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港油田张东地区低渗储层黏土矿物分析及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景海权 张烈辉 +2 位作者 赵连水 林伶 徐冰青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0-112,141,共3页
针对大港油田张东地区沙二段低渗透砂岩储层目前注水压力高、产量低的问题,采用岩心分析技术和岩心驱替实验,对该区块的黏土矿物进行了矿物分析和敏感性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区块黏土矿物类型主要有高岭石、伊利石、伊利石/蒙脱石... 针对大港油田张东地区沙二段低渗透砂岩储层目前注水压力高、产量低的问题,采用岩心分析技术和岩心驱替实验,对该区块的黏土矿物进行了矿物分析和敏感性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区块黏土矿物类型主要有高岭石、伊利石、伊利石/蒙脱石混层和绿泥石4种;产状主要为架桥状和薄膜状,且储层属于中等黏土矿物储层;在开发过程中,储层表现出中等偏弱速敏、强水敏、强酸敏和强碱敏的特点。对张东地区以后的开发过程提出了一些生产上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油田 张东地区 低渗透油藏 岩心分析技术 黏土矿物 敏感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源微生物驱在大港高温稠油油田的现场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向廷生 冯庆贤 +2 位作者 佘跃惠 N.T.Nazina 倪方天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5期72-75,共4页
本源微生物采油不存在菌种适应性、变异退化等问题,减少了菌种的发酵、注入等操作程序,工艺简单、投资少、成本低.应用本源微生物驱油技术可以改善油藏条件,提高原油最终采收率.2001~2004年,在大港孔店油田北区块应用了营养物水驱生物... 本源微生物采油不存在菌种适应性、变异退化等问题,减少了菌种的发酵、注入等操作程序,工艺简单、投资少、成本低.应用本源微生物驱油技术可以改善油藏条件,提高原油最终采收率.2001~2004年,在大港孔店油田北区块应用了营养物水驱生物技术.根据油藏地质和工程、开发状况及生化参数分析结果,确定了注入混气营养物激活本源微生物生长来提高采收率试验方案.对流体的理化参数监测以及生产动态跟踪和评价结果表明,试验是成功的,油藏生态环境发生明显变化,流体性质明显改善.现场试验期间,累计增油17 866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源微生物 提高原油采收率 现场试验 孔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港西油田套管受力与修复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任丽华 王凤祥 +2 位作者 窦守进 王奎升 曹小梅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年第5期113-115,118,共4页
目前大港油田解决套管缩径的主要技术是机械整形扩径技术,包括梨形胀管器和套管磨铣技术,但普遍存在着损伤套管,牺牲套管厚度,修复成功率低等缺憾。为此,对港西油田套管首次变形与再次变形受力情况分析,提出了套管缩径力学机理,分析预... 目前大港油田解决套管缩径的主要技术是机械整形扩径技术,包括梨形胀管器和套管磨铣技术,但普遍存在着损伤套管,牺牲套管厚度,修复成功率低等缺憾。为此,对港西油田套管首次变形与再次变形受力情况分析,提出了套管缩径力学机理,分析预测了套管修复的可行性,避免了无效作业带来的经济损失,提高了套管修复成功的几率,为套管损伤井修复提供了科学的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缩径 力学机理 极限变形 首次变形 再次变形 修复位移 修复可行性 大港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探区南部油田火山岩储层测井识别 被引量:7
4
作者 高晔 苏立萍 +2 位作者 王莉 盛兰敏 谢艳萍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6-69,154,共4页
测井资料以其纵向分辨率高及资料丰富等特点,更益于精细刻画岩性与储层,但应用测井资料识别火山岩岩性及储层还存在多解性等问题。针对大港探区南部G992区块火山岩,运用岩心刻度测井方法,识别出该区火山岩的岩性、结构和构造。在此基础... 测井资料以其纵向分辨率高及资料丰富等特点,更益于精细刻画岩性与储层,但应用测井资料识别火山岩岩性及储层还存在多解性等问题。针对大港探区南部G992区块火山岩,运用岩心刻度测井方法,识别出该区火山岩的岩性、结构和构造。在此基础上,应用成像测井识别出储层发育特征;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识别出储层流体性质等。从而在生产中形成一套火山岩储层及油气藏测井评价方法,对火山岩油气勘探与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测井 岩性识别 储层识别 流体识别 大港探区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驱特征曲线对油田不同阶段开发效果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赵春森 刘庆娟 +2 位作者 李佩敬 袁友为 李振红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9年第4期51-53,共3页
