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uEChERS技术在食品真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
作者 赵英莲 张梓琪 +3 位作者 赵鑫 张洋 李默 李晓娟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共5页
真菌毒素是丝状真菌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建立食品中多种真菌毒素的高效提取和净化方法,有利于降低真菌毒素的暴露风险,保障食品安全。QuEChERS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回收率高、试剂用量少、安全等... 真菌毒素是丝状真菌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建立食品中多种真菌毒素的高效提取和净化方法,有利于降低真菌毒素的暴露风险,保障食品安全。QuEChERS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回收率高、试剂用量少、安全等优点,可运用于真菌毒素的检测。该文概述了该方法在食品中真菌毒素分析检测方面的应用,根据QuEChERS技术的特点,探讨应用QuEChERS技术对真菌毒素进行预处理过程中,提取、盐析和净化步骤所应用的方法及对真菌毒素提取效率的影响,总结QuEChERS技术在食品真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并对该技术现阶段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展望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毒素 QUECHERS 食品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残留检验技术在食品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探究
2
作者 常利民 杨波 +2 位作者 施鹏斐 张洋 汪春明 《种子科技》 2021年第16期87-88,共2页
在当下社会,农药种类日益增加,国家对于农药数量的管控也逐渐严格起来。在众多的农药种类里,如果将每个种类里的农药进行逐个检测和分析,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且也不符合在食品方面的要求和发展速度,所以相关专家和检测分析人员更... 在当下社会,农药种类日益增加,国家对于农药数量的管控也逐渐严格起来。在众多的农药种类里,如果将每个种类里的农药进行逐个检测和分析,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且也不符合在食品方面的要求和发展速度,所以相关专家和检测分析人员更加注重和研究多残留检验技术的作用。在食品安全途径方面,检验食品所含有的农药残留和对食品本身进行检验是最关键的一步。在这个检测过程中,检测者需要在了解食品残留农药本身的特征后,挑选出最合适食品检测的技术方法。主要针对多残留检验技术在食品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残留检验技术 食品农药残留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孔板式微生物法检测乳粉中叶酸的质量分数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晶 林泽栋 +1 位作者 李艳 薛晓晶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0-53,共4页
建立微孔板式微生物法检测乳粉中叶酸的快速方法。筛选不同品牌和型号微孔板,基于微生物法的原理,样品提取液和标准品工作液,在聚苯乙烯材质的96孔微孔板中直接梯度稀释。测定用培养基中加入0.3%的菌悬液,混匀后分配到含有样品和标准品... 建立微孔板式微生物法检测乳粉中叶酸的快速方法。筛选不同品牌和型号微孔板,基于微生物法的原理,样品提取液和标准品工作液,在聚苯乙烯材质的96孔微孔板中直接梯度稀释。测定用培养基中加入0.3%的菌悬液,混匀后分配到含有样品和标准品的微孔中,培养22 h后用酶标仪测定吸光度值。结果表明各种规格的聚苯乙烯微孔板均适用本实验。本方法标准曲线相关系数0.9997,叶酸质量浓度在30,60,120μg/100g和240μg/100g添加水平的回收率为96.5%~104%,相对标准偏差在1.60%~4.27%之间,国标GB 5009.211-2014相比,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该方法操作简单、培养时间短、结果稳定、准确、通量大,适合检测乳粉中叶酸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微孔板 微生物 乳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线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巧克力中饱和烃类矿物油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洋 李晓娟 +2 位作者 汪春明 施鹏斐 李淑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53-258,共6页
