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_(2)和O_(2)地浸浸出液中铀浓度的快速测定方法
1
作者 东双 刘金明 +1 位作者 宋静 孙丽萍 《辐射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3-348,共6页
针对CO_(2)和O_(2)地浸采铀技术建立一种安全快速的铀浓度分析方法。研究表明在无水乙醇-水介质中,CyDTA-磺基水杨酸-氟化钠混合络合剂下,UO_(2)^(2+)与5-Br-PADAP和F-形成红色配合物,测量最佳吸光度的波长为580 nm,适宜显色酸度的pH值... 针对CO_(2)和O_(2)地浸采铀技术建立一种安全快速的铀浓度分析方法。研究表明在无水乙醇-水介质中,CyDTA-磺基水杨酸-氟化钠混合络合剂下,UO_(2)^(2+)与5-Br-PADAP和F-形成红色配合物,测量最佳吸光度的波长为580 nm,适宜显色酸度的pH值范围为6.68~9.24,无水乙醇用量7.5 mL,得到分析结果RSD<1.0%。该方法对铀矿冶CO_(2)和O_(2)地浸浸出液中铀浓度的测量应用效果良好,使用无水乙醇替换丙酮,提高了铀浓度分析方法的工作效率与操作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浸 铀浓度 5-BR-PADAP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铀水冶技术现状与展望
2
作者 苏学斌 原渊 +8 位作者 贾秀敏 程威 刘辉 邓锦勋 任宇 许影 胥国龙 孟运生 易爱飞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3-326,共14页
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随着核电的快速发展,对天然铀的需求量逐年增加。我国铀水冶技术历经70余年发展,建立了适合我国铀资源特点的技术体系。本文系统地阐述了我国铀水冶工艺的发展历程,对硬岩型铀矿、砂岩型铀矿、多金属伴... 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随着核电的快速发展,对天然铀的需求量逐年增加。我国铀水冶技术历经70余年发展,建立了适合我国铀资源特点的技术体系。本文系统地阐述了我国铀水冶工艺的发展历程,对硬岩型铀矿、砂岩型铀矿、多金属伴生铀矿、煤岩型铀矿等典型铀水冶工艺进行了分析对比。20世纪50年代起步阶段,硬岩型铀矿主要采用搅拌浸出工艺,通过矿石破碎-酸法浸出-离子交换的流程提取铀,但存在能耗高、尾渣量大等缺陷。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堆浸技术推广,在我国多个铀矿山筑堆喷淋实现铀的渗滤浸出,南方花岗岩型铀矿回收率提升至85%。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方砂岩型铀矿开发催生原地浸出采铀技术,通过注液井将浸出剂直接注入矿层,实现“采铀不见矿”的绿色开采,资源利用率提高至75%以上,生产成本降低40%。21世纪以来,针对复杂铀矿床的技术攻关取得了系列突破: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盆地,研发的CO_(2)+O_(2)地浸技术,破解了高碳酸盐型砂岩的浸出难题;在新疆伊犁盆地,突破了疏干铀矿、多层铀矿协同高效开采技术,破解了该类型铀资源难以地浸开采的世界级难题,建成了我国首座千吨级绿色铀矿山;针对南方硬岩型铀矿,细粒级精细化堆浸技术使堆浸周期从300 d缩短至70 d;在多金属伴生铀矿领域,氧压酸浸技术成功应用于河北沽源难浸原生铀钼矿,铀浸出率达90%以上,钼浸出率从不足30%提升至80%以上。当前铀矿建设呈现三大趋势:一是绿色化升级,二是智能化转型,三是集约化发展。未来需重点突破1000 m左右地浸开采技术、复杂共伴生放射性矿产资源开发技术、智能化铀矿山建设和智能调控等核心技术,形成新一代铀水冶技术体系,推动我国铀矿采冶技术向原创技术策源地迈进的重大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铀 铀水冶 搅拌浸出 堆浸 地浸采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浸铀矿沉淀浆体真空抽滤脱水制备黄饼试验研究
3
作者 王亚安 杜志明 +6 位作者 程威 原渊 闻振乾 李光辉 刘国宏 曹鸣谦 吕学钦 《湿法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6,共7页
