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孟加拉湾若开海域晚新生代构造变形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唐鹏程 邵大力 +5 位作者 王海强 王红平 孙辉 张勇刚 马宏霞 丁梁波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2-60,共9页
利用钻井、二维和三维地震资料,剖析了孟加拉湾若开海域晚新生代的构造变形特征,探讨了构造变形对油气的控制作用。区域深度地质剖面揭示,研究区南部仅发育底部滑脱层(深度10 km),而北部则发育底部滑脱层(深度12 km)和中部滑脱层(深度4 ... 利用钻井、二维和三维地震资料,剖析了孟加拉湾若开海域晚新生代的构造变形特征,探讨了构造变形对油气的控制作用。区域深度地质剖面揭示,研究区南部仅发育底部滑脱层(深度10 km),而北部则发育底部滑脱层(深度12 km)和中部滑脱层(深度4 km);受滑脱层的控制,研究区南部仅发育一套构造层,而北部则发育变形不协调的上、下两套构造层;南部背斜的南北向延伸距离、波长及背斜间隔距离均明显大于北部。通过北部局部构造精细解析表明,研究区北部变形相对较复杂,上构造层主要发育近南北向的背斜和次级张扭性右旋走滑断层,二者形成时间分别为晚第四纪和晚第四纪末。若开海域晚新生代的构造变形对圈闭形成、油气运聚和保存条件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指出研究区南部平缓褶皱带构造—岩性复合圈闭具备形成大油气田的条件,是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加拉湾 若开褶皱带 晚新生代 构造特征 油气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