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unsaker喷射通气导管在喉显微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刘鲲鹏 李成辉 曹妍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21-622,共2页
喉显微外科手术已经逐步成为目前治疗喉部良性病变的首选手术,因其部位特殊,手术医师常与麻醉医师争夺狭小的喉部空间,如术中通气方式不当会导致手术操作不便,从而增大手术难度,影响手术效果。上世纪60年代末期,喷射通气技术开始... 喉显微外科手术已经逐步成为目前治疗喉部良性病变的首选手术,因其部位特殊,手术医师常与麻醉医师争夺狭小的喉部空间,如术中通气方式不当会导致手术操作不便,从而增大手术难度,影响手术效果。上世纪60年代末期,喷射通气技术开始引入临床。此后,各种不同特点的声门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显微外科手术 麻醉医师 通气导管 喷射 喉部良性病变 应用 手术医师 手术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智慧化护理调度系统的建设及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颖 陈静 +2 位作者 雷梦君 孙碧海 薛长莹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80,共6页
目的 :建设并应用满足手术室护理管理需求的智慧化护理调度系统,为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和安全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2023年9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建设完成智慧化护理调度系统,随机抽取3个手术间作为检测点位,比较系统应用前(2023年6... 目的 :建设并应用满足手术室护理管理需求的智慧化护理调度系统,为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和安全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2023年9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建设完成智慧化护理调度系统,随机抽取3个手术间作为检测点位,比较系统应用前(2023年6月—7月)与应用后(2023年11月—12月)的手术间平均使用效率、手术间平均周转时间、患者入室前平均等待时间、医护人员等待患者平均时间、手术室工作人员对系统的可用性评价、患者满意度情况等。结果 :系统应用后,手术间平均使用效率提高(P=0.013),手术间平均周转时间缩短(P=0.007),患者入室前平均等待时间缩短(P<0.001),医护人员等待患者平均时间缩短(P=0.014)。对37名手术室工作人员采用后测系统可用性问卷进行调查,各维度均分在5.98~6.08之间,处于满意和非常满意之间。患者满意度调研显示患者对手术室整体服务的评价提升(P<0.001)。结论 :手术室智慧化护理调度系统的应用优化并规范了手术室护理辅助人员的行为,有效提升了手术周转效率和患者满意度,保障了医疗安全,推动了医院高质量发展,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智慧化护理调度系统 手术周转 效益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用于ERCP监护性麻醉的研究 被引量:30
3
作者 张金华 刘鲲鹏 +5 位作者 李成辉 韩柳 李昭 樊艳华 房龙 杜时雨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64-666,共3页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用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监护性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6例ASAⅠ~Ⅲ级、年龄35~79岁拟在监护性麻醉下行ERCP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单纯瑞芬太尼组(R组)和瑞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组(R...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用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监护性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6例ASAⅠ~Ⅲ级、年龄35~79岁拟在监护性麻醉下行ERCP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单纯瑞芬太尼组(R组)和瑞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组(RM组)。R组首先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2μg·kg^(-1)·min^(-1)5min,随后减为0.15μg·kg^(-1)·min^(-1),RM组在手术开始前静注咪达唑仑0.02mg/kg,其余用药同R组。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T_0)、手术开始时(T_1)、手术开始后 min(T_2)、10min(T_3)和术毕(T_4)时MAP、HR、RR、SpO_2、脑电双频指数(BIS)以及术后改良Aldrete镇静评分、操作者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记录手术操作时间和麻醉时间。结果与T_0时比较,T_1、T_2时R组MAP均明显升高(P<0.05);T_2~T_4时两组HR均明显加快,T_1时R组HR明显快于T_0时和RM组。T_1~T_4时两组BIS均明显低于T_0时,且T_1~T_3时RM组BIS明显低于R组(P<0.05)。术后RM组遗忘评分明显高于R组(P<0.05)。