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电厂主蒸汽隔离阀蓄能器泄漏在线监测技术
1
作者 韩杰 樊琼 +1 位作者 杨垦 舒芝锋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7-111,共5页
为了在非侵入式条件下实现活塞式蓄能器泄漏的连续性监测,文中研究利用相控阵超声位置检测技术,基于软件模型的方法预测活塞标准位置,成功开发一种外挂式蓄能器泄漏在线监测系统,并在蓄能器本体上对相控阵超声位置检测误差、活塞位置偏... 为了在非侵入式条件下实现活塞式蓄能器泄漏的连续性监测,文中研究利用相控阵超声位置检测技术,基于软件模型的方法预测活塞标准位置,成功开发一种外挂式蓄能器泄漏在线监测系统,并在蓄能器本体上对相控阵超声位置检测误差、活塞位置偏离值进行了试验,在泄漏工况中验证了监测系统判漏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不泄漏时,设计的系统实测活塞位置偏离标准位置5~-10 mm;若发生泄漏,实测位置与标准位置偏差将随时间增大。该研究有效地解决了原有阀门设计无法监测蓄能器泄漏的问题,提高了主蒸汽隔离阀的功能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塞式蓄能器 泄漏 在线监测 相控阵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蒸汽系统数字孪生模型自动化同步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浩 肖云龙 +2 位作者 肖焱山 曾祥云 郑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9期12576-12583,共8页
核电数字孪生模型与实际机组的同步运行,是核电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以核电蒸汽系统的数字孪生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5层全连接神经网络实现蒸汽系统代理模型的构建,然后采用智能优化算法对代理模型进行参数优化以实现数字孪生模型与实际... 核电数字孪生模型与实际机组的同步运行,是核电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以核电蒸汽系统的数字孪生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5层全连接神经网络实现蒸汽系统代理模型的构建,然后采用智能优化算法对代理模型进行参数优化以实现数字孪生模型与实际机组的自动同步,最后提出了智能优化算法的改进方案并进行了应用验证。结果表明代理模型能够达到数字孪生模型精度的99.99%,调用速度提高了5倍,智能优化算法的寻优结果优于人工调试结果,同时改进方案能够有效提升寻优精度,自动化同步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自动同步 深度学习 智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AE的核电运行状态监测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易爽 贺俊杰 +2 位作者 郑胜 杨森权 曾曙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8109-8114,共6页
由于核反应堆发电的特殊性,核电厂对于生产安全的敏感度远胜于普通电厂。作为日常运维的重要环节,核电机组运行状态监测,对于核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核电机组状态监测主要采用预设固定阈值报警结合人工监盘的方式,这种... 由于核反应堆发电的特殊性,核电厂对于生产安全的敏感度远胜于普通电厂。作为日常运维的重要环节,核电机组运行状态监测,对于核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核电机组状态监测主要采用预设固定阈值报警结合人工监盘的方式,这种方式无法发现低于报警阈值的异常状态,同时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报风险。核电运行数据作为高维海量时序数据,具有正常样本和异常样本分布不均衡以及数据缺乏标签的问题,这限制了有监督深度学习方法的使用。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s,VAE)构建的无监督深度学习模型对真实运行数据进行异常检测,通过正常运行数据学习正常模式下数据在隐空间的分布,并基于异常数据无法被良好重构的原理,通过重构误差的大小来判别当前状态是否异常。实验以核电机组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removal-chemical and volume control system,RCV)中的上充泵为例,使用真实运行数据结合插入异常的方式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并与经典机器学习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变分自编码器的模型能够有效检测到核电真实数据中的异常数据片段及离群点,检测精确率和召回率均高于90%,检测性能相对孤立森林和支持向量机等经典机器学习算法具有优势,具备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 运行状态 异常检测 变分自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法的核电厂防异物堵板分析与优化
4
作者 裴石磊 郭轶波 +2 位作者 黄帅 王晨 毛金城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0-359,共10页
