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片厚度对混流式核主泵叶轮能量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杨敏官 陆胜 +2 位作者 高波 王达 王俊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8-32,共5页
基于三维不可压缩流体N-S方程和RNGκ-ε湍流模型,对混流式核主泵叶轮水力模型的能量性能进行了数值预测,研究了不同叶片厚度及其分布规律对混流叶轮模型水力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叶轮叶片压力面、吸力面的静压分布,获得叶片表面的载荷... 基于三维不可压缩流体N-S方程和RNGκ-ε湍流模型,对混流式核主泵叶轮水力模型的能量性能进行了数值预测,研究了不同叶片厚度及其分布规律对混流叶轮模型水力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叶轮叶片压力面、吸力面的静压分布,获得叶片表面的载荷分布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叶轮叶片厚度减薄,最高效率值有所增大且高效点向大流量工况偏移;当叶片最厚处位置在靠近进口边约1/3处时,叶轮水力效率值最大;随着叶片最厚位置由进口向出口移动时,最高效率点向大流量工况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主泵 混流叶轮 水力性能 叶片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泵内部非定常水力激励特性 被引量:14
2
作者 杨敏官 王兴宁 +2 位作者 高波 张宁 王俊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23-1028,共6页
以单级蜗壳式离心泵作为研究对象,基于RANS法对离心泵内部流场结构进行了三维非定常数值模拟,探讨其内部的非定常流动特征所诱发的压力脉动特性及水力激励力特性,并在叶轮旋转周期过程中重点针对叶轮及其单个叶片的受力情况进行相关分析... 以单级蜗壳式离心泵作为研究对象,基于RANS法对离心泵内部流场结构进行了三维非定常数值模拟,探讨其内部的非定常流动特征所诱发的压力脉动特性及水力激励力特性,并在叶轮旋转周期过程中重点针对叶轮及其单个叶片的受力情况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工况下各监测点压力脉动幅值的变化规律具有一致性,静压沿蜗壳周向分布不均匀;在压力脉动频谱图及叶轮径向力频谱图中叶频均占主导地位,而单个叶片激励力则体现为轴频;单个叶片所受径向力大小随流量的增加而增大,小流量工况下单个叶片的受力不均匀性明显,而接近额定工况时各叶片受力较均匀,且相差不大;通过对单个叶片非定常激励力特性的分析可知,小流量工况下由于隔舌附近叶片出口流动分离使得叶片受力变化明显,受射流尾迹影响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非定常流动 压力脉动 水力激励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轮口环间隙对离心泵性能及流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高波 王震 +2 位作者 杨丽 杜文强 李长军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17,共5页
为了研究不同叶轮口环间隙对离心泵性能及其流动特性的影响,以一台单级单吸离心泵为研究对象,开展三维数值计算和试验.在传统口环间隙范围内选取2个不同的值(0.25 mm和0.50 mm)并选取一个大于常规范围的值(0.75 mm),通过对比各个间隙下... 为了研究不同叶轮口环间隙对离心泵性能及其流动特性的影响,以一台单级单吸离心泵为研究对象,开展三维数值计算和试验.在传统口环间隙范围内选取2个不同的值(0.25 mm和0.50 mm)并选取一个大于常规范围的值(0.75 mm),通过对比各个间隙下离心泵的性能和前腔的流动特性,获得了前口环间隙对离心泵性能及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叶轮口环间隙的增大,离心泵扬程随之减小,效率也随之降低;口环间隙为0.50 mm时叶轮所受的径向力最大,其次是0.25 mm,0.75 mm时最小;随着口环间隙的增大,口环圆周截面的总压分布更加均匀,与前腔相接的部位总压下降,与叶轮进口相接的部位总压上升;受口环及叶轮前盖板所产生的离心力影响,前腔内流体的径向分速度随口环间隙的增大而增大,前腔轴截面的涡量也随之增大,流线的形状更加流畅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口环间隙 泵外特性 流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流式核主泵叶轮叶片厚度分布规律对能量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杨敏官 李玉婷 +1 位作者 倪丹 李长军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5-30,共6页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开展混流式核主泵叶轮叶片自前盖板至后盖板方向厚度分布规律对能量性能影响的研究。通过对5种具有不同厚度分布规律叶片的叶轮进行比较分析,探索最佳叶片厚度比值和其对叶片表面静压力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叶...