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指标异常诊断的核电化学知识库的研究及创建 被引量:1
1
作者 钟峰 田军 +4 位作者 周红英 于淼 徐召金 杨帆 李宇春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61-565,共5页
通过对某压水堆核电站二回路CEX–λ+、CEX–O2、APG–Na+及APG–p H四大关键化学指标进行层次分析和特点挖掘,根据指标异常状态建立核电化学指标知识库;实现化学指标异常知识的存储与调用,增加核电运行的数字化程度与远程监控能力;该... 通过对某压水堆核电站二回路CEX–λ+、CEX–O2、APG–Na+及APG–p H四大关键化学指标进行层次分析和特点挖掘,根据指标异常状态建立核电化学指标知识库;实现化学指标异常知识的存储与调用,增加核电运行的数字化程度与远程监控能力;该知识库基于三维矩阵数学模型来设计和创建,通过结合模拟诊断的实施,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知识库功能实现全面、运行稳定;该知识库不仅可以实现化学指标的异常诊断和智能分析,还可以包含或随时扩充大量知识信息项目,实现高效的调用和诊断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库 化学指标 诊断分析 矩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湾核电厂一回路水化学优化与辐射源项控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海平 于淼 任丽娟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15-421,共7页
压水堆核电厂一回路辐射场的影响因素众多,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系统设备的材料,二是一回路水化学参数。本文对田湾核电厂溶解H_2、硼碱协调曲线控制、注Zn技术、停堆氧化对辐射源项的影响进行探讨,最后提出建议。
关键词 核电厂 辐射源项 水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陆核电厂液态流出物液转气排放可行性初探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新华 邓治国 +9 位作者 张志银 王晓亮 刘建辉 熊章辉 叶欣楠 姚沛林 朱好 陈诚 邢磊 杨永春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47-555,共9页
本文针对我国缺乏受纳水体区域核电厂选址和建设的瓶颈问题,以冀东核电厂址和国内某典型内陆厂址为例,对液态流出物液转气排放的源项、工艺及环境影响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从公众剂量评价的角度,初步论证了液转气排放技术路线的可行性,... 本文针对我国缺乏受纳水体区域核电厂选址和建设的瓶颈问题,以冀东核电厂址和国内某典型内陆厂址为例,对液态流出物液转气排放的源项、工艺及环境影响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从公众剂量评价的角度,初步论证了液转气排放技术路线的可行性,为我国缺乏受纳水体区域核电厂的选址、建设和监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核电厂 缺乏受纳水体区域 液态流出物 液转气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厂地震海啸数值模拟计算及安全评估
4
作者 刘明 吕迎雪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7-282,共6页
日本"3·11"大地震和引发的海啸给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的福岛第一核电厂造成严重破坏。福岛第一核电厂部分机组的堆芯出现熔毁,大量放射性物质向环境释放。为应对类似日本福岛核事故的自然灾害,开展相关地震海啸研究,先后进... 日本"3·11"大地震和引发的海啸给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的福岛第一核电厂造成严重破坏。福岛第一核电厂部分机组的堆芯出现熔毁,大量放射性物质向环境释放。为应对类似日本福岛核事故的自然灾害,开展相关地震海啸研究,先后进行了近海海底地形测量、MIKE21二维浅水波模型数值计算和断面物理模型试验,论证了国内某核电厂防波堤的稳定性及海啸波爬高越浪不会超过防波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海啸 数值模拟 物模试验 安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陆核电厂液态流出物液转气排放可行性初探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新华 邓治国 +9 位作者 张志银 王晓亮 刘建辉 熊章辉 叶欣楠 姚沛林 朱好 陈诚 邢磊 杨永春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50-457,共8页
本文针对我国缺乏受纳水体区域核电厂选址和建设的瓶颈问题,以冀东核电厂址和国内某典型内陆厂址为例,对液态流出物液转气排放的源项、工艺及环境影响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从公众剂量评价的角度,初步论证了液转气排放技术路线的可行性,... 本文针对我国缺乏受纳水体区域核电厂选址和建设的瓶颈问题,以冀东核电厂址和国内某典型内陆厂址为例,对液态流出物液转气排放的源项、工艺及环境影响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从公众剂量评价的角度,初步论证了液转气排放技术路线的可行性,为我国缺乏受纳水体区域核电厂的选址、建设和监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核电厂 缺乏受纳水体区域 液态流出物 液转气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岛主设备用SA508-Ⅲ钢锻件性能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巨峰 李瑞峰 +1 位作者 张玮 杨雪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85-187,193,共4页
