布
Keywords
water injection oilfield
reservoir parameter
the law of change
pore structure
heterogeneity
residual oil distribution
分类号
TE3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舍女寺油田油气成藏及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
6
7
作者
王贺强
王仲军
李志军
张虫月铭
张丽辉
机构
中油大港油田分公司
中油
新疆
油田
分公司
西南石油大学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2-34,共3页
文摘
舍女寺油田含油层系多,先后发现了6套含油气层系,但因为成藏条件复杂,油气分布规律不明确,给开发带来了不少苦难。本次工作对油气的分布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油气藏主要分布在大断层两侧的反向断鼻或断块圈闭内,分布规律主要受烃源岩分布、盖层分布以及断层系统的控制,储量丰度受沉积相的影响,这就为下步滚动勘探开发提供了方向。
关键词
含油层系
断层系统
分布规律
储量丰度
舍女寺油田
Keywords
oil-bearing systems
fault system
distribution
reserve abundance
Shenusi oilfield
分类号
TE12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3/N层体系结构的数字油田框架
被引量:
3
8
作者
吴锋
李晓平
廖伍彬
杨洋
孙连杰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
中国海洋石油总
公司
中油大港油田分公司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7年第5期102-105,共4页
基金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040615004)
文摘
"数字油田"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包含了多学科多专业的高度集成应用。本文运用分层架构处理复杂大系统的方法,分析了石油行业主要业务活动的逻辑结构,综合考虑了"数字油田"的技术实现,提出了基于3/N架构的数字油田整体框架,为"数字油田"统一解决方案的实现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思路。
关键词
数字油田
分层结构
业务活动
集成应用
整体框架
Keywords
digital oil field
layered structure
operational activity
integrated application
integer framework
分类号
TE1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段六拨低渗透油田酸压增注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1
9
作者
刘柏良
武茂芹
赵洁
郭海勇
赵志勇
机构
中油大港油田分公司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6年第2期67-69,共3页
文摘
针对段六拨油田储层低渗、水敏严重引起的注水井注水压力高、注水困难的问题,应用“压裂造缝+酸化解堵溶蚀+连续防膨”技术,解决了13口井注水困难的问题,实现了日增注494 m3,累计增注21.3×104m3,措施有效率100%。为低渗油田注清水引起的储层伤害提出了解决措施,具有推广利用价值。
关键词
低渗
水敏
酸压
连续防膨
段六拨油田
Keywords
low permeability
water-sensitive
acid-fracturing
continuous antiswelling
Duanliubo Oilfield
分类号
TE357.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大港北坡“三相”结合预测沙二段储层
被引量:
2
10
作者
肖冬生
乔东生
周俊杰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中油大港油田分公司
中油
长城钻探工程有限
公司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9年第5期14-16,39,共4页
基金
大港油田"北大港中浅层滚动评价综合研究"部分内容
文摘
大港油田北大港北坡地区勘探表明,该区沙二段富集油气,为区域主要含油层段。但复杂的构造特征和储层与油气分布的隐蔽性长期制约了油气扩边挖潜与增储上产工作。为此,采用"三相"结合技术,将岩性、电性、地震特征相结合,从点到面、从已知区到未知区,展开储层预测工作,取得了较好应用效果,确定了有利储层分布范围,为该区岩性油气藏勘探提供了必要的地质依据。
关键词
沙二段
岩心相
测井相
地震相
储层预测
北大港北坡
Keywords
Es2
core facies
electrofacies
seismic facies
reservoir prediction
the north slope of Beidagang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平井转向酸化工艺在文留油田的应用
11
作者
石明杰
张风红
曹国明
鲁霞
机构
中石化中原
油田
分公司
中油大港油田分公司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8年第6期89-90,93,共3页
文摘
为了高效开发文234块沙三中2砂组1小层油层,以文留油田文234-平1井为例,探索水平井转向酸化施工工艺的设计及应用,在搞清研究区的地质概况、完井数据的基础上,对酸化工艺、氮气排酸工艺进行了认真设计,指出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现场试验证明,该工艺是提高区块产能及采收率,改善油藏开发效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水平井
酸化
氮气排酸
开发效果
文留油田
Keywords
horizontal well
acidizing
nitrogen flushing
