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拟黑多刺蚁中11种微量元素 被引量:8
1
作者 古行乾 李光明 +3 位作者 曾志平 施意华 唐碧玉 张征莲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2-97,共6页
为准确定量拟黑多刺蚁体内的微量元素,采用微波消解法,以HNO_(3)-H_(2)O_(2)混合酸为消解体系对样品进行前处理,选择合适的同位素,以^(103)Rh为内标测定^(52)Cr、^(55)Mn、^(60)Ni、^(63)Cu、^(66)Zn、^(75)As、^(78)Se、^(88)Sr和^(114... 为准确定量拟黑多刺蚁体内的微量元素,采用微波消解法,以HNO_(3)-H_(2)O_(2)混合酸为消解体系对样品进行前处理,选择合适的同位素,以^(103)Rh为内标测定^(52)Cr、^(55)Mn、^(60)Ni、^(63)Cu、^(66)Zn、^(75)As、^(78)Se、^(88)Sr和^(114)Cd,以^(185)Re为内标测定^(202)Hg和^(208)Pb,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拟黑多刺蚁中11种微量元素的方法。实验发现,以HNO_(3)-H_(2)O_(2)为消解体系,样品消解完全;采用KED模式消除质谱干扰,以内标法校正基体效应;通过绘制校准曲线及测定流程空白,各元素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为0.0005~0.011 mg/kg,方法定量限为0.0016~0.033 mg/kg。对拟黑多刺蚁实际样品进行测定,各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9)在1.2%~5.5%,加标回收率为91.2%~107%;经过实验室间比对实验,相对偏差为-3.15%~2.74%;测定六个不同产地的拟黑多刺蚁样品,结果显示不同产地样品除Cd外,其他10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均存在较大差异。测定结果稳定可靠,能满足拟黑多刺蚁中11种微量金属元素含量的分析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ICP-MS 拟黑多刺蚁 多元素测定 KED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某冶炼厂周围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4
2
作者 尹炳奎 黄满红 +2 位作者 李光明 张大磊 陈亮 《有色金属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2-96,共5页
通过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在分析冶炼厂周边区域不同深度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基础上,利用单因子和内梅罗指数法对其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表层土壤中镉、铅、汞、锌和铜均超过云南背景值和二级标准,且内梅罗综合指数均大于5,说明... 通过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在分析冶炼厂周边区域不同深度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基础上,利用单因子和内梅罗指数法对其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表层土壤中镉、铅、汞、锌和铜均超过云南背景值和二级标准,且内梅罗综合指数均大于5,说明表层土壤受到重金属镉、铅、汞、锌和铜的重度污染。综合不同深度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如按综合指数法依次排序应为:铜>汞>锌>镉>铅>砷>铬。数据统计分析可知,锌与镉在土壤中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汞与锌、镉均呈现显著正相关,说明该冶炼厂周边村庄与农田土壤中锌和镉的污染可能有相同的来源,而汞也与锌和镉的来源相近,区域内的锌冶炼生产可能是导致研究区域农用土壤重金属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从重金属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看,表层土壤中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平均值为2 049.01,其中镉的贡献率最大,占比约为90.34%,汞的占比约为6.96%,这表明该区域土壤中镉和汞的潜在生态风险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重金属 生态风险 冶炼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市Cd超标地块土壤修复效果评估 被引量:3
3
作者 曹孟卓 《绿色科技》 2022年第8期171-173,201,共4页
