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遂南气田多裂缝系统气藏开发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均 田开焱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6-39,共4页
文中分析了遂南气田香溪群低渗透多裂缝地层的基本特征,指出了提高气田开发效益的途径以细水长流,尽量延长无水采气期的指导思想。对已出水的气井认为应在合理的生产压差下,使用连续排液的排水采气工艺。
关键词 气田 低渗透油气藏 裂缝性储集层 开发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油气田轻烃资源回收的问题与讨论
2
作者 尹荣辅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9-22,共4页
本文就川中油气田不含硫而含有的油田伴生气及气井气的产量、分布、集输现状和轻烃潜含量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回收轻烃及处理展开讨论,井得出看法。
关键词 天然气 轻烃 回收 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注水技术综述 被引量:25
3
作者 李香玲 赵振尧 +1 位作者 刘明涛 张李平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5,共5页
通过调研综述了国内外水平井注水技术的应用和研究现状。水平井注水技术是一项崭新而有潜力的技术,与直井注水相比,水平井注水可形成线性驱动,推迟注入水突破时间、提高波及效率、改善油藏开发效果。在分析总结水平井注水的注采优势和... 通过调研综述了国内外水平井注水技术的应用和研究现状。水平井注水技术是一项崭新而有潜力的技术,与直井注水相比,水平井注水可形成线性驱动,推迟注入水突破时间、提高波及效率、改善油藏开发效果。在分析总结水平井注水的注采优势和适用储层条件的基础上,指出了储层物性均质、低渗透、薄储层、稀井网且油水流度比低的稀油油藏更适合水平井注水开发;最后对水平井注水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注水技术 应用与研究现状 注采优势分析 适用条件 存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溪气田的腐蚀与复合缓蚀剂CZ3-1+CZ3-3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杨小平 李再东 +2 位作者 向伟 贺泽元 江开兰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2-136,140,共6页
川中矿区磨溪气田井下油、套管及地面集输设施腐蚀严重,经调查研究,确定为典型的酸性油气田综合性腐蚀。研制了油溶性成膜缓蚀剂(液相缓蚀剂)CZ31和水溶性挥发性缓蚀剂(气相缓蚀剂)CZ33,将两者复配使用,对高温(8... 川中矿区磨溪气田井下油、套管及地面集输设施腐蚀严重,经调查研究,确定为典型的酸性油气田综合性腐蚀。研制了油溶性成膜缓蚀剂(液相缓蚀剂)CZ31和水溶性挥发性缓蚀剂(气相缓蚀剂)CZ33,将两者复配使用,对高温(80℃)高H2S气体分压和高CO2气体分压下该气田采出水的腐蚀有良好的减缓作用,已通过现场试验,在磨溪气田推广使用。在现场试验中使用了加拿大CaProca腐蚀监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缓蚀剂 防腐蚀 气田开采 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化胶束剂CT5-5和CT5-6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唐永凡 范波 +1 位作者 胡鉴周 黄德乾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85-192,共8页
针对四川油气田酸化工作液应用现状,研制出适合油气田酸化的酸化胶束剂CT5-5和CT5-6及胶束酸配方.介绍了胶束剂的制各、性能评价及现场应用结果.结果表明,CT5-5和CT5-6酸化胶束剂配制的胶束酸,具有表面/界面... 针对四川油气田酸化工作液应用现状,研制出适合油气田酸化的酸化胶束剂CT5-5和CT5-6及胶束酸配方.介绍了胶束剂的制各、性能评价及现场应用结果.结果表明,CT5-5和CT5-6酸化胶束剂配制的胶束酸,具有表面/界面张力低、防乳破乳、悬浮固体微粒、水润湿地层岩石及延缓酸岩反应等特点.可替代常规酸及低毛管力酸GP-12,用于投产酸化与压裂酸化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剂 表面活性剂 油气田 油层酸化 压裂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盐油田掺水工艺 被引量:2
6
作者 靳海鹏 田世澄 周勇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17-119,141-142,共3页
针对缺水沙漠地区高气油比、高含盐油井以及螺杆泵防卡、防气特性,研制了空心螺杆泵掺水新工艺:井下工艺包括特殊的定位短节、掺水喷嘴、加长转子、加深的油管及喇叭口技术;地面配套了掺水流程,包括储水罐、加药泵、流量计、单流阀以及... 针对缺水沙漠地区高气油比、高含盐油井以及螺杆泵防卡、防气特性,研制了空心螺杆泵掺水新工艺:井下工艺包括特殊的定位短节、掺水喷嘴、加长转子、加深的油管及喇叭口技术;地面配套了掺水流程,包括储水罐、加药泵、流量计、单流阀以及旋转接头;配套定期泵车洗井和清防盐药剂处理地层,保证了沙漠缺水地区高含盐油井的正常生产。同时,井口分离器分离出天然气为加药泵和螺杆泵提供了动力,节约了电力投资。该工艺保证了沙漠地区高含盐油井的高效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饱和盐油田 补水 空心螺杆泵 井下工艺 配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辅助试井解释 被引量:3