development result
Wenliu Oilfield
分类号
TE3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骅坳陷火成岩成藏特征研究
被引量:
18
12
作者
肖敦清
王桂芝
韦阿娟
刘子藏
郭金凤
机构
中油大港油田分公司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9-61,共3页
文摘
黄骅坳陷火成岩油藏主要分布于中、南区的北东向主断裂两侧,油气主要储集于溢流相火山岩体中,气孔、溶蚀孔和构造缝为主要储集空间,构成了新生中储、下生上储和就近生储等3种成藏模式,共发育6类火成岩油藏。通过主控因素分析认为,油气成藏主要受火成岩分布与产出环境、火山岩相带与改造程度、生油凹陷与主要断裂等因素控制,而油藏规模则取决于火成岩岩体大小、供油条件。此项工作的研究为国内外其它同类油藏的勘探开发工作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黄骅坳陷
火成岩
成藏特征
研究
油藏特征
主控因素
Keywords
igneous rock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dominant factor
analysis
Huanghua depression
分类号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TE1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渗特低渗油藏钻井液储层保护技术
被引量:
21
13
作者
蒋官澄
王乐
张朔
汤新国
郭海涛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
中油大港油田分公司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3-116,156,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51221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复杂地层条件下
+1 种基金
提高井壁稳定性新方法研究"(51074173)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滩海开发示范工程"(2011ZX05050)
文摘
钻井过程中低渗储层保护难度大于常规储层,而常规储层保护技术难以达到有效保护低渗储层的目的。对成膜剂LCM-8和具有较强润湿反转作用的表面活性剂FCS-8进行性能评价,并将二者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储层新概念,建立了"协同增效"型保护低渗特低渗储层钻井完井液新技术。室内实验证明,采用该项新技术,岩心渗透率恢复率可达90%以上。现场试验证明,该项新技术可使油井增产达1.5倍以上,储层保护效果显著,具有较广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储层保护钻井液
成膜剂
低渗储层
敏感性矿物
Keywords
surfactant
drilling fluid for reservoir protection
film farming agent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sensitive mineral
分类号
TE25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碳酸盐岩储层特征测井评价
被引量:
19
14
作者
刘国全
祝文亮
邓荣敬
贾丽
机构
中油大港油田分公司
勘探开发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6-29,共4页
文摘
以大港油田奥陶系潜山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为基础 ,对利用成像测井技术结合岩样化验分析资料研究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以寻求测井识别碳酸盐岩储层类型、定量评价碳酸盐岩储层参数的有效方法。结果是 :以FMI为代表的成像测井技术为研究碳酸盐岩储层宏观孔隙特征提供了手段 ;与岩样化验分析资料相结合 ,研究碳酸盐岩储层特征、计算储层参数 ,精度较高 ,具有可行性 ;采用本方法对大港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开展的研究 。
关键词
大港油田
碳酸盐岩储层
测井评价
岩性识别
定量评价
储集类型划分
Keywords
carbonate reservoir, logging evaluation, lithology identification,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classification of reservoir types
分类号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31.8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流体包裹体在油气成藏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
20
15
作者
高勇
牟智全
王永凯
窦红坤
曾建宏
机构
中油大港油田分公司
天津
大港
中油
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
公司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41,152-153,共5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歧口富油气凹陷大油气田勘探及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子项目“歧口凹陷分层系含油气评价及目标优选”(2008E-0602)
文摘
