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AEA辐射安全标准委员会的主要工作及近期关注的辐射安全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立业 陈法国 +3 位作者 张金涛 拓飞 陶威锭 靳海晶 《辐射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107,共7页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目前已经按2008年制定的长期结构(Long Term Structure)自上而下建立了由145项标准组成的安全标准体系,同时计划在2026年制定一个着眼于未来10~15年的新长期结构,以适应人工智能、气候变化、新型反应堆等带来的新...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目前已经按2008年制定的长期结构(Long Term Structure)自上而下建立了由145项标准组成的安全标准体系,同时计划在2026年制定一个着眼于未来10~15年的新长期结构,以适应人工智能、气候变化、新型反应堆等带来的新需求。本文介绍了IAEA辐射安全标准委员会(RASSC)的主要工作,并讨论了RASSC近期关注的辐射安全问题:针对现存照射辨识和管理方面的挑战,RASSC正在新制定一项关于现存照射的综合性安全导则;虽然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已经更新了职业人员内照射剂量系数,RASSC不会立即修订与之相关的安全标准,同时会持续关注成员国经验反馈;随着新型放疗技术的应用,RASSC近期还关注放射性核素治疗中的辐射防护、放疗患者的第二原发癌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安全标准委员会 现存照射 内照射剂量系数 医疗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测量方式下医用铅橡胶防护服防护效果对比研究
2
作者 杨明明 陈法国 +7 位作者 梁润成 韩毅 李国栋 沈华亚 池晓淼 孙岩松 陈志伟 姬俊杰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45-1350,共6页
通过实验对比研究不同测量方式对医用铅橡胶防护服防护效果的影响,为其选型及现场防护效果评估提供数据支持。利用X光机,参照实验室和现场对医用铅防护服的防护效果的评价方法,分别在有无水模、单次或分次测量方式下,测量了48 keV~250 ... 通过实验对比研究不同测量方式对医用铅橡胶防护服防护效果的影响,为其选型及现场防护效果评估提供数据支持。利用X光机,参照实验室和现场对医用铅防护服的防护效果的评价方法,分别在有无水模、单次或分次测量方式下,测量了48 keV~250 keV能量范围的X射线在0.25 mmPb、0.35 mmPb、0.5 mmPb铅当量铅橡胶防护服中的透射系数;结果表明,以无水模分次测量方式下的透射系数为参考,有水模单次测量的透射系数与参考值的平均相对比值(测量值/参考值-1)分别为0.25 mm铅当量(48.5±25.8)%、0.35 mm铅当量(48.4±26.7)%、0.5 mm铅当量(66.6±38.7)%;有水模分次测量的透射系数与参考值的相对比值分别为0.25 mm铅当量(22.3±19.5)%、0.35 mm铅当量(17.9±20.3)%、0.5 mm铅当量(30.4±30.6)%。研究表明,医用铅橡胶防护服的防护效果与X射线能量密切相关,在80 keV附近存在弱吸收区;对于相同的射线能量和铅当量厚度,基于实验室方法评价的防护效果要高于现场常用方法评价的防护效果。在屏蔽防护用品的最优化选型中,有必要考虑射线能量和评价方法对防护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铅橡胶防护服 防护效果 铅当量厚度 透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剂量率脉冲γ辐射装置的建立
3
作者 方登富 唐智辉 +3 位作者 韦应靖 段嘉宇 李胤 张婷婷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61,共8页
