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姆河右岸东部侏罗系盐下断层发育特征及其对天然气富集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张良杰 王红军 +6 位作者 程木伟 龚幸林 邢玉忠 蒋凌志 张宏伟 吴德峰 王丽新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1-83,共13页
中亚阿姆河盆地天然气资源丰富,断层对侏罗系盐下天然气聚集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对阿姆河右岸区块东部三维地震、岩心和生产资料分析,系统研究了不同尺度断层对卡洛夫阶—牛津阶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和天然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盐下... 中亚阿姆河盆地天然气资源丰富,断层对侏罗系盐下天然气聚集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对阿姆河右岸区块东部三维地震、岩心和生产资料分析,系统研究了不同尺度断层对卡洛夫阶—牛津阶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和天然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盐下碳酸盐岩主要发育NE、NEE向两组逆断层和NWW、EW、NNW、SN向四组走滑断层,构造样式以基底卷入的逆断层相关褶皱和压扭性的正花状构造为主;断层主要形成于新近纪,NEE向逆断层在喜马拉雅早期挤压作用下形成,NE向逆断层和走滑断层形成于喜马拉雅中晚期的压扭应力场;断层分布具有分带性,南北方向以阿高左行走滑断裂带为界,南侧逆断层以NE向为主、北侧逆断层逐渐过渡为NEE向,SN向走滑断层则主要分布于玛霍断裂带以东。根据规模可划分为控构造带断层、控圈断层、改造断层和微断层4类,前3类多从基底断至盐膏岩,控制了缝洞储层的发育和天然气运移,断层的活动强度越高,缝洞储层越发育,天然气富集程度越高。根据断层特征划分为3类有利区带:Ⅰ类为临近控构造带断层和控圈断层的强充注规模缝洞型气藏发育区;Ⅱ类为临近改造断层的局部低充注的缝洞型气藏发育区;Ⅲ类为临近微断层的裂缝—孔隙型或裂缝型气藏发育区,其中Ⅱ类气藏发育区是下一步勘探的重点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姆河右岸 碳酸盐岩 断层 缝洞 天然气 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姆河右岸定向水平井钻井工艺技术实践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廷富 吴先忠 +3 位作者 李万军 王小石 胡超 郭世侯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11,140,共4页
中油(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天然气工程项目是迄今为止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在海外最大的天然气项目,是中亚管道的主要气源地,萨曼杰佩气田Sam35-1H水平井是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巴格德雷区块的第一口水平井,其钻探目的是通过水平井实现稀井高... 中油(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天然气工程项目是迄今为止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在海外最大的天然气项目,是中亚管道的主要气源地,萨曼杰佩气田Sam35-1H水平井是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巴格德雷区块的第一口水平井,其钻探目的是通过水平井实现稀井高产。该构造地层复杂,存在巨厚盐膏层(有的含异常高压盐水),储层压力低(0.98),高含H2S,该井面临水平位移长及盐膏层定向稳斜难等技术难题。Sam-35-1H水平井的成功实施,为同类地层大位移水平井的钻井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库曼斯坦 阿姆河右岸 萨曼杰佩 水平井 钻井 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钻井与未来钻井技术发展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海柱 李根生 +2 位作者 沈忠厚 宋先知 曹有好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135,共5页
超临界CO2钻井技术是近10 a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钻井技术,与常规钻井技术相比,它具有较快的钻井速度,而且超临界CO2喷射破岩门限压力也较低,同时,超临界CO2流体具有较好的井眼清洁能力,因此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广泛关注。分析了超临界CO... 超临界CO2钻井技术是近10 a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钻井技术,与常规钻井技术相比,它具有较快的钻井速度,而且超临界CO2喷射破岩门限压力也较低,同时,超临界CO2流体具有较好的井眼清洁能力,因此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广泛关注。分析了超临界CO2流体的物理性质,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超临界CO2钻井的特点及优势,最后,结合中国未来石油勘探开发趋势,详细剖析了超临界CO2连续油管钻井、超临界CO2小井眼微小井眼钻井、超临界CO2超短半径水平井和辐射水平井钻井技术的特点。这些技术将成为中国特殊油气藏的主要钻井方式,也是未来钻井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钻井技术 发展 连续油管 微小井眼 辐射水平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