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开展混流式核主泵叶轮叶片自前盖板至后盖板方向厚度分布规律对能量性能影响的研究。通过对5种具有不同厚度分布规律叶片的叶轮进行比较分析,探索最佳叶片厚度比值和其对叶片表面静压力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叶片后盖板处厚度与前盖板处厚度比值L=1.5时,叶轮的水力效率达到最高,当L=1.25时叶片做功能力低,叶轮内能量损失大,水力效率较低;在小流量工况下,随着比值L的增加,相同流量下扬程和水力效率都随之升高;在大流量工况下,扬程和水力效率都随着L的增大而降低;叶轮流道内压能沿着前盖板至后盖板方向增大并且最大压能位置向中间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主泵 混流式 叶轮 叶片厚度 叶片表面静压 能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流式核主泵内部复杂流动结构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王俊 张永超 +2 位作者 王达 倪丹 高波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8-63,共6页
以混流式核主泵水力模型为研究对象,基于三维不可压缩流体的N-S方程和RNG k-ε湍流模型,采用流体计算软件ANSYS-Fluent对不同工况下的混流式核主泵水力模型的三维湍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分析不同特征面上的流动状态,构建该泵内的典... 以混流式核主泵水力模型为研究对象,基于三维不可压缩流体的N-S方程和RNG k-ε湍流模型,采用流体计算软件ANSYS-Fluent对不同工况下的混流式核主泵水力模型的三维湍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分析不同特征面上的流动状态,构建该泵内的典型时均流谱,为性能优化及内部流动控制提供参考。计算结果表明:高涡量区域主要分布在固体壁面、径向导叶流道以及球型压水室内出液管附近;靠近出液管附近存在旋涡,导致流动损失增加,但随着流量减小,此处的流动情况趋于稳定,旋涡减弱甚至消失;靠近球型压水室出液管段的旋涡及其相近的径向导叶流道内的复杂流动情况与球型压水室出液管的位置有一定关系,因此减小出液管附近的流动损失,对实现混流式核主泵流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主泵 数值模拟 内部流动 时均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管子管板液压胀接性能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和广庆 杨圆明 李翠翠 《压力容器》 2015年第8期7-13,共7页
对单孔和多孔的管子管板的液压胀接进行理论计算和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和不同胀接参数下,多孔胀接后和单孔胀接的残余接触压力有明显差异;选取不同布孔的管进行拉脱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多孔胀接后,管子拉脱力数值与孔区布... 对单孔和多孔的管子管板的液压胀接进行理论计算和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和不同胀接参数下,多孔胀接后和单孔胀接的残余接触压力有明显差异;选取不同布孔的管进行拉脱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多孔胀接后,管子拉脱力数值与孔区布置具有相关性。模拟分析和试验结果对胀接评定试样的制作、多孔胀接性能的评价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子管板接头 液压胀接 残余接触压力 拉脱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蒸汽发生器胀接接头质量事故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翠翠 和广庆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0-73,共4页
全深度液压胀接技术是核电机组蒸汽发生器及其他换热器管子-管板接头普遍采用的制造工艺,具有液压胀接压力均匀、管壁减薄均匀、管子和管板的残余应力小、接头质量稳定等优点。液压胀管时需将300兆帕水介质封闭在胀管区域,一旦密封失效... 全深度液压胀接技术是核电机组蒸汽发生器及其他换热器管子-管板接头普遍采用的制造工艺,具有液压胀接压力均匀、管壁减薄均匀、管子和管板的残余应力小、接头质量稳定等优点。液压胀管时需将300兆帕水介质封闭在胀管区域,一旦密封失效,将直接影响接头质量,胀接过程中易出现未胀合缝隙长度过大(欠胀)、过胀、肿胀、漏胀、重复胀接以及造成换热管划痕等质量问题。对国内外蒸汽发生器制造厂出现的典型胀接缺陷归类并进行原因分析,结合工程经验获得良好经验反馈及应对纠正措施,为核电蒸汽发生器管子管板接头胀接工序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发生器 液压胀接 芯轴 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的效率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邓琨 《金融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0-24,共5页