R组手术操作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RM组(P<0.05);术毕时R组的改良Aldrete评分明显高于RM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0.2 μg·kg^(-1)·min^(-1)用于ERCP实施监护性麻醉可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且安全性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μ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瑞芬太尼 咪达唑仑 监护性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氨酚羟考酮和盐酸曲马多治疗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早期疼痛的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志永 贾乃光 +9 位作者 黄文起 黄宇光 刘薇 冷金花 高雪松 杨扬 张亚军 刘春霞 曹雷 林世清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68-171,共4页
目的 :观察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术后早期单次口服氨酚羟考酮 (泰勒宁 )和盐酸曲马多 (奇曼丁 )进行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2 0例VAS评分 >3分的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 ,随机分 3组 ,分别口服泰勒宁、奇曼丁或安慰剂 1片 ,3组病人... 目的 :观察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术后早期单次口服氨酚羟考酮 (泰勒宁 )和盐酸曲马多 (奇曼丁 )进行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2 0例VAS评分 >3分的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 ,随机分 3组 ,分别口服泰勒宁、奇曼丁或安慰剂 1片 ,3组病人均给予吗啡静脉自控止痛泵作为补救镇痛用药。观察并记录服药即刻、服药后 0 .2 5、0 .5、0 .75、1、2、4、6、8、12、2 4h的VAS评分、PCA用量以及不良反应 ,根据VAS评分计算疼痛缓解度 ,2 4h进行总体镇痛满意度评估。结果 :泰勒宁组和奇曼丁组VAS评分低于安慰剂组 (P <0 .0 5 ) ,泰勒宁组和奇曼丁组之间VAS评分相近 (P >0 .0 5 )。泰勒宁组和奇曼丁组补救PCA吗啡用量明显低于安慰剂组 (P <0 .0 5 ) ,泰勒宁组和奇曼丁组补救PCA吗啡用量相当 (P >0 .0 5 )。泰勒宁组和奇曼丁组总体镇痛满意度评估优于安慰剂组 (P <0 .0 5 )。 2 4h恶心呕吐率方面 ,奇曼丁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 (P <0 .0 5 )。结论 :口服泰勒宁和奇曼丁能有效地缓解妇科腹腔镜病人手术后的中至重度疼痛 ,早期口服给药镇痛的方式安全、有效。与奇曼丁组相比 ,泰勒宁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镇痛药 泰勒宁 奇曼丁 氨酚羟考酮 曲马多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吴新民 许幸 +4 位作者 贾乃光 李士忠 田鸣 李青 李丹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90-692,共3页
目的以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为对照,研究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在下腹部和下肢手术患者中实施硬膜外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试验方法,随机入组122例患者,均分为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 目的以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为对照,研究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在下腹部和下肢手术患者中实施硬膜外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试验方法,随机入组122例患者,均分为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组(研究组)和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感觉阻滞上界达T8或T10时间、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范围,术后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消失时间、麻醉医师、手术医师满意度。结果麻醉失败3例,术中改变麻醉方案1例。实际完成病例数:研究组58例,对照组60例。麻醉有效性:两组药物达到T8麻醉平面的时间为15min(中位数);达到T10的时间研究组为15min,对照组为10min,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麻醉阻滞平面最高达到T2,最低在T12,多数在T5~T10。在用药后30min,两组多数患者(83.63%~88.33%)的运动阻滞处于改良Bromage评分2级或3级。停药后感觉阻滞平面消失的时间研究组平均(中位数)为210min,对照组平均为180min,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部患者感觉阻滞消失的时间在300min。安全性:研究药物使用前后对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的观察显示,对照组有1例发生ALT改变(增高至152u/L)、3例发生头晕、恶心、耳鸣、双腿麻木、不适、烦躁等不良反应,未经特别处理自行恢复。