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争岗滑坡堆积体稳定性及治理措施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张玉 徐卫亚 +2 位作者 石崇 王如宾 孙怀昆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70-1478,共9页
古水水电站争岗滑坡堆积体方量多达4750多万m3,为世界少有的大型滑坡堆积体。针对工程地质条件的特殊性,研究了滑坡体形成机理和失稳破坏模式;底滑面确定的基础上依据降雨过后变形区域失稳破坏过程,提出剖面随机组合法反演分析,与现场... 古水水电站争岗滑坡堆积体方量多达4750多万m3,为世界少有的大型滑坡堆积体。针对工程地质条件的特殊性,研究了滑坡体形成机理和失稳破坏模式;底滑面确定的基础上依据降雨过后变形区域失稳破坏过程,提出剖面随机组合法反演分析,与现场勘测、室内试验结果及类似工程经验取值进行对比,寻找出合理的计算参数;在此基础上进行稳定性评价,得知滑坡体正常工况下处于蠕滑变形状态,各种工况下均存在滑塌的可能性,必须进行开挖加固治理;根据不同的失稳破坏模式,将其分为I区、Ⅱ区,研究了多种治理方案,推导出抗滑桩作用下滑面安全系数表达式,通过对比、优化,寻求出经济合理的综合治理措施;结果表明,治理后不仅局部稳定性得到了提升,整体稳定性也得到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滑坡 形成机理 稳定性 安全系数 治理措施 抗滑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岩体隧洞初始地应力场位移反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周家文 杨兴国 +2 位作者 吴震宇 刘兴宁 李洪涛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5-41,共7页
对于隧洞开挖数值计算问题,能否合理的模拟初始地应力场是技术关键。由于在浅埋岩体隧洞数值计算过程中,初始地应力场控制隧洞围岩变形规律,岩体力学参数控制围岩变形大小。根据初始地应力场的数值计算方法,假设垂直方向的初始地应力为... 对于隧洞开挖数值计算问题,能否合理的模拟初始地应力场是技术关键。由于在浅埋岩体隧洞数值计算过程中,初始地应力场控制隧洞围岩变形规律,岩体力学参数控制围岩变形大小。根据初始地应力场的数值计算方法,假设垂直方向的初始地应力为岩体自重,在考虑两个水平方向的初始地应力不相等基础上,提出了以开挖相对位移比例和开挖相对位移增量比例为对象的浅埋隧洞初始地应力场反分析方法,并且通过一简单隧洞反分析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简单易行、结果合理,符合工程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隧洞 开挖位移 反分析 初始地应力场 侧压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坝外观变形统计模型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程黎明 蒋敏 王东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1-154,共4页
以宝珠寺混凝土重力坝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重力坝外观变形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在对重力坝外观变形统计模型建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用因子扩充和组合进行建模,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提出了构建重力坝外观变形统计模型的... 以宝珠寺混凝土重力坝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重力坝外观变形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在对重力坝外观变形统计模型建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用因子扩充和组合进行建模,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提出了构建重力坝外观变形统计模型的最佳模型因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统计模型拟合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重力坝 统计模型 温度分量 时效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条件下大型滑坡体渗流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67
4
作者 张玉 徐卫亚 +1 位作者 邹丽芳 孙怀昆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33-841,共9页
西南高山峡谷地区,大型滑坡体分布广泛,降雨作用下极易产生失稳。古水水电站争岗特大型滑坡堆积体方量高达4 750×104m3,存在多处厚度超过50 m的超深层滑坡。2008年强降雨导致滑体变形再次启动并加剧,依据野外勘测,首先对地质结构... 西南高山峡谷地区,大型滑坡体分布广泛,降雨作用下极易产生失稳。古水水电站争岗特大型滑坡堆积体方量高达4 750×104m3,存在多处厚度超过50 m的超深层滑坡。2008年强降雨导致滑体变形再次启动并加剧,依据野外勘测,首先对地质结构和水文条件进行了分析,基于此对降雨入渗机制和稳定性现状开展了定性评价,认为降雨引起了滑体材料强度降低,整体处于沿贯通底滑面蠕滑变形的状态,须开挖加固治理。其次,运用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对降雨条件下滑体开挖治理前、后渗流特性进行了定量研究,揭示了入渗引起滑动变形的动态机制,并对稳定性和治理措施进行了评价,提出了有效的排水措施。结果显示,入渗引起土体饱和,形成浸润线并出现滞水现象;治理前滑体局部和滑带处滞水严重,雨停4 d后,滞水层厚度最高达6 m,此时稳定性最差;治理后滞水层明显减小,稳定性显著提升。