针对地浸采铀水冶流程中,利用板框压滤机处理沉淀浆体制备黄饼工艺自动化程度较低的问题,采用一种水平带式真空过滤机在地浸铀矿山首次进行重铀酸钠沉淀浆体抽滤脱水试验研究,重点考察了不同操作条件对黄饼产品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针对地浸采铀水冶流程中,利用板框压滤机处理沉淀浆体制备黄饼工艺自动化程度较低的问题,采用一种水平带式真空过滤机在地浸铀矿山首次进行重铀酸钠沉淀浆体抽滤脱水试验研究,重点考察了不同操作条件对黄饼产品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系统在抽滤真空度-0.06~-0.08 MPa、滤布精度38μm、浆体停留时间640 s、进料流量353~589 kg/h、反洗及密封循环水量10 m^(3)/h条件下,从布料—抽滤—卸料—滤布反洗全过程可自动循环、连续稳定运行,产品含水量能达到一级品标准,满足年产500 t左右金属铀的矿山对沉淀浆体脱水能力要求,初步证实了采用带式真空过滤机对沉淀浆体进行脱水的技术可行性。该抽滤脱水工艺能减轻作业人员劳动强度,降低辐射危害,提高整个水冶流程自动化程度,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浸采铀 带式真空过滤机 重铀酸钠 沉淀浆体 抽滤脱水 黄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浸法从某低品位难选含铀钼矿中回收钼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剑飞 师留印 +3 位作者 黄永 张亚红 苏姣姣 张引亮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3-76,共4页
针对某低品位含铀钼矿钼浸出率不高、常规强化搅拌浸出固液分离困难等问题,研究了拌酸熟化-堆浸工艺,提出一种适合处理该矿石的工艺方法。试验考察了堆浸工艺参数矿石粒度、喷淋强度、浸出剂酸度、氧化剂用量和浸出时间对钼浸出率的影响... 针对某低品位含铀钼矿钼浸出率不高、常规强化搅拌浸出固液分离困难等问题,研究了拌酸熟化-堆浸工艺,提出一种适合处理该矿石的工艺方法。试验考察了堆浸工艺参数矿石粒度、喷淋强度、浸出剂酸度、氧化剂用量和浸出时间对钼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矿石粒度-3.2 mm、喷淋强度40~60 L(m^(2)·h),浸出剂酸度5 g L、浸出时间6~8 d的条件下,矿堆渗透性较好,钼浸出率可达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钼矿 拌酸熟化-堆浸 固液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铀矿床中性浸出液中毒树脂再生技术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丁叶 许影 +1 位作者 封宇 原渊 《中国矿业》 2023年第6期160-166,共7页
针对某铀矿床水冶工艺中树脂中毒问题,通过浸出液化学组分分析和中毒树脂污染物表征结果,提出了影响树脂吸附容量的污染物为Si、有机物和Fe、Al、Ca等金属胶体沉积物。在此基础上,开展了酸、碱、络合助剂、氧化剂等对中毒树脂的再生试验... 针对某铀矿床水冶工艺中树脂中毒问题,通过浸出液化学组分分析和中毒树脂污染物表征结果,提出了影响树脂吸附容量的污染物为Si、有机物和Fe、Al、Ca等金属胶体沉积物。在此基础上,开展了酸、碱、络合助剂、氧化剂等对中毒树脂的再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酸性再生液有利于金属胶体沉积物的解吸;碱性再生液有利于Si和有机物的溶出;盐酸中加入0.1%柠檬酸可显著提高Fe、Al、Ca和Si的解吸效果;H_(2)O_(2)和NaClO等氧化剂可降解树脂上所吸附的大分子有机物,有利于有机物的洗脱。结合树脂再生试验结果,可优选出一种树脂再生方案:先采用10%HCl+0.1%柠檬酸对中毒树脂进行酸再生,再采用1%NaClO对树脂进行深度再生。采用该方案的再生树脂,可有效去除树脂上的污染物,实现树脂有效再生,树脂吸附容量恢复率达99.6%,再生后树脂饱和吸附容量为96.74 mg/mL。树脂在该厂铀水冶车间对再生后树脂进行动态吸附评价试验,该试验运行状态良好,直至吸附饱和时,树脂铀吸附容量可达96.50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床 树脂中毒 再生试验 树脂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地浸采铀催化浸出条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少武 许影 张万亮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7-371,共5页
