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州半岛不同林龄尾巨桉对磷吸收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揭凡 魏国余 +1 位作者 王志超 杜阿朋 《桉树科技》 2019年第2期37-40,共4页
本文对雷州半岛5个林龄的尾巨桉人工林不同器官磷元素含量特征和年际磷吸收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个林龄的尾巨桉不同器官均是以树叶中全磷含量最高;3~5a时干物质年累积量和磷素年吸收量均为最高;5个生长阶段的磷素吸收利用效率变化... 本文对雷州半岛5个林龄的尾巨桉人工林不同器官磷元素含量特征和年际磷吸收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个林龄的尾巨桉不同器官均是以树叶中全磷含量最高;3~5a时干物质年累积量和磷素年吸收量均为最高;5个生长阶段的磷素吸收利用效率变化范围为0.92~1.57t·hm^-2·Kg^-1,随林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巨桉人工林 林龄 干物质 磷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生物量估算模型及与IPCC法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揭凡 杜阿朋 竹万宽 《桉树科技》 2019年第1期1-8,共8页
为构建适用于区域桉树人工林生物量异速生长方程,收集整理桉树林的生物量文献数据,拟合测树因子(胸径和树高)与地上、地下和单株生物量间的回归关系。结果表明:单自变量模型中,基于胸径因子的方程拟合优度高于树高因子。双自变量模型中... 为构建适用于区域桉树人工林生物量异速生长方程,收集整理桉树林的生物量文献数据,拟合测树因子(胸径和树高)与地上、地下和单株生物量间的回归关系。结果表明:单自变量模型中,基于胸径因子的方程拟合优度高于树高因子。双自变量模型中,树高因子的添加仅对单株生物量拟合优度提高了0.7%~1.5%。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比较及相容性分析表明,方程lnW=-2.833+2.301ln D+0.352 1lnH对地上生物量预测效果最优,精度达94.6%;方程lnW=-5.175+0.939ln D^2H对地下生物量预测效果最优,精度达66.8%;方程lnW=-2.960+0.896ln DH^2对单株生物量预估效果最优,精度达95.5%。分量模型与单株模型相容性较好。桉树人工林BCEF和R的平均值分别为0.634 1(n=65,SD=0.132)和0.205 6(n=76,SD=0.089)。IPCC法对林分生物量估算精度高于异速生长方程,达到95.3%。因此,建议采用IPCC生物量估算参数法进行区域尺度桉树人工林生物量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 生物量 异速生长方程 区域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尺度相思、湿地松生物量相对生长方程及分配格局 被引量:4
3
作者 竹万宽 揭凡 杜阿朋 《桉树科技》 2018年第4期7-13,共7页
对已出版或发表的我国不同地点的相思(主要树种:马占相思、黑木相思、大叶相思、台湾相思和肯氏相思等)和湿地松生物量数据进行收集、建库和分析,建立适用于区域尺度的相思、湿地松生物量估算相对生长方程。结果表明:树高作为单一变量... 对已出版或发表的我国不同地点的相思(主要树种:马占相思、黑木相思、大叶相思、台湾相思和肯氏相思等)和湿地松生物量数据进行收集、建库和分析,建立适用于区域尺度的相思、湿地松生物量估算相对生长方程。结果表明:树高作为单一变量的相对生长方程拟合相思树干(0.854)、树根(0.832)、地上(0.859)和单株(0.875)生物量效果较好,树枝(0.704)和叶片(0.678)生物量的拟合较差。胸径和树高作为组合自变量的相对生长方程拟合湿地松树干(0.975)、树枝(0.953)、树根(0.932)、地上(0.981)和单株(0.970)生物量时拟合优度高,叶片(0.641)生物量的拟合效果差。相思和湿地松生物量分配比例均为树干最高,占比变幅叶片最大。综合分析表明,胸径单因子相对生长方程可以用于估算相思生物量,胸径和树高双因子相对生长方程可以用于湿地松生物量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思 湿地松 相对生长方程 生物量 区域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