其结果真实地反映了滑体稳定性现状与规律,与现场勘查相吻合。治理措施亦有显著效果,依据滞水层分布位置,提出相关排水措施,更有利于保持其稳定性。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问题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大型滑坡堆积体 降雨 非饱和 渗透特性 稳定性 排水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滑坡堆积体稳定性的三维数值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张玉 徐卫亚 +2 位作者 石崇 王如宾 孙怀昆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487-3496,共10页
古水水电站争岗特大型滑坡堆积体方量高达4 750×104 m3,存在多处厚度超过50 m的超深层滑坡。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大坝的建设与运营。工程地质勘测、2008年降雨产生的变形资料表明,该滑坡体是一个多期次复合型滑坡,主要由基岩、滑带土... 古水水电站争岗特大型滑坡堆积体方量高达4 750×104 m3,存在多处厚度超过50 m的超深层滑坡。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大坝的建设与运营。工程地质勘测、2008年降雨产生的变形资料表明,该滑坡体是一个多期次复合型滑坡,主要由基岩、滑带土和松散堆积物组成,地表已出现大量拉张和剪切裂缝,天然工况下整体处于沿贯通底滑面发生蠕滑变形的状态,各种工况下均存在滑塌的可能性,必须进行开挖加固治理。针对二维平面方法无法考虑计算断面的侧向约束和底滑面在空间上的曲率效应,运用三维极限平衡方法和大变形拉格朗日有限差分法,根据实际地质信息建立了多个三维计算模型,通过对治理前后滑坡体应力、变形、塑性区和安全系数变化对比分析,定性、定量对其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并引入有限元点和面安全系数法对加固后稳定性进行了校核。结果真实反映了滑坡体的稳定性现状与规律,与现场勘查成果相吻合。开挖加固后,滑坡体局部和整体稳定性均有显著提高,结合排水措施,将更有利于保持其稳定性。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问题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大型滑坡 堆积体 三维极限平衡 三维数值模拟 稳定性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水水电站工程区域堆积体边坡工程地质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周家文 徐卫亚 孙怀昆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9-495,共7页
西南地区水电工程中堆积体边坡的稳定性问题研究对水电工程建设极为重要。堆积体边坡研究中比较关键的问题包括:堆积体的历史成因、不同条件下的力学参数取值和稳定性分析。本文通过对古水水电站坝址区域内下覆为板岩、上覆为堆积体的... 西南地区水电工程中堆积体边坡的稳定性问题研究对水电工程建设极为重要。堆积体边坡研究中比较关键的问题包括:堆积体的历史成因、不同条件下的力学参数取值和稳定性分析。本文通过对古水水电站坝址区域内下覆为板岩、上覆为堆积体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相关分析,得到了该区域上覆堆积体和下覆板岩倾倒变形的历史演化过程:在冰水的携带作用下,边坡顶部的岩土体逐步向下迁移而形成堆积体,并且表现出明显的层状效应;板状岩体在构造运动、河谷下切和风化卸荷等共同作用下,加之上覆堆积体重量的不断增加,从而发生折断并导致倾倒变形。在对冰水堆积体物理力学特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场的工程地质调查,得到了区域内堆积体边坡的变形破坏模式表现为顺软弱面整体滑动破坏和局部圆弧型滑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冰水堆积体 边坡 工程地质条件 变形破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洲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期温度仿真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罗文广 叶新 +1 位作者 吴震宇 陈建康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1-94,98,共5页
采用瞬态与稳态有限元法,对立洲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期温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仿真模拟,获得了该工程施工期有、无温控措施的温度场与应力分布规律,论证了设计温控措施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通过对稳定温度场的有限元模拟,还提出了大坝封拱温... 采用瞬态与稳态有限元法,对立洲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期温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仿真模拟,获得了该工程施工期有、无温控措施的温度场与应力分布规律,论证了设计温控措施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通过对稳定温度场的有限元模拟,还提出了大坝封拱温度建议值及相应的温控措施等。仿真结果对立洲碾压混凝土拱坝及同类型拱坝的温控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应力 三维有限元 仿真分析 碾压混凝土拱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