建立了巧克力中饱和烃类矿物油的离线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结合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as chromatography-flame ionization detection,GC-FID)的分析方法。以正己烷为提取溶剂,提取液经装有0.3%(质量分数)硝酸... 建立了巧克力中饱和烃类矿物油的离线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结合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as chromatography-flame ionization detection,GC-FID)的分析方法。以正己烷为提取溶剂,提取液经装有0.3%(质量分数)硝酸银硅胶的玻璃SPE柱净化,GC-FID测定。GC进样口温度275℃;柱温箱升温程序为:50℃,以2.5℃/min升温至60℃,再以22℃/min升温至280℃,以30℃/min升温至320℃,保持12 min;FID温度350℃;进样量2μL。结果表明,饱和烃矿物油标准品在1~80 mg/kg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方法的定量限为0.5 mg/kg;加标回收率在90.0%~99.2%,相对标准偏差在6.1%~9.9%。该方法准确度、精密度和灵敏度均符合饱和烃类矿物油检测的要求,可用于巧克力中饱和烃类矿物油污染的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巧克力 饱和烃类矿物油 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核酸定性检测方法比对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晶 孙金红 薛晓晶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1年第4期112-115,共4页
为提升兽医实验室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和质量控制水平,积累检测经验,以更好地开展非洲猪瘟检测,2020年7月,参加了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的“非洲猪瘟实验室检测能力比对”项目。本次比对同时选用《非洲猪瘟检疫技术规范》(SNT 1559... 为提升兽医实验室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和质量控制水平,积累检测经验,以更好地开展非洲猪瘟检测,2020年7月,参加了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的“非洲猪瘟实验室检测能力比对”项目。本次比对同时选用《非洲猪瘟检疫技术规范》(SNT 1559—2010标准)中的普通PCR方法、荧光定量PCR方法以及商品化试剂盒,对5份验证样品开展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检测和结果比对。比对发现,3种检测方法结果一致,样品检测结果与预期一致,结果满意。此次比对确认了实验室现有检测方法能够满足非洲猪瘟病毒核酸的日常检测需求,同时提升了实验室人员的检测能力,积累了检测经验,可为非洲猪瘟防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能力比对 PCR 荧光定量PCR 商品化试剂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猪肉、鸡蛋、牛奶中9种食源性兴奋剂类药物残留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学芝 赵英莲 +3 位作者 马跃 董诗诗 王彬 张洋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8-155,共8页
β-受体激动剂、β-阻断剂、蛋白同化制剂属于兴奋剂类药物,在动物饲养和屠宰过程中的违禁使用成为食源性兴奋剂类药物残留的来源,危害人类健康。目前β-受体激动剂、蛋白同化制剂的检测较多,β-阻断剂检测报道较少,动物源食品中β-阻... β-受体激动剂、β-阻断剂、蛋白同化制剂属于兴奋剂类药物,在动物饲养和屠宰过程中的违禁使用成为食源性兴奋剂类药物残留的来源,危害人类健康。目前β-受体激动剂、蛋白同化制剂的检测较多,β-阻断剂检测报道较少,动物源食品中β-阻断剂检测尚无标准方法。该文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猪肉、鸡蛋、牛奶中β-受体激动剂、β-阻断剂、蛋白同化制剂三大类共9种食源性兴奋剂类药物残留的方法。样品中加入乙酸铵缓冲液(pH 5.2)和β-葡萄糖醛酸酶/芳基硫酸酯酶,在37℃条件下酶解16 h,酶解后的试样冷却至室温,NaOH溶液调节pH 9.5后用乙腈提取,提取液盐析分层,经增强型脂质去除净化管(EMR-Lipid)净化,无水硫酸镁除水,氮吹浓缩至近干,残渣用1 mL乙腈-0.1%甲酸水溶液(1∶9,v/v)溶解。以甲醇-0.1%甲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分离,电喷雾正离子(ESI^(+))电离,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测定,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内标法定量。实验优化了前处理过程中提取溶剂和pH对提取效率的影响,讨论了仪器分析过程中色谱柱、流动相、定容液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9种兴奋剂在0.5~2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方法检出限为0.3~0.6μg/kg,定量限为1.0~2.0μg/kg,在1、2、5倍定量限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65.2%~117.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14.4%。应用建立的方法对市场上购入的猪肉、鸡蛋、牛奶三类动物源性食品进行测定,9种兴奋剂类药物残留均未检出。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稳定,适用于猪肉、鸡蛋、牛奶等样品中9种食源性兴奋剂类药物残留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食源性兴奋剂 残留 猪肉 鸡蛋 牛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黄瓜中毒死蜱残留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12