7
作者 陈伟 段永刚 +1 位作者 刘辉 谢军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5-8,共4页
综合集成的试井解释模型和解释模型的自动识别一直是试井解释研究的热点,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句法模式识别的试井模型识别新技术,它克服了现有技术在曲线形态识别与模型诊断推理方面的困难,将模型识别的复杂过程分为特征抽取、形态跟... 综合集成的试井解释模型和解释模型的自动识别一直是试井解释研究的热点,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句法模式识别的试井模型识别新技术,它克服了现有技术在曲线形态识别与模型诊断推理方面的困难,将模型识别的复杂过程分为特征抽取、形态跟踪、模型推断等简单过程;利用试井分析和非线性最优化技术形成了一套集成多种解释模型的高效率解释软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模式识别 试井解释 曲线拟合 井底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暂堵酸酸化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均 田开焱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71-74,共4页
在产出剖面上具有层间矛盾的井、具有高漏失层和管外严重窜槽井的增产措施,历来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暂堵酸酸化工艺可以使油井已经射开的多个层段同时得到均匀作用,调整出油剖面,增加油井产量和提高油层原油采出程度。暂堵酸酸化工艺... 在产出剖面上具有层间矛盾的井、具有高漏失层和管外严重窜槽井的增产措施,历来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暂堵酸酸化工艺可以使油井已经射开的多个层段同时得到均匀作用,调整出油剖面,增加油井产量和提高油层原油采出程度。暂堵酸酸化工艺的特点是往井中低替一定量的标准酸,再高挤标准酸和暂堵酸,将相对高的渗透层“堵住”,改造低渗透层,高挤顶替液。该工艺特别适用于层间矛盾突出和具有管外窜槽的油井。文中还介绍了大安寨油藏地质特征,金7井现场施工概况,以及暂堵酸酸化施工中应具备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堵酸 酸化 油藏 地质特征 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井概预算招标承包问题探讨
9
作者 康建国 任华雄 陈德云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76-78,共3页
结合磨34井钻井工程中试行预算招标承包的实践,提出了实行单井概预算招标承包,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抑制钻井成本上升势头的有效途径。阐述了实行单井概预算招标承包必须完善标准定额,加强概预算管理;理顺内部价格,强化合同关系;... 结合磨34井钻井工程中试行预算招标承包的实践,提出了实行单井概预算招标承包,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抑制钻井成本上升势头的有效途径。阐述了实行单井概预算招标承包必须完善标准定额,加强概预算管理;理顺内部价格,强化合同关系;建立局、矿为甲乙方的局内(一级)钻井市场,矿、施工队为甲乙方的矿内(二级)钻井市场;正确确定承包节约额的分配比例及坚持向一级倾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政策稳定性等原则;承包后不能以包代管,搞好承包前后的衔接和明确规定意外事故范围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措施。对我局正积极试行的概预算招标承包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 单井 概算 预算 承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井钻头序列优化组合及参数优选
10
作者 周开吉 袁其骥 +3 位作者 郭文才 梁夏坤 陈加明 陈怀高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44-50,共7页
钻井过程中,全井钻头类型的优化是一个多阶段决策问题。本文根据系统工程理论,生成全井钻头序列优化组合多阶段决策树,并构造出全井钻头动态规划的状态转移方程、指标函数、由最小化理论寻求最优树枝途径,以此获得全井钻头序列优化... 钻井过程中,全井钻头类型的优化是一个多阶段决策问题。本文根据系统工程理论,生成全井钻头序列优化组合多阶段决策树,并构造出全井钻头动态规划的状态转移方程、指标函数、由最小化理论寻求最优树枝途径,以此获得全井钻头序列优化组合及工作参数优选,这是深井、超深井钻井,缩短钻(建)井周期,获得高钻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头 参数优选 优化设计 全井钻头 钻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Z3-1E气/液相双效缓蚀剂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小平 向伟 +1 位作者 李再东 谭芳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17-319,376,共4页