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与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有相似的麻醉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罗哌卡因 有效性 安全性 硬膜外麻醉 麻醉平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麻醉后再次气管插管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戡 尹毅青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5-149,共5页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后患者在恢复室发生再次气管插管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中日友好医院接受全身麻醉的14 40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在恢复室是否发生再次气管插管将患者分为再次插管组和对照组,对组...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后患者在恢复室发生再次气管插管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中日友好医院接受全身麻醉的14 40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在恢复室是否发生再次气管插管将患者分为再次插管组和对照组,对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再次气管插管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预后。结果 14 407例患者中,有16例发生再次气管插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OR=17.55,95%CI:3.08~59.84,P=0.001)及冠心病(OR=5.98,95%CI:1.67~21.42,P=0.006)、术中出血量大于12 ml·kg-1(OR=27.83,95%CI:10.75~54.62,P<0.001)和胸内手术(OR=22.96,95%CI:12.66~48.19,P=0.004)是再次气管插管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前合并COPD及冠心病、术中出血量大于12 ml·kg-1和胸内手术是全身麻醉后发生再次气管插管的危险因素,且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恢复室 再次气管插管 危险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麻醉中几种鉴别气管导管位于气管或误插入食管的方法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成辉 赵薇 +1 位作者 张金华 贾乃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7-200,共4页
目的 通过对气管导管插入食管后的多项指标进行比较,评判其鉴别导管误插入食管的敏感性及可靠性。方法 选择40例ASA(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美国麻醉医师协会)体格状况分级Ⅰ-Ⅱ级、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成年患者,常规... 目的 通过对气管导管插入食管后的多项指标进行比较,评判其鉴别导管误插入食管的敏感性及可靠性。方法 选择40例ASA(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美国麻醉医师协会)体格状况分级Ⅰ-Ⅱ级、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成年患者,常规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同时,用同型号气管导管插入食管内。观察内容:(1)分别由两位不知情的低年资麻醉医师通过双侧肺尖部及剑突下听诊鉴别导管位置;(2)随机连接呼吸机,观察胸廓及上腹部起伏情况、呼气终末CO2分压(PetCO2)、经皮氧饱和度(SpO2)、气道阻力等指标变化。结果 依据两侧肺尖部或剑突下听诊法判断导管位置的正确率分别为90%和96.25%。行食管内通气时,无1例患者胸廓随呼吸动作起伏,但有87.5%的患者在数次吸气后腹部隆起;PetCO2波形几乎成直线,数值在0-1mmHg间波动;SpO2在通气后(156±11)s快速降低;气道平均压升高而平台期缩短。结论 (1)肺尖部与剑突下听诊法相结合有助于提高气管导管定位的准确率; (2)用PetCO2判断气管导管是否误插迅速直观、准确可靠,而其他指标均有较显著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插管 气管 食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益六西格玛法在提升手术室接台效率中的应用
8
作者 雷梦君 张颖 +2 位作者 陈静 薛长莹 孙碧海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6-619,共4页
目的:将精益六西格玛法应用于接台手术流程的分析与优化中,从而提升手术室接台手术的整体效率,为手术室的精细化管理提供解决方案。方法:基于精益六西格玛法,利用智能调度系统实现手术任务的自主派发以及辅助人员人力资源的合理调配。于... 目的:将精益六西格玛法应用于接台手术流程的分析与优化中,从而提升手术室接台手术的整体效率,为手术室的精细化管理提供解决方案。方法:基于精益六西格玛法,利用智能调度系统实现手术任务的自主派发以及辅助人员人力资源的合理调配。于2024年7月调取某三级甲等医院工作流程改进前的1576例手术以及改进后的1611例手术数据,比较改进前后患者接入手术室耗时、接台手术间隔时间、患者等待时间及医务人员满意度。结果:改进后,接患者入手术室耗时缩短至12(7,19)分钟,接台手术间隔时间缩短至15(10,22)分钟,患者等待时间缩短至17(12,21)分钟,辅助人员任务完成的及时性、时间把控精准性显著提升(P<0.01)。结论:将精益六西格玛法应用到接台手术的流程优化中,可提升接台手术的效率和医务人员满意度,同时为医院提高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益六西格玛 接台手术效率 智能调度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级及以上医院手术器械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被引量:47