为解决临界事故报警设备的辐射性能测试问题,建立了基于稳态^(60)Co辐射切割的脉冲辐射装置。该装置建立在活度约为5000Ci的^(60)Co标准装置上,通过重力调节切割器的运动速度,利用切割器上预设的准直光阑切割稳态辐射以获得脉冲γ射线... 为解决临界事故报警设备的辐射性能测试问题,建立了基于稳态^(60)Co辐射切割的脉冲辐射装置。该装置建立在活度约为5000Ci的^(60)Co标准装置上,通过重力调节切割器的运动速度,利用切割器上预设的准直光阑切割稳态辐射以获得脉冲γ射线。经由蒙卡模拟明确了基本参数与实验设计,装置搭建完成后进行了各项测试。测得辐射特性如下:1)单脉冲的空气比释动能在136μGy~311μGy,测量重复性不超过1.3%;2)脉冲γ辐射在水平方向上的辐射野直径为10 cm,垂直方向的辐射野直径为9.5cm;3)脉冲γ辐射的脉冲宽度范围为80 ms~220 ms。该脉冲γ辐射装置的建立,可为临界事故报警设备的生产调试及运行监测提供测试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事故报警设备 脉冲γ辐射 稳态辐射场切割 辐射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技术的X、γ剂量率仪数字识别系统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雨青 黄政林 +2 位作者 刘新昊 李英帼 韦应靖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8-126,共9页
为提高X、γ剂量率仪检定、校准的自动化程度,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X、γ剂量率仪数字识别系统。该系统可实现摄像头视频采集、采集图像预处理、仪表图像的文本检测与识别以及识别结果的后处理。分别采用DBNet与CRNN-CTC作为文本检... 为提高X、γ剂量率仪检定、校准的自动化程度,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X、γ剂量率仪数字识别系统。该系统可实现摄像头视频采集、采集图像预处理、仪表图像的文本检测与识别以及识别结果的后处理。分别采用DBNet与CRNN-CTC作为文本检测与文本识别的模型,比较不同骨干网络结构对模型的影响。在平衡准确性和速度指标后,选择MoblieNetV3作为文本检测和识别模型的骨干网络,对32种常见的X、γ剂量率仪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经算法过滤后,仪器识别准确率可达到100%;对于绝大部分仪器,使用数字识别系统效率可以提高20%以上,但是对于显示界面刷新面积较大的仪器,摄像机难以识别,仍需要人工检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识别系统 机器视觉技术 深度学习 图像处理 文本检测 文本识别 计量检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商用VDMOS用于高剂量测量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潘志吉 刘立业 +5 位作者 卫晓峰 赵原 曹勤剑 王晓龙 郑智睿 焦岩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5-462,共8页
p型MOSFET剂量计广泛应用于各种高剂量环境下的辐射监测,因其需要采用特殊半导体制造工艺而导致成本过高,本文选用普通国产商用VDMOS进行剂量学实验,完成在线实时和被动测量情景下的灵敏度、线性、量程、衰退等特性的对比探究,进行退火... p型MOSFET剂量计广泛应用于各种高剂量环境下的辐射监测,因其需要采用特殊半导体制造工艺而导致成本过高,本文选用普通国产商用VDMOS进行剂量学实验,完成在线实时和被动测量情景下的灵敏度、线性、量程、衰退等特性的对比探究,进行退火后复用性能和剂量率响应特性研究,并对加偏置电压和串联模式提升VDMOS辐照灵敏度的方法进行验证。实验中的VDMOS在0.05~40 Gy剂量范围内线性良好,在线测量模式下辐照灵敏度为6.99 mV/Gy,零偏置被动测量模式下辐照灵敏度为2.36 mV/Gy,使用加10 V偏置电压和4个串联的方式可将辐照灵敏度分别提升为单个VDMOS零偏置模式的4.96倍和4.24倍,另外,该VDMOS退火复用特性和衰退特性表现良好。实验结果表明,国产商用VDMOS是一种低成本测量高剂量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 商用VDMOS 高剂量测量 低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测量条件对X射线无铅/少铅防护材料铅当量测量的影响
6
作者 段嘉宇 方登富 +6 位作者 唐智辉 王桢 崔伟 王弘昱 杨波 孙博文 韦应靖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68-1373,共6页
柔性无铅/少铅防护材料主要用于制作X射线防护服,其防护性能可通过铅当量测量进行量化评估。测量方法和测量电压的不同会影响铅当量测量结果。本文搭建了窄射线束(narrow beam geometry,NBG)、宽射线束(broad beam geometry,BBG)、逆向... 柔性无铅/少铅防护材料主要用于制作X射线防护服,其防护性能可通过铅当量测量进行量化评估。测量方法和测量电压的不同会影响铅当量测量结果。