7
作者 汪春明 张洋 +1 位作者 施鹏斐 杨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204-210,共7页
当毒死蜱检出且位于限量值附近,为了能更好地对受检样品进行判定。本研究结合自身实验室的具体操作步骤,参考CNAS-GL 006、计量检定(技术)规范等相关标准,依据GB 23200.113-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源性食品中208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 当毒死蜱检出且位于限量值附近,为了能更好地对受检样品进行判定。本研究结合自身实验室的具体操作步骤,参考CNAS-GL 006、计量检定(技术)规范等相关标准,依据GB 23200.113-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源性食品中208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外标法定量,对黄瓜中毒死蜱残留量的测定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结果显示:在0.10 mg/kg添加水平、95%置信区间(k=2)下,毒死蜱的测定结果可表示为:(0.10±0.01)mg/kg;其中标准溶液配制不确定度分量对毒死蜱合成不确定度的贡献最高。可见当黄瓜中的毒死蜱残留量≥0.1 mg/kg且≤0.11 mg/kg时,不能判定为不合格,而是使用误差更小的容量瓶、降低操作员的读数误差、减少移液器使用数量、缩小环境温差后,重新进行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残留 不确定度 黄瓜 毒死蜱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蛋、鸡肉及奶粉中22种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测定 被引量:10
8
作者 常利民 张洋 +2 位作者 汪春明 施鹏斐 王姝苇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8-105,共8页
建立了在鸡蛋、鸡肉和奶粉中同时测定22种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Captiva EMR-Lipid固相萃取柱净化、正己烷复溶后,用气相色谱仪检测,外标法定量。在0.005~0.2 mg/L范围内,22种有机氯农药的质量浓度与其对应的峰面积之... 建立了在鸡蛋、鸡肉和奶粉中同时测定22种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Captiva EMR-Lipid固相萃取柱净化、正己烷复溶后,用气相色谱仪检测,外标法定量。在0.005~0.2 mg/L范围内,22种有机氯农药的质量浓度与其对应的峰面积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2)均大于0.995。在0.01、0.02、0.1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重复测定6次,22种有机氯农药的回收率均在60%~110%,RSD均小于10%,符合GB 27404—2008的实验室内变异系数要求。该方法能够有效去除鸡蛋、鸡肉和奶粉中的动物脂肪及亲脂性干扰物,方法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检测的要求,为有效监测鸡蛋、鸡肉和奶粉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的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仪(具有ECD检测器) 动物脂肪 有机氯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含硫氨基酸含量测定前处理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叶颖慧 别致 +1 位作者 唐凌轩 田燕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36-242,共7页
为了建立食品中含硫氨基酸含量测定的前处理条件,该文选取了玉米粉、黄豆、鱼肉、婴幼儿配方乳粉、全蛋粉5种食品作为样品,对比了氧化剂不同配制比例、氧化时间和氧化温度对不同食品中含硫氨基酸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发现,由于食品基质... 为了建立食品中含硫氨基酸含量测定的前处理条件,该文选取了玉米粉、黄豆、鱼肉、婴幼儿配方乳粉、全蛋粉5种食品作为样品,对比了氧化剂不同配制比例、氧化时间和氧化温度对不同食品中含硫氨基酸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发现,由于食品基质的不同,氧化剂配制比例、氧化时间和氧化温度对这5种食品中含硫氨基酸含量的测定结果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根据结果数据分析,在氧化剂配制比例为1∶9(体积比),氧化温度为0℃,氧化时间为16 h条件下,该文中提到5种食品都可以得到较好的实验结果。对于玉米粉、鱼肉和婴幼儿配方食品也可以选取氧化剂配制比例为1∶9(体积比),50℃下氧化5 min作为氧化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硫氨基酸 氧化水解 前处理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负化学电离质谱法测定植物油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残留 被引量:5
10
作者 汪春明 李淑娟 +4 位作者 芦云 赵鑫 李克静 乐粉鹏 高洋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0-46,共7页