介绍了核岛主设备用SA508-Ⅲ钢锻件的制造工艺,探索出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并对SA508-Ⅲ上筒体锻件的金相组织、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A508-Ⅲ上筒体锻件的金相、化学成分,室温和350℃的机械强度,-20℃、80℃的冲击... 介绍了核岛主设备用SA508-Ⅲ钢锻件的制造工艺,探索出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并对SA508-Ⅲ上筒体锻件的金相组织、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A508-Ⅲ上筒体锻件的金相、化学成分,室温和350℃的机械强度,-20℃、80℃的冲击功和侧向膨胀量均满足规范要求;采用P2型试样测得的断裂最高温度TNDT,满足TNDT≥-20℃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岛 主设备 SA508-III钢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合二氧化锰对Co^(2+)的吸附行为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冬梅 李飞泽 +8 位作者 李兵 廖家莉 张劲松 陈云明 龚鑫 杨吉军 杨远友 唐军 刘宁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2-409,共8页
以KMnO_4为原料合成了水合二氧化锰(HMO),采用XRD、BET、TG-DTA和FT-IR对HMO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各实验条件对HMO吸附Co^(2+)的影响,并将其用于含60 Co废水的实际处理研究。结果表明:HMO对溶液中的Co^(2+)具有良好吸附能力,在... 以KMnO_4为原料合成了水合二氧化锰(HMO),采用XRD、BET、TG-DTA和FT-IR对HMO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各实验条件对HMO吸附Co^(2+)的影响,并将其用于含60 Co废水的实际处理研究。结果表明:HMO对溶液中的Co^(2+)具有良好吸附能力,在pH=7、T=298K条件下,其最大吸附量达132.98mg/g;溶液pH值能显著影响Co^(2+)在HMO上的吸附,在实验pH值范围内,吸附量随pH值增大而增加;在钴初始浓度相同的条件下,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Na^+、K^+、Mg^(2+)、Ca^(2+)、Zn^(2+)、Fe^(3+)等离子的存在对HMO吸附Co^(2+)具有一定影响。HMO对Co2+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推测吸附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化学吸附;吸附热力学行为可用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进行描述(R2>0.99),表明Co^(2+)在HMO上为单分子层吸附;由吸附热力学数据ΔH=46.96kJ/mol、ΔG=-26.09kJ/mol可知,此吸附行为是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另外,在实际处理含60 Co废水的动态柱实验中,HMO对初始放射性浓度为2.78×105 Bq/L的60Co废液的去除率可达56.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水合二氧化锰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研制Al_2O_3-B_4C环形芯块 被引量:2
8
作者 裴启林 许奎 +3 位作者 胡海霞 唐明国 乔慧武 张雨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07-1111,共5页
凝胶注模成型是一种原位成型工艺,是制备复杂形状的陶瓷部件的理想工艺。本文采用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Al_2O_3-B_4C环形芯块,主要研究了高固相、低黏度陶瓷浆料的制备,胶凝成型,Al_2O_3-B4C材料的烧结致密化等。结果表明:实验制备的Al_... 凝胶注模成型是一种原位成型工艺,是制备复杂形状的陶瓷部件的理想工艺。本文采用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Al_2O_3-B_4C环形芯块,主要研究了高固相、低黏度陶瓷浆料的制备,胶凝成型,Al_2O_3-B4C材料的烧结致密化等。结果表明:实验制备的Al_2O_3-B_4C环形芯块的壁厚为1 mm左右,B_4C含量在0.5%~12%之间,芯块的烧结密度在65%TD^93%TD之间。Al_2O_3-B_4C环形芯块满足压水堆可燃毒物材料设计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注模成型 环形芯块 Al2O3-B4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污染监测仪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白宁 张佳 +4 位作者 王成竹 刘利明 乔敏娟 毛嘉琦 刘晋瑾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00-404,共5页