在原来复合使用的液相缓蚀剂CZ31 + 气相缓蚀剂CZ33 的基础上研制出一种改进的气、液相双效缓蚀剂CZ31E。该剂不仅保持原缓蚀剂缓蚀率高、用量少等特点,而且克服了原缓蚀剂有一定异味、加注不便、成本费用高的缺... 在原来复合使用的液相缓蚀剂CZ31 + 气相缓蚀剂CZ33 的基础上研制出一种改进的气、液相双效缓蚀剂CZ31E。该剂不仅保持原缓蚀剂缓蚀率高、用量少等特点,而且克服了原缓蚀剂有一定异味、加注不便、成本费用高的缺点。在室内评价中,在未作预膜处理、H2S分压1 .2 MPa、CO2 分压2.8 MPa、温度80 ±2℃、静态、腐蚀时间72 h 条件下,以加入CZ31E缓蚀剂1000 ppm 的脱氧磨溪气田地层水为腐蚀介质,NT80SS钢试片的气相腐蚀速率为0.0495 m m/a,缓蚀率91.2% ,液相腐蚀速率为0 .0643 m m/a,缓蚀率90.5 % ,测试后试片光亮,未见点蚀。对磨溪气田使用过的数种缓蚀剂进行全面对比,表明CZ31E 各项性能均较佳,可满足含硫气田气、液相防腐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 缓蚀剂 CZ3-1E 气田 防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拉克A油田Khasib组碳酸盐岩微相及储层特征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欢 石开波 +7 位作者 赵丽敏 刘波 叶玉峰 邓亚 沈瑛楚 李茜瑶 罗清清 刘航宇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51-362,共12页
基于大量岩心及薄片资料,通过沉积组构、生物组合、成岩作用等研究,对伊拉克A油田上白垩统Khasib组沉积微相进行识别,共识别出7种微相类型,建立了Khasib组碳酸盐缓坡沉积模式。结合储层物性及压汞数据,通过孔隙类型、物性特征及孔隙结... 基于大量岩心及薄片资料,通过沉积组构、生物组合、成岩作用等研究,对伊拉克A油田上白垩统Khasib组沉积微相进行识别,共识别出7种微相类型,建立了Khasib组碳酸盐缓坡沉积模式。结合储层物性及压汞数据,通过孔隙类型、物性特征及孔隙结构差异分析,将Khasib组储层划分为高孔高渗、高孔中渗、高孔低渗及低孔低渗等4种类型。对沉积组构的定量-半定量分析表明:沉积组构对储层渗透性具有重要影响,绿藻及内碎屑含量与储层渗透率成正比,灰泥含量与储层渗透率成反比。建议在开发过程中对高孔高渗储层和高孔中渗储层注水时可考虑底部注水,缓慢向上推进;高孔低渗储层作为潜力储层,可通过水平井酸化压裂等储层改造技术进行动用;低孔低渗储层可作为下部优质储层的盖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相类型 沉积组构 沉积模式 储层特征 Khasib组 晚白垩世 伊拉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低渗低压砂岩油气层压裂技术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许志先 何骁 +2 位作者 刘秋菊 吴杰 李宾元 《钻采工艺》 CAS 2002年第1期58-59,共2页
川中油气层由于采用衰竭式开采方法 ,大部分油井目前的地层压力不足原始地层压力的一半 ,导致地层微裂缝系统的闭合 ,造成油层平均渗透率下降。另外 ,微裂缝系统促使压裂液滤失 ,造成砂堵 ,地层嵌入度大 ,填砂裂缝宽度不足 ,都极大影响... 川中油气层由于采用衰竭式开采方法 ,大部分油井目前的地层压力不足原始地层压力的一半 ,导致地层微裂缝系统的闭合 ,造成油层平均渗透率下降。另外 ,微裂缝系统促使压裂液滤失 ,造成砂堵 ,地层嵌入度大 ,填砂裂缝宽度不足 ,都极大影响压裂效果。建议采取前置液中加入暂堵剂屏蔽 ,压裂液中加入发泡助排剂 ,研究新型的破胶剂和压裂材料等 4条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气田 低渗砂岩 水力压裂 地层压力 衰竭式开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秋林油田伴生气轻烃回收工艺方案的探讨 被引量:5
14
作者 尹荣辅 贺泽元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1-13,共3页
介绍了川中秋林油田伴生气的简单工况及进行轻烃回收的三种工艺方案,并对三种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推荐了其中一种作为拟建轻烃回收装置的工艺方案。
关键词 轻烃回收 工艺方案 天然气 油田伴生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磺回收三组合冷凝冷却器前管板出现裂纹的原因分析及其看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尹荣辅 岑兆海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7-59,共3页
简要介绍了川中磨溪80×104m3/d天然气净化装置硫磺回收单元的设计及流程,着重对硫磺回收三组合冷凝冷却器前管板出现裂纹的原因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笔者的看法.
关键词 硫磺回收 管板 裂纹 冷凝器 天然气 净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聚合物加重钻井液的防卡效果分析
16
作者 李根忠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74-78,共5页
文中从分析该钻井液为什么能防卡入手,从该钻井液的润滑作用、防卡原理、室内试验研究,现场应用中的防卡措施、防卡效果、保护油气田的优,点等方面,提出在使用中应注意控制基浆密度,加药量,降粘,提高pH值等关键问题。
关键词 聚合物 复合材料 加重 钻井液 防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