建立了基于QuEChERS分散固相萃取(dSPE)气相色谱-负化学电离质谱(GC-NCI/MS)测定植物油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QuEChERS dSPE EMR-Lipid萃取净化,分取净化液浓缩至近干,正己烷复溶,GC-NCI/MS检测。GC-NCI/M... 建立了基于QuEChERS分散固相萃取(dSPE)气相色谱-负化学电离质谱(GC-NCI/MS)测定植物油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QuEChERS dSPE EMR-Lipid萃取净化,分取净化液浓缩至近干,正己烷复溶,GC-NCI/MS检测。GC-NCI/MS分析方法用氦气作为载气,流速设为1 mL/min;反应气为甲烷,气体流量40%;采用Agilent DB-5MS色谱柱进行分离,升温程序:初始温度设置40℃,保持1 min,以30℃/min升温至200℃,然后以15℃/min升到300℃,维持3 min,选择离子监测(SIM)检测,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在玉米油、橄榄油、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这5种基质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在质量浓度0.5~25 ng/mL范围与其对应的峰面积之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4,在0.002、0.004和0.02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氟虫腈及其代谢物的平均回收率在95%~11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36%~8.40%之间。方法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残留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氟虫腈及其代谢物 QuEChERS dSPE EMR-Lipid 气相色谱-负化学电离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籽油磷虾油软胶囊对高血脂模型大鼠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翟磊 陈建国 +3 位作者 田世民 张朋朋 蔡祥焜 郑立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58,共5页
为研究亚麻籽油磷虾油软胶囊对高血脂的缓解功效,将5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高脂饲料造模7 d,经口给予大鼠不同剂量的亚麻籽油磷虾油软胶囊内容物30 d。通过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为研究亚麻籽油磷虾油软胶囊对高血脂的缓解功效,将5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高脂饲料造模7 d,经口给予大鼠不同剂量的亚麻籽油磷虾油软胶囊内容物30 d。通过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指标,评价亚麻籽油磷虾油软胶囊辅助降血脂的功效。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TC、TG、LDL-C均极显著升高(P<0.01),说明模型成立;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低、高剂量组大鼠TC含量显著降低(P<0.05),分别降低了13.73%和14.79%;各剂量组大鼠TG、LDL-C含量均显著降低,TG分别降低了45.87%、55.44%和64.03%,LDL-C分别降低了40.54%、26.12%和46.85%,各剂量组大鼠体重及HDL-C无显著性差异,表明亚麻籽油磷虾油软胶囊具有辅助降血脂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籽油 磷虾油 软胶囊 高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籽油磷虾油软胶囊辅助降血脂作用人体试食研究
12
作者 田世民 翟磊 +2 位作者 陈建国 杨彩玲 杨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73,共5页
为观察亚麻籽油磷虾油软胶囊对人体辅助降血脂的作用,将109例高脂血症者按血脂水平随机分为试食组和对照组。受试者不改变生活饮食习惯,试食组每日食用亚麻籽油磷虾油软胶囊2次,每次3粒,对照组采用空白对照。试验结果表明,试食组连续服... 为观察亚麻籽油磷虾油软胶囊对人体辅助降血脂的作用,将109例高脂血症者按血脂水平随机分为试食组和对照组。受试者不改变生活饮食习惯,试食组每日食用亚麻籽油磷虾油软胶囊2次,每次3粒,对照组采用空白对照。试验结果表明,试食组连续服用亚麻籽油磷虾油软胶囊60 d后,未见不良反应。通过试食组与对照组间比较以及试食组自身前后比较分析发现,受试者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试食组总有效率35.8%,高于对照组(1.9%)。因此,亚麻籽油磷虾油软胶囊对人体具有辅助降血脂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籽油 磷虾油 降血脂作用 人体试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祛湿方对脾虚湿盛型高脂血症大鼠血脂、胃肠功能、水液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8
13
作者 赵凡 姜砚馨 +8 位作者 蔡祥焜 郑婷 张惠 田世民 张朋朋 王林元 王淳 郑立新 张建军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7-13,共7页
