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节流作用下CO_(2)管道放空过程的冻堵风险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霍军良 唐治国 +7 位作者 邱宗君 冯玉华 蒋旭 王乐怡 杨宇 乔帆帆 赫一凡 喻健良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98-1908,共11页
CO_(2)输送管道作为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的关键环节,当遇到泄漏、腐蚀等损伤时需要先对管道放空来开展后续修复工作。为确保放空操作的安全性,需对放空过程中的干冰冻堵隐患与冻阀危险进行评估。故基于工业规模CO_(2)管道节流... CO_(2)输送管道作为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的关键环节,当遇到泄漏、腐蚀等损伤时需要先对管道放空来开展后续修复工作。为确保放空操作的安全性,需对放空过程中的干冰冻堵隐患与冻阀危险进行评估。故基于工业规模CO_(2)管道节流实验装置,开展了2组不同节流阀开度的超临界相放空实验。结果表明,直接放空过程中,放空后期主管道的注入端出现干冰区(长度小于149.2 m,高度小于58.3 mm),并且生成的干冰颗粒存在迁移现象。放空管最低温度降至-23.2℃,零下低温持续600.4 s。节流放空虽能提升注入端干冰区最低温度,但在泄放端会出现干冰堆积(堆积长度小于10.4 m,高度小于116.5 mm)。节流作用可以降低放空管充压水平(降压幅度为40%),但同时也会降低放空管的温降幅度(最低温度降至-35.4℃)从而增加冻阀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 二氧化碳 实验验证 节流 干冰冻堵 阀门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壁面特性对凝析油析蜡聚集及黏壁过程影响的微观机理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志华 刘晓宇 +2 位作者 戚亚明 王聪 成庆林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35-1646,共12页
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构建含蜡凝析油团簇在壁面上聚集黏附过程的模拟体系,揭示壁面材质及壁面粗糙特性等对其聚集黏附影响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含蜡凝析油在壁面上经历“团簇分解→分子脱离团簇向壁面扩散→油分子、蜡分子和沥青质分子... 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构建含蜡凝析油团簇在壁面上聚集黏附过程的模拟体系,揭示壁面材质及壁面粗糙特性等对其聚集黏附影响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含蜡凝析油在壁面上经历“团簇分解→分子脱离团簇向壁面扩散→油分子、蜡分子和沥青质分子在壁面上方聚集堆积→团簇在壁面上的铺展程度增加→在壁面上形成凝油层”的过程,团簇在不同材质壁面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分解、扩散及在壁面附近聚集和黏附,团簇与玻璃钢壁面、718合金壁面、HP2-13Cr110合金壁面、BG140V合金壁面及普通钢管壁面间形成的接触角按顺序依次减小,在壁面上的铺展程度逐渐增强。尽管壁面形貌对团簇聚集与黏附的影响较小,但当进一步考虑粗糙特性时,团簇在壁面上的黏附程度与壁面表面积分数(壁面凸起部分宽度与整体壁面宽度的比值)及凹槽柱高度有关,表面积分数增大,接触角随之先增大后逐渐稳定,相应地,壁面对团簇的黏附性逐渐减弱;凹槽柱高度越大,团簇在壁面上的黏附程度越大,但模拟条件下在凹槽柱高度大于1.2 nm时会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蜡凝析油 聚集黏附 壁面材质 粗糙特性 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伴生气的液化联产工艺方案技术研究
3
作者 黄靖珊 杨铜林 +2 位作者 田银 李浩玉 朱友庄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2-236,共5页
为了对国内油田伴生气进行高效回收利用,以某油田伴生气为基础,对油田伴生气回收技术方案进行研究,开发出适合于小规模油田伴生气的液化联产工艺,并对工艺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及参数优化设计。基于Aspen HYSYS软件对液化联产方案进行模拟计... 为了对国内油田伴生气进行高效回收利用,以某油田伴生气为基础,对油田伴生气回收技术方案进行研究,开发出适合于小规模油田伴生气的液化联产工艺,并对工艺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及参数优化设计。基于Aspen HYSYS软件对液化联产方案进行模拟计算,对流程中特性参数脱乙烷塔压力、原料气液化温度、混合冷剂增压压力以及混合冷剂节流压力进行模拟分析。研究表明,设备的[火用]损改进潜力明显,其中改进设备性能、提高系统效率最快的是压缩机,其次是换热器以及水冷器。