本文搭建了窄射线束(narrow beam geometry,NBG)、宽射线束(broad beam geometry,BBG)、逆向宽射线束(inverse broad beam geometry,IBG)测量装置,对实际测试条件下不同电离室的能量响应进行了测量,使用经溯源、纯度为99.99%的铅箔,建立了不同测量方法下的标准铅当量衰减曲线,以市场上主流X射线柔性防护材料铅橡胶和钨橡胶为例对三种测量条件铅当量的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4069电离室适用于IBG测量条件下铅当量的测量;不同电压下铅当量有20%左右的波动,应重视测试电压的选择;NBG同一位置铅当量测量值要明显小于BBG和IBG测量条件的测量值,推荐优先使用BBG或IBG方法测量无铅/少铅防护材料铅当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当量 防护材料 窄射线束 宽射线束 逆向宽射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站仪定位的辐射场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赵原 刘立业 +6 位作者 李华 刘学刚 程锦锋 王晓龙 龙泽宇 李会 陈凌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6-342,共7页
在核设施检修或退役中,往往需要对现场的辐射剂量场进行测量。传统的剂量率仪不支持空间坐标测量,需要额外的坐标测量工具,且剂量测量和坐标测量不同步,使得测量效率受到限制。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全站仪定位的测量方法,可同时测... 在核设施检修或退役中,往往需要对现场的辐射剂量场进行测量。传统的剂量率仪不支持空间坐标测量,需要额外的坐标测量工具,且剂量测量和坐标测量不同步,使得测量效率受到限制。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全站仪定位的测量方法,可同时测量剂量率和对应的空间坐标,定位精度为mm级,研制了测量系统样机。使用样机对某个水泥固化放射性废物桶进行了测试实验,与蒙特卡罗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测量值与模拟值的相对偏差遵循正态分布,平均偏差为12.8%,标准偏差为9.37%,数量大约占96%的测量点位的相对偏差在[-30%,5%]的范围内,体现了较高的测量精度。对某核设施厂房的另外两个较为复杂的场景进行辐射场测量,使用对数变换普通克里金方法对离散的测量点进行辐射场插值计算,三维辐射场重构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可控制在50%左右。结果表明通过基于全站仪的辐射场测量系统可对现场的三维辐射场进行重构,精度可以满足三维辐射场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辐射场测量 三维辐射场重构 全站仪定位 辐射防护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晶体当量剂量计算模型的建立与光子剂量转换系数Hlens/Ka计算
8
作者 卫晓峰 王川 +4 位作者 刘立业 李晓敦 曹勤剑 赵原 焦岩 《辐射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0-326,共7页
基于医学解剖学、辐射剂量学和中国成年人特征体格参数等数据,建立了眼晶体剂量计算模型。模型包含双眼眼球和头部模型两部分;眼球具有精细结构,包含8个主要组织;头部模型由软组织和硬骨构成;左右眼球对称置于头部模型内。使用该模型,... 基于医学解剖学、辐射剂量学和中国成年人特征体格参数等数据,建立了眼晶体剂量计算模型。模型包含双眼眼球和头部模型两部分;眼球具有精细结构,包含8个主要组织;头部模型由软组织和硬骨构成;左右眼球对称置于头部模型内。使用该模型,分别计算了0.01~10 MeV范围单能平行光子以AP前后照射(0°)、LLAT左侧照射(90°)和PA后前照射(180°)照射时的剂量转换系数H_(lens)/K_(a)。结果表明,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74号报告≤40 keV光子0°及90°入射下的H_(lens)/K_(a)是本文计算结果的1.04~4.78倍,主要由于本文模型增加了角膜和前房;ICRP 110号报告10 keV、20 keV和3~10 MeV光子0°照射时的H_(lens)/K_(a)分别是本文计算结果的0.43、0.93和1.45~1.65倍,本文模型改善了ICRP 110号报告眼晶体前方组织过厚导致的剂量低估或高估;Behrens模型30~60 keV及100 keV~10 MeV光子180°照射时的H_(lens)/K_(a)是本文计算结果的4.05~1.18倍和0.88倍,差别原因是本文参考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确定头模为椭圆柱体且内有头骨;20 keV~1 MeV光子90°照射时左右眼晶状体剂量比为130%~710%,表明在非均匀照射时需格外关注左右眼剂量差别带来的辐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剂量 外照射 眼晶体 蒙特卡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通道高灵敏放射性气溶胶在线监测仪的研制