水驱特征曲线是预测水驱油田未来开发动态和最终采收率的一个重要方法。通过水驱特征曲线的分析,推导出预测油田可采储量、采收率和综合含水率的公式,并根据油藏数值模拟结果,针对不同沉积类型油藏总结其不同开发阶段的水驱规律特征,克... 水驱特征曲线是预测水驱油田未来开发动态和最终采收率的一个重要方法。通过水驱特征曲线的分析,推导出预测油田可采储量、采收率和综合含水率的公式,并根据油藏数值模拟结果,针对不同沉积类型油藏总结其不同开发阶段的水驱规律特征,克服了以往只能针对不同油田区块研究的缺点;对不同开发阶段条件下措施前后预测的可采储量和最终采收率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表明,随着二次加密井网开采技术的调整,最终采收率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采储量 采收率 水驱特征曲线 沉积类型 阶段 效果评价 杏南开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油区稠油井开采工艺现状及发展趋向 被引量:9
6
作者 张勇 邢金生 +2 位作者 王长在 周俊杰 孙连杰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6期3-7,共5页
大港油区立足于稠油冷采,形成了稠油井开采系列配套工艺技术,其中地层处理配套技术主要包括单井化学吞吐、微生物采油、有机溶剂清洗等,举升工艺主体技术包括常规有杆泵、电热杆、螺杆泵、电潜泵等,同时广泛配套环空掺水加药降粘工艺。... 大港油区立足于稠油冷采,形成了稠油井开采系列配套工艺技术,其中地层处理配套技术主要包括单井化学吞吐、微生物采油、有机溶剂清洗等,举升工艺主体技术包括常规有杆泵、电热杆、螺杆泵、电潜泵等,同时广泛配套环空掺水加药降粘工艺。目前的工艺配套技术能够满足大港油田稠油尤其是普通稠油的开采需要,但在今后的稠油开采中,应该对各项工艺技术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优化、配套,提高特稠油和稠油井的开采工艺配套水平,降低稠油井开采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开采工艺 现状 发展趋向 大港油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园油田枣35断块火山岩稠油油藏开发方式初探 被引量:9
7
作者 程继蓉 张秀丽 +2 位作者 何新蓉 张雪芳 黄芳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1-35,共5页
枣园油田枣35断块油藏是储集空间和构造类型复杂的火山岩稠油油藏,油田开发难度较大。由于油藏无边、底水,靠天然能量开采,加之地层能量不足,产量迅速下降,开发方式急需转换。开展了以补充地层能量和降粘为目的的水驱、热力采油、微生... 枣园油田枣35断块油藏是储集空间和构造类型复杂的火山岩稠油油藏,油田开发难度较大。由于油藏无边、底水,靠天然能量开采,加之地层能量不足,产量迅速下降,开发方式急需转换。开展了以补充地层能量和降粘为目的的水驱、热力采油、微生物驱等多种驱替方式的模拟及室内和现场试验,最终确定了适合该油藏的开发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园油田 枣35断块 火山岩稠油油藏 开发方式 基质系统 裂缝系统 微生物采油 水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降压增注机理及其在镇北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27
8
作者 张朔 蒋官澄 +2 位作者 郭海涛 王欢 王乐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1-114,156-157,共4页
镇北油田低渗储层物性较差,受传统开发方式的影响,部分井存在注水压力高、上升速度快、能量消耗快、长期欠注等现象,常规的酸化解堵等措施有效期短、费用较高。为此,研制合成了新型氟碳表面活性剂FCS-08,能有效降低表面张力及界面张力,... 镇北油田低渗储层物性较差,受传统开发方式的影响,部分井存在注水压力高、上升速度快、能量消耗快、长期欠注等现象,常规的酸化解堵等措施有效期短、费用较高。为此,研制合成了新型氟碳表面活性剂FCS-08,能有效降低表面张力及界面张力,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该项新技术在现场试验3口井,均取得了较好的降压增注效果,其中的镇298-307井注水压力降低32.3%,视吸水指数升高了87.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低渗储层 润湿反转 FCS-08表面活性剂 界面张力 接触角 镇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油田注水后油藏参数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刘天鹤 郭莉 左毅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2期42-44,48,共4页