为探究不同材料蜂窝结构堵板对核电厂作业工况的减重效果与相应的力学性能,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分别对各个材料以实心堵板、蜂窝堵板和空心结构堵板进行静态变形计算与评定和动态仿真分析。首先进行静态载荷分析,对堵板的关键部... 为探究不同材料蜂窝结构堵板对核电厂作业工况的减重效果与相应的力学性能,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分别对各个材料以实心堵板、蜂窝堵板和空心结构堵板进行静态变形计算与评定和动态仿真分析。首先进行静态载荷分析,对堵板的关键部位施加法向垂直荷载模拟工作中持续荷载;对堵板采用动态冲击仿真分析与实验,比较了五种材料的三种不同结构堵板主要受载荷部位的变形影响;通过冲击仿真,对比动力学冲击形变量与塑性变形量,判断不同材料的力学特性以找到选取最优解。结果表明:在施加静态载荷与动态冲击时,蜂窝结构堵板的减重效果最佳,在不同的加载条件下性能最好;7010铝合金重量轻,承载能力强,能很好地吸收冲击,更适合应用于核电厂堵板。采用7010蜂窝铝板,综合加工工艺优化与样件实验,堵板重量由19.3 kg降低为13.2 kg,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分析 有限元 优化 核电厂 防异物堵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在核电厂不等厚对接环焊缝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守彬 夏中杰 +1 位作者 孔晨光 范岩成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4-69,共6页
以核电厂蒸汽介质关键系统的厚壁不等厚对接环焊缝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和分析焊缝可能出现的役致缺陷、结构以及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的难点,提出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应用前盲测对比试块的缺陷埋藏方案,通过声场仿真和盲测试验结果,确... 以核电厂蒸汽介质关键系统的厚壁不等厚对接环焊缝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和分析焊缝可能出现的役致缺陷、结构以及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的难点,提出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应用前盲测对比试块的缺陷埋藏方案,通过声场仿真和盲测试验结果,确定了应用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解决此类焊缝无损检测难题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检测 相控阵 不等厚环焊缝 厚壁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寿期运行的核电厂埋地管完整性管理技术体系构建 被引量:2
6
作者 黄红科 刘朝 +3 位作者 魏松林 章强 但体纯 肖调兵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52-560,共9页
介绍了基于长寿期运行的核电厂埋地管完整性管理技术体系构建的方法和应用实践,包括埋地管基础数收集与测绘及信息系统建立、埋地管风险分级、埋地管检查与评估、埋地管老化管理大纲体系四个主要方面,为核电厂开展埋地管完整性管理工作... 介绍了基于长寿期运行的核电厂埋地管完整性管理技术体系构建的方法和应用实践,包括埋地管基础数收集与测绘及信息系统建立、埋地管风险分级、埋地管检查与评估、埋地管老化管理大纲体系四个主要方面,为核电厂开展埋地管完整性管理工作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长寿期运行 埋地管 完整性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动态仿真中AP1000核电机组的简化实用模型 被引量:4
7
作者 吴国旸 鞠平 +5 位作者 宋新立 谢成龙 罗芳绘 刘燕嘉 苏志达 苏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57-1665,共9页
以AP1000为代表的第3代核电技术是我国核电当前的发展方向。该文提出用于电网稳定仿真的先进压水堆核电AP1000建模方法,建立相应的简化实用模型,并在电力系统全过程仿真软件中编程实现。鉴于AP1000核电机组目前尚未投运,采用参考核电站A... 以AP1000为代表的第3代核电技术是我国核电当前的发展方向。该文提出用于电网稳定仿真的先进压水堆核电AP1000建模方法,建立相应的简化实用模型,并在电力系统全过程仿真软件中编程实现。鉴于AP1000核电机组目前尚未投运,采用参考核电站AP1000机组的全范围仿真机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较为准确地反映了先进压水堆AP1000的动态特性,为研究核电机组运行机理及其与电网之间的协调控制提供了重要的仿真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水堆核电机组 核电站 AP1000 建模 动态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厂指套管涡流检测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4
8
作者 张玮 袁骊 +2 位作者 刘婷 杨越 孟德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69-973,共5页