9
作者 孙育红 钱蒨健 +1 位作者 王维 钱维明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29-734,共6页
目的:调查目前国内手术器械管理现状及其相关因素,为发现手术器械管理问题提供依据。方法:便利抽取全国30个省份二级及以上医院手术室护士长594名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设问卷调查手术器械管理模式、外来手术器械、腔镜手术器械、眼科手术... 目的:调查目前国内手术器械管理现状及其相关因素,为发现手术器械管理问题提供依据。方法:便利抽取全国30个省份二级及以上医院手术室护士长594名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设问卷调查手术器械管理模式、外来手术器械、腔镜手术器械、眼科手术器械管理等内容。结果:手术器械管理以粗放的经验型管理为主,在维护保养、质量检查、淘汰更新、系统检测及外来手术器械和眼科手术器械管理等环节存在不足,二级医院相关管理有待提高。结论:现阶段手术器械管理尚未达到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水平,存在手术安全隐患,管理者应高度重视并加大管理力度,尽快建立手术器械管理的质量评估体系,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手术患者安全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器械 管理 现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手术中咪唑安定和大剂量芬太尼麻醉对脑电功率谱的影响
10
作者 覃剑 李成辉 +1 位作者 赵薇 贾乃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69-170,共2页
本文对20例行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接受咪唑安定、大剂量芬太尼麻醉的病人进行观察,试图了解咪唑安定、大剂量芬太尼和低温对脑电功率谱的影响。资料与方法20例ASAⅡ~Ⅳ级病人,男13例、女7例,年龄5~68(48±... 本文对20例行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接受咪唑安定、大剂量芬太尼麻醉的病人进行观察,试图了解咪唑安定、大剂量芬太尼和低温对脑电功率谱的影响。资料与方法20例ASAⅡ~Ⅳ级病人,男13例、女7例,年龄5~68(48±7)岁,体重13~86(40±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咪唑安定 芬太尼 脑电功率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化全自动标本转移系统在手术病理标本前处理流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颖 雷梦君 +4 位作者 玄力娟 孙碧海 司超增 陈静 牛云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24-928,共5页
目的:探讨在数智化管理背景下,由手术室护士主导的数智化全自动标本转移系统在手术病理标本前处理流程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手术病理标本质量提供参考。方法:构建数智化全自动标本转移系统,并将其应用于手术病理标本前处理流程中,比较系... 目的:探讨在数智化管理背景下,由手术室护士主导的数智化全自动标本转移系统在手术病理标本前处理流程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手术病理标本质量提供参考。方法:构建数智化全自动标本转移系统,并将其应用于手术病理标本前处理流程中,比较系统应用前(2023年4月—7月)和系统应用后(2023年8月—11月)的病理标本送检效率、送检质量、手术室护士心理压力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应用数智化全自动标本转移系统后,病理标本前处理流程时长较应用前平均减少3.66 min,一次性接收合格率由87.07%提高至96.42%,病理送检质量满意率较高,护士工作压力显著缓解,医务人员满意度明显提高,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智化全自动标本转移系统应用于手术标本前处理流程中可有效提高手术标本前处理效率并缓解护士工作压力,保障病理标本送检质量,为医疗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有效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提升医护人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 全自动标本转移系统 手术病理标本前处理 抽真空处理 冷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对护理管理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于兰芝 张颖 孙育红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7-480,共4页