应用注水模拟实验、环境扫描电镜、水淹层测井解释等研究技术,分析了储层参数变化机理,较全面地分析了高含水期的高孔高渗油藏、中孔中渗油藏和稠油油藏注水后储层结构的变化规律,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水淹层测井解释、地质模型的重新修... 应用注水模拟实验、环境扫描电镜、水淹层测井解释等研究技术,分析了储层参数变化机理,较全面地分析了高含水期的高孔高渗油藏、中孔中渗油藏和稠油油藏注水后储层结构的变化规律,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水淹层测井解释、地质模型的重新修订、数值模拟调参、剩余油分布预测和油层防砂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项研究可为类似油田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油田 油藏参数 变化规律 孔隙结构 非均质性 剩余油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水驱开发动态系统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2
10
作者 马立平 任宝生 赵明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年第4期62-65,共4页
为保障科学合理地开发油田,有必要建立油田水驱开发动态系统预警管理机制,以便决策者及时调整开发策略。建立预警管理机制的基础是构建科学和可操作的预警指标体系。为此,采用新的、适用的理论与方法对油田水驱开发动态系统进行系统分析... 为保障科学合理地开发油田,有必要建立油田水驱开发动态系统预警管理机制,以便决策者及时调整开发策略。建立预警管理机制的基础是构建科学和可操作的预警指标体系。为此,采用新的、适用的理论与方法对油田水驱开发动态系统进行系统分析,确定油田水驱开发动态系统信息表征的指标体系,提出构建油田水驱开发动态系统预警指标体系的原则,通过定性分析确定含21项指标的初选指标体系。确定的指标体系既对评价油田开发水平、开发效果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又是油田水驱开发动态系统预警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 动态分析 系统预警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舍女寺油田油气成藏及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贺强 王仲军 +2 位作者 李志军 张虫月铭 张丽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2-34,共3页
舍女寺油田含油层系多,先后发现了6套含油气层系,但因为成藏条件复杂,油气分布规律不明确,给开发带来了不少苦难。本次工作对油气的分布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油气藏主要分布在大断层两侧的反向断鼻或断块圈闭内,分布规律主要受烃源岩... 舍女寺油田含油层系多,先后发现了6套含油气层系,但因为成藏条件复杂,油气分布规律不明确,给开发带来了不少苦难。本次工作对油气的分布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油气藏主要分布在大断层两侧的反向断鼻或断块圈闭内,分布规律主要受烃源岩分布、盖层分布以及断层系统的控制,储量丰度受沉积相的影响,这就为下步滚动勘探开发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层系 断层系统 分布规律 储量丰度 舍女寺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N层体系结构的数字油田框架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锋 李晓平 +2 位作者 廖伍彬 杨洋 孙连杰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7年第5期102-105,共4页