某市一地块由于Cd超标河道疏浚底泥的堆放,导致土壤中Cd超标。对污染土壤采用龙葵和商陆进行了植物修复,添加了生石灰实现农艺调控,最终达到了土壤中Cd达标的效果。在修复完成后进行多点多次采样检测及修复效果评估,结果表明:修复后土壤... 某市一地块由于Cd超标河道疏浚底泥的堆放,导致土壤中Cd超标。对污染土壤采用龙葵和商陆进行了植物修复,添加了生石灰实现农艺调控,最终达到了土壤中Cd达标的效果。在修复完成后进行多点多次采样检测及修复效果评估,结果表明:修复后土壤中Cd含量为0.07-0.60 mg/kg,远低于评估目标值3.0 mg/kg,达到修复要求。试种植的玉米中Cd含量均未检出,蚕豆样品中Cd含量检出浓度均低于食品中Cd限量指标,达到了食品安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修复效果评估 Cd超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硫酸钠联合重金属稳定化技术实现土壤VOCs和重金属的同步去除 被引量:2
4
作者 曹孟卓 《绿色科技》 2022年第14期128-131,共4页
针对上海市某地块存在重金属(铅、锑)、挥发性有机物(苯并(a)芘、二苯并(a,h)蒽、苯并(b)荧蒽、苯并(a)蒽)超标情况,对污染土壤采用过硫酸钠联合重金属稳定化技术实现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和重金属的同步去除,以达到修复目标,探究了修复... 针对上海市某地块存在重金属(铅、锑)、挥发性有机物(苯并(a)芘、二苯并(a,h)蒽、苯并(b)荧蒽、苯并(a)蒽)超标情况,对污染土壤采用过硫酸钠联合重金属稳定化技术实现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和重金属的同步去除,以达到修复目标,探究了修复前超标样品与修复后样品检出浓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修复后土壤中苯并(a)芘浓度范围为0~0.2 mg/kg,远低于评估目标值0.4 mg/kg;修复后二苯并(a,h)蒽、苯并(b)荧蒽、苯并(a)蒽浓度均未检出,达到评估要求;修复后土壤中重金属铅、锑的浓度分别为28.2~79.6 mg/kg和0~2.8 mg/kg,远低于评估目标值140 mg/kg和6.6 mg/kg;铅、锑的浸出分别为0~0.0281 mg/kg和0.0009~0.01 mg/kg,均达到评估标准1.0 mg/kg。本项目对VOCs和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工程化处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硫酸钠 挥发性有机物 土壤 重金属 重金属稳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市含Sb地块土壤修复效果评估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正慧 《绿色科技》 2022年第8期164-166,177,共4页
某市一地块历史上作为铁路、苗圃、集装箱临时堆放使用,调查过程中发现部分区域土壤中Sb超标。因而对污染土壤采用原地异位化学淋洗修复方式,最终达到土壤中Sb达标的效果。在开挖及修复完成后进行了分批次多点位采样检测及修复效果评估... 某市一地块历史上作为铁路、苗圃、集装箱临时堆放使用,调查过程中发现部分区域土壤中Sb超标。因而对污染土壤采用原地异位化学淋洗修复方式,最终达到土壤中Sb达标的效果。在开挖及修复完成后进行了分批次多点位采样检测及修复效果评估。结果表明:开挖后基坑底部及侧壁的土壤中Sb含量为0.4-19.4mg/kg。修复后土壤中Sb含量为6.6-16.7 mg/kg,低于评估目标值20.0 mg/kg,达到修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修复效果评估 S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厂界无组织排放监测气象条件判定及布点问题对策研究
6
作者 俞梁敏 宋钊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8-152,共5页
通过对现有技术要求的分析,指出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主要技术依据中气象条件判定和监控布点存在监测时段选择不合理、条件设置不具代表性和不具可操作性等问题和难点。对此提出了相应对策,指出可通过滑动计算相关数值的方式将气象... 通过对现有技术要求的分析,指出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主要技术依据中气象条件判定和监控布点存在监测时段选择不合理、条件设置不具代表性和不具可操作性等问题和难点。对此提出了相应对策,指出可通过滑动计算相关数值的方式将气象和监控布点设置条件扩展至监测全过程,使用气象条件和点位判定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和难点。对技术依据中未规定的多点和区域无组织排放源的有效监控区域确定提出了解决思路,探讨了监测全过程监控点位有效性的评价方式。通过实施示例对提出的对策进行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组织排放 监测 气象条件 布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