综述了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对绩效的评价方式,从护理工作量、护理不良事件、护理成本、护理职业发展方面进行梳理,阐释了DRG对护理管理产生的影响,并针对DRG改革下护理绩效模式、护士分... 综述了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对绩效的评价方式,从护理工作量、护理不良事件、护理成本、护理职业发展方面进行梳理,阐释了DRG对护理管理产生的影响,并针对DRG改革下护理绩效模式、护士分级、预测护士数量、平衡护理成本、提升护理工作效率等方面提出护理管理策略,以期促进护理管理者探索护理管理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护理质量 病例组合指数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人群对无痛分娩的认知及其临床应用影响因素的调查 被引量:20
13
作者 孟冬祥 尹常宝 +3 位作者 陈雪华 董兴栋 郭惠明 贾乃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0-153,共4页
目的调查不同人群对无痛分娩(LPR)的认知及影响LPR临床应用的因素。方法针对分娩痛与镇痛的18个问题,对在两所大型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病人和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100份)。结果收回有效答卷1062份(96.5%)。对待分娩痛,较多女... 目的调查不同人群对无痛分娩(LPR)的认知及影响LPR临床应用的因素。方法针对分娩痛与镇痛的18个问题,对在两所大型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病人和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100份)。结果收回有效答卷1062份(96.5%)。对待分娩痛,较多女性感觉非常恐惧,而约50%男性认为这是正常生理现象(P<0.01)。对LPR的了解,<40岁者比≥40者岁更多听说过并知道一些方法(P<0.05),医护与非医护人员之间这种差异更加显著(P<0.01)。70%以上被访者分别认为许多医院LPR开展得还很欠缺,90%认为媒体也几乎没有宣传。对LPR的顾虑,男性或学龄>12年者最大顾虑为安全问题(P<0.01),女性和学龄≤12年者最大顾虑为治疗效果和费用问题(P<0.01)。86%以上的被访者认为LPR没有普遍开展的原因是医院没有将此技术列为常规医疗项目,85%表示愿意接受LPR或由医生决定分娩方式。结论年轻者及医护人员对LPR的认识更趋于客观,更愿意接受该项技术;医院没有将LPR列为常规医疗项目以及人们对该技术缺乏了解、存在顾虑是影响其临床应用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分娩 认知 LPR 疼痛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ikani喉镜和Macintosh直接喉镜经口气管插管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27
14
作者 赵诗斌 贾乃光 +4 位作者 刘鲲鹏 李成辉 张亚军 韩柳 薛富善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3-309,共7页
目的比较Shikani喉镜和Macintosh直接喉镜经口气管插管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41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年龄20~60岁和拟在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实施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Shikani喉镜组(S组,n=21)和Macintosh直接喉镜... 目的比较Shikani喉镜和Macintosh直接喉镜经口气管插管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41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年龄20~60岁和拟在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实施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Shikani喉镜组(S组,n=21)和Macintosh直接喉镜组(M组,n=20),麻醉诱导后分别采用Shikani喉镜或Macintosh直接喉镜实施经口气管插管操作,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后,气管插管时和气管插管后5 min内的血压、心率(HR)和二重指数(RPP)变化,记录气管插管时间。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的血压和RPP明显低于麻醉诱导前(P均<0.05),气管插管后的血压、HR和RPP则明显高于麻醉诱导后(P均<0.05)。与麻醉诱导前相比,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后的HR明显升高(P均<0.05),且均持续约3 min。在插入气管导管后即刻,M组患者的收缩压(SBP)和外周平均动脉压(MAP)明显高于S组患者(P均<0.05),其余各时间点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M组,患者观察期和气管插管完成后HR出现最大值的时间较SBP出现最大值的时间明显后延(P均<0.05);与M组比较,S组患者观察期和气管插管完成后出现SBP最大值的时间明显后延(P均<0.05)。两组患者观察期SBP大于、小于基础值30%,HR大于、小于基础值30%及RPP大于22 000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hikani喉镜正中入路经口气管插管的血流动力学反应轻于Macintosh直接喉镜气管插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IKANI喉镜 MACINTOSH直接喉镜 经口气管插管 血流动力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ikani喉镜左侧磨牙入路和直接喉镜经口气管插管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9
