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门核电循环水泵房超深基坑支护设计实例 被引量:5
1
作者 秦景 路威 朱俊臣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57-160,共4页
三门核电循环水泵房基坑为超深基坑(最深处为32.3m),处于基岩面埋藏较浅且上部覆盖较厚淤泥层和回填石层的特殊区域。本工程依据地层条件,将基坑边坡划分为完全基岩边坡、基岩埋深浅且无淤泥地层的边坡、基岩埋深较大且有较厚淤泥层的边... 三门核电循环水泵房基坑为超深基坑(最深处为32.3m),处于基岩面埋藏较浅且上部覆盖较厚淤泥层和回填石层的特殊区域。本工程依据地层条件,将基坑边坡划分为完全基岩边坡、基岩埋深浅且无淤泥地层的边坡、基岩埋深较大且有较厚淤泥层的边坡3种类型。分别采用3种支护型式:放坡、排桩+岩锚、排桩+深搅重力墙+岩锚,有效解决了滨海软土区的地下水位高,淤泥质软土黏聚力及内摩擦角小,基坑侧壁受水平荷载大、易失稳等难题。典型断面计算结果表明,锚拉力最大为361.84kN;基坑侧壁最大水平位移为19.26mm,支护桩最大正负弯矩值为711.36kN.m和-787.52kN.m,基坑顶部最大沉降量为50mm,均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水泵房 超深基坑 支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门核电厂稳压器安全阀误开启事故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杰 唐钢 +1 位作者 邵舸 佟立丽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3-168,共6页
稳压器安全阀用于核电站一回路系统和设备的超压保护,如果发生故障卡开,将造成冷却剂丧失事故(LOCA)。本文使用机理性分析程序对三门核电厂1号机组进行建模,并对稳压器安全阀误开启导致的LOCA事故进行模拟分析,研究在稳压器水位较高的... 稳压器安全阀用于核电站一回路系统和设备的超压保护,如果发生故障卡开,将造成冷却剂丧失事故(LOCA)。本文使用机理性分析程序对三门核电厂1号机组进行建模,并对稳压器安全阀误开启导致的LOCA事故进行模拟分析,研究在稳压器水位较高的情况下,非能动安全设施对LOCA事故的响应情况。之后,为验证三门核电站对类似三哩岛事故的应对能力,假设丧失给水叠加稳压器安全阀卡开事故并进行相应事故分析。通过以上两个事故的分析表明,三门核电厂的非能动安全设计能够应对稳压器安全阀故障造成的LOCA事故,保证对一回路补水,不会造成非常严重的事故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压器安全阀 事故分析 LO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软土区排水箱涵深基坑工程设计及施工技术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秦景 赵云 +1 位作者 路威 李凡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3年第4期314-318,共5页
以三门核电站一、二期排水箱涵深基坑工程为例,介绍了滨海软土区深基坑工程中桩锚、内支撑及重力式挡墙不同支护结构组合的设计应用及基坑开挖过程中关键施工措施。结果表明:组合支护结构设计满足了基坑的安全开挖,人工岛的设计有效地... 以三门核电站一、二期排水箱涵深基坑工程为例,介绍了滨海软土区深基坑工程中桩锚、内支撑及重力式挡墙不同支护结构组合的设计应用及基坑开挖过程中关键施工措施。结果表明:组合支护结构设计满足了基坑的安全开挖,人工岛的设计有效地解决了施工运输难题,且达到了支护、止水和挡土效应。支护设计中采用的支护系统与箱涵构筑物基桩相结合的方式,即在基桩间施打旋喷搭接短桩,有效地解决了支护桩被动土压力不足和基桩工程质量有效控制等技术难题。本文建议,在进行大范围软土深基坑支护及地基处理时,设计与施工应密切结合,实现既安全又经济的合用结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软土区 深基坑 基坑支护 地基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海围堰与软土深基坑支护结构协同设计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赵云 朱俊臣 +1 位作者 李凡 秦景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38-143,共6页
以三门核电一期循环冷却排水口工程的基坑开挖为背景,介绍了双排钢板桩围堰和水泥土挡墙结构协同设计技术,并对基坑与围堰整体稳定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同时就钢板桩和挡墙在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发生的连续变形所采取的针对性加固措施及... 以三门核电一期循环冷却排水口工程的基坑开挖为背景,介绍了双排钢板桩围堰和水泥土挡墙结构协同设计技术,并对基坑与围堰整体稳定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同时就钢板桩和挡墙在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发生的连续变形所采取的针对性加固措施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实践表明,钢板围堰与水泥土墙协同设计技术有效解决了浅海滩涂区的软土基坑挡潮、支护难题。有关设计及应用分析成果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深基坑 钢板围堰 水泥土墙 设计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噪声分析的压力变送器响应时间原位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胡佳城 宋延勇 +2 位作者 居法力 田昌 苏明旭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16-921,共6页