9
作者 商洁 冒学勇 +3 位作者 杨屹 张艳婷 张富国 杨柳 《辐射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7-342,共6页
针对核设施放射性气溶胶监测既可快速预警又可达到接近实验室离线分析的灵敏度的需求,研制了一款高灵敏放射性气溶胶在线监测仪。通过采取即时与延时双通道结构设计,增加采样轨道长度,优化即时道响应时间,综合应用衰变法、能量甄别和α... 针对核设施放射性气溶胶监测既可快速预警又可达到接近实验室离线分析的灵敏度的需求,研制了一款高灵敏放射性气溶胶在线监测仪。通过采取即时与延时双通道结构设计,增加采样轨道长度,优化即时道响应时间,综合应用衰变法、能量甄别和α/β比值的氡扣除技术,降低探测限值。一台设备可同时满足快速响应(即时道响应时间1 min)与高灵敏度(延迟道探测限值α为10-4Bq/m^(3),β为10^(-2)Bq/m^(3))特性,巧妙地解决了常规气溶胶监测中两个参数相悖的问题。相比传统气溶胶在线监测仪,α与β探测限值均提高了2个量级,且降低了当前离线取样的实验室分析工作量和受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灵敏 在线监测 放射性气溶胶 响应时间 氡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氡测量仪检定装置的研制
10
作者 席雅婷 商洁 +4 位作者 李建伟 杨屹 曹勤剑 张富国 张志龙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500-1506,共7页
针对传统氡测量的计量标准受氡源产生速率的限制而调控速度过慢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氡测量仪检定装置,采用控制主舱室与储气系统(双储气单元)换气时间的方法调节主舱室中氡浓度。经实验验证,该系统不仅能缩短调控氡浓度所需的时长,使用... 针对传统氡测量的计量标准受氡源产生速率的限制而调控速度过慢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氡测量仪检定装置,采用控制主舱室与储气系统(双储气单元)换气时间的方法调节主舱室中氡浓度。经实验验证,该系统不仅能缩短调控氡浓度所需的时长,使用便捷,同时具有较高的浓度稳定性。该检定装置单次氡浓度调控时间小于1.5 h,长时间稳定性优于0.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装置 氡浓度调控 快速调控 稳定性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NCT剂量测量与计算方法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蔡冶 曹勤剑 +3 位作者 卫晓峰 赵原 焦岩 刘立业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88-998,共11页
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是一种新型的放疗技术,具有靶向性强、副作用低等优点。然而,要实现BNCT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仍然面临着许多技术挑战,尤其是在治疗前要准确估计出各射线组分对患者产生的吸收剂量,并据此来制定治疗计划。BNCT剂量... 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是一种新型的放疗技术,具有靶向性强、副作用低等优点。然而,要实现BNCT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仍然面临着许多技术挑战,尤其是在治疗前要准确估计出各射线组分对患者产生的吸收剂量,并据此来制定治疗计划。BNCT剂量估计主要依赖于剂量计对体模的实验测量以及模拟代码的仿真计算。通过分析BNCT的治疗原理、剂量组分并广泛调研当前的BNCT剂量测量方法和计算方法,探讨BNCT剂量测量和计算方面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案。调研结果表明,BNCT剂量测量的难点是n-γ混合辐射场中中子剂量和γ射线剂量的甄别技术;剂量计算的难点在于实现快速且高精度的剂量计算。该调研对国内建立BNCT治疗系统以及开展剂量学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中子俘获治疗 剂量测量 剂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_(1-x)Zn_(x)Al_(2)O_(4)(x=0~1)尖晶石的离子束辐照效应研究
12