在中性地浸采铀中后期,部分采区浸出液的铀浓度低,难以兼顾铀资源回收率与生产成本。为提高铀浸出率、降低生产成本,以内蒙古某中性地浸铀矿山A采区为研究对象,将催化浸出技术引入中性地浸采铀,通过添加催化剂NaNO_(2)提高O_(2)的氧化性... 在中性地浸采铀中后期,部分采区浸出液的铀浓度低,难以兼顾铀资源回收率与生产成本。为提高铀浸出率、降低生产成本,以内蒙古某中性地浸铀矿山A采区为研究对象,将催化浸出技术引入中性地浸采铀,通过添加催化剂NaNO_(2)提高O_(2)的氧化性能,提升浸出过程中的氧化作用,实现对铀的强化浸出。结果表明:加入NaNO_(2)浸出7 d,铀浸出率提高16%以上,达到了预期浸出效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催化浸出条件为300 mg/L O_(2)、400 mg/L CO_(2)、300 mg/L NaNO_(2)。研究成果可为目标矿山剩余铀资源强化浸出提供技术支撑,对其他类似采区的开采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浸 中性 催化剂 氧气 强化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铀钼共生矿加压碱法浸出试验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世俊 刘永涛 +4 位作者 刘辉 高东星 程瑞泉 郭晓栋 刘硕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95,共6页
针对某低品位铀钼伴生矿复杂矿性的特点,开展了加压碱法浸出试验,分析了难处理铀钼伴生矿加压碱法浸出的主要反应原理及反应机理,查明了浸出的主要难点是硫化物包裹体中钼的有效浸出以及胶硫钼矿的有效破解溶解和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在... 针对某低品位铀钼伴生矿复杂矿性的特点,开展了加压碱法浸出试验,分析了难处理铀钼伴生矿加压碱法浸出的主要反应原理及反应机理,查明了浸出的主要难点是硫化物包裹体中钼的有效浸出以及胶硫钼矿的有效破解溶解和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在矿石粒度-0.147 mm、总压0.7 MPa(氧分压0.5 MPa)、碱总用量16%(碳酸氢钠4%、碳酸钠12%)、反应温度110℃、浸出液固比1.5、反应时间3 h的条件下,尾渣中铀和钼的品位分别降至0.009%和0.125%以下,浸出率分别达到89.77%、84.62%以上。解决了包裹型难处理硫化钼的高效分解的难题,实现了铀、钼金属的高效回收,为该类型矿石处理提供了技术路线选择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钼伴生矿 氧化 包裹体 加压碱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技术在某地浸铀矿山安全环保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毛鑫磊 《中国矿业》 2023年第S02期97-100,共4页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某地浸铀矿山通过大力推广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无人机巡检以及防渗漏监测等信息化技术应用,实现了地浸铀矿山安全环保智能化管控,使地浸铀矿山安全环保管理有了质的飞跃,推进了地浸铀矿山数字化矿山...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某地浸铀矿山通过大力推广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无人机巡检以及防渗漏监测等信息化技术应用,实现了地浸铀矿山安全环保智能化管控,使地浸铀矿山安全环保管理有了质的飞跃,推进了地浸铀矿山数字化矿山建设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浸采铀 信息化 数字化 安全管理 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和O_2地浸铀矿原液中SO_4^(2-)的快速测定 被引量:1
9
作者 刘金明 张勇 +3 位作者 汤庆四 原渊 沈博文 熊超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11-316,共6页