响应时间是反映压力变送器动态性能的关键技术指标,针对现有测试手段无法对在役设备直接检测的问题,分别建立基于噪声信号自回归与功率谱密度响应时间的时、频模型,研究噪声分析实时获取压力变送器响应时间方法。对噪声分析法进行仿真验... 响应时间是反映压力变送器动态性能的关键技术指标,针对现有测试手段无法对在役设备直接检测的问题,分别建立基于噪声信号自回归与功率谱密度响应时间的时、频模型,研究噪声分析实时获取压力变送器响应时间方法。对噪声分析法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准确性和稳定性,且对不同参数的系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对罗斯蒙特3051型压力变送器进行实验,与斜坡信号实验比对,噪声分析法与斜坡法响应时间结果偏差小于5%,对算法优化分析看出MTM算法和Welch算法较MUSIC算法结果更加吻合,分析数据长度达到1×105后结果趋于稳定。对核电站现场数据进行噪声法分析,结果符合预期,验证了所提方法用于传感器现场测试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变送器 噪声分析 原位测量 响应时间 功率谱密度 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20结构模块组安装施工技术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安文斌 陈伟星 魏俊明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3-28,共6页
CB20模块是AP1000核电站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PCS)的钢结构水箱模块,它是一个多部件组合体,外形尺寸大,结构复杂,且要在现场露天组成一个整体,其中涉及组装、焊接、运输及吊装等环节,施工难度大。本文介绍了CB20模块的组装、运输、吊... CB20模块是AP1000核电站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PCS)的钢结构水箱模块,它是一个多部件组合体,外形尺寸大,结构复杂,且要在现场露天组成一个整体,其中涉及组装、焊接、运输及吊装等环节,施工难度大。本文介绍了CB20模块的组装、运输、吊装和安装等施工工艺流程,分析了CB20模块施工的重点及难点,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应对措施,尤其是对其变形的控制方面。这为后续CB20模块组安装施工及其他大型模块施工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20模块 组装 运输 吊装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1000堆芯仿真计算建模与精度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魏来 谢明亮 +1 位作者 谢政权 胡松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63-472,共10页
针对核电厂 AP1000 堆芯描述,建立由组件计算、截面拟合处理计算模型,并得到组件少群常数;采用两群三维,实时中子动力学仿真模型,选取 11 组衰变功率计算堆芯衰变功率的三维变化,同时为了准确计算反应堆的“中毒”变化,三维空间上考虑... 针对核电厂 AP1000 堆芯描述,建立由组件计算、截面拟合处理计算模型,并得到组件少群常数;采用两群三维,实时中子动力学仿真模型,选取 11 组衰变功率计算堆芯衰变功率的三维变化,同时为了准确计算反应堆的“中毒”变化,三维空间上考虑氙、钐以及先驱核碘、钜元素浓度的影响特性,建立针对 AP1000 堆芯实时仿真计算模型,并准确计算反应堆的“中毒”和氙振荡现象,为验证模型建立的正确性与堆芯实时仿真程序 SimCore 的精准性,对堆芯临界硼浓度、堆芯温度、控制棒价值进行计算,同时选取汽机停机不停堆、反应堆满功率跳堆运行,反应堆正常停堆运行及控制棒落棒、弹棒事故响应等不同测试工况,对结果进行验证及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三维堆芯实时仿真程序模具有较好的精准性,可以用于全范围模拟机堆芯计算,并广泛应用于核电厂堆芯物理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1000 核电模拟机 堆芯物理 仿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能动安全壳严重威胁状态下的氢气风险分析
8
作者 袁嘉琪 唐钢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05-510,共6页
以全球首个采用非能动设计的三代核电技术的三门核电厂为分析对象,结合电厂现行严重事故管理导则(SAMG),研究安全壳严重威胁状态下的氢气风险控制。使用一体化事故分析程序建立了电厂模型,分析了热段2英寸破口叠加专设安全设施失效导致... 以全球首个采用非能动设计的三代核电技术的三门核电厂为分析对象,结合电厂现行严重事故管理导则(SAMG),研究安全壳严重威胁状态下的氢气风险控制。使用一体化事故分析程序建立了电厂模型,分析了热段2英寸破口叠加专设安全设施失效导致产生超过100%活性区锆水反应产氢量的严重事故序列。在此假想工况下安全壳水冷功能失效导致事故后安全壳处于惰化环境中,而产生了安全壳超压风险和氢气风险并存的不利情况。对比分析了仅执行严重威胁导则-2(SCG-2)恢复安全壳水冷和执行SCG-2后执行SCG-3控制安全壳氢气风险的两种情况,结果表明开启/关闭安全壳水冷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安全壳的超压风险和氢气风险,可为严重事故管理导则的具体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壳惰化环境 严重事故管理 氢气风险 安全壳超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