作者 陈双强 李玉红 +4 位作者 韦应靖 唐智辉 李胤 段嘉宇 方登富 《辐射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2-251,共10页
探究尖晶石在辐照环境下的结构演变及损伤机理,对于材料的筛选、评估及改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在室温下,用500 keV的He^(2+)离子束对Mg_(1-x)Zn_(x)Al_(2)O_(4)尖晶石进行辐照试验,结合掠入射X射线衍射(GIXRD)和拉曼(... 探究尖晶石在辐照环境下的结构演变及损伤机理,对于材料的筛选、评估及改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在室温下,用500 keV的He^(2+)离子束对Mg_(1-x)Zn_(x)Al_(2)O_(4)尖晶石进行辐照试验,结合掠入射X射线衍射(GIXRD)和拉曼(Raman)光谱技术研究发现,He^(2+)辐照会诱导Mg_(1-x)Zn_(x)Al_(2)O_(4)从有序尖晶石向无序尖晶石的结构相变(O-D相变),同时还会造成其体积发生肿胀。在1×10^(17)cm^(-2)的He^(2+)束注量下,MgAl_(2)O_(4)、Mg_(0.4)Zn_(0.6)Al_(2)O_(4)和ZnAl_(2)O_(4)的晶胞体积肿胀率分别为0.43%、0.12%和0.67%。试验结果表明:He^(2+)束注量低于1×10^(17)cm^(-2)时,Mg_(0.4)Zn_(0.6)Al_(2)O_(4)拥有更好的抗辐照肿胀能力,MgAl_(2)O_(4)次之,ZnAl_(2)O_(4)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 离子束辐照 O-D相变 体积肿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中子剂量率仪自动读数系统
13
作者 王雨青 黄政林 +5 位作者 孙博文 王桢 李胤 崔伟 唐智辉 韦应靖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1-228,共8页
中子周围剂量当量监测是核电站、加速器等核设施周围辐射防护监测的重要内容。为提高中子周围剂量监测仪表检定的自动化程度,基于深度学习的文本检测与文本识别算法,建立了中子剂量率仪的自动读数系统。对比了三种不同的文本检测与文本... 中子周围剂量当量监测是核电站、加速器等核设施周围辐射防护监测的重要内容。为提高中子周围剂量监测仪表检定的自动化程度,基于深度学习的文本检测与文本识别算法,建立了中子剂量率仪的自动读数系统。对比了三种不同的文本检测与文本识别模型对于中子剂量率仪表的识别效果,实验结果表明DBNet与CRNN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同时保证了推理的快速性。对20种常见的中子周围剂量当量率仪进行了识别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自动读数系统对于所测试仪表的识别准确率均可达到90%以上,且经过滤算法后准确率可提升至100%,系统处理一帧图像的时间在0.7 s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中子周围剂量 计量检定 机器视觉 光学字符识别 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3)Ba面源校准活性炭滤盒中^(131)I探测效率的方法研究
14
作者 李志刚 韦应靖 +5 位作者 唐智辉 李胤 王桢 段嘉宇 黄政林 崔伟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92-1399,共8页
^(131)I是核设施气态流出物中重点监测的核素之一。为实现活性炭滤盒中^(131)I活度浓度的准确测量,本文采用^(133)Ba放射性面源,基于滤盒内放射性核素随深度近似呈指数分布的特征,结合不同深度面源探测效率和概率分布函数,确定滤盒正反... ^(131)I是核设施气态流出物中重点监测的核素之一。为实现活性炭滤盒中^(131)I活度浓度的准确测量,本文采用^(133)Ba放射性面源,基于滤盒内放射性核素随深度近似呈指数分布的特征,结合不同深度面源探测效率和概率分布函数,确定滤盒正反面测量计数率比值与分布参数的关系,进而计算给出不同分布参数条件下核素非均匀分布校准效率。经验证,分布参数在10 mm^(-1)范围内,甚至是核素极端分布于滤盒进气端炭层表面时,^(131)I活度分析结果相对偏差均小于3%。同时,当滤盒底部与高纯锗探头表面距离为5 cm时,采用^(133)Ba放射性面源替代^(131)I放射性面源产生的符合相加修正和能量响应修正综合影响小于1%。上述研究验证了^(133)Ba放射性面源替代^(131)I放射性面源进行探测效率校准切实可行,同时也证明了该方法可实现活性炭滤盒中^(131)I活度浓度的准确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参数 ^(133)Ba ^(131)I 探测效率 符合相加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5种核素的周围剂量率常数计算