大多数设备的可避免内源[火用]损(E^(AV,EN)_(D,K))在总[火用]损中占比最高,且[火用]损量大,对E^(AV,EN)_(D,K)占比多的压缩机进行改进是减小流程[火用]损最有效的措施。通过减小冷箱夹点,提升脱乙烷塔[火用]效率也可大幅降低流程总[火用]损。水冷器的E^(AV,EN)_(D,K)和可避免外源[火用]损(E^(AV,EN)_(D,K))占比均较高,降低水冷器[火用]损不仅可从自身内源[火用]损入手,还可改善其他设备性能以降低空冷器[火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伴生气 液化联产 常规[火用]分析 能耗分析 高级[火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低共熔溶剂的合成及萃取脱氮性能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文深 王超 +1 位作者 李建祥 刘洁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3-319,共7页
制备新型低共熔溶剂[Bmim]Br-丙二醇(n([Bmim]Br)/n(丙二醇)=1/2),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分别采用含有吲哚、喹啉的模型柴油考察其萃取脱氮性能。结果表明:低共熔溶剂[Bmim]Br-丙二醇的最佳脱氮温度为30℃、萃... 制备新型低共熔溶剂[Bmim]Br-丙二醇(n([Bmim]Br)/n(丙二醇)=1/2),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分别采用含有吲哚、喹啉的模型柴油考察其萃取脱氮性能。结果表明:低共熔溶剂[Bmim]Br-丙二醇的最佳脱氮温度为30℃、萃取时间为30 min,且其脱除吲哚的性能优于脱除喹啉的性能;当剂/油质量比分别为1/3和1时,吲哚、喹啉的脱除率分别为97.6%和81.2%;在[Bmim]Br-丙二醇回收利用4次后,吲哚和喹啉脱除率分别为86.2%、74.6%,说明该低共熔溶剂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能;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剂/油质量比为1/3的条件下,经过5级萃取分离后,[Bmim]Br-丙二醇对喹啉的累计脱除率可达9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BmimBr-丙二醇 萃取脱氮 吲哚 喹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涉案伐倒木材积测定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民侠 张慧娟 +1 位作者 高瑞金 王瑞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2-154,共3页
利用三维激光扫描系统,获得伐倒木的整体点云数据,利用点云应用微积填充的方式计算出伐倒木的材积,将计算结果与根据伐倒木求积式计算出的材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激光扫描仪测得的伐倒木材积数据精度、测量效率均比较高,可以满足... 利用三维激光扫描系统,获得伐倒木的整体点云数据,利用点云应用微积填充的方式计算出伐倒木的材积,将计算结果与根据伐倒木求积式计算出的材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激光扫描仪测得的伐倒木材积数据精度、测量效率均比较高,可以满足林业调查精度的要求,为快速、高效地测定涉案伐倒木材积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 点云数据 伐倒木 材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酯破乳剂制备及破乳性能
6
作者 陈彦广 关君尧 +7 位作者 戚亚明 韩洪晶 罗新占 朱妮妮 田宇轩 张荣明 张鹏 王晓鹏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7-118,I0008,共13页
新疆吉木萨尔致密油具有胶质含量高、采出液乳化稳定性强及破乳剂脱水率低等特点。以吉木萨尔致密油采出液为研究对象,改变聚醚基础物相对分子质量和聚合程度,调控聚醚酯破乳剂相对分子质量,合成系列聚醚酯类破乳剂,优化破乳剂合成条件... 新疆吉木萨尔致密油具有胶质含量高、采出液乳化稳定性强及破乳剂脱水率低等特点。以吉木萨尔致密油采出液为研究对象,改变聚醚基础物相对分子质量和聚合程度,调控聚醚酯破乳剂相对分子质量,合成系列聚醚酯类破乳剂,优化破乳剂合成条件,评价破乳性能。结果表明:以线型聚(L4)和丙烯酸为基础物,当单体摩尔比(n_(AA)∶n_(L4))为2.5、酯化时间为8 h、酯化温度为115℃时,酯化率可达93.05%。当聚合温度为85℃、聚合时间为4 h时,聚醚酯相对分子质量最高,在温度不大于320℃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4PEL4-2.5质量浓度为200 mg/L时,油水界面张力由28.0降至5.0 mN/m,聚酯醚破乳剂具有更强的界面活性。在酯化温度为80℃、酯化时间为120 min条件下,采出液脱水率达到90.60%,相同条件下脱水率比矿场现场有2816-1破乳剂提高22.70%。该结果为致密油采出液高效破乳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L4) 丙烯酸 相对分子质量调控 致密油采出液 脱水效果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提氦联产LNG新工艺特性及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浩玉 罗亮 +3 位作者 胡朋伟 张君琴 黄靖珊 杨铜林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4-73,共10页
