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整车转毂的轻型车油耗特征研究
1
作者 兰云飞 郭淑雯 +5 位作者 杨博涵 曾乐薇 罗明婧 王凤滨 李昕瞳 郑轩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1-568,共8页
为探究影响轻型汽油车油耗的因素和车载诊断系统(OBD)油耗数据的修正方法,以促进机动车油耗的精细化控制和管理,该文对不同轻型汽油车的油耗测量值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满足国V和国VIb排放标准的轻型汽油车(LDGVs)为研究对象,在全球统一... 为探究影响轻型汽油车油耗的因素和车载诊断系统(OBD)油耗数据的修正方法,以促进机动车油耗的精细化控制和管理,该文对不同轻型汽油车的油耗测量值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满足国V和国VIb排放标准的轻型汽油车(LDGVs)为研究对象,在全球统一轻型车测试循环(WLTC)工况下进行冷、热启动测试,同时用OBD读取发动机和整车的瞬态运行参数,再分别用碳平衡法和OBD空燃比法计算被测车辆在不同启动温度和不同速度段下的油耗,分析温度和速度对不同车辆的油耗影响。利用均值法补齐了OBD参数读取过程中的数据损失,提高了2种油耗计算方法在瞬时油耗上的线性相关性,并分析了OBD油耗计算的误差来源。结果表明:与国V车辆相比,国VIb车辆油耗受启动温度的影响更小,其冷启动油耗仅比热启动高2.02%~2.27%;加装了汽油车颗粒捕集器(GPF)的车辆比未加装车辆的100 km油耗高出约0.48 L,且由GPF导致的油耗增幅与行驶速度有关;发动机在低速段的反复启停会导致该阶段的油耗达到全阶段的1.46倍;OBD的油耗测量误差更多来自车辆减速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汽油车(LDGVs) 油耗 车载诊断系统(OBD) 碳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驾驶员疲劳驾驶检测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32
2
作者 张瑞 朱天军 +1 位作者 邹志亮 宋瑞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53-66,共14页
由于疲劳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占比逐年上涨,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目前疲劳驾驶检测的研究受限于科技水平、环境、道路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疲劳驾驶检测技术难以进一步发展。介绍了近10年内驾驶员疲劳驾驶检测方法的最新进展。阐... 由于疲劳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占比逐年上涨,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目前疲劳驾驶检测的研究受限于科技水平、环境、道路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疲劳驾驶检测技术难以进一步发展。介绍了近10年内驾驶员疲劳驾驶检测方法的最新进展。阐述并回顾了主动检测法和被动检测法两大类。根据两大类检测方法各自不同的特征进行细致的分类。进一步分析了各类疲劳驾驶检测方法的优势和局限,同时对主动检测法中基于面部特征的检测方法近3年内所使用的检测算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归纳了各类疲劳驾驶检测方法存在的不足,同时提出疲劳检测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势,为研究人员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驾驶 主动检测法 被动检测法 检测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身双层板隔声性能分析和计算研究
3
作者 肖毅 王灵龙 +3 位作者 黄森 王龙 王靖诗 朱亚璟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20年第5期175-179,共5页
参考白车身双层板的结构尺寸,设计4个具有代表性的双层板方案,通过试验对比各方案的隔声曲线,分析车身双层板结构对双层板隔声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双层板厚度对双层板隔声量的提升作用有限,但增加双层板两块板之间的空腔厚度可... 参考白车身双层板的结构尺寸,设计4个具有代表性的双层板方案,通过试验对比各方案的隔声曲线,分析车身双层板结构对双层板隔声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双层板厚度对双层板隔声量的提升作用有限,但增加双层板两块板之间的空腔厚度可以控制双层板的临界频率向低频移动,提高目标频段的隔声量;提高双层板表面的折弯凸起会改变其模态,进而显著改变双层板各频段的隔声量。使用hybrid FE-SEA(Hybrid Finite Element-Statistical Energy Analysis)法对设计的双层板样件进行隔声量计算并通过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车身双层板 隔声量 隔声曲线 hybrid FE-SEA法 隔声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EKPF算法对锂离子电池SOC与SOH的联合估计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新锋 姚蒙蒙 +1 位作者 宋瑞 崔金龙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4-31,共8页
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SOC(state of charge)和SOH(state of health)的估计精度,采用自适应扩展卡尔曼粒子滤波(adaptive extended Kalman particle filter,AEKPF)算法估算SOC和SOH,该算法通过修正噪声可以解决运用EKF(extended Kalman fil... 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SOC(state of charge)和SOH(state of health)的估计精度,采用自适应扩展卡尔曼粒子滤波(adaptive extended Kalman particle filter,AEKPF)算法估算SOC和SOH,该算法通过修正噪声可以解决运用EKF(extended Kalman filter)算法时的噪声误差累积问题,并且AEKF(adaptive extended Kalman filter)算法作为PF(particle filter)算法的建议分布用来实时更新粒子,可以改善单独采用PF算法时的粒子退化问题.为了提高SOC的估计精度,提出考虑电池的劣化特征,联合SOH实现对SOC的修正估计.在Matlab环境下的仿真结果表明:AEKPF算法与AEKF算法相比,可以得到更加准确的SOC和SOH估计值,而且AEKPF算法联合SOH可以有效提高SOC的估计精度,仿真绝对误差不超过±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SOC估计 SOH估计 自适应扩展卡尔曼粒子滤波算法 联合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溃拉伸吸能结构的构建、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建海 兰凤崇 +2 位作者 曾立锵 陈吉清 宋瑞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3-261,共9页