为改良现有硫酸钡比浊法测定含铀浸出液中SO_4^(2-)不能长时间稳定均匀地形成硫酸钡悬浊液的缺点,采用吸光比浊法研究不同波长、酸度、稳定剂、无水乙醇用量对硫酸钡分散体系稳定性的影响以提高测量准确度。实验结果表明,改良比浊法测定... 为改良现有硫酸钡比浊法测定含铀浸出液中SO_4^(2-)不能长时间稳定均匀地形成硫酸钡悬浊液的缺点,采用吸光比浊法研究不同波长、酸度、稳定剂、无水乙醇用量对硫酸钡分散体系稳定性的影响以提高测量准确度。实验结果表明,改良比浊法测定SO_4^(2-)浓度体系中的最佳实验条件为1.0mL HCl(3mol/L)、5.0mL聚乙烯醇溶液(含w=10%BaCl_2·2H_2O)、3.0mL无水乙醇。在最佳波长440nm处,SO_4^(2-)质量浓度在0.2~1.5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03 6mg/L,定量限为0.012 0mg/L(n=20)。该方法样品测量回收率为99.0%~99.8%,加标相对标准偏差为0.63%~2.44%(n=2)。与GB/T 5750.5—2006国标法比较,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度高,在CO_2和O_2地浸采铀浸出原液SO_4^(2-)浓度的测定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地浸 SO2-4 比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地质建模方法刻画复杂含铀砂层地质结构 被引量:7
10
作者 苏学斌 祝晓彬 +8 位作者 翁海成 张宇 刘正邦 杨蕴 原渊 周根茂 吴吉春 李宏星 刘双民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2-219,227,共9页
基于地质统计学原理的地层建模与岩性建模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三维地质建模中。对于矿区地质结构复杂、透镜体大量发育、矿层与围岩交互发育的地质结构,单纯使用地层建模方法很难划分地层层序,岩性建模方法难以刻画地层的连续性,且在局部... 基于地质统计学原理的地层建模与岩性建模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三维地质建模中。对于矿区地质结构复杂、透镜体大量发育、矿层与围岩交互发育的地质结构,单纯使用地层建模方法很难划分地层层序,岩性建模方法难以刻画地层的连续性,且在局部缺乏钻孔资料时容易出现突变现象。提出一种地层/岩性混合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地层建模方法构建矿区层序清晰的标志地层,并确定地质模型标志层架构及分布范围;然后采用岩性建模方法构建具有复杂交互结构的含水层及含矿砂层;最后将地层建模和岩性建模部分通过模型拼接,最终构建砂岩型铀矿床的三维地质结构模型。以北方某大型砂岩型铀矿床含铀砂体及其围岩地质结构为例,依据提出的地层/岩性混合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并采用EVS(Earth Volumetric Studio)软件完成了复杂的含铀砂层地质建模,并与岩性建模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地层/岩性混合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能够明显提高建模精度,可用于刻画含铀砂层非连续发育的砂岩型铀矿床的复杂地质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床 地质结构 三维地质建模 地层建模 岩性建模 EV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地浸采铀工艺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83
11
作者 苏学斌 杜志明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9-83,共5页
本文对我国地浸采铀工艺技术发展做了全面的回顾,重点介绍了我国砂岩型铀资源的分布特点与生产现状,对我国地浸采铀技术主要成果进行了总结。通过我国地浸采铀技术与国外技术的比较,结合我国地浸铀资源的特点,指出了我国地浸采铀工艺技... 本文对我国地浸采铀工艺技术发展做了全面的回顾,重点介绍了我国砂岩型铀资源的分布特点与生产现状,对我国地浸采铀技术主要成果进行了总结。通过我国地浸采铀技术与国外技术的比较,结合我国地浸铀资源的特点,指出了我国地浸采铀工艺技术的主要任务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地浸出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N235从高浓度盐酸溶液中萃取铼 被引量:5
12
作者 胥国龙 闻振乾 +4 位作者 原渊 姚益轩 张翀 刘双民 腾飞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4-228,共5页