目的为降低利用单一低温法从天然气中提氦的工艺设备投资及能量损耗,提出一种新型天然气提氦联产LNG工艺。方法以国内某气田低含氦原料气数据为基础,对该新工艺的特性及适应性进行了模拟分析,并通过遗传算法对混合制冷剂制冷循环进行了... 目的为降低利用单一低温法从天然气中提氦的工艺设备投资及能量损耗,提出一种新型天然气提氦联产LNG工艺。方法以国内某气田低含氦原料气数据为基础,对该新工艺的特性及适应性进行了模拟分析,并通过遗传算法对混合制冷剂制冷循环进行了优化。结果①通过特性分析可知,节流前温度越低、节流压力越高,闪蒸罐对氦气的浓缩作用越好,同时可生产摩尔分数达到99.9%的高纯氮气产品,并自产液氮产品;②新工艺对原料气中氮气、氦气纯度变化及原料气压力均有很强的适应性,原料气压力越高、氮气和氦气纯度越低,压缩机轴功率越低;③通过特性及适应性分析、混合制冷剂制冷工艺参数优化可得闪蒸罐节流前温度为-150℃,节流压力为350 kPa,提氦塔压力为3200 kPa,脱氮塔和提氦塔塔板数均为12块,混合制冷剂压缩机一级和二级最优增压压力分别为1341 kPa和2767 kPa,混合制冷剂循环量为1722.7 kmol/h,压缩机总轴功率为3765 kW,冷却水用量为6474 t/d,综合能耗及单位能耗分别为1097216.00 MJ/d、3.66 MJ/m^(3)。结论该新型工艺的氦气回收率超过98%,粗氦摩尔分数高于70%,且可自产制冷剂,并得到高纯氮气和液氮产品,对原料气气质条件适应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氦联产LNG 特性 适应性 优化 综合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污泥为原料的新型陶粒材料制备及用于原油脱水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戚亚明 丁陈玉 +3 位作者 王良胜 卜魁勇 罗新占 李琴琴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3-88,共6页
为解决传统原油化学破乳方法存在的处理能力不足、处理费用昂贵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利用油田脱水污泥及粉煤灰制备出强亲水疏油性的陶粒脱水材料,针对不同制备条件所得各材料的特性参数开展详细的比对研究,并实施室内脱水试验。结果表... 为解决传统原油化学破乳方法存在的处理能力不足、处理费用昂贵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利用油田脱水污泥及粉煤灰制备出强亲水疏油性的陶粒脱水材料,针对不同制备条件所得各材料的特性参数开展详细的比对研究,并实施室内脱水试验。结果表明:所制备出的20种不同的陶粒脱水材料受原料组分、处理温度以及黏结剂比例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材料特性和脱水性能;各种材料均不同程度地强化了原油的油水分离效果,经结合破乳剂的陶粒脱水材料处理后的原油含水率最低可降至0.5%以下;根据特性分析及脱水试验结果,确定5号材料为最优的陶粒原油脱水材料,其对应的物性参数为:与水接触角2°,与油接触角155°,筒压强度13.0 MPa,比表面积2.56 m^(2) g,孔隙率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脱水 化学破乳 陶粒材料 特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沸石基油砂沥青改质催化剂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刁建华 戚亚明 +1 位作者 陈伟 杨海燕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0-54,共5页
研究和开发高效减黏、抗硫氮和重金属的水热催化裂化改质催化剂是油砂沥青资源利用技术的关键,以天然斜发沸石为基质制备氢型沸石载体和微孔镍基沸石催化剂,考察其应用于模型化合物水热裂化的性能和对加拿大麦肯河SAGD油砂沥青减黏改质... 研究和开发高效减黏、抗硫氮和重金属的水热催化裂化改质催化剂是油砂沥青资源利用技术的关键,以天然斜发沸石为基质制备氢型沸石载体和微孔镍基沸石催化剂,考察其应用于模型化合物水热裂化的性能和对加拿大麦肯河SAGD油砂沥青减黏改质的效果。结果表明:在正十六烷为模型化合物的水热裂化过程中,微孔镍基沸石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催化裂化性能和优良的水热稳定性;在油砂沥青改质试验中,微孔镍基沸石催化剂能够显著降低油砂的黏度,增产中间馏分油,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硫、氮含量,可用于中低温和非临氢条件下的油砂沥青减黏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斜发沸石 镍基沸石催化剂 油砂沥青 减黏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