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膨化预处理对菌酶协同发酵玉米秸秆微贮饲料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红梅 母宇辉 +2 位作者 宋跃君 章海欧 司丙文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39-2749,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膨化预处理对玉米秸秆木质纤维结构的降解作用以及菌酶协同发酵对膨化玉米秸秆微贮饲料感官评定、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根据膨化机出料口间隙的不同,设置4个组,其中对照组为未膨化玉米秸秆,3个膨化组出料口间隙分别... 本试验旨在研究膨化预处理对玉米秸秆木质纤维结构的降解作用以及菌酶协同发酵对膨化玉米秸秆微贮饲料感官评定、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根据膨化机出料口间隙的不同,设置4个组,其中对照组为未膨化玉米秸秆,3个膨化组出料口间隙分别为1.5(E1.5组)、2.5(E2.5组)和4.0 mm(E4.0组),每组5个重复。根据膨化预处理试验结果,确定秸秆膨化预处理优化参数,并进一步开展微贮试验。微贮试验设置4个组,分别为对照组(膨化玉米秸秆无任何添加剂,CK组)、膨化玉米秸秆+4 mg/kg植物乳杆菌组(LP组)、膨化玉米秸秆+1.0 g/kg纤维素酶组(EC组)以及膨化玉米秸秆+4 mg/kg植物乳杆菌+1.0 g/kg纤维素酶组(LP+EC组),每组5重复,每个重复1袋,30℃条件下密封发酵45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膨化组玉米秸秆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显著提高(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其中,E4.0组膨化预处理效果最佳,用于后续微贮试验。2)扫描电镜观察微观结构结果表明,膨化预处理后玉米秸秆细胞壁结构被破坏和降解,且秸秆表面细菌总数显著降低(P<0.05)。3)与CK组相比,试验组膨化预处理玉米秸秆微贮饲料pH均降低,具有酸香味,感官品质较好,综合评价均为优等,且感官评定总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LP+EC组(87分)>LP组(86分)>EC组(82分)。4)与CK组相比,各试验组微贮饲料pH均显著降低(P<0.05);LP组和LP+EC组乙酸含量和氨态氮(NH_(3)-N)/总氮(TN)值均显著降低(P<0.05),乳酸含量和乳酸/乙酸值均显著提高(P<0.05)。5)与CK组相比,试验组微贮饲料NDF和ADF含量显著降低(P<0.05),阿魏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EC组和LP+EC组CP和EE含量显著提高(P<0.05)。同时,LP+EC组CP、EE和阿魏酸含量显著高于LP组(P<0.05),NDF和ADF含量显著低于LP组(P<0.05)。综上所述,膨化机出料口间隙为4.0 mm时,膨化预处理能够降解玉米秸秆的木质纤维结构,释放更多的WSC,从而提升其营养价值;膨化预处理再与微贮结合处理,菌酶协同发酵的效果最佳,能够有效降低玉米秸秆的纤维含量,并释放更多的阿魏酸活性物质,从而改善玉米秸秆微贮饲料的发酵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膨化 微贮 菌酶协同 阿魏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