介绍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中的产业链融资、互助担保融资和集合债券融资三种融资模式的概念,并分析这三种融资模式的效率。在产业链融资模式中,银行面对的是整条产业链,使得融资具有质押灵活、手续简便的特点;在互助担保融资... 介绍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中的产业链融资、互助担保融资和集合债券融资三种融资模式的概念,并分析这三种融资模式的效率。在产业链融资模式中,银行面对的是整条产业链,使得融资具有质押灵活、手续简便的特点;在互助担保融资中,由于产业集群内企业的高度合作,增强了激励机制的同时降低了代理成本;而集合债券融资模式则由地方政府、银行、地方担保机构和信用增进投资公司等多方参与,确保发债企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高效融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链融资 互助担保融资 集合债券融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1000蒸汽发生器电解抛光技术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和广庆 李翠翠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8-140,共3页
针对AP1000蒸汽发生器材料、焊接及结构特点,研究了电解抛光对降低其粗糙度、消除表面毛刺和凸起及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抛光能改善AP1000蒸汽发生器表面状态。
关键词 AP1000 蒸汽发生器 电解抛光 表面粗糙度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外核电建设项目文档管理的思考 被引量:3
10
作者 崔秀敏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46,共3页
2013年,国家能源局发布《服务核电企业科学发展协调工作机制实施方案》,提出“将核电走出去作为我国与潜在核电输入国双边政治、经济交往的重要议题”;2014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出现了“推动核电等技术装备走出国门”的字眼。可以... 2013年,国家能源局发布《服务核电企业科学发展协调工作机制实施方案》,提出“将核电走出去作为我国与潜在核电输入国双边政治、经济交往的重要议题”;2014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出现了“推动核电等技术装备走出国门”的字眼。可以说,“核电”作为一张国家名片,在国家领导人的有力宣传和推动下,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正逐步走出国门,开花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建设项目 文档管理 国家能源局 海外 政府工作报告 国家领导人 工作机制 科学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气体对管子-管板全位置TIG焊接接头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和广庆 李翠翠 田洪志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0-73 110,共5页
结合核电AP1000蒸汽发生器产品结构,研究了管子-管板全位置TIG焊不同焊接保护气体对焊道成形、焊喉尺寸的影响,研究了100%Ar保护下在较高热输入下焊接时焊缝根部裂纹的形貌和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相同焊接工艺参数下,100%Ar保护下的焊道... 结合核电AP1000蒸汽发生器产品结构,研究了管子-管板全位置TIG焊不同焊接保护气体对焊道成形、焊喉尺寸的影响,研究了100%Ar保护下在较高热输入下焊接时焊缝根部裂纹的形貌和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相同焊接工艺参数下,100%Ar保护下的焊道最窄,100%He保护下的焊道最宽,95%Ar+5%H2保护下的焊缝最光亮;100%He,95%Ar+5%H2,75%He+25%Ar保护下焊接形成焊缝的焊喉尺寸均满足技术要求,AP1000蒸汽发生器管子-管板TIG焊采用95%Ar+5%H2保护气体时其焊接质量较好;通过提高热输入并降低焊接速度,100%Ar保护下的有效焊喉尺寸可满足技术要求,但焊缝根部出现裂纹的几率增加,裂纹为高温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子-管板焊接接头 全位置TIG焊 保护气体 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两国核岛机械设备焊接监管要求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恒 石立波 《压力容器》 2015年第2期64-68,共5页
研究了中、美两国与核岛机械设备焊接有关的监管部门法规以及其他相关文件,并在梳理和分析两国核安全设备监管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核电监管要求及焊接标准的建议,为今后我国核电事业安全健康的发展献计献策。
关键词 机械设备 焊接标准 监管要求 核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