"数字油田"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包含了多学科多专业的高度集成应用。本文运用分层架构处理复杂大系统的方法,分析了石油行业主要业务活动的逻辑结构,综合考虑了"数字油田"的技术实现,提出了基于3/N架构的数字油田... "数字油田"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包含了多学科多专业的高度集成应用。本文运用分层架构处理复杂大系统的方法,分析了石油行业主要业务活动的逻辑结构,综合考虑了"数字油田"的技术实现,提出了基于3/N架构的数字油田整体框架,为"数字油田"统一解决方案的实现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油田 分层结构 业务活动 集成应用 整体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在低渗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13
作者 董建华 郭宁 +2 位作者 孙渤 高宝 庞其民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1年第5期117-119,142,共3页
近年来大港油田低渗透油藏在未动用储量中的比例日益加大。针对低渗储层施工难度大、开发效果不理想等难点,进行了水平井裸眼分段压裂投产一次完井技术研究,并对完井管柱、分段数量及长度、压裂参数等进行了优化设计。现场实践证明,合... 近年来大港油田低渗透油藏在未动用储量中的比例日益加大。针对低渗储层施工难度大、开发效果不理想等难点,进行了水平井裸眼分段压裂投产一次完井技术研究,并对完井管柱、分段数量及长度、压裂参数等进行了优化设计。现场实践证明,合理应用水平井技术开发低渗储层,能够缩短作业时间,提高储层动用程度,实现经济高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田 水平井 裸眼封隔器 滑套 分段压裂 家K39-29H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段六拨低渗透油田酸压增注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柏良 武茂芹 +2 位作者 赵洁 郭海勇 赵志勇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6年第2期67-69,共3页
针对段六拨油田储层低渗、水敏严重引起的注水井注水压力高、注水困难的问题,应用“压裂造缝+酸化解堵溶蚀+连续防膨”技术,解决了13口井注水困难的问题,实现了日增注494 m3,累计增注21.3×104m3,措施有效率100%。为低渗油田注清水... 针对段六拨油田储层低渗、水敏严重引起的注水井注水压力高、注水困难的问题,应用“压裂造缝+酸化解堵溶蚀+连续防膨”技术,解决了13口井注水困难的问题,实现了日增注494 m3,累计增注21.3×104m3,措施有效率100%。为低渗油田注清水引起的储层伤害提出了解决措施,具有推广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 水敏 酸压 连续防膨 段六拨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大港北坡“三相”结合预测沙二段储层 被引量:2
15
作者 肖冬生 乔东生 周俊杰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9年第5期14-16,39,共4页
大港油田北大港北坡地区勘探表明,该区沙二段富集油气,为区域主要含油层段。但复杂的构造特征和储层与油气分布的隐蔽性长期制约了油气扩边挖潜与增储上产工作。为此,采用"三相"结合技术,将岩性、电性、地震特征相结合,从点... 大港油田北大港北坡地区勘探表明,该区沙二段富集油气,为区域主要含油层段。但复杂的构造特征和储层与油气分布的隐蔽性长期制约了油气扩边挖潜与增储上产工作。为此,采用"三相"结合技术,将岩性、电性、地震特征相结合,从点到面、从已知区到未知区,展开储层预测工作,取得了较好应用效果,确定了有利储层分布范围,为该区岩性油气藏勘探提供了必要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二段 岩心相 测井相 地震相 储层预测 北大港北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酸化技术在大港低渗区块的应用
16
作者 杨静 李年银 +2 位作者 孙连杰 邸宝智 徐杰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年第B12期125-126,151,共3页
针对大港油田段六拔、官28等为代表的低渗砂岩油藏埋藏深,黏土矿物含量较高,酸化措施改造效果差,有效期短的难题,优选了具有深部处理作用的多氢酸新型酸液体系,进行了酸液酸度、溶蚀、润湿及流动性等研究,并在低渗区块开展了深部... 针对大港油田段六拔、官28等为代表的低渗砂岩油藏埋藏深,黏土矿物含量较高,酸化措施改造效果差,有效期短的难题,优选了具有深部处理作用的多氢酸新型酸液体系,进行了酸液酸度、溶蚀、润湿及流动性等研究,并在低渗区块开展了深部处理先导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低渗砂岩油藏降压增注提供了一种新型酸化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田 砂岩 欠注井 酸液评价 现场应用 大港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转向酸化工艺在文留油田的应用