15
作者 王弘昱 段嘉宇 +4 位作者 唐智辉 方登富 李志刚 黄政林 韦应靖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07-1615,共9页
周围剂量当量H^(*)(10)是ICRU推荐的运行实用量,是核仪器研发及有效剂量评估的重要参考。2020年国际辐射与测量委员会ICRU发布了95号报告,该报告重新定义了周围剂量H^(*),相比之前定义的周围剂量当量H^(*)(10)可以更好地估计有效剂量,... 周围剂量当量H^(*)(10)是ICRU推荐的运行实用量,是核仪器研发及有效剂量评估的重要参考。2020年国际辐射与测量委员会ICRU发布了95号报告,该报告重新定义了周围剂量H^(*),相比之前定义的周围剂量当量H^(*)(10)可以更好地估计有效剂量,建议周围剂量H^(*)取代周围剂量当量H^(*)(10)。H^(*)是定义在点上的通量与转换系数的乘积,计算该值的过程中需要用到转换系数h*以及核素衰变产生的光子信息。本文根据ICRU95号报告推荐的转换系数h*,基于蒙特卡洛方法,并采用两种插值方法对常用的185种核素周围剂量率常数进行了计算,对比结果发现双对数插值方法对周围剂量率常数计算结果较为准确。同时结果表明,计算过程中阈值选择尤为重要,本次计算的核素光子能量在10 keV以下对周围剂量率常数的计算贡献很小,因而选取10 keV作为能量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剂量 周围剂量当量 阈值 转换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敷贴器监测用薄窗平板电离室研制
16
作者 李凯伦 韦应靖 +3 位作者 刘新昊 崔伟 李胤 陈双强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3-298,共6页
为了解决医用β敷贴器表面吸收剂量率的测量问题,基于研制的一种固定极间距的薄窗平板电离室,结合KEITHLEY642型静电计,组建了β敷贴器监测仪。电离室的保护环和收集极设计为分立的石墨同心体结构,消除了“记忆效应”的影响,同时选用聚... 为了解决医用β敷贴器表面吸收剂量率的测量问题,基于研制的一种固定极间距的薄窗平板电离室,结合KEITHLEY642型静电计,组建了β敷贴器监测仪。电离室的保护环和收集极设计为分立的石墨同心体结构,消除了“记忆效应”的影响,同时选用聚苯乙烯作为室壁材料,较好地减小了漏电流。实验结果表明,电离室最佳工作电压为30 V,漏电流小于6 fA;在10 mGy/h~24 Gy/h范围内,电离室相对固有误差不超过±2%;在电离电流为1.445×10^(-11) A时,测量结果的重复性为0.25%;按电离室对^(90)Sr-^(90)Y β射线的响应归一后,测得其对^(85)Kr β射线的相对响应为0.86。结果表明,该电离室具有较好的辐射特性,将来可广泛应用于医用β敷贴器表面吸收剂量率的测量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室 β敷贴器 吸收剂量率 相对固有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便携式定向剂量当量率仪的I-F变换电路设计
17
作者 李英帼 李胤 +3 位作者 陈双强 崔伟 王弘昱 韦应靖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4-679,共6页
设计了基于便携式定向剂量当量率仪的I-F(电流-频率)变换电路,主要研究由辐射产生弱电流信号的转换和处理,用以精确测量剂量当量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电路具有好于99%的线性度和相对实验标准差σ=0.002%的稳定性,对β辐射平均能量在200 k... 设计了基于便携式定向剂量当量率仪的I-F(电流-频率)变换电路,主要研究由辐射产生弱电流信号的转换和处理,用以精确测量剂量当量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电路具有好于99%的线性度和相对实验标准差σ=0.002%的稳定性,对β辐射平均能量在200 keV~800 keV内,能量响应变化应在-29%~+67%。辐射能量180 keV~2.27 MeV,能量响应在-24%~+15%;在γ场中测试对光子响应时间均在3.7 s~4.3 s之间,并在实际应用中验证了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均符合GB/T 4835.1-2012相关要求。本研究为便携式定向剂量当量率仪的设计提供了有效方案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电流 电容积分器 I/F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39种核素空气比释动能率常数计算
18
