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_(4)SiC_(4)陶瓷在高温还原性气氛中的结构演变及机理研究
1
作者 郑岐 孙侨阳 +1 位作者 于景坤 袁磊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08,共6页
碳化硅铝是一种良好的含碳耐火材料抗氧化剂。该研究以铝粉、硅粉和碳粉为原料制备出碳化硅铝陶瓷,并将其置于1000℃~1500℃温度范围内的还原气氛中,以模拟碳化硅铝在含碳耐火材料中的实际使用环境并对其性能和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研... 碳化硅铝是一种良好的含碳耐火材料抗氧化剂。该研究以铝粉、硅粉和碳粉为原料制备出碳化硅铝陶瓷,并将其置于1000℃~1500℃温度范围内的还原气氛中,以模拟碳化硅铝在含碳耐火材料中的实际使用环境并对其性能和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还原性气氛下,碳化硅铝在1000℃~1400℃温度范围内先与一氧化碳通过气相反应生成氧化铝、碳化硅、碳及铝硅酸盐玻璃相。当温度升至1500℃时,氧化铝和碳化硅与一氧化碳通过气相反应生成莫来石。上述反应将会在含碳耐火材料表面形成保护膜,阻止含碳耐火材料的氧化,提高了含碳耐火材料的抗氧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_(4)SiC_(4) 含碳耐火材料 抗氧化性 还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4)SiC_(4)粉体的中低温氧化动力学
2
作者 郑岐 孙侨阳 袁磊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7-431,共5页
以铝粉、硅粉、和碳粉为原料制备出Al_(4)SiC_(4)粉体,采用连续称重法研究了Al_(4)SiC_(4)粉体在600~1200℃下的氧化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Al_(4)SiC_(4)粉体的氧化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的氧化速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第二阶... 以铝粉、硅粉、和碳粉为原料制备出Al_(4)SiC_(4)粉体,采用连续称重法研究了Al_(4)SiC_(4)粉体在600~1200℃下的氧化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Al_(4)SiC_(4)粉体的氧化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的氧化速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第二阶段的反应活化能远大于第一阶段的反应活化能.通过动力学分析可知,第一阶段的动力学方程符合表面化学反应控制模型,而第二阶段的动力学方程则符合扩散控制模型,两个阶段的氧化速率常数分别为:k_(1)=8.17exp(-47.47/RT)和k_(2)=105.34exp(17500/RT).Al_(4)SiC_(4)粉体的整个氧化过程符合两阶段模型,这是由于在其表面生成了一层由Al_(2)O_(3)和SiO_(2)组成的氧化膜.同时,该氧化膜使得反应物氧气和生成物二氧化碳的扩散变得缓慢,反应速率减小.因此,扩散被认为是整个氧化过程的限制性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_(4)SiC_(4)粉体 含碳耐火材料 抗氧化性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场环境下碳含量对MgO-C砖抗高碱度渣侵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堂玺 李享成 平振丰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24-427,共4页
为了探索Mg O-C砖在电磁搅拌、电弧炉和感应炉等电磁场环境下使用时的抗渣侵蚀性,采用w(C)分别为6%、14%的Mg O-C砖和m(Ca O)/m(Si O2)=3.5的炉渣在中频感应炉中进行抗熔渣侵蚀试验,并对渣蚀后试样进行了XRD和SEM、EDAX分析。结果表明:... 为了探索Mg O-C砖在电磁搅拌、电弧炉和感应炉等电磁场环境下使用时的抗渣侵蚀性,采用w(C)分别为6%、14%的Mg O-C砖和m(Ca O)/m(Si O2)=3.5的炉渣在中频感应炉中进行抗熔渣侵蚀试验,并对渣蚀后试样进行了XRD和SEM、EDAX分析。结果表明:在电磁场环境下,w(C)=6%的镁碳砖渣蚀后低熔点相为镁黄长石,w(C)=14%的镁碳砖渣蚀后低熔点相为黄长石。镁碳砖渣蚀过程中,w(C)=6%的镁碳砖中镁砂未完全形成镁铁(锰)固溶体或镁铁尖晶石即剥落于熔渣中;而w(C)=14%的镁碳砖中镁砂形成镁铁(锰)固溶体或镁铁尖晶石后剥落于熔渣中;在渣蚀后镁碳砖过渡层中,电磁场促进了Al2O3、Mn O、Fe O、Fe2O3的渗透,生成镁铁(锰)固溶体、镁铁尖晶石、镁铝尖晶石或金属单质,w(C)=14%的镁碳砖渗透较弱,生成的固溶体或尖晶石较少,易剥落于熔渣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场 镁碳砖 碳含量 侵蚀 高碱度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O-Y_(2)O_(3)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
作者 李忠华 颜正国 +3 位作者 杨文刚 郑岐 于景坤 袁磊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06-1512,共7页
分别以Y(NO_(3))_(3)·6H_(2)O、CaCO_(3)为钇源和钙源,以CO(NH_(2))2为燃料,采用低温自蔓延燃烧合成(LCS)法制备复合Y_(2)O_(3)包覆CaO粉体,合成粉体经煅烧、压制、干燥、烧结后制备出复合CaO-Y_(2)O_(3)材料,考察了钙钇摩尔比对... 分别以Y(NO_(3))_(3)·6H_(2)O、CaCO_(3)为钇源和钙源,以CO(NH_(2))2为燃料,采用低温自蔓延燃烧合成(LCS)法制备复合Y_(2)O_(3)包覆CaO粉体,合成粉体经煅烧、压制、干燥、烧结后制备出复合CaO-Y_(2)O_(3)材料,考察了钙钇摩尔比对复合材料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粉体具有良好的包覆性。钙钇摩尔比为2∶1时材料物理性能最佳,其相对密度达到96.56%,显气孔率为1.32%,常温耐压强度为270.0 MPa,热震循环5次后试样残余强度保持率为88.39%,大气环境下21 d后的水化增重率为0.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O Y_(2)O_(3) 耐火材料 LCS法 抗水化 致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