研究了用N235从高浓度盐酸溶液中萃取铼及用NaOH溶液反萃取铼,考察了萃取剂组成、相比、两相接触时间对萃取和反萃取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铼质量浓度38.4 mg/L、HCl浓度5.5 mol/L的溶液,用5%N235+1.5%仲辛醇+93.5%磺化煤油进行萃取,在V... 研究了用N235从高浓度盐酸溶液中萃取铼及用NaOH溶液反萃取铼,考察了萃取剂组成、相比、两相接触时间对萃取和反萃取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铼质量浓度38.4 mg/L、HCl浓度5.5 mol/L的溶液,用5%N235+1.5%仲辛醇+93.5%磺化煤油进行萃取,在Vo/Va=1/10、两相接触时间1 min条件下经3级逆流萃取,铼萃取率达97%;对于负载铼质量浓度540 mg/L的有机相,用清水洗涤后,在Vo/Va=15/1、接触时间30 s条件下,用浓度为1.5 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萃取,铼的单级反萃取率为99.5%。铼的分离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35 盐酸 溶剂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1伽马能谱测量中4种月球岩石的能谱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菁华 王祝文 +2 位作者 陈圣波 呼日乐 周大鹏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1-128,共8页
从CE-1γ能谱测量获得的数据出发,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将原始谱线按每5°×5°网格内平均而获得月表上的γ能谱数据。选取了12条不同位置分别代表玄武岩、斜长岩、富镁岩和KREEP岩的能谱曲线进行分析,发现同一岩性的谱线具... 从CE-1γ能谱测量获得的数据出发,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将原始谱线按每5°×5°网格内平均而获得月表上的γ能谱数据。选取了12条不同位置分别代表玄武岩、斜长岩、富镁岩和KREEP岩的能谱曲线进行分析,发现同一岩性的谱线具有相似性。通过对每种岩性选择的一条谱线进行分析可知,不同的岩性能谱曲线有一定的差别,表现为不同岩性在元素特征能谱峰的变化不同,玄武岩的能谱曲线特征峰主要的元素为Th、K、Si、Ca、C、Fe和Ti;斜长岩的能谱曲线特征峰主要元素为U、Ca、C、Mg、Al和Mn。KREEP岩的能谱曲线特征峰主要为K、Th、U、Si、Ca和Fe,而低C和Al;富镁岩能谱曲线表现为低U、Si、Ca和Cl而高K、Mg、Th和Fe含量特征。文中给出了能较好区分不同岩性的元素特征峰能量,可为月表γ能谱的定量分析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1γ能谱测量 月表岩石 玄武岩 斜长岩 富镁岩 KREEP岩 γ射线能谱曲线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酸法地浸矿山终采区铀资源强化浸出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许影 成弘 +3 位作者 张万亮 赵利信 邓锦勋 张翀 《中国矿业》 2022年第7期147-155,共9页
新疆某铀矿床运行20多年后,终采区面临浸出铀浓度低、资源回收率低、运行成本高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铀资源回收率,以该矿床目标终采区为研究对象,开展剩余铀资源强化浸出试验研究。首先在该采区选择靶区位置补打6个试验孔,通过钻孔测... 新疆某铀矿床运行20多年后,终采区面临浸出铀浓度低、资源回收率低、运行成本高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铀资源回收率,以该矿床目标终采区为研究对象,开展剩余铀资源强化浸出试验研究。首先在该采区选择靶区位置补打6个试验孔,通过钻孔测井、矿石组分及矿物分析得知,剩余铀资源多赋存于底板泥岩及紧靠底板附近的泥质粉砂岩中;同时,矿石中可见还原性矿物及不同成因的堵塞物。因此,提高采区剩余铀资源回收率需采取强化浸出技术措施。研究从强化配位反应及提高氧化强度入手,开展了化学强化浸出试验,筛选出可实现强化浸出试验条件;在目标采区开展强化浸出扩大试验,6个试验单元共浸出铀10.8 t。结果表明,虽该采区经过多年开采,残余铀资源品位较低,但是经过化学强化浸出,仍可以实现残余铀资源的浸出。试验提出的强化浸出方案在技术上可行,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浸采铀 终采区 回收率 残余铀资源 强化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嫩江-八里罕断裂中段构造形迹及活动时代 被引量:3