17
作者 石明杰 张风红 +1 位作者 曹国明 鲁霞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8年第6期89-90,93,共3页
为了高效开发文234块沙三中2砂组1小层油层,以文留油田文234-平1井为例,探索水平井转向酸化施工工艺的设计及应用,在搞清研究区的地质概况、完井数据的基础上,对酸化工艺、氮气排酸工艺进行了认真设计,指出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 为了高效开发文234块沙三中2砂组1小层油层,以文留油田文234-平1井为例,探索水平井转向酸化施工工艺的设计及应用,在搞清研究区的地质概况、完井数据的基础上,对酸化工艺、氮气排酸工艺进行了认真设计,指出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现场试验证明,该工艺是提高区块产能及采收率,改善油藏开发效果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酸化 氮气排酸 开发效果 文留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淹层测井解释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5
18
作者 高印军 李才雄 +4 位作者 王大兴 孟文建 魏玉梅 陈军 孙德海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2-45,共4页
提高水淹层的测井解释精度 ,对我国东部高含水油田非常重要。建立了一套快速直观的水淹层定性、定量测井解释方法 :将测井数据规格化为测井参数的相对值 ;根据电阻率和自然电位曲线的变化规律划分水淹级别 ,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和分数维... 提高水淹层的测井解释精度 ,对我国东部高含水油田非常重要。建立了一套快速直观的水淹层定性、定量测井解释方法 :将测井数据规格化为测井参数的相对值 ;根据电阻率和自然电位曲线的变化规律划分水淹级别 ,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和分数维法定性识别水淹层 ;建立试油、压汞等资料与测井相对值的关系图版 ,考虑地区经验 ,用抛物线拟合方法建立水淹层定量解释模型 ,并建立研究区水淹层定量解释标准 ;利用井间油层对比结果及邻井分析结果进行水淹层综合评价。经大港油田枣 12 81断块 16口井验证 ,水淹层解释结果符合率达 86.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淹层 特征 测井解释 高含水油田 剩余油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骅坳陷火成岩成藏特征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肖敦清 王桂芝 +2 位作者 韦阿娟 刘子藏 郭金凤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9-61,共3页
黄骅坳陷火成岩油藏主要分布于中、南区的北东向主断裂两侧,油气主要储集于溢流相火山岩体中,气孔、溶蚀孔和构造缝为主要储集空间,构成了新生中储、下生上储和就近生储等3种成藏模式,共发育6类火成岩油藏。通过主控因素分析认为,油气... 黄骅坳陷火成岩油藏主要分布于中、南区的北东向主断裂两侧,油气主要储集于溢流相火山岩体中,气孔、溶蚀孔和构造缝为主要储集空间,构成了新生中储、下生上储和就近生储等3种成藏模式,共发育6类火成岩油藏。通过主控因素分析认为,油气成藏主要受火成岩分布与产出环境、火山岩相带与改造程度、生油凹陷与主要断裂等因素控制,而油藏规模则取决于火成岩岩体大小、供油条件。此项工作的研究为国内外其它同类油藏的勘探开发工作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坳陷 火成岩 成藏特征 研究 油藏特征 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流度油藏分类及开发特征研究 被引量:33
20
作者 杨满平 任宝生 贾玉梅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8-50,共3页
低流度油藏指流度低于30×10-3μm2/mPa.s的油藏。根据流度大小以及油藏在开发生产中表现出的特征,可将低流度油藏分为一般低流度油藏、特低流度油藏和超低流度油藏。对大港低流度油藏的研究表明,由于低流度油藏地质情况复杂,地层... 低流度油藏指流度低于30×10-3μm2/mPa.s的油藏。根据流度大小以及油藏在开发生产中表现出的特征,可将低流度油藏分为一般低流度油藏、特低流度油藏和超低流度油藏。对大港低流度油藏的研究表明,由于低流度油藏地质情况复杂,地层认识不清,因而开发特征复杂,表现为采油速度低,采出程度和采收率低;注水效果差,油藏井距不适应;油井见水后含水迅速上升,产量则急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流度油藏 分类 开发特征研究 稠油 低渗透油藏 大港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