15
作者 刘鲲鹏 贾乃光 +3 位作者 赵诗斌 李成辉 张亚军 薛富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44-747,共4页
目的比较Shikani喉镜(SOS)左侧磨牙入路和Macintosh直接喉镜经口气管插管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40例全麻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SOS左侧磨牙入路气管插管组(S组)和Macintosh直接喉镜插管组(M组)。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 目的比较Shikani喉镜(SOS)左侧磨牙入路和Macintosh直接喉镜经口气管插管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40例全麻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SOS左侧磨牙入路气管插管组(S组)和Macintosh直接喉镜插管组(M组)。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气管插管即刻(T2)和气管插管后1min(T3)、3min(T4)、5min(T5)的BP、HR,并计算SBP×HR(RPP),记录气管插管时间。结果与T0时比较,T1时两组患者的BP和RPP均明显降低(P<0.05);与T1时比较,T2、T3时两组患者的BP和RPP升高,T2~T5时两组患者HR明显增快(P<0.05)。T2时S组SBP明显低于M组(P<0.05)。与S组比较,M组气管插管开始后HR出现最大值的时间明显后延。观察期S组和M组SBP大于基础值30%的发生率和RPP大于22000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OS左侧磨牙入路可简便有效地用于经口气管插管操作;与Macintosh直接喉镜比较,SOS左侧磨牙入路可引起较轻的血流动力学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IKANI喉镜 MACINTOSH直接喉镜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声门上通气方式在支气管热成形术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稳 林江涛 +4 位作者 苏楠 农英 洪洪 尹毅青 李成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比较经魏氏喷射鼻咽通气道行高频喷射通气、改良喉罩控制通气两种通气方式在支气管热成形术中的效果。方法 28例支气管热成形术患者分成A组(经魏氏喷射鼻咽通气道行高频喷射通气,14例)和B组(经改良喉罩控制通气,14例),记录患者入室... 目的比较经魏氏喷射鼻咽通气道行高频喷射通气、改良喉罩控制通气两种通气方式在支气管热成形术中的效果。方法 28例支气管热成形术患者分成A组(经魏氏喷射鼻咽通气道行高频喷射通气,14例)和B组(经改良喉罩控制通气,14例),记录患者入室后(T0),给药/麻醉诱导后1 min(T1),纤维支气管镜置镜即刻(T2),通气后15 min(T3)、30 min(T4)、45 min(T5),术毕即刻(T6),患者睁眼时(T7)的脉搏氧饱和度、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并于T0、T4、T6时点采集足背动脉血测p H、动脉氧分压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值;记录置镜时间、手术时间、患者初醒时间;评估麻醉效果、术者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记录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的例数。结果 A组患者T4、T6时点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显著升高(P均<0.05),p H显著降低(P<0.05);B组患者的置镜时间和手术时间显著短于A组(P均<0.05),而苏醒时间显著长于A组(P<0.05);B组的麻醉效果和术者满意度均明显好于A组(P均<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改良喉罩控制通气方法更适合应用于支气管热成形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热成形术 魏氏喷射鼻咽通气道 高频喷射通气 改良喉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戊乙奎醚用于全麻术前减少腺体分泌的研究 被引量:27
17
作者 严梅 郭向阳 +4 位作者 叶铁虎 肖涵 吴新民 贾乃光 吴安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827-829,共3页
目的评价盐酸戊乙奎醚作为全麻术前用药减少腺体分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观察。298例全麻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术前分别肌肉注射阿托品、盐酸戊乙奎醚或注射用水,测定注射后30min唾液分泌量。用视觉模... 目的评价盐酸戊乙奎醚作为全麻术前用药减少腺体分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观察。298例全麻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术前分别肌肉注射阿托品、盐酸戊乙奎醚或注射用水,测定注射后30min唾液分泌量。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方法测定口干程度,记录不良反应。结果给药后30min,阿托品、盐酸戊乙奎醚和注射用水组唾液分泌量分别较给药前变化(-17·64±19·53)、(-22·30±21·04)和(2·71±19·46)mg。VAS阿托品、盐酸戊乙奎醚组用药后明显增加。给药后30min,阿托品、盐酸戊乙奎醚和注射用水组HR分别较给药前变化(1·65±8·82)、(-4·30±7·01)和(-0·54±6·49)次/分。观察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盐酸戊乙奎醚作为全麻术前用药,可明显减少唾液分泌,无HR增快,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抗胆碱药 盐酸戊乙奎醚 阿托品 唾液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困难气道中运用CT三维重建技术指导硬质纤维气管镜行气管插管 被引量:8
