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
21
1
作者
李海聪
李求兵
+5 位作者
杨学青
田心
戴琪
马明
陈晓光
王燕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20-623,共4页
目的研究老年脑卒中患者发生抑郁的相关因素及抗抑郁治疗对缺损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脑卒中患者377例,其中脑出血89例,脑梗死288例。根据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_(17))评分情况分为:非抑郁组116例和抑郁组261例,分析其...
目的研究老年脑卒中患者发生抑郁的相关因素及抗抑郁治疗对缺损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脑卒中患者377例,其中脑出血89例,脑梗死288例。根据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_(17))评分情况分为:非抑郁组116例和抑郁组261例,分析其发生抑郁的相关因素。再将抑郁组随机分为治疗组(135例,抗抑郁+脑卒中治疗4周)和对照组(126例,脑卒中治疗4周)。观察各组HAMD_(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睡眠障碍量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变化。结果脑出血患者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脑梗死患者(P<0.05);与非抑郁组比较,抑郁组患者脑卒中发生在小脑、脑干、大脑半球(额叶)的比例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患者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等症状在第2、3、4周末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脑卒中的性质、部位、以及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抑郁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抑郁有利于其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抑郁症
抗抑郁药
血清素
神经生物学
心理学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老年患者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其危险水平评估
被引量:
15
2
作者
李海聪
张铁忠
+4 位作者
马明
李求兵
王燕
杨学青
陈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9-280,共2页
关键词
心脑血管病
危险因素
老年患者
水平评估
回顾性调查
高发人群
血糖升高
血脂异常
门诊就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失眠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
21
3
作者
李海聪
李渊
+6 位作者
马明
李求兵
杨学青
陈晓光
田心
王燕
戴琪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20-823,共4页
目的研究失眠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及睡眠改善后患者血压的变化。方法高血压失眠患者27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37例)和对照组(134例),分别采用艾司唑仑和安慰剂治疗,观察患者第4、8、15天血压的变化:袖带坐位收缩压谷值和舒张...
目的研究失眠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及睡眠改善后患者血压的变化。方法高血压失眠患者27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37例)和对照组(134例),分别采用艾司唑仑和安慰剂治疗,观察患者第4、8、15天血压的变化:袖带坐位收缩压谷值和舒张压谷值与基线血压的变化、目标血压达标率,同时对患者进行睡眠障碍量表(sleep dysfuntion rating scale,SDR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HAMA)评价。结朵在治疗第8、15天,治疗组患者的收缩压谷值和舒张压谷值显著下降,而对照组下降不明显;治疗组目标血压的达标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同时在治疗第8、15天,治疗组的SDRS和HAMA评分也较基线总分有显著下降;治疗组治疗失眠的总有效率为6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6.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艾司唑仑治疗高血压失眠患者有显著疗效。失眠可严重影响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化,改善睡眠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压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睡和睡眠障碍
高血压
催眠药和镇静药
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
21
1
作者
李海聪
李求兵
杨学青
田心
戴琪
马明
陈晓光
王燕
机构
卫生部
中日友好医院老年病科
出处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20-623,共4页
文摘
目的研究老年脑卒中患者发生抑郁的相关因素及抗抑郁治疗对缺损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脑卒中患者377例,其中脑出血89例,脑梗死288例。根据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_(17))评分情况分为:非抑郁组116例和抑郁组261例,分析其发生抑郁的相关因素。再将抑郁组随机分为治疗组(135例,抗抑郁+脑卒中治疗4周)和对照组(126例,脑卒中治疗4周)。观察各组HAMD_(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睡眠障碍量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变化。结果脑出血患者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脑梗死患者(P<0.05);与非抑郁组比较,抑郁组患者脑卒中发生在小脑、脑干、大脑半球(额叶)的比例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患者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等症状在第2、3、4周末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脑卒中的性质、部位、以及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抑郁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抑郁有利于其神经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
卒中
抑郁症
抗抑郁药
血清素
神经生物学
心理学
社会
Keywords
stroke
depressive disorder
antidepressive agents
serotonin
neurobiology
psychology, social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老年患者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其危险水平评估
被引量:
15
2
作者
李海聪
张铁忠
马明
李求兵
王燕
杨学青
陈钢
机构
中日友好医院老年病科
出处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9-280,共2页
关键词
心脑血管病
危险因素
老年患者
水平评估
回顾性调查
高发人群
血糖升高
血脂异常
门诊就诊
分类号
R5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473.6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失眠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
21
3
作者
李海聪
李渊
马明
李求兵
杨学青
陈晓光
田心
王燕
戴琪
机构
卫生部
中日友好医院老年病科
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
出处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20-823,共4页
文摘
目的研究失眠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及睡眠改善后患者血压的变化。方法高血压失眠患者27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37例)和对照组(134例),分别采用艾司唑仑和安慰剂治疗,观察患者第4、8、15天血压的变化:袖带坐位收缩压谷值和舒张压谷值与基线血压的变化、目标血压达标率,同时对患者进行睡眠障碍量表(sleep dysfuntion rating scale,SDR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HAMA)评价。结朵在治疗第8、15天,治疗组患者的收缩压谷值和舒张压谷值显著下降,而对照组下降不明显;治疗组目标血压的达标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同时在治疗第8、15天,治疗组的SDRS和HAMA评分也较基线总分有显著下降;治疗组治疗失眠的总有效率为6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6.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艾司唑仑治疗高血压失眠患者有显著疗效。失眠可严重影响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化,改善睡眠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压状态。
关键词
入睡和睡眠障碍
高血压
催眠药和镇静药
血压
Keywords
sleep initiation and maintenance disorders
hypertension
hypnotics and sedatives
blood pressure
分类号
R749.7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
李海聪
李求兵
杨学青
田心
戴琪
马明
陈晓光
王燕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老年患者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其危险水平评估
李海聪
张铁忠
马明
李求兵
王燕
杨学青
陈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失眠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李海聪
李渊
马明
李求兵
杨学青
陈晓光
田心
王燕
戴琪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