通过对滨海断鼻沙三段、歧北斜坡沙二段和滨海斜坡沙一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特征、烃包裹体产出特征、包裹体和沥青的成因特征的分析,划分出研究区油气成藏期次、成藏时间以及油气藏成因的控制因素,认为研究区具有"两期充注、先油后气,差异聚集、高油低气"的油气成藏模式;油藏分布序列受生烃演化、构造发育的配置关系控制;受大面积分布的岩性圈闭控制,多期砂体叠置,差异聚集是油气藏分布倒置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藏期次
两期充注
差异聚集
高油低气
滨海地区
Keywords
fluid inclusion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period
two stages of hydrocarbon filling
differential accumulation
oil higher than gas
Binhai fault nose
Beidagang buried hill
分类号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皮斜坡孔二段油气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
14
16
作者
李宏军
李会慎
曾建宏
王莉
陈满斗
机构
中油大港油田分公司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6-60,153,共5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重大科技专项"大港油区大油田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2014E-06)
文摘
南皮斜坡是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南部的大型继承性斜坡。以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理论为指导,开展斜坡控砂机理和油气成藏规律研究。研究认为,该区高斜坡发育常规砂岩储层构造及岩性油藏;中斜坡发育低孔、低渗储层岩性油藏;前端及古湖盆中心形成致密油藏,3类油藏顺序分布,叠合连片。以此认识为指导,实现了该区岩性油气藏勘探突破与规模增储。
关键词
南皮斜坡
岩性油藏
致密油
主控因素
Keywords
Nanpi slope
lithologic reservoir
tight oil
controlling factor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沧东凹陷致密油岩性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
11
17
作者
刘国全
贾丽
李凤霞
刘娟霞
周宝仙
机构
中油大港油田分公司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22,151,共5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大港油区大油气田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2012E-06)
文摘
针对沧东凹陷孔二段源储互层型致密储层岩性识别的难点,以钻井取心资料岩性识别为基础,在岩心刻度测井曲线的基础上,利用散点图技术、交会图技术及ECS测井进行岩性的识别,形成了源储互层型致密油岩性识别的有效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沧东凹陷200多口老井进行了岩性识别,并指导了该区勘探目标优选,近2a部署探井13口,均见到良好的油气显示,效果十分显著。
关键词
沧东凹陷
致密油
岩性识别
交会图技术
ECS测井新技术
Keywords
Cangdong sag
tight oil
lithology identification
cross plotting
new ECS logging
分类号
TE12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歧口凹陷斜坡区岩性油气藏成藏机制与富集规律
被引量:
9
18
作者
李洪香
董越崎
王国华
董德国
王莉
机构
中油大港油田分公司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22,151,共4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重大科技专项基金项目"歧口富油气凹陷大油气田勘探及综合配套技术研究"(2008E-0600)
文摘
歧口凹陷是渤海湾盆地重要的富油气凹陷之一,具有凸少坡广的特点,斜坡区是岩性地层油气富集的主要场所。根据湖盆结构特点,可将斜坡进一步划分为阶状断裂斜坡、多阶挠曲斜坡、旋转掀斜斜坡和简单斜坡4类。通过开展斜坡特征、控砂机制、油气输导体系等研究,建立了不同类型斜坡区油气成藏模式,提出了斜坡区岩性地层油气藏具有"高油低气、复式叠加连片成藏、优势相富集"的成藏规律,有效地指导了斜坡区油气勘探,并发现了埕海断坡、歧北斜坡等规模储量区带。
关键词
歧口凹陷
斜坡区
岩性地层油气藏
控砂模式
势相
富集规律
Keywords
Qikou Sag
slope region
lithologic stratigraphic reservoir
sand control pattern
favorable facies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regularity
分类号
TE1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点坝砂体内部剩余油分布及挖潜方法研究
被引量:
10
19
作者
孟立新
秦永厚
陈淑琴
吕昕倩
娄小娟
机构
中油大港油田分公司
西南石油大学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2-95,155,共4页
基金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高含水油田提高采收率新技术"(2008ZX05010)
文摘
利用砂体内部构型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和室内物理模拟实验技术,充分应用密闭取心井资料,探索性地开展了点坝砂体内部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技术研究。研究表明,由于受侧积层遮挡,点坝砂体内部仍有近20%的石油地质储量未很好动用,主要位于点坝砂体顶部及侧积层上部。针对剩余油分布特点,对部署水平井、部署直井、脉冲注水、调剖、堵水等一系列挖潜方法的增油效果和经济效益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点坝层内剩余油挖潜首推的技术对策为调剖堵水,注水井调剖时采油井需对应实施。