通过对核电厂指套管降质原因的分析,以及国内外指套管事故实例,说明了我国指套管涡流检测技术应用的现状。综述了指套管涡流检测系统的检测探头、探头定位子系统、探头推拔子系统、信号采集与处理子系统、数据传输子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通过对核电厂指套管降质原因的分析,以及国内外指套管事故实例,说明了我国指套管涡流检测技术应用的现状。综述了指套管涡流检测系统的检测探头、探头定位子系统、探头推拔子系统、信号采集与处理子系统、数据传输子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套管 无损监测 涡流检测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S平台在核电厂DCS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小龙 邱建利 郑胜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5期56-60,共5页
开发了针对海南昌江核电站分散式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的FES平台,利用该平台对海南昌江核电LOT2部分的系统画面和系统规程、LOT1部分的报警规程进行了设计验证.通过测试分析,发现并修改了设计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界... 开发了针对海南昌江核电站分散式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的FES平台,利用该平台对海南昌江核电LOT2部分的系统画面和系统规程、LOT1部分的报警规程进行了设计验证.通过测试分析,发现并修改了设计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界面,改正了模型程序和软件系统的错误,完成了FES模型软件应用于FSS的可行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验证平台 全范围模拟机 核电厂 设计验证 可行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核电厂应急软件的低代码开发平台构建 被引量:4
10
作者 侯雪燕 谢明亮 +2 位作者 谢政权 魏巍 马国扬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0-366,共7页
核应急是核能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从核应急业务需求、性能提升及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国内多个核电厂面临核应急业务相关软件更新维护、升级改造等困难。本文基于低代码理念构建的核应急软件开发平台,形成了面向核应急业务软... 核应急是核能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从核应急业务需求、性能提升及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国内多个核电厂面临核应急业务相关软件更新维护、升级改造等困难。本文基于低代码理念构建的核应急软件开发平台,形成了面向核应急业务软件的基础框架组件、业务逻辑算法开发组件、任务开发组件、监控图开发组件、核应急GIS展示组件、基于深度学习的机组状态诊断及预测组件等,通过可视化组态、图形化组态,以拖拉拽、组态和配置等低代码方式快速实现核应急软件各个业务功能开发,缩短了电厂核应急管理软件的开发周期,提升了软件稳定性及更新维护水平,更好满足核电厂应急响应、监管指标改进等各项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应急 低代码 开发平台 组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研究堆运行许可证延续的关键技术问题和工程实践
11
作者 初起宝 马若群 +3 位作者 张锋 朱庆福 吕云鹤 陈晓亮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05-1615,共11页
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第8号令《核动力厂、研究堆和核燃料循环设施安全许可程序规定》对我国研究堆运行许可证延续事项作了新的规定,与HAF001/03《研究堆安全许可证件的申请和颁发规定》的要求相比,研究堆运行许可证延续技术路线和许可证申... 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第8号令《核动力厂、研究堆和核燃料循环设施安全许可程序规定》对我国研究堆运行许可证延续事项作了新的规定,与HAF001/03《研究堆安全许可证件的申请和颁发规定》的要求相比,研究堆运行许可证延续技术路线和许可证申请流程均需作相应的变动。本文基于我国研究堆运行许可证延续相关法规要求,借鉴商业堆运行许可证延续安全论证实践,分析了高通量工程试验堆和游泳池式轻水反应堆运行许可证延续工程经验,总结了研究堆开展运行许可证延续安全论证的主要技术要求和关键技术问题,为我国研究堆后续开展运行许可证延续安全论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堆 运行许可证延续 时限老化分析 老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列间切换中多因素对核电厂RRI系统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畅 苑景凯 +2 位作者 张坤 王永 邹金强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8-143,共6页
为解决核电厂设备冷却水系统(RRI系统)系列间切换过程出现的安全阀频繁起跳问题,以某核电厂为研究对象,运用Flowmaster软件计算该核电厂RRI系统系列间切换过程的压力变化,研究关阀时间、泵旁通流量、控制阀与泵的开启时间间隔等因素... 为解决核电厂设备冷却水系统(RRI系统)系列间切换过程出现的安全阀频繁起跳问题,以某核电厂为研究对象,运用Flowmaster软件计算该核电厂RRI系统系列间切换过程的压力变化,研究关阀时间、泵旁通流量、控制阀与泵的开启时间间隔等因素对于系统压力变化的影响,并验证仿真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增加设备冷却水泵的旁通流量、在设备冷却水泵达到额定转速前开启控制阀均能有效减缓启泵瞬间的压力波动;随着EAS热交换器冷侧管线控制阀关阀时间的增加会减弱关阀瞬间产生的水锤现象,减缓系统压力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设备冷却水系统(RRI系统) 压力波动 特征线法 瞬态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电厂高加测点数据实时预测模型的样本迁移学习方法研究