15
作者 苗安中 王晓奇 +5 位作者 梁猛 李占春 王洪志 王亚东 任锦荣 康微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3期209-219,共11页
嫩江八里罕断裂带位于东北地区中部,大兴安岭的东缘,为松辽盆地的西缘边界控盆断裂。为系统研究嫩江八里罕断裂中段,即扎鲁特旗南部地段的构造形迹及活动时代,本研究在1∶5万工农屯等六幅区域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利用野外... 嫩江八里罕断裂带位于东北地区中部,大兴安岭的东缘,为松辽盆地的西缘边界控盆断裂。为系统研究嫩江八里罕断裂中段,即扎鲁特旗南部地段的构造形迹及活动时代,本研究在1∶5万工农屯等六幅区域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利用野外地质路线调查,并借助LA-ICP-MS锆石U-Pb测年等方法,对构造形迹的特征及其所控制的侵入岩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松辽盆地西缘断裂是嫩江八里罕断裂控制松辽盆地断陷的一部分。松辽盆地西缘断裂在扎鲁特旗南部地段的研究区内,表现为由10条北东走向近于平行的左行走滑(部分右行)的显示“追踪张”性质的北东向断裂,为北西南东向拉张应力场作用的产物。在剖面上表现为“堑垒束”,控制二叠系地层隆起带和中生代火山岩断陷盆地的展布。脉岩的年龄测定显示其断裂形成时代约为127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西缘断裂 追踪张 堑垒束 形成时代 扎鲁特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大岭上钨矿区强过铝质花岗岩中白云母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广文 潘家永 +4 位作者 彭花明 任锦荣 范鹏飞 李海东 张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2-29,共8页
白云母是常见的造岩矿物之一,广泛分布于花岗岩、伟晶岩、云英岩和变质岩中,其形成过程受多种因素制约,具有重要的岩石学意义。选取江西大岭上钨矿区强过铝质花岗岩中的白云母为研究对象,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发现大... 白云母是常见的造岩矿物之一,广泛分布于花岗岩、伟晶岩、云英岩和变质岩中,其形成过程受多种因素制约,具有重要的岩石学意义。选取江西大岭上钨矿区强过铝质花岗岩中的白云母为研究对象,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发现大岭上强过铝质花岗岩中存在三种类型的白云母,即原生白云母、交代型白云母和次生白云母;且岩相学特征各异。结合前人对原生与次生白云母的地球化学判别标志以及岩相学特征,认为交代型白云母应归属于原生白云母。大岭上强过铝质花岗岩结晶温度为801~872℃,指示其形成于地壳浅部,压力不大的条件下,且岩浆中水分、An组分(更长石)的存在导致岩浆白云母结晶时深度较浅,只有在聚敛构造环境下才能结晶出原生白云母等条件,推断出大岭上强过铝质花岗岩形成深度可能小于11~15 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过铝质花岗岩 原生白云母 次生白云母 大岭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地浸采铀矿山采区浸出率现状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海峰 徐屹群 +1 位作者 汤庆四 马连春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前我国地浸采铀矿山设计的采区浸出率偏低。为使矿山设计采区浸出率更结合生产实际,讨论了我国地浸采铀矿山现行设计资源利用率的计算和不同类型资源的利用系数确定方法。实践证明,与常规开采相比,地浸采铀工艺在提高采区浸出率方面... 目前我国地浸采铀矿山设计的采区浸出率偏低。为使矿山设计采区浸出率更结合生产实际,讨论了我国地浸采铀矿山现行设计资源利用率的计算和不同类型资源的利用系数确定方法。实践证明,与常规开采相比,地浸采铀工艺在提高采区浸出率方面具有无比的优势,无论在平面上还是剖面上实际浸出范围常大于设计的几何范围,采区外围矿化资源得到回收;采区关闭期间,部分抽出井的持续运行进一步增大了浸出率;地下水治理的过程中促使采区浸出率在原生产基础上再增大10%以上。多个矿山退役采区和生产采区的实际状态说明,提高我国地浸采铀矿山采区设计浸出率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浸采铀 资源 利用率 浸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浸采铀碳酸钙结垢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原渊 江国平 +3 位作者 廖天伟 张渤 邓锦勋 董惠琦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8-130,共3页