本文中基于对拉伸吸能方案优越性的分析,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能有效提升碰撞吸能性能的预溃拉伸吸能结构。首先通过吸能盒的压缩试验和标准拉伸样件的拉伸试验,表明了拉伸吸能具有更高比吸能的优点。随后构建了一种利用吸能杆拉伸吸能的... 本文中基于对拉伸吸能方案优越性的分析,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能有效提升碰撞吸能性能的预溃拉伸吸能结构。首先通过吸能盒的压缩试验和标准拉伸样件的拉伸试验,表明了拉伸吸能具有更高比吸能的优点。随后构建了一种利用吸能杆拉伸吸能的预溃拉伸结构,通过有限元碰撞仿真分析其碰撞形变和吸能特性,并对其板厚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新型结构充分发挥了材料拉伸吸能原理的优势,其比吸能比传统结构高40%,碰撞安全性能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伸吸能 预溃拉伸吸能结构 碰撞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矩量投影法的碳烟颗粒破碎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1
6
作者 武政杰 张立淼 +2 位作者 张智轩 李帅旗 吴少华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39-545,共7页
基于离散颗粒群理论,考虑碳烟尺寸的影响因素,构建了碳烟颗粒动力学模型中的破碎模型,并采用矩量投影法建立了该模型的详细数学模型.以预混乙烯层流火焰装置为基础,将上述模型与KM2气相反应机理耦合,计算了碳烟生成过程中数量浓度、质... 基于离散颗粒群理论,考虑碳烟尺寸的影响因素,构建了碳烟颗粒动力学模型中的破碎模型,并采用矩量投影法建立了该模型的详细数学模型.以预混乙烯层流火焰装置为基础,将上述模型与KM2气相反应机理耦合,计算了碳烟生成过程中数量浓度、质量浓度和尺寸分布.将计算数据与文献中相应试验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考虑碳烟尺寸影响因素的破碎模型能够更好地模拟碳烟颗粒在不同火焰高度的数量浓度变化,并较为精准地计算了碳烟颗粒在大尺寸处的分布情况;虽然模型能较好地模拟碳烟颗粒在不同火焰高度的质量浓度变化,但是高火焰区域模拟的碳烟质量浓度略低于试验值情况没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烟 破碎模型 矩量投影法 数量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充电池组的耐撞安全性 被引量:1
7
作者 胡玲玲 陈圣儒 +2 位作者 张子文 周名哲 赵昕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04-611,共8页
针对圆柱电池的电池组,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填充保护方式来提升电池组的耐撞安全性.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对比了填充电池组与无填充电池组的耐撞安全性,讨论了采用树脂和不同密度的泡沫金属作为填充材料对电池组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填充电... 针对圆柱电池的电池组,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填充保护方式来提升电池组的耐撞安全性.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对比了填充电池组与无填充电池组的耐撞安全性,讨论了采用树脂和不同密度的泡沫金属作为填充材料对电池组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填充电池组呈现出更高的安全性,这是由于填充材料改变了电池的受力状态,使电池受力更合理、变形更均匀,从而减少了电池的破坏风险.树脂填充提高了电池组的硬度和刚度,在冲击荷载下,使电池组更快地进入均匀受载阶段.泡沫金属的选取需要综合考虑材料本身吸能的能力和材料对电池组能量分布的影响,硬度适中的金属泡沫填充电池组具有较好的耐撞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碰撞动力学 动力电池 电池组 耐撞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内碳烟颗粒破碎的数值模拟
8
作者 张立淼 景晓军 +1 位作者 武政杰 吴少华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8-103,共6页
基于离散颗粒群理论,考虑碳烟尺寸影响因素,构建碳烟颗粒动力学模型中破碎模型.采用群体平衡方程建立了碳烟生成破碎的详细数学模型,并采用矩量投影法进行求解.将该破碎模型与参考燃料化学机理TRF机理、KIVA-CHEMKIN程序进行耦合,模拟... 基于离散颗粒群理论,考虑碳烟尺寸影响因素,构建碳烟颗粒动力学模型中破碎模型.采用群体平衡方程建立了碳烟生成破碎的详细数学模型,并采用矩量投影法进行求解.将该破碎模型与参考燃料化学机理TRF机理、KIVA-CHEMKIN程序进行耦合,模拟计算碳烟颗粒在柴油机内的破碎过程.结果表明:加入破碎模型后,后燃阶段缸内碳烟数密度计算结果将增加,破碎模型对主燃阶段碳烟数密度影响反而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烟 破碎模型 矩量投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通道扁管复合冷却电池热管理仿真分析
9
作者 毕春雪 宋瑞 +2 位作者 罗运俊 蒋江辉 周德全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2-415,共4页
为解决锂离子电池在高温环境下寿命衰减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微通道扁管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并对其冷却能力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微通道扁管冷却型电池模块在最大连续放电倍率下的最高温度为32.22℃,最大温差7.05℃。为降低电池模... 为解决锂离子电池在高温环境下寿命衰减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微通道扁管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并对其冷却能力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微通道扁管冷却型电池模块在最大连续放电倍率下的最高温度为32.22℃,最大温差7.05℃。为降低电池模块温度的不均匀性,进一步开发了结合相变材料和热解石墨片的两种复合冷却热管理系统。改善后的复合冷却模型可将电池的最高温度控制在26.16℃,最大温差控制在0.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热管理 相变材料 热解石墨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