目的:观察健脾祛湿方对脾虚湿盛型高脂血症大鼠血脂、胃肠功能、水液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8)和造模组(n=48),采用“劳倦过度+饮食不节+高脂饲料喂养”复制脾虚湿盛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造模4周后,... 目的:观察健脾祛湿方对脾虚湿盛型高脂血症大鼠血脂、胃肠功能、水液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8)和造模组(n=48),采用“劳倦过度+饮食不节+高脂饲料喂养”复制脾虚湿盛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造模4周后,根据总胆固醇(TC)水平将造模组随机分成6组:即模型组,血脂康组,参苓白术颗粒组,健脾祛湿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分组后开始给药,灌胃剂量为1 mL/100 g,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其余组给予相应的受试物,连续给药6周。测定血脂四项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胃肠激素,即胃动素(MTL)、促胃液素(GAS)和血管活性肠肽(VIP),水液调节激素醛固酮(ALD)、抗利尿激素(ADH)和心房利尿钠肽(ANP),以及白蛋白(ALB)和总蛋白(TP),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胃、结肠组织形态,免疫荧光法检测结肠水孔蛋白(AQP)3、胃AQP4的表达位置及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肠、胃组织中闭合蛋白(Occludin)的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LDL-Ch水平升高(P<0.001),HDL-Ch水平降低(P<0.05),血清MTL、GAS水平降低(P<0.001,P<0.01),VIP升高(P<0.001),ALD、ADH升高(P<0.05,P<0.001),ANP水平显著降低(P<0.001),TP、ALB水平降低(P<0.001,P<0.05)。结肠绒毛、胃黏膜出现大量脱落情况,结肠AQP3荧光强度降低,胃AQP4荧光表达增强,结肠、胃组织Occludin表达水平降低。与模型组比较,血脂康组、参苓白术颗粒组、健脾祛湿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C、TG、LDL-Ch水平呈下降趋势,HDL-C水平升高,MTL、GAS显著升高,VIP水平显著降低,ALD、ADH水平降低,ANP显著升高,结肠、胃组织形态结构有所改善。结肠AQP3荧光表达增强,胃AQP4荧光强度减弱,结肠、胃组织Occludin表达水平增强。结论:健脾祛湿方可降低脾虚湿盛型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有健脾祛湿之功,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Occludin、AQP3、AQP4的表达,保护紧密连接结构的完整性达到促进胃肠消化吸收功能,改善水液代谢障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祛湿方 脾虚湿盛证 胃肠功能 水液代谢 高脂血症 水孔蛋白 紧密连接 肠黏膜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润茶服用方法对蒽醌类物质溶出的影响及其通便作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武洁 陈彦 +7 位作者 陶然 费文婷 王金凤 张建军 张悦 田世民 郑立新 王林元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27-33,38,共8页
目的:以常润茶为例研究蒽醌类物质的加水量及浸泡次数等服用方法对有效成分溶出及通便作用的影响。方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总蒽醌的含量测定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番泻苷A、番泻苷B、大黄酸的含量测定方法,考察不同浸泡次数... 目的:以常润茶为例研究蒽醌类物质的加水量及浸泡次数等服用方法对有效成分溶出及通便作用的影响。方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总蒽醌的含量测定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番泻苷A、番泻苷B、大黄酸的含量测定方法,考察不同浸泡次数、加水量下常润茶水浸液中有效物质的含量变化。利用洛哌丁胺复制便秘模型进行通便作用的验证并探究常润茶对肠动力及黏液分泌的影响,观察不同浸泡次数、加水量对小鼠小肠推进率、首粒排黑便时间、5 h黑便粒数、粪便含水量以及结肠胃动素(MTL)、促胃液素(GAS)、生长抑素(SS)、P物质(SP)的影响。结果:加水量与蒽醌类物质的溶出正相关,加水60~100倍蒽醌类物质溶出差异不大;浸泡1次可将大部分蒽醌类物质溶出,从第2次浸泡开始,总蒽醌、番泻苷A、番泻苷B、大黄酸的含量均明显减小。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加水倍数为40倍、60倍、100倍时,常润茶均可有通便作用,未出现腹泻等不良反应,60倍、100倍水量通便作用显著。加水100倍,反复冲泡多次通便作用不优于浸泡1次。结论:本实验为产品的精准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对于规范蒽醌类产品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润茶 通便 蒽醌 高效液相色谱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番泻苷A 番泻苷B 大黄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