关键词
曲流河沉积
点坝砂体
剩余油分布
挖潜方法
大港油田港东二区五断块
Keywords
meandering river sedimentation
point bar sand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potential tapping method
Block 5 in Gangdong 2 of Dagang oilfield
分类号
TE34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枣北地区火山岩油藏勘探历程及开发实践
被引量:
9
20
作者
王振升
陈智宇
王书香
苏俊青
胡瑞波
机构
中油大港油田分公司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5-58,共4页
文摘
应用二维地震高分辨率处理、岩心精细描述与系列分析、测井单井解释、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储层横向预测与含油气检测、综合油藏描述及火山岩工程工艺等多项技术,对黄骅坳陷枣北地区火山岩油藏的勘探历程及开发实践进行了研究;对该油藏在不同勘探、开发阶段的技术应用情况及勘探研究思路进行了论述。针对其油藏特征,采用掺水降粘、加深泵挂及酸化等工艺改善开发效果,为类似油藏的勘探,开发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枣北地区
火山岩油藏
勘探历程
开发
黄骅坳陷
Keywords
volcanic reservoir
exploration history
development practice
Zaobei area
Huanghua depression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TE1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港油田张东地区低渗储层黏土矿物分析及敏感性研究
景海权
张烈辉
赵连水
林伶
徐冰青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本源微生物驱在大港高温稠油油田的现场应用
向廷生
冯庆贤
佘跃惠
N.T.Nazina
倪方天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大港探区南部油田火山岩储层测井识别
高晔
苏立萍
王莉
盛兰敏
谢艳萍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表面活性剂降压增注机理及其在镇北油田的应用
张朔
蒋官澄
郭海涛
王欢
王乐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枣园油田枣35断块火山岩稠油油藏开发方式初探
程继蓉
张秀丽
何新蓉
张雪芳
黄芳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高含水油田注水后油藏参数变化规律研究
刘天鹤
郭莉
左毅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舍女寺油田油气成藏及分布规律研究
王贺强
王仲军
李志军
张虫月铭
张丽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基于3/N层体系结构的数字油田框架
吴锋
李晓平
廖伍彬
杨洋
孙连杰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段六拨低渗透油田酸压增注技术研究与应用
刘柏良
武茂芹
赵洁
郭海勇
赵志勇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北大港北坡“三相”结合预测沙二段储层
肖冬生
乔东生
周俊杰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水平井转向酸化工艺在文留油田的应用
石明杰
张风红
曹国明
鲁霞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黄骅坳陷火成岩成藏特征研究
肖敦清
王桂芝
韦阿娟
刘子藏
郭金凤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3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低渗特低渗油藏钻井液储层保护技术
蒋官澄
王乐
张朔
汤新国
郭海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碳酸盐岩储层特征测井评价
刘国全
祝文亮
邓荣敬
贾丽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1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流体包裹体在油气成藏研究中的应用
高勇
牟智全
王永凯
窦红坤
曾建宏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南皮斜坡孔二段油气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分析
李宏军
李会慎
曾建宏
王莉
陈满斗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沧东凹陷致密油岩性识别方法研究
刘国全
贾丽
李凤霞
刘娟霞
周宝仙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歧口凹陷斜坡区岩性油气藏成藏机制与富集规律
李洪香
董越崎
王国华
董德国
王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点坝砂体内部剩余油分布及挖潜方法研究
孟立新
秦永厚
陈淑琴
吕昕倩
娄小娟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枣北地区火山岩油藏勘探历程及开发实践
王振升
陈智宇
王书香
苏俊青
胡瑞波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