作者 段嘉宇 王川 +4 位作者 黄政林 唐智辉 方登富 李志刚 王弘昱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3,共7页
核素空气比释动能率常数Γ_(a)是评估剂量和屏蔽计算中非常重要的数据,Γ_(a)的计算需要用到通量到空气比释动能率的转换系数K_(a)/Φ以及核素衰变光子信息。2020年国际辐射与测量委员会ICRU发布了95号报告,该报告推荐了新的K_(a)/Φ。... 核素空气比释动能率常数Γ_(a)是评估剂量和屏蔽计算中非常重要的数据,Γ_(a)的计算需要用到通量到空气比释动能率的转换系数K_(a)/Φ以及核素衰变光子信息。2020年国际辐射与测量委员会ICRU发布了95号报告,该报告推荐了新的K_(a)/Φ。为了验证基础数据更新后核素Γ_(a)数值的变化,基于理论和蒙特卡洛方法对医学、工业、农业中常用的39种核素空气比释动能率常数进行了计算,并对不同插值方法及阈值选取做了对比分析。得到以下结论:三次样条、对数-对数拉格朗日插值、线性-对数拉格朗日插值方法对Γ_(a)的计算影响较小;阈值选取对Γ_(a)的计算非常重要,部分核素在不同阈值情况下计算差异较大,推荐核医学剂量估算使用10 keV阈值,其他情况阈值选取20 keV;理论计算和MCNP模拟计算差异较小,都可用于常数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比释动能率常数 空气比释动能 转换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特征线法的三维C5G7问题直接输运计算
19
作者 宋佩涛 秦帅 张乾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33-1342,共10页
相比传统的确定论特征线法,随机特征线法通过实时生成和随机抽样特征线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计算所需的内存和特征线密度,在三维堆芯问题的直接输运计算中有很大潜力。本文基于随机特征线法初步研发了三维中子输运计算程序,并对三维C5G7... 相比传统的确定论特征线法,随机特征线法通过实时生成和随机抽样特征线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计算所需的内存和特征线密度,在三维堆芯问题的直接输运计算中有很大潜力。本文基于随机特征线法初步研发了三维中子输运计算程序,并对三维C5G7基准题进行了直接输运计算。其中,通过对随机特征线参数的敏感性分析确定最优参数组合;通过引入低差异序列抽样特征线提高计算的收敛速率。计算结果表明,随机特征线法和多群蒙特卡罗符合较好,其中有效增殖因数计算偏差不超过20 pcm,功率相对偏差不超过1%;在随机特征线法中使用低差异序列抽样可以显著提升有效增殖因数计算的收敛速率,但对棒功率计算无明显效果。本文研究验证了随机特征线法在三维输运计算中的准确性,针对特征线参数的敏感性分析和伪随机数的应用为进一步优化随机特征线法计算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特征线法 三维堆芯 C5G7基准题 直接输运计算 低差异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源项离散的点核积分方法计算效率优化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原 龙泽宇 +4 位作者 李华 宋佩涛 韦加富 刘立业 陈凌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0-498,共9页
点核积分方法面对多源项的复杂场景或是需要对辐射场进行动态更新的情形存在计算耗时较长的问题。针对该问题,通过点核积分程序CIRPDose对圆柱体源、长方体源等5类源项离散引起的误差随计算点与源距离的变化规律进行模拟计算,并提出了... 点核积分方法面对多源项的复杂场景或是需要对辐射场进行动态更新的情形存在计算耗时较长的问题。针对该问题,通过点核积分程序CIRPDose对圆柱体源、长方体源等5类源项离散引起的误差随计算点与源距离的变化规律进行模拟计算,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源项离散的点核积分计算效率优化方法。在将该方法集成到CIRPDose程序后,通过自定义算例对其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相比传统的固定离散数目,各类型源项在自适应离散方法下的辐射场计算用时最大缩短96.77%,且计算结果平均偏差最大值仅为3.19%,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研究工作可为核设施内的三维γ辐射场快速计算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辐射场计算 点核积分方法 计算效率优化 源项离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