本文介绍了CO2+O2地浸中结垢的形成机理、危害与主要处理办法,提出了结垢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钙离子浓度、碳酸氢根浓度和pH值。使用SI饱和指数法预测了某铀矿床地浸采铀过程中结垢的产生过程,并通过化学分析确定了结垢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 本文介绍了CO2+O2地浸中结垢的形成机理、危害与主要处理办法,提出了结垢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钙离子浓度、碳酸氢根浓度和pH值。使用SI饱和指数法预测了某铀矿床地浸采铀过程中结垢的产生过程,并通过化学分析确定了结垢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从理论上提出了适宜的处理措施,即向浸出剂中加入一定浓度的CO2,降低其pH值,改变了结垢产生的化学条件,促使碳酸钙逐渐溶解。现场试验使用后,钻孔的注液量得以恢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浸采铀 结垢 饱和指数 碳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地浸采铀矿山生产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11
19
作者 原渊 苏学斌 +2 位作者 李建华 邓锦勋 王云霞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B06期59-61,74,共4页
由于地浸采铀具有生产成本低与环境友好等优点,近年来,其占世界天然铀总产量的份额逐年增加,2016年占比达到48%。目前,主要的地浸采铀生产国为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与中国。哈萨克斯坦的可地浸砂岩型铀资... 由于地浸采铀具有生产成本低与环境友好等优点,近年来,其占世界天然铀总产量的份额逐年增加,2016年占比达到48%。目前,主要的地浸采铀生产国为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与中国。哈萨克斯坦的可地浸砂岩型铀资源量占世界总量的89%,2016年19个地浸矿山的天然铀产量达到24 575t。乌兹别克斯坦采用酸法浸出,单个地浸矿山的生产能力600~1 000t/a。澳大利亚Beverley North和Four Mile地浸矿山正在生产,2016年产量约1 087t。美国地浸矿山均采用CO_2+O_2浸出,6座地浸矿山正在生产,由于国际铀价低迷未发挥最大生产能力。俄罗斯两座地浸矿山正在运行,生产能力超过了1 000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 地浸采铀 酸法浸出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盐酸解堵工艺及其在提高注液井流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原渊 江国平 +3 位作者 邓锦勋 程威 赵海军 王如意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0-122,共3页
我国砂岩型铀矿床渗透性普遍偏低,因此,地浸矿山多呈现出抽注液能力差、生产能力低、浸出周期长等特点。在某砂岩型铀矿床开展的地浸采铀试验中,多个注液井的注液量出现明显下降,影响试验的正常运行。为解决上述问题,利用稀盐酸作为解... 我国砂岩型铀矿床渗透性普遍偏低,因此,地浸矿山多呈现出抽注液能力差、生产能力低、浸出周期长等特点。在某砂岩型铀矿床开展的地浸采铀试验中,多个注液井的注液量出现明显下降,影响试验的正常运行。为解决上述问题,利用稀盐酸作为解堵试剂,开展稀盐酸解堵工艺的研究。室内试验的结果表明,注酸后岩芯渗透率较之前上升128%。将该工艺应用至现场试验,结果显示,经稀盐酸解堵工艺处理后,注液井的注液量提升55%~117%,取得了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床 渗透率 注液量 解堵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