18
作者 洪洪 钱宇婷 +3 位作者 付磊 王武 李成辉 尹毅青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70-874,共5页
目的:研究困难气道中运用CT三维重建技术指导硬质纤维气管镜行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Ⅱ级、颈项强直、颈部外伤需制动或严重颈椎病颈椎固定的择期手术患者44例... 目的:研究困难气道中运用CT三维重建技术指导硬质纤维气管镜行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Ⅱ级、颈项强直、颈部外伤需制动或严重颈椎病颈椎固定的择期手术患者44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E组)24例和对照组(C组)20例。术前采集入组患者上气道CT数据,依据患者的CT三维重建图像及由此获得的参数计算完成对Shikani硬质纤维气管镜(后简称硬质镜)管芯塑型,随机分组后,根据患者所在组别分别选用相应的硬质镜插管,E组采用根据患者CT三维重建图像计算的角度塑型后的硬质镜,C组采用原始角度硬质镜,并记录首次插管成功率及气管插管成功率,气管插管时间,入室(Tb)、插管后即刻(T0)、插管后5 min内(T1~T5)7个时间点血压、心率和脉搏氧饱和度,以及24 h内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结果:两组插管成功率均为100%,E组首次插管成功率为96%,C组首次插管成功率为70%,E组首次插管成功率高于C组。E组插管时间为(20.7±10.6)s,C组插管时间为(21.5±17.6)s,E组优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操作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方面,E组心率血压乘积(rate-pressure product,RPP)在T0、T1、T2、T4、T5小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CT三维重建技术图像计算的角度对硬质镜管芯塑型,对提高颈椎固定困难气道患者的首次气管插管成功率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三维重建技术 硬质纤维气管镜 颈椎固定 困难气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法联合环节质量管理在低温器械手工清洗效果监测及改进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娟 康淑华 +2 位作者 谢育红 秦红云 李萍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4-76,共3页
目的采用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生物荧光法联合环节质量管理方法,探讨手工清洗的低温灭菌器械的清洗效果,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5年7-9月在手术室低温器械清洗间需人工清洗的手术器械共32件,于清洗... 目的采用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生物荧光法联合环节质量管理方法,探讨手工清洗的低温灭菌器械的清洗效果,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5年7-9月在手术室低温器械清洗间需人工清洗的手术器械共32件,于清洗前和清洗干燥后进行物表取样,结构复杂部位同时进行细缝取样,读取相对光单位(relative light unit,RLU)值,判断手工清洗效果;根据环节质量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对清洗不合格的情况进行分析,改进后再次测定清洗效果。结果绝大部分低温器械经人工清洗后生物残留明显降低,但结构复杂的器械生物残留仍比较严重。改进清洗流程并加强医辅人员的培训,对清洗不合格的器械进行再次清洗,结果显示,改进清洗方法后所有器械的生物残留明显小于改进前,且均已合格。结论 ATP生物荧光法能提供手术器械清洗效果的实时监测及持续改进的作用,并提高手工清洗器械的环节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法 环节质量控制 手工清洗 低温器械 效果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镇静药物的选择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昭 刘鲲鹏 李成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5-517,共3页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临床中的应用日益普遍,2004年,在美国大约实施了152,830例支气管镜检查操作。由于恐惧、焦虑、疼痛、口咽部激惹、咳嗽、呼吸困难和胸部不适等原因,几乎所有患者均愿意在一定程度的镇静下进行支气管镜检查。适度...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临床中的应用日益普遍,2004年,在美国大约实施了152,830例支气管镜检查操作。由于恐惧、焦虑、疼痛、口咽部激惹、咳嗽、呼吸困难和胸部不适等原因,几乎所有患者均愿意在一定程度的镇静下进行支气管镜检查。适度镇静可使患者感觉更为舒适并愿意接受后续操作,使检查不会被迫中断,因而有利于顺利获得诊断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镇静药物 检查操作 胸部不适 呼吸困难 口咽部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