13
作者 习家轩 张大志 +2 位作者 肖云龙 王志会 周华兵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6-1115,共10页
针对核电厂高压加热测点数据实时预测在工程实际中存在故障数据缺失,观测数据量少等问题,提出基于数字孪生仿真数据的样本迁移学习方法。首先,利用数字孪生技术产生的特征丰富、样本充足的核工业相关仿真数据构建源域数据集,利用核工业... 针对核电厂高压加热测点数据实时预测在工程实际中存在故障数据缺失,观测数据量少等问题,提出基于数字孪生仿真数据的样本迁移学习方法。首先,利用数字孪生技术产生的特征丰富、样本充足的核工业相关仿真数据构建源域数据集,利用核工业设备运行过程中各监测点获取的实际观测数据构建目标域数据集;然后,通过交叉验证得到的分类模型,测得源域数据与目标域数据的相似度,将源域数据中与目标域数据相似的数据赋予高权重,使源域数据与目标域数据更匹配;最后,利用带权重的源域数据训练核工业数据实时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样本迁移学习方法在小样本与特征缺失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迁移学习效果,并且相较于传统迁移学习方法具有较高的实时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高压加热 实时预测 数字孪生 样本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技术在核电厂应急管理平台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谢明亮 魏巍 +6 位作者 李青 谷韫丰 侯雪燕 谢政权 戴浩 朱彤 陈龙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85-1092,共8页
如何快速采集数据,精准展现事故过程参数,分析应急流程等,是实现高效、快速响应核应急的重要决定因素,核电厂应急管理平台作为信息化管理平台,接口系统繁多,数据量大,在数据实时采集、系统参数监测、3D渲染等方面,缺乏直观、快速的展示... 如何快速采集数据,精准展现事故过程参数,分析应急流程等,是实现高效、快速响应核应急的重要决定因素,核电厂应急管理平台作为信息化管理平台,接口系统繁多,数据量大,在数据实时采集、系统参数监测、3D渲染等方面,缺乏直观、快速的展示、数据精准处理等问题,本文基于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高效的空间数据管理及灵活的空间数据综合分析能力等特性,利用应急业务接口数据、计算模拟仿真、GIS 3D渲染、智能寻优等技术,以地理空间数据、应急数据为基础,研究GIS技术在核电应急管理平台的应用方法。在厂区气象塔监测数据、人员清点数据、台风路径监测数据、剂量率监测数据基础上,采用GIS技术提供各类数据的可视化和实时监测功能,为核电应急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促进核应急体系智能化、标准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核电 核应急 核安全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90TT合金管材在含聚丙烯酸分散剂高温高压环境中的缝隙腐蚀行为
15
作者 黄成 操容 +6 位作者 王骏 但体纯 杨顺龙 刘佳露 吴申奥 李序东 陈银强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5,共5页
聚丙烯酸(PAA)可用于核电站蒸汽发生器(SG)二次侧水化学处理以减少腐蚀产物沉积,但PAA在高温下会分解产生小分子有机酸,使SG部件存在加速缝隙腐蚀的风险。采用片状缝隙腐蚀试样及管状缝隙腐蚀试样,在模拟SG高温高压水环境中,开展了PAA对... 聚丙烯酸(PAA)可用于核电站蒸汽发生器(SG)二次侧水化学处理以减少腐蚀产物沉积,但PAA在高温下会分解产生小分子有机酸,使SG部件存在加速缝隙腐蚀的风险。采用片状缝隙腐蚀试样及管状缝隙腐蚀试样,在模拟SG高温高压水环境中,开展了PAA对690TT合金管材缝隙腐蚀行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100 mg/L PAA后,两种缝隙腐蚀试样的腐蚀速率分别下降38%和22%,PAA的添加不会加速690TT合金的缝隙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隙腐蚀 690TT合金 聚丙烯酸(PA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压水堆核电站蒸汽发生器污垢清除的新型分散剂技术
16
作者 刘佳露 侯涛 +3 位作者 但体纯 杨顺龙 陈银强 桂春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7-120,共4页
国外PWR核电站分散剂技术的实践经验证实分散剂的添加可促进腐蚀产物的排污,在核电产业表现出了很高的实用性和良好的应用前景。围绕分散剂的应用现状、合成工艺进行了论述,并就国内研究现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压水堆(PWR)核电站 蒸汽发生器(SG) 二次侧沉积 分散剂 合成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压水堆核电机组建模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吴国旸 宋新立 +2 位作者 仲悟之 谢成龙 阙加雄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31-36,共6页