在WCM1000全身污染监测仪已有的结构设计上,重新针对多个方面进行改进,立足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进一步将该监测仪的各个机械结构设计为标准化、模块化,便于同类仪表通用替换,实现WCM1000型全身污染监测仪结构通用性研究,实现市场化应用。
关键词 全身污染监测仪 结构优化 核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二连盆地哈达图地区层间氧化带产出特征与控矿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苗鹏翼 李满根 +1 位作者 张锋 吴金钟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3期212-223,共12页
哈达图地区位于二连盆地乌兰察布坳陷中东部,为巴赛齐古河谷的一部分,在其砂体中发现大型铀矿床。本区氧化带的形成及空间展布有其明显的特征,其控矿作用亦具有独特性。以钻孔资料为依据,结合岩矿芯样品分析测试,对哈达图地区含矿砂体... 哈达图地区位于二连盆地乌兰察布坳陷中东部,为巴赛齐古河谷的一部分,在其砂体中发现大型铀矿床。本区氧化带的形成及空间展布有其明显的特征,其控矿作用亦具有独特性。以钻孔资料为依据,结合岩矿芯样品分析测试,对哈达图地区含矿砂体沉积空间展布、沉积相、氧化带发育特征等方面分析研究,指出该地区赋矿层位下白垩统赛汉组上段中层间氧化带受砂体垂向非均质性控制,垂向分带性明显,前锋线位于各亚层界面附近,氧化带在亚层内因砂体均质好,沿河谷延伸距离长,矿体受氧化带垂向前锋线控制呈似层状。铀成矿具长期多次性,且在氧化带持续发育;由于深部还原气体沿构造渗入引起氧化还原过渡亚带酸碱度变化,是形成富铀矿体的关键因素。该研究成果对周边的赛罕塔拉、伊和乌素凹陷找矿具有较好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带 铀矿化 控矿因素 哈达图 二连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时相遥感数据的神东地区环境特征研究
11
作者 姚沛林 王瑞军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439-441,共3页
神东地区位于内蒙古与陕西省交界地带,跨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和陕西省的神木县,该区植被类型以低而稀疏的旱生、半旱生植被为主,生态环境先天脆弱,极为敏感。目前利用多时相遥感数据进行环境变化特征研究的方法主要有混合像元分解法、回... 神东地区位于内蒙古与陕西省交界地带,跨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和陕西省的神木县,该区植被类型以低而稀疏的旱生、半旱生植被为主,生态环境先天脆弱,极为敏感。目前利用多时相遥感数据进行环境变化特征研究的方法主要有混合像元分解法、回归模型法、机器学习法等(琪翔等,2022;谢晓宁等,2022;马丽等,2022;郑荣伟等,2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时相遥感数据 数据处理 环境特征 变化规律 神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1000辐射监测系统特点及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海平 杨浩然 王成竹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52-956,共5页
AP1000作为三代核电的重要堆型,其"减法"的设计理念与已有核电堆型有着显著区别,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文章首先对AP1000辐射监测系统的特点进行阐述,然后通过对比分析AP1000与CPR1000的辐射监测系统在鉴定试验、标准体系、安... AP1000作为三代核电的重要堆型,其"减法"的设计理念与已有核电堆型有着显著区别,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文章首先对AP1000辐射监测系统的特点进行阐述,然后通过对比分析AP1000与CPR1000的辐射监测系统在鉴定试验、标准体系、安全分级、功能分类等方面的不同点,可以看出AP1000相对于CPR1000设计上的改进,使辐射监测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监测系统 辐射监测 核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α-β表面污染探测器主要性能测试
13
作者 王成竹 侯磊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06-709,共4页
为进一步开展α-β表面污染探测器国产化研究,对自制100 cm^2α-β表面污染探测器的探测效率、探测限、串道比等主要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自制100 cm^2α-β表面污染探测器的主要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优于相关标准规定的... 为进一步开展α-β表面污染探测器国产化研究,对自制100 cm^2α-β表面污染探测器的探测效率、探测限、串道比等主要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自制100 cm^2α-β表面污染探测器的主要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优于相关标准规定的技术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污染 辐射监测 探测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