针对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压水堆核电机组,提出适用于电力系统机电暂态及中长期动态仿真的大型核电机组及其控制保护系统的完整数学模型,并用于电力系统全过程动态仿真,仿真结果验证该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表明该模型较为准确地反映了扰... 针对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压水堆核电机组,提出适用于电力系统机电暂态及中长期动态仿真的大型核电机组及其控制保护系统的完整数学模型,并用于电力系统全过程动态仿真,仿真结果验证该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表明该模型较为准确地反映了扰动后核电机组的动态响应过程,为研究核电站内部的过渡过程和大规模核电机组接入电网的控制策略提供了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水堆核电机组 电力系统 建模 动态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9-2游泳池式轻水反应堆池底点缺陷超声测量技术研究
18
作者 杨笑 张宇 +2 位作者 王硕 吴东栋 丁松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16-1620,共5页
为掌握49-2游泳池式轻水反应堆(简称49-2堆)堆水池铝质池底点缺陷的现状,以进一步为堆水池的服役性能评估提供数据支撑,确保反应堆的安全稳定运行,根据池底结构、池内介质、池壁材料等信息,研发了水浸超声测量系统,对池底点缺陷的分布... 为掌握49-2游泳池式轻水反应堆(简称49-2堆)堆水池铝质池底点缺陷的现状,以进一步为堆水池的服役性能评估提供数据支撑,确保反应堆的安全稳定运行,根据池底结构、池内介质、池壁材料等信息,研发了水浸超声测量系统,对池底点缺陷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实现了点缺陷深度的精确测量。该研究实现了首次对49-2堆池底点缺陷实际状态的远程水下无损检测,检测结论显示:与历史数据相比,池底点缺陷的分布和点坑深度测量数据基本一致,最大点坑深度为1.495 mm。研究结论为49-2堆池底材料的时限老化分析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研发的水下超声测量技术也可应用于同类型池式堆堆容器及乏燃料贮存池的老化管理工作以及服役寿命分析论证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9-2堆 超声检测 点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激光扫描的核电换热板厚度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杰 郑雪松 +2 位作者 杨斌 王刚 李文龙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61-1567,共7页
为实现核电换热板厚度尺寸的现场快速检测,搭建了面向复杂薄壁零件厚度测量的线激光三维测量系统,针对线性导轨与传感器相向排列特点的位姿标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核电换热板三维数字化模型,并针对换热板表面曲率缓变的结构特点,提出... 为实现核电换热板厚度尺寸的现场快速检测,搭建了面向复杂薄壁零件厚度测量的线激光三维测量系统,针对线性导轨与传感器相向排列特点的位姿标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核电换热板三维数字化模型,并针对换热板表面曲率缓变的结构特点,提出基于点点距离与空间聚类的厚度尺寸计算方法,实现核电换热板厚度尺寸高效计算。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测量精度优于0.15 mm,检测时间≤2 min,计算的换热板平均厚度0.9921 mm,可满足企业现场(测量精度优于0.2 mm、检测时间≤5 min)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厚度测量 核电换热板 线激光扫描 位姿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DC法的核电站XLPE电缆辐照老化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云浩 高轩 +4 位作者 汪亮 詹英杰 林思衍 周凯 尹游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4-70,共7页
为了对辐照老化后的核电站用中压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的绝缘状态进行评估,首先对电缆进行不同程度的辐照老化,研究不同辐照剂量下电缆的极化去极化电流,分析0.1 Hz介质损耗因数、直流电导率等老化参数的变化规律。然后使用改进的3支路D... 为了对辐照老化后的核电站用中压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的绝缘状态进行评估,首先对电缆进行不同程度的辐照老化,研究不同辐照剂量下电缆的极化去极化电流,分析0.1 Hz介质损耗因数、直流电导率等老化参数的变化规律。然后使用改进的3支路Debye模型对电缆绝缘进行拟合,得到不同辐照剂量下的支路电阻与支路电容,对电缆的老化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核电站用XLPE电缆在低辐照剂量(小于216 k Gy)下的支路电容与支路电阻变化较小,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支路电阻大幅下降,支路电容大幅上升,电缆直流电导率、介质损耗因数不断上升,并与断裂伸长率、氧化诱导时间的测试结果相符,验证了PDC方法可以有效地检测辐照老化电缆的绝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 辐照老化 核电电缆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